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至死不愿意投降蜀国,他这么执着的原因是什么?
庞德至死不愿意投降蜀国,他这么执着的原因是什么?
-----
网友解答:
-----
庞德和大哥庞柔关系非常差,誓不再见那种,穷途末路之时投降曹操,曹操待他很厚道,庞德心存感激,有一种以前都是跟着军阀干,现在是为国家出力的感觉,所以对曹魏十分忠诚。
-----
网友解答:
-----
原因就是:庞德对马超充满了怨恨。庞德曾经是马超的心腹大将,为什么会怨恨马超呢?
就是因为庞德曾经是马超的心腹,庞德才对抛弃他的马超充满了怨恨。这么说,大家是不是觉得被绕晕了?
其实,庞德的情感正是人之常情。因为:凡怨恨人的,不会去怨恨他所疏远的人,怨恨的一定是他所亲近的人。一个人,如果跟你毫不相干,你犯得着去怨恨人家吗?
庞德曾经和马超生死与共。马腾被曹操召进京以后,马超做了一个噩梦。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
却说马超在西凉州,夜感一梦,梦见身卧雪地,群虎来咬。惊惧而觉,心中疑惑,聚帐下将佐,告知梦中之事。帐下一人应声曰:“此梦乃不祥之兆也。”众视其人,乃帐前心腹校尉,姓庞,名德,字令明。超问:“令明所见者何?”德曰:“雪地遇虎,梦兆殊恶。莫非老将军在许昌有事否?”言未毕,一人踉跄而入,哭拜于地曰:“叔父与弟皆死矣!”超视之,乃马岱也。
马超做了一个噩梦,自己尚未想到会是马腾遇害,而庞德却先想到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庞德时时刻刻牵挂着马腾父子的安危。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庞德立即想到了马腾。
事实证明,庞德的预料准确无误。化妆逃跑回来的马岱报告了马腾的死讯。后来马超起兵为父亲报仇,庞德在马超和曹操的战争中冲锋陷阵,斩将杀敌,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
最后,韩遂被曹操离间,背叛了马超。马超被韩遂手下的六员大将围攻,也多亏庞德和马岱及时赶到,救出了马超。
马超兵败投奔张鲁,只有弟弟马岱和庞德两人追随。马岱肯定会跟着马超,无论是到哪里,马岱肯定会生死相随的,因为他们是兄弟。而难得的是,曹操收编了马超的部队,庞德却没有趋炎附势去投降曹操,而是对势单力穷的马超不离不弃。这份忠义,可以说是极其难得了。试想,庞德如果跟了曹操,那肯定会早日飞黄腾达,封侯拜将指日可待。
但是,庞德宁可做一个副将,也不愿意背叛马超。这份赤胆忠心,这样的相从之德,说是庞德对马超有恩也丝毫不为过的。
可是马超是怎样对待庞德的?马超奉张鲁之命去攻打进川的刘备。因为庞德正好生病了,马超就只带着马岱去了。
马超在葭萌关大战张飞,拿不下张飞,处境十分尴尬。诸葛亮趁机使用反间计,使得张鲁怀疑马超要造反,而逼得马超进退维谷。刘备就派谋士李恢前去说服马超投降。马超就投降了刘备。应该说,马超此时投降刘备没有什么错,但是他却忽视了一个因素。就是庞德,庞德还在张鲁的军中,你扔下庞德就投降了敌方,庞德怎么办?如果张鲁一怒之下杀了庞德,庞德是不是比“窦娥”还冤?马超满可以先设法让庞德逃出汉中,再投降刘备。由此可见,马超根本不在乎庞德的生死。
如果别人不在乎庞德的生死,庞德自然不会有所怨恨。但是,马超不在乎庞德的生死,庞德就太伤心难过了。因为,庞德曾经那么一心一意地追随马超;他甚至把马超当做了自己的大哥。可是这个自己无比信赖的大哥,在关键时刻,抛下了自己,而且致自己的生死于不顾,去投奔了敌方。
《诗经.小雅》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越国人被人拿箭射,没射中,他就有声有色、有说有笑地讲给别人听。可是有一次,他被自己的亲哥哥拿箭射,虽然也没有射中,他确实痛哭流涕、声泪俱下地讲给别人听。
这个人同样是被人射了一箭,但是反响却截然不同。没有别的原因,原因就是他认为哥哥是自己亲爱的人,他对哥哥充满了赤诚的爱心,却被哥哥伤害了,因此就对哥哥无比的怨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之深,责之深”!
庞德对马超的怨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转变成了蔑视。庞德对马超的评价就是:
“故主马超,有勇无谋,兵败地亡,孤身入川,今与德各事其主,旧义已绝。”
看,庞德说得多么的斩钉截铁,多么的气愤填膺。
各事其主就必须旧义已绝嘛?不见得吧。关羽和张辽各事其主,还不是保持着深情厚谊?诸葛亮和诸葛瑾更是各事其主,也并没有影响他们兄弟亲情。所以说,庞德跟马超的恩断义绝不是因为他们各事其主,而是因为庞德对马超的大失所望和积德成怨。
庞德不可能投降蜀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的亲哥哥庞柔。庞德年轻时候曾经跟庞柔一起居住,嫂子不贤惠被庞德杀了,因此和庞柔反目成仇。这段隐情是庞德亲口告诉曹操的,因此曹操对庞德深信不疑。庞德也的确没有令曹操失望,兵败以后,杀身成仁,誓死不降。
俗话说得好:
“树怕伤了根,人怕伤了心!”
庞德就是被庞柔和马超这两位好哥哥伤透了心了;这两位好哥哥又都在蜀汉身居要职。所以,庞德就不愿意再投蜀汉了。即使是死,庞德也不愿意再见他那两位好哥哥了。
-----
网友解答:
-----
庞德是三国时期的一流战将,他先是跟随马超,在潼关之战中把曹操打得丢盔卸甲。后来马超归降蜀汉,庞德却投降了曹操。在曹操麾下,庞德尽心尽力,在襄樊之战中抬棺大战关羽。在被关羽擒获后,庞德却宁死也不投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庞德对蜀汉如此抵触呢?
一、马超的薄情寡义伤了庞德的心。
庞德曾经是马超的副将,为马超立下过汗马功劳。在马超席卷关中时,庞德作为马超的先锋率先夺下长安。在潼关之战中,庞德更是在马超的麾下,多次斩将夺旗,立下奇功。在马超遭受惨败后,庞德依然不离不弃,始终追随在马超的左右。
马超在被夏侯渊击败后,在关陇无法立足,只得率领部下进入汉中,投奔张鲁。此时马超的手下,只有庞德和马岱两员将领跟随。马岱是马超的仅存的几位亲属之一,对马超自然忠心耿耿。而庞德则是因为忠义之心,才不畏艰险一直为马超效力。
但是,马超的性格以薄情寡义著称。他为了自己的私心,不顾留在京城的亲族也要起兵造反。这使得包括他的父兄在内的上百亲人,被曹操在一日之间全部斩杀。这使得马超背上了不好的名声,连张鲁都不敢对他信任使用。
马超因此感到抑郁不平,于是在刘备夺取益州的时候,投奔了刘备。在马超的这一次行动中,他的薄情寡义的性格再次暴露无遗。他把妾室和儿子都丢到了张鲁那里,庞德当时身患疾病,也被马超无情地抛弃。
在曹操夺取汉中之后,马超的妾室被曹操赏赐手下,他的儿子则被张鲁所杀。庞德当时面临的处境大家可想而知。正是马超的薄情寡义,才使得一直对他忠心耿耿的庞德,陷入了如此尴尬的境地。由于马超的所作所为让庞德感到绝望,所以庞德与马超彻底决裂,不会再与他同处一个阵营了。
二、曹操的器重让庞德感动。
与马超的薄情寡义相对照,曹操对庞德的器重和优待让庞德感动得五体投地。曹操曾经与庞德交过手,对庞德的武艺十分欣赏。曹操使出他笼络人才的手段,在庞德加入自己阵营后,对他十分优待,让庞德十分感动。
庞德随马超征战多年,也没有得到过马超的官爵封赏。而庞德刚加入曹操阵营,就被曹操封为立义将军,关门亭侯。这个侯爵不是那种虚衔,而是实实在在拥有三百户封邑的爵位。这让庞德感到受宠若惊,甘愿为曹操誓死效忠。
在此后,庞德便动不动就说自己“身受国恩,义在效死”,在很多战事中奋勇争先。在襄樊之战中,庞德跟随于禁率军救援樊城,就亲自与关羽厮杀。他在战斗中经常身骑白马,出没战阵,被关羽的部下称为白马将军。庞德还在战斗中用箭射中了关羽的额头,让关羽军中的人都对他十分忌惮。
在关羽水淹七军的时候,庞德率领部下坚守在江堤上。他不顾关羽用大船四面围攻自己,用弓箭和关羽军队战斗到最后时刻。在大势已去,部下都纷纷投降的情况下,庞德还乘坐小船企图突围到曹仁军中,由于船翻被俘。庞德用战场上的表现,体现了他“义在效死”的决心。
三、关羽的傲慢让庞德无法容忍。
庞德以他的奋战,足以报答曹操对他的器重。在被俘之后,于禁作为曹操的老部下,对关羽屈膝投降。庞德与于禁相比,更有投降的条件。但是庞德却慷慨赴死,这也让曹操感到惊讶。曹操感慨说自己和于禁相知三十年,谁知道临危处难还比不上庞德。
从曹操的感叹中可见,曹操对庞德为自己赴死也是没有信心的。可庞德却选择了为曹操效忠,这里面有马超和曹操对他的态度原因,也与关羽的态度有很大的原因。关羽对庞德也十分欣赏,想把他收为部下。可是关羽的劝降十分失败,几句话就堵死了庞德投降的可能。
关羽把兄弟之情一直看得很重,他以己度人,首先就拿庞德的兄长现在汉中来打动庞德。可是他不知道庞德和他的兄长势同水火,因为嫂子对自己无礼,庞德杀了嫂子。关羽用兄弟之情来打动庞德,却只会适得其反。
关羽的第二句话说自己想要让庞德做自己的部下,还质问庞德为什么不早早投降自己?这句话让庞德听了,就如同遭受了关羽的羞辱一般。好像是自己投降关羽,做关羽的部下,是一种求之不得的荣誉一般。庞德的抵抗,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关羽之所以如此劝降庞德,完全是一种自高自大的表现。他根本不理睬庞德的感受,也根本不去了解庞德的情况。关羽的劝降,实质上是用死亡来威胁庞德,让他放弃自己的自尊,屈膝投降。这对于庞德来说,是比死亡还要难以忍受的屈辱。于是庞德拒绝了关羽的劝降,毅然选择了死亡。
结语:
庞德先后跟随了马腾、马超、张鲁和曹操几位主公,却对关羽的劝降毫不动心。他之所以对蜀汉政权十分抵触,是由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首先是他的过去的老主公马超投降了蜀汉,马超对庞德的薄情寡义,让庞德不愿意再去蜀汉面对他。
其次是曹操对庞德的器重,让庞德十分感动。为了报答曹操的恩义,庞德不惜以死效忠。在他被关羽擒获后,面对关羽自高自大的做派,还有他傲慢地劝降,庞德在生死面前选择了死亡,宁死也不投降蜀汉政权。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
网友解答:
-----
在关羽北伐的襄樊之战中,庞德所乘坐的小船倾覆,被关羽俘虏,关羽知道庞德的堂兄庞柔身在蜀汉,于是劝庞德投降,结果庞德破口大骂。
《三国志 庞德传》: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
庞德对关羽说道:小子,说什么投降!魏王有百万雄兵,声威震动天下。你的主君刘备只是个庸才罢了,怎么会是魏王的敌手!我宁肯成为国家的亡魂,也不做敌军的将领。
庞德
由于庞德视死如归,最终关羽杀了他,庞德为自己的忠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与庞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于禁,于禁也被关羽俘虏,但是于禁选择了保命投降,所以他活了下来,最后还活着回到了曹魏。
庞德明明有机会选择活下来,但他选择了死。
这并不是庞德第一次拒绝归降蜀汉,早在庞德跟随马超进入汉中投靠张鲁时,庞德就有机会继续跟随马超南下投靠刘备,但庞德的选择却是留在汉中暂时投靠张鲁。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庞德的堂兄庞柔,很明显,庞德与庞柔两堂兄弟是一直跟随马超南下的,马超投靠张鲁后,不被待见,于是继续南下投靠了刘备,庞柔选择跟随马超投靠刘备,而庞德宁愿投靠张鲁这样的人,宁愿兄弟分离,也不愿意跟随马超投靠刘备。
明明有两次机会,为什么庞德一直拒绝归降蜀汉?
庞德被关羽俘虏
庞德最初是马腾军中的将领,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庞德是和张辽一样的勇武之将,是马腾军中最勇猛的将领,没有之一,其勇猛不亚于马超,后来马腾被曹操征召到朝廷中当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军队,庞德于是跟随了马超。
曹操进入了关中之后,马超联合韩遂及关中十部军阀联合起来反抗曹操,其结果是曹操打败了关中联军,马超带着庞德逃到了凉州,一年之后,庞德跟随马超卷土重来,结果再次遭到失败,于是马超失去了在关中的立足之地,南下汉中投靠了张鲁。
虽然马超一直失败,但是庞德一直不离不弃地跟随马超,说明了庞德比较忠心,至少他没有在当时投靠马超的敌人曹操,现在问题的关键是:马超投靠了刘备,为什么庞德不再跟随马超了?
其根本原因就是庞德对马超的为人感到失望。马超在历史上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不是三国演义中所塑造的大汉忠臣。
庞德对马超的为人感到失望
马超的父亲马腾及其家族被曹操征召到邺城做官,名为做官,实为软禁与人质,这也是曹操为了控制马腾军队的一个办法,赤壁之战后,曹操的眼光放到了西部,准备收复关中与凉快,这必然与马超、韩遂等关中军阀产生矛盾。
公元211年,曹操借着攻打汉中张鲁的旗号进入关中逼反了马超,最终打败关中军阀,控制了关中与凉州,马超战败逃走,由于这次战争是曹操主动挑起的,虽然马超是曹操的敌人,但是曹操也没有加害马腾及其族人。
一年之后,马超为了争夺失去的地盘,完全不顾忌他被曹操软禁当成人质的父亲马腾、两个弟弟马铁与马休以及整个家族两百多口人的生命安全,主动进攻臣服曹操的城池,这个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正常的逻辑来说,当马超攻打臣服曹操的城池时,很明显就应该会想到曹操会加害自己的亲人与族人,但是马超并不在乎,他为了自己的私念,不顾亲人与族人的安全,强行率军攻打冀城,曹操在一怒之下,就杀死了马超的父亲马腾、两个弟弟马铁与马钉,还有整个家族两百多口人,这等于是把马超灭族了。
正史上的马超是个无情冷血的人
马超不是个正常人,是个无情无义的人,或者说是野心很大的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放弃家人与族人的生命于不顾,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马超在反攻冀城时,因为轻信赵衢、尹奉的话,轻易率军出城,导致自己的妻子和长子被梁宽、赵衢杀害。
马超在南下投靠刘备时,没有把自己的妾董氏和另一个儿子马秋带走,导致马秋被张鲁所杀,董氏被强行改嫁给阎圃,可见亲人在马超的眼中,都不如自己的事业重要,这就是马超的冷血无情,而这些都被庞德看在眼中。
庞德是一个忠诚的将领,陈寿在史书这样评价过庞德:
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
翻译过来,庞德献出生命叱责敌人,有周苛的节操。周苛是刘邦手下的将领,荥阳之战中,刘邦被项羽团团包围在荥阳,当时周苛是守城的将领,刘邦在城破之前偷偷溜走了,周苛则守城直到被项羽俘虏。
陈寿说庞德有周苛的节操
项羽想让周苛归降,周苛宁死不投降,结果被项羽所杀,周苛的宁死不降成就了忠义的名声,在陈寿眼中,庞德是跟周苛一样的人,既是忠诚的人,也是可以为主君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庞德的忠义与马超的无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性格和政治理念来看,马超和庞德是完全不同的,马超为了对抗曹操,可以投靠所有曹操的敌人,比如张鲁和刘备,庞德一生主动投降的人只有曹操,没有第二个人,并且一直忠于曹操,直到被杀。
庞德的确有机会跟随马超一起投靠刘备,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此时的庞德只想脱离马超,至于后来投靠曹操,则完全是庞德的性格所致。
曹操打败张鲁收复汉中后,听说庞德骁勇善战,于是任命德为立义将军,封关内侯,还赏赐庞德食邑三百户,虽然官职与爵位都不高,但这已经是曹操对庞德的厚爱了,汉朝是有战功才能封侯,庞德被封侯仅仅是因为曹操听说庞德骁勇善战,想用这个人才罢了。
曹操赏赐庞德
但在庞德眼中就是曹操的恩惠,此时的庞德面临人生的低谷,对于前途并不明确,刚刚选择了离开马超,还不知道将来如何,只是暂时留在张鲁那里,结果被曹操厚赐,无疑给了庞德一个人生清晰的目标,同时也让庞德找到了继续效忠的对象,曹操此举就火中送碳的效果。
这也是曹操用人的高明,对于降将,曹操一直是尽量为我所用,并且还给予赏赐,比如张辽,投靠曹操时被封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张郃投靠曹操时被封为偏将军,赐爵都亭侯,都是官职+爵位的模式,庞德也不例外。
从某一方面来说,曹操就是庞德的伯乐,曹操善于发现人才,善于用人,这给予庞德极大的信心,信心的背后就是忠诚。
再回到襄樊之战,为何庞德宁死不降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1、庞德忠诚。
庞德虽然数次易主,但始终没有背叛过自己的主君,他最早跟随马腾,马腾被曹操征召,庞德就跟随马超,马超数次被曹操势力打败之后,庞德依然没有背叛,依然跟着马超投靠张鲁,张鲁被曹操收降,庞德顺理成章投靠曹操。
庞德忠诚
庞德与张辽的经历有些类似,张辽最初是丁原手下,被丁原派给何进,何进派张辽外出征兵,结果丁原被吕布所杀,张辽回来后就投靠吕布,吕布后来杀了董卓,又被李傕郭汜打败,张辽又跟着吕布逃走,吕布被曹操所杀,张辽就投靠曹操了。
整个过程中,张辽没有背叛行为,都是被动投靠,庞德也是如此,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很多将领是这样,包括关羽也是,曾经投靠过曹操,但关羽依然是忠义的化身,从某一方面来说,庞德也是一个忠义的人。
2、庞德在乎名声。
庞德是一个在乎名声的人,非常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在襄樊之战前,曹营中有很多将领认为庞德的堂兄弟庞柔在蜀汉,有投敌的风险,因此猜忌庞德。
庞德是怎么做的呢?他在出战前誓言要杀死关羽,要不然就是自己被杀,在战争中,庞德还射中了关羽一箭,于禁的七军都被关羽俘虏后,庞德的手下也有很多人想投降,但被庞德所杀,庞德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名声,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忠诚。
庞德在乎自己的名声
这都是因为庞德在乎自己的名声,把名声看得比性命重要,庞德在被俘虏前说过一句话:
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这话的意思是:我听说良将不怕死,不苟且偷生,忠烈之士不损毁节操以求活命,今天就是我的死期了。
庞德在主动求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庞德在乎自己的名声。
3、庞德为了家人的前途与性命,放弃了自己的前途与性命。
庞德如果想活命,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投降关羽就行,于禁就是例子,但是如果庞德真的投降了关羽,还会有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他身在魏国的家人前途和性命会有危险。
曹操时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将士在前线作战,家属必须留在后方(大本营)居住,名为居住,实为人质,曹操多次做这样的事,就是防止手下将士投降敌人。
庞德为了亲人的前途与命运
一旦真有人投降敌人,那他们的家属基本上就没有前途,情节严重的还会没命,庞德非常在乎家人的性命与前途,宁愿放弃自己的,也要给家人留条路。
事实上,庞德也做到了,当他坚决不降而被杀后,他的四个儿子都被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并且还有一百户的食邑,庞德的行为放在今天来说就是烈士,烈士的家属当然会受到优待,但前提是庞德不能投降并且要牺牲自己。
-----
网友解答:
-----
庞德至死不愿投降蜀国,他为何这么执着?你看他临死前说了什么!看懂庞德临死前所说的话,也就明白他为何坚决不投降蜀汉了!
庞德的一生
庞德原本是马腾(马超父亲)的手下,被评价为勇冠三军,非常生猛!马腾常年活跃于凉州,而凉州人口复杂,汉人和羌人、氐人生活在一起,非常容易产生摩擦,也正是在互相的争斗中,庞德逐渐脱颖而出,凭战功升迁为校尉。
大家都知道,三国正史和三国演义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两军作战,主帅是不会亲自上场拼杀的,所以说别看三国演义中,那么猛将经常征战敌军主将,但是在三国正史中,真正做到阵斩敌将的猛人,非常少!而庞德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马腾听从曹操的命令,带领庞统进攻依附于袁尚的郭援、高干,两军交战,马腾成功击败了郭援、高干,但一直没有找到郭援的首级,正当众人以为郭援已经逃离了,庞德打开自己的布袋,众人才赫然发现,原来庞德将敌军主帅给斩首了,庞德最终也因此大功被升迁为中郎将,封都亭侯。
庞德在马腾手下,已经勇冠三军,地位上也已经做到了很高的位置,他要想更进一步,已经不可能了,除非马腾做大做强。但是马腾打了一辈子仗,想要享受一下生活了,他直接投降了曹操,跑到曹操那边过好日子去了,于是庞德归属了马超,想要跟随马超打出一片天下!
相比于年迈的马腾,年轻的马超,颇有志气,所以庞德决定好好辅助马超,但是在接下来的作战中,马超却败给了曹操,只能灰溜溜的投靠了汉中张鲁。当时的庞德,原本是可以就此投降曹操的,但是他不愿意背叛马超,因为一时的失败,并不意味着永远的失败,庞德认为马超还是有机会的,所以他一直没有背弃马超。但是当马超再次起兵对抗曹操时,他还是遭到了大败,损兵折将,这一下庞德的心理就受不了了。
庞德早就是军中悍将了,他之所以一路追随马超,就是因为马超年轻有志气,跟随马超可以打出更好的成绩,然而现在马超已经不行了,三番五次败于曹操之手,没有了翻身的筹码,所以庞德心里开始盘算,到底还要不要继续跟随马超?最终,庞德决定,不再继续追随马超,于是两人分道扬镳,马超带人投奔了刘备,而庞德则留下来效忠张鲁,并最终同张鲁一起投降了曹操。
襄樊之战中,关羽将曹仁打得只能据城力守,于是曹操命于禁和庞统统兵前去支援。此战中,庞德虽然战败,但是他宁死不降的气节,却震惊了所有人!于禁和曹操相知三十年,最终却选择了投降关羽,而庞德才投降曹操没多久,却宁愿为曹操尽忠,令众人感叹,自此庞德也成为了忠义的典范,受到众人的倾羡。然而大家在感慨庞德对曹操的忠心之余,却也非常好奇,庞德为何宁死也不愿意投降蜀汉呢?他为何如此执着呢?
关于庞德宁死不降的原因,三国演义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演义中认为,庞德之所以不投降关羽,乃是因为关羽太过高傲,且庞德已经和哥哥庞柔、旧主马超恩断义绝,甚至还有仇,所以他不愿意投降蜀汉。然而事实上,正史中庞德宁死不降的原因,远非这么简单!不信你看庞德临死前说了什么!
庞德临死前说的话
庞德战败被捉,关羽曾经想劝降庞德,但是庞德宁死不降,直接说出了这么一番话,令关羽大怒。
《三国志》:羽谓曰:“卿兄在汉中,我欲以卿为将,不早降何为?”德骂羽曰:“竖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遂为羽所杀。
很多人看这段记载,都是一扫而过,认为庞德就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然而如果我们站在庞德的角度来细品,将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回顾庞德的一生,他之所以不随同马腾投靠曹操,去过养老生活,反而跟随马超四处征战,很明显庞德这个人并不安分,他并不是一个随波逐流之人,相反,他是一个功利心非常强的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想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所以他才会选择年轻有志气的马超,要不然以庞德当时的地位,他完全可以跟随马腾前去享乐。
庞德功利心强,所以选择了马超。而当马超实力不行后,他又选择了和马超分道扬镳,投靠了张鲁。张鲁战败以后,他又跟随投靠了曹操。从庞德这一系列变换主公的行为来看,他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忠心耿耿的人。也就是说,庞德对曹操,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忠心,他只不过想要个更好的发展机会而已!
那既然现在曹军已经战败,关羽已经获胜,且当时的关羽威震天下,曹操接连在汉中、襄樊战场失利,庞德又为何不趁机投靠关羽呢?现在投靠关羽,似乎也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而且就曹操对待降将的操作来看,其实他是非常不信任降将的,也就是说庞德在曹营的处境并不是非常好,那些认为庞德感恩于曹操的赏识,所以忠心耿耿的看法,完全就是瞎扯!
庞德和曹操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主仆关系,庞德之所以投靠曹操,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曹操也是看中了庞德的能力,所以才任用庞德,两人之间就是拿钱办事的状态,根本没有惺惺相惜的感觉。那么既然如此,庞德为何还要对曹操如此忠心呢?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一、庞德还有点荣誉感。庞德跟马超混了这么久,本来是想打出一片天地的,结果始终没啥成就。人到暮年,建功立业的机会越来越少,好不容易等来了襄樊之战,谁知道会那么倒霉地碰到天降大雨,被关羽打了个水淹七军。对于庞德来说,投降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可投降关羽了,他需要多少年才能洗刷投降的耻辱呢?当年他跟着马超投降张鲁,可以解释为战略撤退,跟着张鲁投降曹操,可以解释为归顺大汉,现在跟着于禁投降关羽,又算什么呢?
打了一辈子仗,到老了却什么都没捞到,一旦投降,还可能会遭到数不尽的耻笑,需要好几年的功夫才能洗刷这份耻辱,他真的还有那个机会吗?与其多活几年,留下千古骂名,还不如痛痛快快地死去,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完美的落幕了,至少后人提起自己,也会称羡自己的气节!所以说,最终庞德为了自己的荣誉感,选择了宁死不降。
二、庞德为了保护家人安全。于禁之所以能够投降,乃是因为他和曹操的交情非常深厚,两人相交三十年,曹操不会因此斩杀于禁,也不会过分为难于禁的家人,所以于禁投降没啥事。但庞德不同,庞德本就是降将,要是他现在又投降了关羽,曹操势必拿庞德的家人开刀,杀鸡儆猴。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所以庞德才宁死不降。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打定了主意宁死不降,所以庞德才会用话语激怒关羽。我们看关羽和庞德的对话,很明显关羽还是有爱才之心的,他本不想杀庞德,但是庞德却出言侮辱刘备,令关羽不得不痛下杀手,其实这乃是庞德故意为之的,因为他就是希望关羽动怒,快点把他杀了,要是关羽不杀他,那他才是真的惨!
要是关羽不杀庞德,直接把庞德关起来,按照古时候的那种通信条件,好的情况下,曹魏会以为庞德被抓了,不好的情况下,曹魏便会以为庞德投敌了,反正庞德没死,就肯定有问题。于是乎,庞德的名声就很可能受到质疑,庞德的家人也可能受到侵害。要是关羽再使坏,故意对外宣称庞德已经投降,那庞德就真的被坑惨了。所以说啊,站在庞德的角度来看,激怒关羽,死快点其实是最好的选择!
结语
总的来说,庞德临死前所说的话,就是在故意激怒关羽,希望关羽快点将其诛杀,以便将他的死讯传回魏国。这样的话,不仅成就了庞德的名声,而且可以保护庞德的家人。而关羽也是一个明白人,他成全了庞德,就像曹操当年成全他一样!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