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足智多谋,司马懿阴险狡诈,他们留给后人的形象,谁更高?
诸葛亮足智多谋,司马懿阴险狡诈,他们留给后人的形象,谁更高?
-----
网友解答:
-----
当然是诸葛亮了。司马懿鹰视狼顾,阴险狡诈,本就没给人留下好印象。再加上其后代篡位曹魏,把好端端一个锦绣中华搞得元气大伤,说是千古罪人也不为过。
-----
网友解答:
-----
这要问你所谓的“后人”究竟指谁?
要是司马师司马昭哥俩,当然是自家老爹伟大——没有老爹做初一他们也没机会做十五对吧?他们能不感激吗?况且怎么说司马老贼也是追封皇帝的,比诸葛村夫那个“武兴王”威风多了(供品也丰盛了不少)。
如果你要谈千秋功罪,给你说个故事:
《世说新语·尤悔》: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答。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迺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人家嫡系子孙作为既得利益者都看不下去,阁下还推崇,莫不是跪舔Q力上瘾了?
再跟你说一条,司马老贼的孙子怎么粉诸葛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曰:樊建为给事中,晋武帝问诸葛亮之治国,建对曰:"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
网友解答:
-----
阴险狡诈和足智多谋相辅相成,说不上谁高谁低!正负能量是世界的动力,正所谓不以尧存不以桀亡。易经之谓独阴不存孤阳不长!
人性有善恶,好坏。以阴阳而论,居阴而食阳居阳而食阴也!阴符经有云,阴阳相推而阴阳胜。是主阴还是主阳,一切皆为世人之所需,道德经所云,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
网友解答:
-----
诸葛亮留给后人的印象更高,因为诸葛亮更忠义,更足智多谋,在巜三国演义》里描述的成功事例更多,诸葛亮帮助刘备建立蜀国、巩固蜀国,取得的成绩更大。
-----
网友解答:
-----
三国时代,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豪杰倍出。忠与奸被迫展开生死大搏奕。
桃园三义纵有拯救苍生,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为何天下精英人材诚心辅佐刘备。特别是诸葛先生,有惊天动地之才,但无法完成精心策划的宏伟篮图?直到含恨累死五丈原。没有完成匡扶汉室,一统江山的夙愿?
古人认为是天意,现代人认为是人祸。笔者认为;桃园三义的狭义人生观念,失去了一统江山最佳良机。客观上的敌强我弱不是主观因素。桃园三义没有分清什么是国仇?什么是家恨?他们的成败均在没有读懂“仁义”二字的深刻含义。
现代人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时期,不能排名第一。庞统,郭嘉,周瑜,司马懿均不逊色。为什么后人始终崇拜于诸葛先生。为何诸葛亮能成为三国第一谋士?诸葛先生为何要辅佐力量最薄弱的刘备?
凭诸葛亮的才能,完全有很多完美的选择,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是求贤若渴。但诸葛亮为何偏偏选择刘备?
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虽然被曹操追杀,没有安身之去,但刘备却有一颗拯救苍生,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
诸葛亮自幼熟读兵书,战策。不愿辅佐一个居心叵测的奸贼;刘备的实力实在是太弱小,相对于各大割据诸候而言,几乎没有一块落脚之地,兵不过数千,将不到几员,而诸葛亮要辅佐刘备打江山。逆天抗衡曹操、孙权。这难度可想而知,说他是逆天行事,毫不夸张。
诸葛亮明知不可为之,但心目中追求的是爱民如子的名君,刘备的仁慈是无法替代的;后来诸葛亮借赤壁之战强势,帮刘备以迅雷之势夺取了荆州,紧随其后平定了西川和汉中,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如果不是后来关羽孤兵北伐,大意导致痛失荆州,《隆中对》的宏伟蓝图可望实现。
为了自己心目中的苍生,敢与天命而斗。这一点,最值得后人敬佩;古今中外,这样的忠臣贤人有多少?
康熙帝称赞道: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唐朝诗人杜甫的《八阵图》,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是一针见血。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八阵图》,诚恳评价了诸葛亮的艰难人生,同时也说出了后期诸葛亮的遗憾。从诸多方面肯定了诸葛亮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书写了他人生最大的遗憾。
诸葛亮的出山,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为三国鼎立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诸葛先生创立的八阵图将流传万世。
最后两句书写了诸葛先生最大的遗憾,前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惜,永远留有无法完成的遗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任凭江流冲击,那些石头永久存在,只有痛苦的遗憾,痛失荆州之责永远无法抚平。没有及时阻止刘备伐东吴,否则,蜀汉精锐不会殒命在伐东吴的不归路上……
关羽一生狂傲自大,导致《隆中对》战略决策全盘皆输。最后演变成东、西二晋,南北朝。出现五胡乱华的大乱局面……。中华民族互相残杀,动荡大乱三百多年的悲慘血泪史。伟人曾评价武圣之过;“关羽不懂什么是统一战线”。“狂傲自大,目中无人”的血的教训。的确值得今天后人反复的深思?
复夺荆州,为二弟报仇。应从长计议。诸葛先生静候“天时大变”。既要东和孙权,又要复夺荆州,必须斗智又斗勇。凭诸葛亮的超人智慧,借道荆州北伐是完全有能力做到的。可惜,刘备就是听不进良言,不给诸葛先生再施宏图的良机。
从此以后,蜀汉实力锐减,失去一统江山的实力,诸葛亮不是神,他是普通的人。虽然诸葛先生历经图治,安帮定国。恢复蜀汉实力,数次北伐中原。但无法改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残酷史实。司马懿只用闭门不战,就能轻松化解蜀汉的威胁。最后含恨累死五丈原是无法改变的悲惨结局。《隆中对》的宏伟战略决策无法实现。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颇有算计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为曹魏政权立下了不朽功劳。当初对曹魏是十分忠诚的,只不过他效忠的主子是历史上少有的大奸雄。
曹操认为:司马懿有安帮定国之才,但是为人阴险狡诈,从骨髓里面可以看出一种不愿寄人篱下的不诚狼子野心,最大特长是善于隐“忍”,以静制动。曹操密旨告诫后人,将来必杀之。
可惜,曹氏后人没有尊从祖训,最终酿成亡国的祸端。大奸雄曹操看人是入木三分。司马懿隐“忍”功力可以说是有超越“卧薪尝胆”的魔力,装疯卖傻技艺堪称“鼻祖”。他藏而不露的隐“忍”毅力,最终耗死了曹家多代帝王,敌国对手诸葛亮,东吴强势君臣。最终为司马后代夺取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为后来的二晋灭亡,五胡乱华,动乱不堪的南北朝。中华民族互相残杀的悲壮血泪史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
可惜,现代社会,还一部分人对司马懿的隐“忍”魔力,表示赞赏。他们认为:“司马懿最后的不‘忠’是曹氏多代君王逼出来的。没有特殊的隐藏功能,司马氏不可能笑到最后。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制服对方,这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您对现代一部分人的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