清朝十二个皇帝中为何只有皇太极一人用了两个年号?
清朝十二个皇帝中为何只有皇太极一人用了两个年号?
-----
网友解答:
-----
事实上,清朝并不是只有皇太极用了两个年号。后来的慈禧太后的儿子同治皇帝的年号,一开始也不叫同治的。是慈禧太后发动机北京政变以后才改的。
-----
网友解答:
-----
中国自汉武帝时(一般认为从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开始,此前年号为补授)开始使用年号,在正史承认的政权中一直使用到20世纪初。
最初的年号是可以改的:年号产生前的汉文帝有前元、后元,汉景帝有前、中、后三元,汉武帝本人则先后用过九个(加上补授的十一个)年号。因为年号诞生于汉武帝所谓“捕获麒麟”的“祥瑞”,所以习惯是每逢“祥瑞”或灾难,或重大政策转变,就会改元,如公元184年底东汉平定黄巾,为庆祝胜利,就在当年把年号从“光和”改为“中平”;公元538年,东魏在砀山附近捕获一头大象,送到首都邺城(今河北临漳附近),东魏孝静帝认为是祥瑞,就把年号从“天平”改为“元象”;宋徽宗继位之初表示要在王安石派和司马光派中走中间路线,就定年号“建中靖国”,第二年态度转变,改为尊王贬司马,就把年号改为“崇宁”(推崇重用王安石、年号熙宁的宋神宗)……王莽曾宣布每六年改元一次,但没说依据为何,或许是因为汉武帝第一次定年号到改年号正好是六年的缘故。
元代在中原的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也是在位期间改元的,先后用过元统、至元(后至元,元世祖忽必烈也用过至元年号)、至正三个年号。或许鉴于元代帝王频繁改动年号但国祚不久,或许为了体现明代“去胡气”的成果(明初包括官制、诏旨文书行文等都和元代仿佛,后来全改了),自明代开始帝王一般都是一个年号用到底,明朝唯一的例外是明英宗,他先后用过正统、天顺两个年号,这是因为土木堡之役他被瓦剌俘虏,皇帝郕王(景泰帝)自行即位,战后迎回英宗尊为太上皇,予以禁锢,8年后英宗才趁景泰帝病危“返正”,也就是说从太上皇重新做回皇帝,这个皇位是失而复得的,等于重来一次,因此才定了个新年号,否则中间空出来的八年不好办。
清虽是明的死敌,但很多典章制度是照搬照抄明代的,官制、法律体系等都不例外,年号方面也大同小异,因此原则上清也是一帝一年号。皇太极之所以有两个年号,是因为天聪十年以前他是金(后金)的“天聪汗”,而此后国号改为大清,他本人也从“汗”改为“皇帝”,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值得一提的是这年同时也是天聪十年)是他做“大清皇帝”的第一年,也是“大清”的第一年,当然要定个新年号了。
还需要指出,后金时代满洲的年号制度是比较马虎的,努尔哈赤自称“天命汗”,皇太极自称“天聪汗”,当时后金对正朔的称呼则是“天命汗某年”、“天聪汗某年”,严格说这不能算很正规的年号。入关后制度逐渐完善,《清实录》里把“天命”、“天聪”都算作正式年号,称“建元”,也能成其说。
不过皇太极并不是“清代唯一有两个年号的皇帝”——首先,他的两个年号只有一个是“清”的,另一个是“后金”的;其次,清朝还有一个有过两个年号的皇帝。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在热河病逝,独子载淳继位,在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的授意下宣布第二年改元“祺祥”,但不久后爆发“祺祥政变”,西太后、恭亲王除掉顾命八大臣,建立两宫垂帘、亲王辅政的格局,并宣布第二年改元“同治”,但也未宣布此前改元“祺祥”的诏旨非法(毕竟诏旨是以皇帝名义发的),这样一来“祺祥”虽然实际上一天也没正式用过,但“祺祥”的年号却是合法存在过的(中国历史上一年有几个年号的事发生过多次),也有很多带“祺祥”年号、但并未被当局下令修改的文物文献保留至今。
-----
网友解答:
-----
大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二十五岁的大明藩臣、辽东都司建州左卫都指挥使、龙虎将军、右都督努尔哈赤正式举兵,以父祖所留下的十三副铠甲、和大明朝廷为了补偿误杀其祖父、父亲,所赐下的三十匹马、三十道敕书(就是空白贸易合同)为起家资本,开始了整合建州左卫、乃至统一辽东女真各部的漫长征程。
仅仅只用了五年,努尔哈赤便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完全吞并了同属建州的苏克苏浒部、哲陈部、完颜部,并接受了苏完部、董鄂部、雅尔古部的归顺,建州女真三卫至此尽归努尔哈赤所有。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努尔哈赤吞并海西女真哈达部,将势力范围扩张到建州之外;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努尔哈赤以释放之前作战时俘获的乌拉部首领布占泰、并迎娶布占泰之妹为手段,控制了乌拉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以背盟为由完全消灭了海西女真哈达部。
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开始,努尔哈赤连续对海东女真(野人女真)用兵,海东渥集部、瓦尔喀部和库尔喀部在建州女真的连续打击下纷纷归附,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海东女真也全部归属建州。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努尔哈赤完全吞并海西女真辉发部,海西女真四部中,只剩叶赫一部,还在大明的支持下,和建州女真相抗衡。努尔哈赤,已经成为辽东边墙之外,实力最为庞大的女真地方政权首领。
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辽东女真各部的绝大部分疆域,都统一于努尔哈赤的建州部之下,仅海西女真叶赫部尚存。努尔哈赤的个人称谓,也从起初的“大明龙虎将军、建州左卫指挥使”逐渐拔高为“聪睿贝勒”、“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建州等处地方国王”。甚至和建州女真关系比较紧密、互为盟友关系的的漠南科尔沁蒙古诸部,给努尔哈赤奉上了蒙古尊号——“昆都伦汗”。
此时,努尔哈赤所领有的土地、管辖的百姓、拥有的军队,都是当年起兵之初的上百倍。而建州地广民悍、兵强马壮、再用之前部落联盟时期的落后管理方式、以及“建州卫”这种明显是大明羁縻藩属的名义,来管理如此庞大的政权,已完全不合时宜。甚至,努尔哈赤认为“建州等处地方国王”、“昆都伦汗”的称号,也不能完全表达自己如今的真实地位。
于是,大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羽翼丰满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老城)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金”、自号“大金覆育列国英明汗”,弃用大明的“万历”年号,改元为“天命”。
努尔哈赤的建国、改元,标志着他从此和大明王朝正式分庭抗礼,不再是大明的外藩属臣;而自行称汗,也显示努尔哈赤自认已经和大明皇帝、漠南蒙古察哈尔大汗(蒙古正朔所在)相对等,是一个并立政权君主、而非之前“大明建州左卫”的指挥使。
当然,大明朝廷绝不会承认努尔哈赤的自行建立的后金,而是视其为“叛臣、逆虏”,察哈尔林丹汗也对努尔哈赤所建立的后金嗤之以鼻,藐称其为“水滨三万女真之主”。不过,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并自行称汗后,立即向原先的宗主国大明发动了进攻,大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四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誓师,当众宣读了讨明檄文,同时亲率两万军队向明朝辽东诸地发起了攻击。
此后,经过开原、铁岭、萨尔浒、辽阳等战役,后金军连续击败了明军,攻占了辽东大片疆域,抚顺城以东诸堡,大都为后金军所攻占。仅存的海西女真叶赫部也于大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1619年)被努尔哈赤完全消灭。此后,努尔哈赤将后金国都先后迁往辽阳、沈阳;后金政权逐步在辽东立稳了根基。
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进攻明朝的“宁远之役”中,被明宁远守将、宁前道袁崇焕挫败,只得退兵回沈阳,有传言说,努尔哈赤本人也被宁远守军所发射的炮火击伤。
当年七月中旬,努尔哈赤因身患毒疽(也有野史说,这就是被明军炮火击伤后的后遗症),前往清河汤泉疗养休息。八月初,努尔哈赤的病势转危,只得乘船顺太子河返回沈阳。
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十一,努尔哈赤在返回沈阳的途中,因病重而死于太子河下游的叆鸡堡(今沈阳于洪区翟家乡大挨金堡村),时年六十八岁。
当初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曾经依照传统的女真部落联盟议事制度旧制,设立了“四大议事贝勒”、“各置官署、按月分直、共议国事”,以辅佐自己治理国政,并参与后金的军政事务的处理,这也有将他们作为自己备份继承人的用意。
“四大贝勒”分别是——大贝勒、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二贝勒、努尔哈赤之侄、舒尔哈齐之子阿敏;三贝勒、努尔哈赤第五子莽古尔泰;四贝勒、努尔哈赤第八子洪太(即皇太极,蒙古名黄台吉)。
皇太极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母是努尔哈赤侧妃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称帝后,追尊母亲为孝慈武皇后;后世子孙改谥为孝慈高皇后)。自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起,十二岁的皇太极就开始追随父兄四方征战。皇太极从小智勇力过人,步骑矢射箭不虚发,深得努尔哈赤钟爱。
和诸兄弟大多长于勇武、而拙于文治不一样,皇太极是努尔哈赤唯一一个能识文断字(指熟练掌握了汉文、汉礼)、研读诗书的儿子;而在外人看来繁琐、嘈杂无比的钱粮收支、操执日常庶务等差事,皇太极很小的时候便能主动承揽,并管理得井井有条。
因此,努尔哈赤对这个文武双全的儿子宠信无比、爱如“心肝”,称汗建国之后,便越过若干年长的儿子,直接立资历较浅的皇太极为四大“议事贝勒”之一,参与治理国政。而成为“议事贝勒”后的皇太极,也没辜负努尔哈赤的期望,在参与诸多军政事务中,充分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老练的手段,后金政权的相当大一部分权力,被皇太极牢牢掌握在手中。
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因病(伤)重去世后,后金高层一面为其操办丧礼,一面紧急召开议事会议,以后金当时所遵循的“部落联盟推选制”为准绳,推选新的大汗人选。
经过一番激烈的博弈和利益互换,皇太极得到了二哥、大贝勒代善的鼎力相助,代善以“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的理由,坚决拥戴皇太极继承后金汗位。后金其他大臣,也大多归心于皇太极,对努尔哈赤晚年所属意的多尔衮、多铎兄弟并不是特别支持。
于是,得到大部分后金贵族、大臣支持的皇太极在“三辞三让”之后,于大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初一“焚香告天”,正式即后金汗位,并按照中原汉家制度,改明年为“天聪元年”。
皇太极继位后,将父亲、“英明汗”努尔哈赤安葬于福陵(今沈阳东陵);当时后金建国不久、诸事草创,礼仪制度也不全,所以努尔哈赤死后,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追尊的谥号、庙号,后金上下人等,多以“老汗王”来称呼他。
继承汗位后,皇太极继续展开对大明、漠南蒙古、朝鲜的进攻,后金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皇太极就以朝鲜有“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等四项罪名,命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率军出征讨伐朝鲜,迫使朝鲜仁祖签下了“入质纳贡、去明朝年号、互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内容的盟誓,实质上将朝鲜纳为藩属。
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亲自统大军、征讨漠南蒙古察哈尔所属各部,俘获上万人,攻占敖木伦、席尔哈、席伯图等处;漠南蒙古科尔沁、喀喇沁、敖汉、奈曼等部,以及漠北喀尔喀部都慑于后金的兵锋,主动前来参拜皇太极,以示臣服。此次对察哈尔部的用兵胜利,大大打击了自诩为蒙古正朔所在的察哈尔林丹汗的气焰,同时也稳固了后金对已归顺的漠南、漠北蒙古各部的统治。
大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在明朝关宁、锦州防线难以攻破的情况下,皇太极率军绕道漠南蒙古,毁边墙攻入大明境内,围攻京师,这也是后金(清朝)第一次入关伐明,明实录称为“己巳之变”。后金这一次入关伐明,一直延续到天聪四年(1630年)六月,才最终撤兵。期间,皇太极还施反间计,假借崇祯帝之手,除掉了大明蓟辽督师袁崇焕。
天聪五年(1631年)七月,皇太极召集诸贝勒大臣商议,改定官制、仿照明制设立六部,以承政、参政处理部务。十二月,皇太极接受礼部参政李伯龙的建议,废除后金政权原有的“大汗与三大贝勒南面共坐、受百官参拜、共理朝政”的旧制,改为“大汗南面独坐、三大贝勒东西对坐、受百官朝拜”的全新朝会仪制。这标志后金的政治态势已经由开国之初的“部落联盟议政制”逐渐转为“汗权至上、汗王独尊”的儒家宗法皇权制,皇太极的权力和地位,因此更加稳固。
天聪七年(1633年),为了一劳永逸地消灭蒙古察哈尔部、将漠南蒙古全部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皇太极于当年发动了对黄金家族直系后裔、蒙古正朔所在的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大举进攻,之前归附后金的漠南蒙古科尔沁、扎鲁特、巴林、奈曼、敖汉、喀喇沁、阿鲁科尔沁、翁牛特、阿苏特诸部,此次也随后金一起出兵,征讨之前所尊奉的蒙古共主——林丹汗。
此战,皇太极亲率后金大军冒雨西征,穷追林丹汗,从勒鄂漠(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来若尔)、喀喇莽乃(今内蒙古商都)一直追到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旧城),历时四十一天。林丹汗则一路狂奔、望风披靡,不敢和后金军交战,最后被迫西渡黄河,远遁青海大草滩。
后金军在追击中,不断散发布告、宣扬攻势,以瓦解察哈尔部属众的抵抗意志。林丹汗逃窜过黄河、避走于大草滩后,察哈尔余部、及漠南土默特部合计数万人,全部归降于后金。
被后金大军追赶、无奈之下远遁青海的林丹汗,因部众散失、缺衣少食而陷入了绝境。天聪八年(1634年)九月,蒙古第三十五任、也是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呼图克图,在穷途末路中、因天花之症病逝于大草滩,年四十三岁。
林丹汗病逝后,他的长子额哲带着林丹汗的遗孀们,准备率所剩不多的察哈尔余部,从青海返回河套地区,驻牧右翼旧地。当时,漠北蒙古喀尔喀部的车臣汗硕垒得知察哈尔余部返回河套之后,致信给额哲,请他移帐漠北、重建汗帐斡耳朵。
同一年,皇太极升国都沈阳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得知林丹汗已死、额哲将要率察哈尔余部移帐漠北、企图继续保有“全蒙古大汗”名头的消息后,为了彻底消除这个隐患,皇太极在天聪九年(1635年)二月,命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等人率军第三次远征察哈尔部。
当年四月,多尔衮在征伐察哈尔的途中,于西喇珠尔格地方,包围并俘获了林丹汗的遗孀、大福晋囊囊(即汉语“娘娘”,本名娜木钟)。从囊囊口中得知,额哲的驻牧地就在附近的黄河南岸。于是,多尔衮当机立断,没有通知其他人前来会合、以免贻误战机,而是单独率军渡过黄河,向额哲的驻牧地急进。
四月二十八,多尔衮悄悄抵达了额哲的驻牧地,并趁着大雾,将额哲的营帐四面包围,随后命人做出进攻的态势、威慑额哲。之后,多尔衮再派额哲生母苏泰的弟弟南楚(已经归降后金)进入额哲的营帐内劝降,并申明只要额哲归降,定厚待优抚,倘若负隅顽抗、必“尽诛之”。
于是,在打不过、又逃不掉的无奈境地下,额哲和母亲苏泰(海西女真叶赫部末代首领金台石孙女)只得放弃抵抗,出降多尔衮。至此,绵延四百年之久的蒙古汗国正式灭亡,漠南蒙古全境皆归于后金版图。
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因为彻底平定了漠南蒙古,所以皇太极把后金的族名从女真(诸申)改为“满洲”,以示“满覆天下”之意。十一月,额哲奉嫡母囊囊、生母苏泰等林丹汗遗孀,从河套抵达沈阳,归顺后金,并用白骆驼驮着蒙古的圣物——吗哈噶喇金佛、金字大藏经、传国玉玺,进献给后金大汗皇太极。
值得一提的是:额哲所献的“传国玉玺”,并非是中原王朝已经遗失多年的那方具有传奇色彩的“传国玉玺”(和氏璧),而是当年元世祖忽必烈所制的“大元传国玉玺”,玺文为“制诰之宝”;此玺在明军北伐大都时,被元顺帝带往漠北,此后一直在历代北元皇帝及蒙古大汗手中传递,一样具有相当大的“皇权、汗权”象征意义。
对于吗哈噶喇金佛和金字大藏经,皇太极特别重视,敕建了莲花净土实胜寺,用以供奉这两件圣物,莲花净土实胜寺一直保存到今天,就是“沈阳皇寺”。
而对于额哲所进献的“北元传国玉玺”,皇太极更是欣喜若狂,这意味着“天命”、“道统”已经由蒙古汗国转移到“大金汗国”,从此后,自己不仅仅只是后金的大汗,而是领有漠南、漠北、海东、黑水诸地,堂堂正正的上国之主了。
天聪九年(1635年)十二月,以出征得胜归来的多尔衮为首,后金文武群臣向皇太极联名上疏,以“察哈尔归附、漠南一统”、及“获北元传国玉玺”为由,恭请皇太极“早登大位”、“早正尊号”。接到奏疏后,皇太极内心无比喜悦,但还是按照礼制“再三辞让”。
天聪十年(1636年)正旦,皇太极在大朝会结束后,留下熟悉儒家宗法礼仪制度的汉官儒臣范文程、鲍承先、宁完我等人,就“早正尊号”之事向他们踢出咨询,汉官们对此事都表示赞成,奏请皇太极“早行大礼”,以名正言顺。得到消息后的满洲贵族们也由萨哈廉出面,向皇太极奉上诸贝勒的“请上尊号”亲笔誓词;漠南、漠北外藩蒙古诸贝勒、台吉们闻讯也不甘落于人后,随即上疏,请为皇太极上尊号。在全部的程序走完之后,皇太极同意了“群臣所请”,下诏将“更定尊号”,以“承膺天命”。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后金政权的自我升级准备基本完成;大明崇祯九年、后金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皇太极亲至盛京郊外、举行盛大的登坛祭天仪式,满洲诸贝勒大臣,外藩蒙古诸贝勒台吉,汉军都元帅、诸总兵官等共同观礼。
祭天仪式结束后,群臣向皇太极正式奉上“劝进表文”,其中满语表文由和硕贝勒多尔衮代表满臣奉上,蒙语表文由土谢图济农巴达礼代表蒙臣奉上,汉语表文由都元帅孔有德代表汉臣奉上,群臣还给皇太极上尊号为“宽温仁圣皇帝”。
另外,属于后金藩臣的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旗,以察哈尔首领额哲为首,在尊奉皇太极为“皇帝”之外,还特别给皇太极奉上了蒙古汗号——“博格达车臣汗”,以示皇太极今后将取代传统的黄金家族,成为新一代蒙古共主。
这也成为了定制,皇太极之后的历代清朝皇帝,都拥有蒙古汗号,“满蒙一体”得到了最具体的体现——
崇德帝(皇太极)——博格达彻辰汗
顺治帝(福临)——额耶尔札萨克汗
康熙帝(玄烨)——恩赫阿木古朗汗
雍正帝(胤禛)——纳伊拉尔图托布汗
乾隆帝(弘历)——腾格里特古格奇汗
嘉庆帝(颙琰)——萨伊什雅尔图伊鲁格尔图汗
道光帝(旻宁)——托尔格勒特汗
咸丰帝(奕詝)——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
同治帝(载淳)——布伦札萨克汗
光绪帝(载湉)——巴达古尔特托尔汗
宣统帝——哈瓦图猷斯汗
接受了群臣的“劝进表”后,皇太极正式“践天子位”,将自己的称号由“大汗”升为“皇帝”;同时,皇太极借用“五行相替、五德轮换”之说,将国号由“大金”改为“大清”(大明属“火德”,大金属“金德”,火克金;大清“从水德”、水克火;所以皇太极才改国号为“大清”,以克制关内的“大明”)。皇太极就是清朝实际上的开国皇帝——清太宗。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清太宗在登基称帝、更改国号后,又将原先所使用的“天聪”年号改为“崇德”,并且当年即改元,即以天聪十年四月以后为崇德元年,而不是以明年为“崇德元年”。
崇德,意在“崇尚德礼、仰慕教化”,清太宗选取这个年号,其含义十分深刻,这表示他和他所建立的大清王朝,已经不再是低大明一头的地方政权,而是要和大明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海东大国,其皇权的正统性和合法性不容置疑。
正式称帝后,清太宗继续发动对朝鲜、大明的战争,以扩大清朝的影响力和势力范围。就在刚刚改元的崇德元年(1636年)十一月十九,清太宗以朝鲜使臣在自己的登基典礼上拒不下跪、“败盟逆命”为由,决定出兵讨伐朝鲜。十二月初二,清太宗亲自率军渡过界江、长驱直入,十二天就抵达朝鲜王都汉阳,将朝鲜国王仁祖包围于南汉山城中。
经过近两个月的围困,崇德二年(1637年)正月三十,困坐孤城、大势已去的朝鲜仁祖被迫出城求和,徒步前往清军大营拜见清太宗,伏地请罪。清太宗先降旨赦免仁祖,然后双方筑坛盟誓,朝鲜废弃大明年号,改用清朝“崇德”年号,将大明历代皇帝所赐的诰命敕印全部交出,奉清朝为正朔,定时朝贡,并送质子二人赴盛京。从此后,朝鲜正式成为清朝的藩属,一直到二百多年后的甲午之役。
除了降服朝鲜之外,清太宗还在崇德年间继续发动了三次入关伐明作战(之前还有两次,是在后金天聪时期),分别是崇德元年(1636年),以阿济格为主帅的入关作战, 崇德四年(1639年),以岳讬为主帅的入关作战,以及崇德七年(1642年),以阿巴泰为主帅的入关作战。
清军这三次入关作战,再加上崇德六年(1641年)的松锦大战,极大地消耗了本来就透支严重的大明国力,使得明清之间的战略态势明显向清朝一方倾斜。清军通过一次次获胜,已经占据了除宁远一地之外的全部辽东疆域,在和庞然大物大明王朝的对抗中,清朝稳稳地占据了上风。
可就在大明摇摇欲坠、即将全面崩溃的前夜,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在准备第六次入关伐明的前夕,突然罹患急病、医治无效,于八月初九驾崩于盛京(沈阳)皇宫,时年五十二岁;“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他一生的功业,就此戛然而止。
清太宗猝然而逝后,围绕着皇位的归属,他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斗,几乎酿成火并。最后,在宗室元老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的调停之下,多尔衮和豪格叔侄各退一步,都不再谋求皇位,而是采取折中协议,以清太宗第九子福临入继大统,承袭皇位;福临即清世祖顺治帝。
清太宗驾崩次年,即大明崇祯十七年、大清顺治元年(1644年),大明京师被大顺农民军攻克,崇祯帝自缢殉国,大明中枢覆灭。随后,清军在明宁远团练总兵吴三桂的引导下,击败了大顺农民军,由山海关进入中原,先控制了京师及北方,然后再发兵南下,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消灭了南明政权,成功取得了天下。清朝也成为了中华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
网友解答:
-----
皇太极有两个年号,分别是天聪和崇德,一个皇帝有两个年号,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其他案例,但是在清朝,却是只有皇太极一个。
天聪的年号,当时政权还叫大金,皇太极也只是称大汗,不称皇帝。
天聪的年号用了10年,为了入主中原做准备,皇太极放弃了让汉人反感的金国号,而改为清,同时正式登基称帝,改年号为崇德。
历史对皇太极的评价是“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说明他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承接作用。
其实对于皇太极改国号和年号,还有另一层说法。
首先,明朝为朱姓,五行为火,火克金,但水克火,所以皇太极将“金”改成“清”,就是要克明朝的火。
而改年号为“崇德”,则是对崇祯皇帝,表示自己崇尚德政,比朱由检崇尚祯祥更接地气,更受人民爱戴。
皇太极生前自己虽然未能如愿入关做皇帝,却在国号和年号上显现出了他入主中原的野心。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
网友解答:
-----
清朝经常被人们称为“满清十三王朝”,但是算上清逊帝溥仪,清朝的皇帝也只有十二位。那么,为什么会有“满清十三王朝”之说呢?因为清太宗皇太极用了天聪和崇德两个年号。可是,仅仅是两个年号而已,中国历史上拥有两个、甚至更多个年号的皇帝太多太多!为什么要将清太宗天聪、崇德两个时期认定为两朝呢?其实,清朝本身并没有将其视为两朝,而且后世的史家很多也并没有如此区分。天聪、崇德之所以被称视为两朝,那是民间的一些看法。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原因很简单。崇德元年,清太宗正式去汗号称皇帝,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对于满洲政权而言,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崇德元年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虽然已经称汗、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但是,其充其量只能算是割据政权而已,甚至名分上也只是汗,而不是皇帝。而崇德元年,一切都变了,清太宗由汗变成了皇帝,这等于是从根子上否定了明朝的。自此,清朝正式与明朝平起平坐、分庭抗礼,拉开了清朝一统天下的铁幕。
因此,崇德元年建立的清朝虽然源自后金,皇帝也还是原来后金的汗。但是,却是与后金政权性质完全不同的政权,改汗称帝、改金为清,说明清太宗已经将自己置于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意味着已经回不了头了,只能和明朝对抗到底,灭了明朝。既然是脱胎换骨的新政权,必然要与原来的割据政权割离、以示区别。国号也改了,年号自然也就不能再用原来的年号了。于是,清太宗正式改元崇德。虽然仍然偏处东北一隅之地,但是,其自身已然将天下视为囊中之物。
八年之后,摄政王多尔衮带着清太宗年幼的儿子清世祖福临正式入主紫禁城,清朝也正式成为了真正的中央政权。而这一切,都是从崇德元年开始的。清太祖虽然以“七大恨”昭告天下,与明朝决裂、刀兵相见,但是他一辈子也没有敢想在自己手里一统天下,彻底取代明朝,当皇帝!而他的儿子清太宗敢想、也敢干了,直接称帝、与明王朝平起平坐、分庭抗礼。这不仅是国号、年号的改变,更是战略和政策的大转折。因此,清太宗改元崇德是有着重大意义的。这也就是后人将天聪、崇德认定为两朝的原因之一。
至于其他皇帝为什么没有使用两个或者更多个年号,原因很简单,自明朝始,中国已经开始实行一帝一元,除了明英宗的特例,实行了两百余年,一帝一元早已深入人心,老百姓甚至已经用年号来代指皇帝。清朝很多方面沿袭了明制,而一帝一元便是其中之一。清朝后来的皇帝们自然也就不会搞出那么多年号来了,而且不断改元也的确会造成诸多不便,清朝没有理由走回头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