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三人共辅一国。这个国家会不会天下一统?
如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三人共辅一国。这个国家会不会天下一统?
-----
网友解答:
-----
哈哈!那这个国家很快因内斗而灭亡!
-----
网友解答:
-----
纵观历史,但凡封建社会国家大一统,必将俱备天时、地利、人和。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天下纷争,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这是天时,称乱起事,匡扶正义才有理有据。
战争多成就贤君、名将、名相,因为只有战争才能突显出一个的军事才能、治国之才、牧民之道。和平时期,没有实战洗礼,没有一较高下的机会,孰高孰低如何评判呢?
诸葛亮,司马懿,陆逊无疑是那个时代最杰出军事家、政治家的代表人物,他们虽属不同阵营,却在各自岗位上把自已的才能最大化,一次次地证明了自已的能力。
三个天才的军事家共辅一主是否能实现大一统,这个还真不好说。
一山不容二虎,何况三虎呢!
有时量多不是最好的,“和”才最重要。
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三人属性相近,成名之能皆因带兵打仗。
把三个战争机器放在一起,各说各有理,各说各之能,容易在军事会议上相互掐架,相互诋毁,互相扯皮,互相推诿,不利于作战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战场上更不利于军事部署。若胜了,功劳大了,在得到封赏的同时,另两方容易情绪低落,给胜利者一方制造麻烦,防止功劳高过自已;若败了,受到处罚了,另两方很乐意看见,别在一旁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让败者丧失信心。
其实三个人分属三个不同阵营,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才能,各自带出一支能打胜仗的队伍。
一个团队,领导是关键。
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三人纵有经天纬地之才,又能如何,必须得有一个在背后默默支持的后台老板才行。
如果换作一个刘禅之辈,放着金子不用,只有破铜烂铁,任谁也没有一丁点办法。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
一把手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贤明或是昏庸,直接决定了一个团队的实力和水平。
刘邦,曾是一介亭长,却有识人之明,用人之智,把韩信、张良、萧何等当时顶级人才笼络至麾下效力,发挥了最大效力。
而作为刘邦后代子孙,却道行逆失,大权旁落,以至于三国鼎足而立。
再回到那个三国动荡的年代,蜀刘备、魏曹操、吴孙权都是一时之枭雄,都具备带领团队创业之才,如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三人共事一主,在贤明者手下皆有可能共创一个盛世。
不得不说,贤明的君主因选择人才而成就天下,人才也因贤明君主而名扬四海。
是否成功还由实力决定
诸葛亮,司马懿,陆逊虽才气过人,无人出于其右,但是能否协助君王一统天下,与所处阵营实力相关。
实力包括太多,军力是否能战,物质是否充裕,政治是否清明,权利是否下发---------。
天纵奇才,没有这些相佐,实难施展一腔热血,一肚之材。
要兵无兵,要将无将,仅靠诸葛亮,司马懿,陆逊三人运筹帷幄显然不现实,估计一个上将就能单挑这三人。
就魏、蜀、吴三国实力来看,魏最强,协天子以令不臣;吴次之,割据江南数代经营;蜀最弱,取丁西川立足不稳。
谁最能统一天下
综上所述,诸葛亮,司马懿,陆逊如果统一辅佐曹魏,才最有可能统一天下。
-----
网友解答:
-----
历史已经证明,司马懿一人足矣,还是在二人都是对手的情况下开启司马王朝!
1. 不用三人一起,司马懿的子孙也完成了这个使命,即三国归晋。
三国当中,魏国独大,其实力远胜另外两国,所以,归则必归魏。这也是给晋朝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司马家族篡权,获得了最终胜利果实。这主要是司马懿打下了好基础,两个儿子也很争气,稳定住了局面,最后孙子成正果。 公元263年司马昭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5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公元279年12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军、中游杜预等军、下游王浑等军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是综观上下五千年得到的结论。 三国时期,分裂到头,则必以合为结束。 合完多年后,还会再分(南北朝,五代十国),分完还是再合。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2. 各为其主,三人尿不到一个壶里,请别做这种假设。
诸葛亮忠心耿耿,提出蜀国建国方略。首先夺取荆州为立足之地,继而夺取益州建立政权。实施正确的内外政策治理国家,聚集力量,等待时机。“若跨有荊益”,对内则“保其岩阻,内修政理”“西和诸戍,南抚夷越”.对外则“结好孙权”。在执行了这一对内对外政策的基础上,等待“天下有变”这一时机到来。
司马懿呕心沥血,创造的新政改变了魏国的风气,魏国从百姓到士官没有一个不佩服司马懿的,认真按新政生活。凡是看不起新政的,都将被新政惩罚。有了新政后,魏国逐渐强大,成为三国中实力强大的国家,为后来国家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曹丕时代正时因为曹丕和司马懿二人的决心都非常大,都有着爱国爱民之心,才可以渡过难关,立出新政,在三国鼎立时期成为了军事,粮食,人心都非常强大的国家。
陆逊一心一意,设计打败关羽;其次是他火烧刘备军营,打败刘备;他四次抵抗曹魏。经过了之前那么多的战役,陆逊的名字已经被大家所熟知了,同时他也成为了军队的最好统领,他先是骗说投降,引诱曹休,又利用这个在孙权的帮助下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打败了曹魏军队,这次胜利主要是获得了大量的物资及人力资源,还有一些打仗用品,可谓是双丰收,他懂得合作共赢,他联合诸葛瑾占领了襄阳,他从来都没有失手过,有着辉煌的战绩,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他也能临危不惧,没有怕的,他相信自己可以,从这些就足以看出他超于正常人的军事才能。
3. 真正要命的是“兵”,而真不是“将”。
“将”只是将人民群众组合起来的一个穿针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真不是《历史》《社会发展史》上的套话,将再厉害,出自兵中;同时如果没有可将之兵,将不为将矣。
社会变革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斗争的结果,而不是少数英雄豪杰的个人行为。古罗马奴隶制帝国的灭亡,不是斯巴达克一个人的功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不是克伦威尔一个人的业绩,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的革命,更不能依靠少数人包打天下。
-----
网友解答:
-----
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三足鼎立,此乃天意,天意不可违之,即便是在加上郭嘉等等,还是如此,象孔明祭灯延寿,魏延创入军中大帐,诸葛亮没杀之,因为他深知是天意,丞相命该归天。
-----
网友解答:
-----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的英才都为我所用了。诸葛亮、司马懿、陆逊是三国时魏蜀吴各自的顶梁柱,如果让他们共辅一国的话,那会天下无敌的,统一更容易了。问题是没有如果,只有司马懿掌控魏国和司马氏一统天下。
诸葛亮、司马懿、陆逊的不同道路
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反秦,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后,天下群起响应,楚国贵族项羽成为灭秦的领袖,但沛县亭长刘邦后来居上,赢得楚汉之争,建立汉朝做了皇帝。自此,刘邦的后人都成为皇族,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是皇族,东汉末年卖草鞋的刘备也是皇族。三国鼎立,魏国奠基者曹操是宦官之后,吴国的孙权是诸侯父兄的继承人,蜀国的刘备因为带有皇族的光环,更具有正统性。天下英才分别追随他们三人,都有其理由。
英才一般都来自士族,以走向仕途为荣,如诸葛亮、司马懿、陆逊都是士族出身。司马懿属于世家大族,祖上随项羽灭秦,受封殷王,建都河南河内,陆逊家是江东大族,世代为官。诸葛亮家也是山东琅琊的望族,但在东汉末年衰落了,他父亲早逝,他随叔叔来到荆州。由于他们所处的地域不同等原因,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道路。
诸葛亮满腹经纶,只待明主。应该说诸葛亮忠于汉室,不会投奔曹操和孙权,也不会依附心胸狭隘的刘表。刘备能请诸葛亮出山,一是他皇族的身份,二是他的仁义,有成大事的基础。有意思的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为孙权效力,另一族弟诸葛诞后来在魏国为官,被称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与诸葛亮相比,司马懿心气更高,起初看不起曹操,不愿步入仕途,后来被逼无奈才出来做官。试想,曹操那时还是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懿还不情愿,岂能投靠那时一无所有的刘备。陆逊身在江东,家族的利益都在那里,他不太可能到中原去。世家大族与孙氏政权的合作是必然,陆逊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诸葛亮、陆逊尽忠到老,司马懿取而代之
在《三国演义》里,蜀国先主刘备在白帝城对诸葛亮托孤时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孔明听毕,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言讫,叩头流血。后来,诸葛亮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忠心辅佐刘禅,竭力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子诸葛瞻同样忠心不二,在蜀国危难时领兵对敌,为国捐躯。
陆逊的一生和诸葛亮差不多,他出将入相,可比周瑜,其子陆抗也功勋卓著。但辅国重臣与君王的关系很微妙,一旦功高镇主,便为皇帝所忌惮。诸葛亮那样高的声望,他去世后,蜀后主刘禅迟迟不愿给他立庙祭祀。陆逊后来因为参与孙权立储,受到责备,抑郁地去世了。
司马懿则善于隐忍,熬过了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两任皇帝。小皇帝曹芳登基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灭掉了当权的曹爽一族及其党羽,成为魏国实际的老大。至此,司马懿和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的目标就不光是辅佐皇帝,而是取而代之。魏国继任皇帝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指的就是司马氏要篡位的野心,结果孤注一掷的曹髦被司马昭杀了。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的努力,到司马懿孙子司马炎这辈,终于水到渠成,逼魏国末代皇帝曹奂禅让,建立了晋国,实现了三分归一。
纵观诸葛亮、陆逊和司马懿的一生,诸葛亮成为世代楷模,陆逊青史留名,司马懿的声誉远不如这二人。尽管司马氏的晋朝统一了中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但司马懿心狠手辣、司马氏得位不正仍被人所诟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