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存在200多年,为何始终消灭不了北元、征服不了蒙古?
明朝存在200多年,为何始终消灭不了北元、征服不了蒙古?
-----
网友解答:
-----
客观原因: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程度越来越小,游牧民族对于明朝的政治路线的了解程度越来越高,使得明朝对外之策的实施难度系数加大
主观原因:明朝的民族政策还是离不开“华夷之辨”的理论框架,使得游牧民族的融入程度不高,互相之间的认同感不强
现实原因:明朝是继续打着“反元复宋”的政治旗号登上历史舞台的朝代,游牧民族问题是多重政治之产物,要解决需要长期的后勤保障,整个朝代重视君主与官僚之间的平衡问题,民族问题不在考虑当中
-----
网友解答:
-----
朱元璋虽然顶替元朝政权,建立明朝,不过当时元惠宗逃回北方后任然是以“元”为国号,继续着他的北元政权,只不过地点变成了蒙古草原。很多人会问,朱元璋为什么灭不了北元,实际上蒙古人是没办法完全消灭的,而且以当时的情况来看,跑到蒙古作战消耗太大,就算取得胜利也是得不偿失,想要全盘拿下实在有点太为难朱元璋了。而且当时北元还曾多次反扑,但都没能得手,其实做好各项防护工作就已经可以了。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中,朱元璋异军突起,在南京建立了大明,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北伐,把元顺帝赶跑了。
然而我们知道元廷并没有没消灭,这还跟北宋灭亡后不太一样,北宋其实朝廷已近被灭了,皇帝也被抓了,只不过是皇室的漏网之鱼跑到南方新建的王朝。
而元朝末帝元顺帝只不过被赶走了,朝廷也没有土崩瓦解。所以朱元璋是不服气的,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军队,不仅如此,后来的朱棣又是先后五次亲征,北伐蒙古,完全可以说明明朝对于蒙古的态度。
然而元廷被迁之后并没有土崩瓦解,在朱棣之后,大明和蒙元进入了对峙和拉锯阶段。虽然很少再像曾经那样北伐,但至少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攻势,可是明朝两百多年可不都是朱元璋父子这样的皇帝,所以到了明英宗时期,还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这样大明皇帝被生擒的悲剧。
终明一朝,明朝不仅没有消灭蒙古人,反而还被人家搞得狼狈不堪。那么面对北元,明朝为什么无可奈何,甚至越来越力不从心?
朱棣之后的明朝皇帝开始战略收缩,毕竟打仗是劳民伤财的,朱元璋父子,重点主要还是对外战争,也没怎么休养生息,发展国内经济。
所以从明宣宗开始,明朝几乎没有了如此规模的北伐,不过也确实,跑到漠北的北元小朝廷已经日趋式微。甚至分裂,黄金家族更是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所以对明朝政权没什么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廷不太愿意用劳民伤财的军事手段去解决,而更加愿意通过采取政治分化。毕竟战争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对明朝来说也是个消耗。
况且北伐受到的影响太多,由于北元势力不像曾经的元朝那样,他们现在已经回归了草原,恢复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作战特点。
进攻草原游牧民族,补给线就得拉长,需要筹集大量人员,粮食,马匹,还不一定能够找到人家的主力, 后方补给物资肯定跟不上,这样的作战也对明军不利。种种原因致使明朝不得不停止对蒙古人的军事打击。
而且明朝主体是农耕文明,对占领草原这样的不毛之地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更加在意的是解除北方边界的安全隐患。
随着明朝皇帝的更迭,也没有了朱元璋父子那样的锐气,很多皇帝比较贪玩,国力衰退,根本不可能消灭蒙古人。
-----
网友解答:
-----
其实战争有两种,一种战争可以获得收益,一种战争是纯支出的战争,只有支出没有收益。在古代来说,对蒙古地区的战争属于支出性战争,即战争支出远远大于战争收益。
对蒙古地区作战支出大于收益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由我国的地理地貌所决定的。
从科学角度来说,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适合农业,而低于400毫米的地区适合畜牧业。
在整个东亚地区来说,其实最大的产量地区就在我国的华北和华南地区,在我国漫长的古代历史来说,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原地区经济明显远远高于以游牧文明为基础的蒙古草原地区的经济。
古代来说,生产基本是靠人力,因为人类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所以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是由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所决定的。
以上是我国古代人口数量情况,可以看到即便中原地区人口最少的大的战乱时期,人口数量也基本在千万人以上。而就整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人口来说,在整个古代史基本没有超过过150万人,即便是在成吉思汗时代,其人口数量也只有130万人而已。
而在一个王朝的鼎盛时代,如汉朝可以达到6000万人口,唐朝可以达到8000万人口,到了明朝则可以达到2亿人口。相对于草原帝国来说,经济实力远不在一个层次上。
之所以对蒙古地区战争支出大于收益,原因之一就是蒙古地区的经济效益很低,即便占领也没有多少经济收益,而且还要在广袤的草原上维持庞大的驻军,这点来说基本没有那个王朝能够承受得起。
第二个原因就在于蒙古地区的草原帝国在整个古代史来说从来都是军事实力非常强大的存在,要对战北方的游牧帝国军事花费往往非常大。游牧帝国的军事实力主要是其骑兵部队,骑兵在古代史来说就是一个BUG的存在,对战中原王朝的步兵有着天然的优势。
其优势之一就是双方对战,如果骑兵获胜往往是歼灭战,因为步兵跑不掉;步兵赢了往往是击溃战,因为步兵追不上骑兵,给骑兵造成的伤亡有限。
优势之二在于其机动性,一旦与骑兵对战,步兵只能集中不能分散,因为一旦分散骑兵可以随时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分散了的步兵,而步兵要赶去增援的速度也远不及骑兵,往往增援到了,战斗早就结束了;骑兵却可以随时分散随时集结,战术更多多变而灵活;
优势之三在于骑兵可以没有后勤补给,只要到了中原地区就可以四处烧杀抢掠以维持补给;而步兵的补给一旦被切断就只能等死。
▲在整个冷兵器时代,游牧民族的骑兵是一个BUG的存在
北方的游牧民族对战中原王朝的士兵还有着其他的天然优势,北方的游牧民族基本都是猎人出身,平日茹毛饮血已经习惯,而中原王朝的士兵往往都是农民出身平日往往没有经历过血腥的场面,上了战场一般都会犯怵,只有经历过一定阵仗的老兵才能真正形成战力,但一个老兵往往是多个新兵牺牲才能存留下来的。游牧民族的士兵则没有这个问题,基本加入了作战队伍就能成为战斗力。
经过汉武帝时期与匈奴的作战,得出对战北方游牧民族的经验就是只能用骑兵对抗骑兵,所以如果要对蒙古用兵,那么必然要大量用到骑兵。但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骑兵的培养费用非常大,光是买马的价钱就相当于我们今天买一辆小车的价钱。并且中原王朝的骑兵是需要培训才能形成战力的。而草原帝国的马是免费的,骑手也不需要培训,因为游牧民族从小就生活在马背上。
正因为游牧民族的军事力量强大,所以历朝历代也只能在其鼎盛时期有足够的财力对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开战。一旦遇到衰落期,往往对战蒙古地区的游牧民族就力不从心了。
综合以上来说,一是因为草原地区经济收益很低,占领的话还需要大量驻军,导致军费开支极大,中原王朝一般都难以负担;其次在古代历史上的任何时候,蒙古地区的草原部落都是军事力量强大的存在,与其作战战争费用极高,只有少数王朝在其鼎盛时期有财力与蒙古地区的游牧民族作战。
明朝对战北元等蒙古地区游牧民族的情况
我认为明朝对战北方游牧民族,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朱棣之前,二是朱棣之后。
朱棣之前的时期对战蒙古情况
在朱棣之前,明朝对战蒙古地区的游牧帝国是绝对碾压的,除了那些时期确实不但皇帝会打仗,而且优秀的将领较多等因素外,明朝当时最为基本的卫所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卫所制,就是明廷划定一个地方作为卫所,军户在卫所区域屯田,耕田收益归军户,军户也不用向国家纳粮。而国家一旦有事,军户就要出兵参与国家组织的战争。这是一种权利与义务对等情况下建立的军事制度。国家给军户田地,使其耕田养活自己,军户为国家出兵,为国家打仗。
▲曾经雄霸世界的蒙古黄金家族,在朱元璋时期被彻底打残
所以在明朝前期的北伐,比如朱棣时期,往往能集结几十万人的规模,再加上朱元璋和朱棣时期也是名将辈出,自然就吊打蒙古了。在此再说一下北元,其实元朝在失去中原后不久,又遇到了蓝玉的北伐,经过捕鱼儿海战役,以成吉思汗为主的黄金家族在蒙古草原上的势力已基本覆灭,之后崛起的是瓦剌和鞑靼。
不过即便是在朱元璋和朱棣时期,他们也没有占领蒙古高原地区,原因还是先前说到的,蒙古草原地区太大需要的驻军太多,费用太大,而且还要经常与蒙古人作战,所以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都没有建立对蒙古地区的有效统治。
▲朱棣时期的明军是可以吊打蒙古人的
其实不仅是明朝,明朝之前的朝代都没有建立过对蒙古地区的有效统治,原因都一样,维持蒙古地区占领的费用太大,没有朝代能承受的起,即便在其鼎盛的时代。
明朝之后的清朝就非常特殊,因为清朝是一个二元帝国,清朝的皇帝即是汉人的皇帝也是蒙古草原的可汗,由此清朝维持了对草原与中原地区的稳定统治。
朱棣之后对战蒙古情况
朱棣之后,我认为主要是明朝卫所制的崩溃,导致国家征兵体制发生了变化。其实卫所制是一种义务兵体制,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情况下,这个体制是可以维护的,当时当权利与义务不对等的情况下,这个体制就会崩溃。
明朝中后期以后由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量的卫所军户失去了土地,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他们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没有了经济来源他们也就不能从事出兵的义务。毕竟一个士兵出来打仗,他自己的家人在挨饿,他怎么会有心去打仗呢?如果他真的出来打仗打个几年,等他回家的时候恐怕全家早就饿死了。因此到了明朝中后期,失去了土地的军户纷纷逃亡,卫所制也就名存实亡了。
▲朱元璋最为得以的卫所制,不想在后来名存实亡
卫所制崩溃之后,就不得不采用募兵制,即国家出钱募集军队作战。
其实罗马共和国与明朝的这种情况非常类似,罗马共和国在其前期也是以义务兵为主,他们将全国的居民划分为几个等级,只有贫民阶级不用出兵,其他阶级都有出兵义务。在其前期,由于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非常多,所以这种义务兵制度可以维持。但是到了共和国后期,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贫民阶级越来越多,也就导致这种义务兵体系崩溃,最终在马略军事改革后变为了募兵制。
所以从规律上来说,当义务兵制度无法实施的时候,无论东西方都会不约而同地采用募兵制。
而明朝到了中后期,统治利益层越来越多地占用社会资源,导致国家动员能力越来越弱。如明朝的皇族,开国的时候也就几十人,到了灭亡的时候达到了几十万人,国家要养活这么多的皇族人员,财政压力可想而知。而以官僚阶层为代表的利益层也在不断地蚕食整个国家的利益,使得贫民越来越多,国家税收能力其实也是越来越差,在国家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下,募兵制也募不了多少士兵。
如崇祯时期,就是一个松山会战,也只是集结了13万军队,国家就下了血本。而在前期,尤其是朱棣时期,是可以组织50万人马发动对蒙古的北伐战争的。
从一个王朝的发展规律来说,越是后期国家利益就越是向极少数人集中,国家动员能力(包括了财政能力)大为下降,也就缺乏足够的资金组织有规模的军队对战蒙古人了。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无论是在明朝军事能力强大的前期,在能够吊打蒙古人的时候不能彻底打败蒙古,原因在于无法在当地长期大规模驻军;后期来说,国家动员能力减弱,对付蒙古也就力不从心了,与其与蒙古对战,还不如守着长城更划得来。
-----
网友解答:
-----
明朝在前期实际已经消灭北元,蒙古诸部也承认了明朝宗主国的地位,只是因为明朝君主并没有对蒙古草原进行实际统治,所以在明朝衰落后才让蒙古势力反叛成功
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9月,明太祖派蓝玉为大将军率军讨伐蒙古,次年四月探查到北元小朝廷在捕鱼儿海附近后,明军掩旗息鼓,日夜兼程行进,因此北元一直没有察觉,最后明军到达后,北元仓促应战,太尉被杀,北元脱木思帖木儿和太子率几十人逃走,明军俘虏他的次子地保奴、故太子必里秃妃和公主等一百二十余人,官属三千,军士七万,马牛驼羊十五万及宝玺、图书、金银印等。此战可以说是报了两百多年前靖康之耻的大仇,而北元实际在此战中灭亡。
在捕鱼儿海之战后,北元灭亡,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在明成祖五次亲征后,三个部落在受到强力打击后臣服,并接受明朝册封承认明朝宗主国地位。
但因为明朝是农业为主的国家,所以对蒙古草原蛮荒之地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只是征服他们后进行册封,并没有进行实际统治,所以后来在明朝国力衰退后,蒙古各部逐渐脱离明朝控制。
-----
网友解答:
-----
别说明朝了,从春秋战国开始,一直到清末,中原王朝能击败北方的草原民族,但一直都不可能完全消灭他们,甚至于在某些阶段还会被草原民族打进来,在中原大地建立正式王朝,有来有往的好不热闹。
不论是匈奴、突厥、蒙古或者其他草原民族,打不赢中原王朝的时候,他可以往远处迁移,这是游牧民族的一大优势,他赶着羊、骑着马就能搬家,有草有水的地方就能生存。汉武帝把匈奴打得那么狼狈,也没能消灭他们,他们往北走,往西走,总能走到你势力达不到的地方。
要完全消灭草原民族,你需要一路跟随,他跑到哪就跟到哪,然后采取欧洲人对印第安人的那种方式,才有可能真正消灭他们,很显然在古代这个是做不到的。
中国历史上的那些中原王朝,和草原民族的对抗的原因主要有三条,一是为了消除边境的威胁,不让他们跑进来影响自家的老百姓种地,二是为了打通和西域的贸易线路,而在海贸逐渐流行后,这一条用处也不大了,三是为了是宣扬中原王朝的威德,让四方臣服。
这三条里面就没有一条是为了夺取草原领土和掠夺草原上的物资,即使暂时压制住了草原民族,也是封官封爵,让他们自治,原因就是对于农耕民族来说,草原上除了牛、羊,马,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占领的地方,自己又不擅长放牧,能正常贸易就好,不能种地的草原没什么值得惦记的。
回来说明朝,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仅仅只是把蒙古人赶出长城外,是基于经济原因,多年的战乱让长城内大伤元气,无法承担继续在草原上和蒙古作战的消耗,朱棣倒是五征蒙古,有着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财富,不差钱。
可蒙古继续往北边和西边一撤,朱棣就头疼,军队起码需要几十万,运送后勤的也需要几十万,后勤物资更是天文数字,即使拿下蒙古草原又怎么去防守?草原上修筑城池?当时的明朝可负担不起,结果朱棣也只能是把敌人赶的远一点,而无法彻底消灭。
朱棣之后的明朝,文官集团崛起,再加上土木堡之变的打击,后来的国策就是以防御为主,最多就是以互市的名义在蒙古人中间制造裂痕,让他们自己打自己,只要不惦记着进长城内来抢劫就行,防御的想法一直到亡国都还在坚持着,明朝当然就没法彻底征服蒙古。
明朝虽然进取心不足,但朱棣之后的皇帝们一直待在北京,顶着防御草原威胁的最前面,也算是对得起治下的百姓了,即使是土木堡之变,也只是在北京周围,终明朝一整朝,要到晚明崇祯朝之后才被清朝打进来,至少在这之前,关内的百姓是没有受到过草原骑兵的威胁,比起前面的几个朝代,明朝还是有相当可取之处。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明朝的皇后是不是比其它朝代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