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方寸山樵夫真实身份是谁?
《西游记》中的方寸山樵夫真实身份是谁?
-----
网友解答:
-----
真实身份就一樵夫。
有些人很奇怪,见人就说是隐藏大佬。因为樵夫有把斧子,就说樵夫是刑天,是盘古,因为刑天盘古都用斧子,还有人扯是二郎神,因为二郎神劈山救母也用过斧子。
搞笑吧,一个樵夫拿把斧子,就成了大神。这些瞎扯的,是天上来的吗,是不识人间烟火吗?樵夫砍树不用斧子,用什么,用手刀吗?
原著中,樵夫的身份已经交待得清清楚楚。原著这么写:
我一生命苦,自幼蒙父母养育至八九岁,才知人事,不幸父丧,母亲居孀。再无兄弟姊妹,只我一人,没奈何,早晚侍奉。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却又田园荒芜,衣食不足,只得斫两束柴薪,挑向市尘之间,货几文钱,籴几升米,自炊自造,安排些茶饭,供养老母,所以不能修行。
这樵夫身世,原著说得明明白白,自幼父丧,母亲居孀,也就是守寡。家里没有兄弟姐妹,田弟荒芜,只能靠砍柴养活老母亲。因为要供养老母亲,他连修行的时间都没有,可以说是个普普通通的樵夫。
至于有人说,樵夫不怕孙悟空,肯定是大佬。这问题,也很好理解。
樵夫与菩提祖师是邻居,谁敢保证菩提祖师那只有一只猴子,而没有虎豹豺狼什么的。樵夫不怕,肯定是见识过更可怕的。再说,孙悟空一见面就一个老神仙,根本没害他,他也没必要怕他。
所以呢,这樵夫,只是一个普通的樵夫,樵夫拿斧子,真不奇怪。
-----
网友解答:
-----
云中答题,相互学习。
话说花果山山顶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吸芝兰之气,感之日久逐渐有了灵通。一日突然迸裂产下一圆球石卵,借风化成一石猴。金光射冲斗府直达金阙云宫灵霄宝殿,不平凡的出生也注定了人生的不平凡。
那石猴独自在山中行走跳跃,食饮草木涧泉采山花树果,与虎豹为伴猕猿为亲,石崖下休息峰洞里游玩,过着“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逍遥快活日子。
后来,凭过人的胆识在水帘洞称王,将那石字去掉改名美猴王。一日,正在与群猴在洞中设宴享乐,忽然生出忧恼落下泪来。众猴看到忙上前关切的问:“大王为何烦恼”?那美猴王喝了一口酒叹着气说:“猴无近忧必有远虑啊”!
众猴们听了后哈哈大笑:“大王你也忒不知足了!我们在这仙山福地古洞神洲日日欢会,不归麒麟辖不归凤凰管,又不受那人王拘束何等的由自在,还有什么远虑呢?
美猴王说:“咱们虽然不归人王管,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终有老去的时候,最后却躲不过阎王老子。而一旦死去便灰飞烟灭,如何才能长存与天地间呢”?
众猴听闻,一个个掩面悲啼。
这时跳出一个通背猿猴,笑着着:“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美猴王忙问:“喜从何来”?通背猿猴说:“大王有如此想法,这是道心开发。当今世上五虫之内,有三种人不归阎王老子所管。”
美猴王:那三种?
通背猿猴捋了捋胡子说:“乃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这三种人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可与天地山川齐寿”。
猴王问:“这三种人在什么地方?
通背猿猴说:“他们只在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
美猴王听了顿时满心欢喜:“我明天就下山云游海角远涉天涯,一定要找到他们学一个不老长生的本事,躲过阎王的管辖。
正是:顿教跳出轮回网,致使齐天大圣成。
第二天,众猴们准备木筏竹竿收拾果品,与美猴王含泪告别。猴王趁着东南风飘到了南赡部洲,想寻个长生不老的方,发现此处都是些为名为利之徒,八九年过去一无所获。于是又撑起木筏飘过西海去了西牛贺洲,心想海外必有神仙。
一日,登上一座秀丽的高山, 正在观看忽然听见林深处有人言语,侧耳细细倾听原来是歌唱之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径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西游记》·第一回
猴王急忙上前喊道:老神仙,弟子起手了。原来唱歌之人是山林中一个砍柴的樵夫,转身对猴王说:我只是个衣食不全的拙汉,哪里敢称得上是神仙。
猴王笑着说:你不要装了,《黄庭》是道德真言,如果不是神仙,你一个砍柴的如何知道。
樵夫笑道:不瞒你说,这是一神仙教我的。他与我是邻居。见我因家事劳苦日常烦恼,于是教我遇烦恼时念念,一则散心二则解困。
猴王问:那神仙在什么地方?
樵夫说:不远,不远。此山是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
后来,猴王跟随菩提祖师,修习了长生不老之术,能七十二变会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云,回到花果山大闹龙宫地府,玉帝十万天兵都奈何不了,树立了齐天大圣的名号。这是后话在此不表。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问题,猴王是在樵夫的指引下找到了菩提祖师,那么这个砍柴樵夫究竟是谁?他的身份真的只是一个樵夫吗?
首先,在山林中出现一个樵夫,从出场环境来看没必要去质疑,再看的穿着打扮头上戴箬笠身上穿布衣,腰间系环绦足下踏草履,手执瑽钢斧担挽火麻绳,的的确确是一个标准的砍柴樵夫。唯一的与其身份不符的是唱的那首《满江红》,但樵夫也做出了解释,是邻居仙人传授,也就是斜月三星洞的须菩提祖师。还有一点值得怀疑的,是樵夫正好出现在猴王刚上山的路上,真的是偶遇吗?
猴王顺着樵夫的指引来到山门前,有童子出来开门说:“祖师吩咐外面有个修行的来了,可去接待接待”。菩提祖师如何得知猴王要来此修行,当然,可以理解为神仙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但从后面剧情来看,菩提祖师传授猴王本领后,以一个人前卖弄的理由便将其刚走。筋斗云十万八千里,正好是取经的距离。还说那里什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说明菩提知道猴王日后会行凶惹祸。尤其为猴王起名孙悟空,与后来的师弟猪悟能与沙悟净正好吻合。
因此,种种迹象表明菩提祖师不单单是未卜先知,而是特意在等孙悟空。学生展现学到的才艺本无可厚非,按理说也是老师的欣慰,但菩提祖师却因这样一个举动,将孙悟空逐出了师门。其实真正的用意是时日已到,什么时日呢?当然是取经的时日。虽说这个时候距离取经还有很长的距离,但孙悟空大闹龙宫地府斗天兵天将,这些都是为取经作准备的,仙家做事一分一毫偏差不得。
其次,如果说菩提祖师是特意等孙悟空,那么山林中出现的那个樵夫,我们可以怀疑他不仅仅时是一个樵夫,他与孙悟空也绝不仅仅是偶遇。为何这样说呢?猴王离开花果山刚到南瞻部洲时,人们看到他的模样纷纷逃跑。
他走近前,弄个把戏,妆个掞虎,吓得那些人丢筐弃网,四散奔跑。
——《西游记》·第一回
南瞻部洲与西牛贺洲的人应该一样吧,但樵夫见到猴王却没有惧怕的神情,不仅不怕还敢厉声斥责。正常情况下,一个在山中砍柴的樵夫突然遇到一个会说话的毛脸猴子,怎么可能不慌张呢?但这个樵夫没有害怕而是与猴王像常人一样交流,并指点猴王神仙的所在,因此我们有理由对樵夫的身份提出质疑。
那么他究竟是谁呢?
从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况看,关于樵夫的真实身份有两个人最值得怀疑,一个就是须菩提祖师,另一个就是雷音寺的如来佛祖。这两个人都在西牛贺洲,按就近一致的原则都具备作案的条件。临别时菩提祖师告诫孙悟空,无论如何惹祸不准说出自己的名字,若说半个字就将其贬到九幽之处。孙悟空大闹天宫无人能治是如来出手压到了五行山下,这两人都有制服孙悟空的本事。
电影《达摩祖师》里,面壁的达摩为了找寻衣钵人慧可,幻化兔子前去指引。那么菩提祖师如果真的是等待孙悟空,凭自己的本领也可以化作樵夫去带路,何况菩提祖师已知晓会有猴子来学艺。这样推理的话,樵夫就是菩提老祖了。
不过,如来让观音去寻觅取经人时,取出三个金箍交与菩萨说:这是紧箍儿。三个一样但用途不同,我传你金紧禁的咒语三篇。若路上遇到神通广大的妖魔,劝他学好给那取经人做徒弟。若不听使唤就将此箍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然后,念一念咒语眼胀头痛不怕他不听。
不多不少正好是三个金箍,唐僧也正好收了三个徒弟。如来是怎么知道的呢?收服孙悟空回到西天对众人说:那厮乃花果山的一妖猴,罪恶滔天不可名状,概天神将俱莫能降伏,虽二郎捉获,老君用火锻炼,亦莫能伤损。如来不仅能有制服孙悟空的手段,还知道他的来历。
其实,“西游”与“封神”一样都是提前彩排好的一场戏。如来是“西游”的总导演,而孙悟空又是取经团队的二号男主角,一路斩妖除魔必须为其设计广大的神通,但是如来导演亲自出马的话漏洞就太大了。别人不知道菩提祖师,但如来不可能不知道,于是安排孙悟空去向菩提祖师学艺,由此这个樵夫也可能是如来。
最后,这两个嫌疑人虽说都有可能,但非黑即白只能确定其中一个。要想最终定案就的知道菩提祖师到底是谁?本身在“西游”中自传授孙悟空本领后再无出场记录,好比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遇到的乌巢禅师,都是神秘的大咖。查阅了许多资料,有人说菩提就是如来,也有的说不是,可谓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在“西游”原著里菩提传授孙悟空本领说道家三百十六门,貌似菩提是道家人物,而如来是佛教。从这点看不是一个派系自然不是同一个人。不过原著里提到的菩提不仅精通道家,也精通佛家禅理。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西游记》·第二回
如来是佛教的掌舵人,再高高在上讲的也是佛法。而菩提祖师妙演三乘精微万法,三家理论搭配的流畅自然,既精通道法也知晓佛理,这样一个人自然是在如来之上的。将孙悟空压到五行山下时,又让阿难挂了一张帖子,倘若如来佛祖是菩提祖师的话,自己的传授的徒弟怎么会惩罚不到位呢?所以,菩提祖师不可能是如来佛祖,但作为总导演的如来,肯定知道菩提祖师的存在。
须菩提,又称苏补底、须扶提、须浮帝、薮浮帝修、浮帝、须枫。意译为善业、善吉、善现、善实、善见、空生。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原为古代印度舍卫国婆罗门之子,智慧过人,然性恶劣,嗔恨炽盛,为亲友厌患,遂舍家入山林。山神导之诣佛所,佛陀为说嗔恚之过患,师自悔责忏罪。后得须陀洹果,复证阿罗汉果。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誉为解空第一。于佛陀之说法会中,常任佛陀之当机众,屡见于般若经典中。
从这段资料也可以说明菩提不是如来,因为如来现今公认的身份是乔达摩悉达多,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两人户籍地址不一样,因此不是一个人。在“封神里”三教有五大圣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接引道人、准提道人。其中有两人的去向一直没有定论,一个是被鸿钧老祖带走的通天,一个是西方的副教主准提,有人说菩提是准提道人,也有人说菩提是通天教主。云中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坚持菩提是通天教主的观点。因为封神里对于准提道人已有明确介绍,成就的是菩萨位。
今天我们关于菩提是谁就不做讨论了,因为无论是准提还是通天,于问题而言关系不大,只要明确了菩提不是如来就可以了。通过上面分析论证,菩提祖师精通万法是一个全能的世外高人,其实力地位应该在如来之上,而在如来之上的,按封神考证不是准提就是通天了。如来作为“西游”总导演,为了确保取经的万无一失,对于护驾的孙悟空自然要请高人培养,而取经又离不开道家的配合,只有让孙悟空炼就超强的本领,才能征服道家赢得道家的支持。
所以,如来佛祖请了精通佛道又在自己之上的菩提祖师。传授的本领也不能太强,必须得在如来可控范围之内。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如来出手制服,不过是秀了一场贼喊捉贼,给天庭和道家们头头看的。孙悟空说被如来骗了,其实不是骗而是被如来利用了,但最后封了佛也算如来没有过河拆桥。
大闹天宫的那场秀,虽然李靖与哪吒等人看不出来,但像太上老君、三清等人不可能不知道,一个石头崩出来的野猴子,若背后没有高人那来这么大本事。如来出手就将其制服还装模作样的写了副帖子,这猫腻也太大了吧!只不过看破不说破,既然菩提祖师都出马了那就配合配合吧。
因此,综合上述分析,樵夫的真实身份是菩提祖师,是受如来佛祖邀请特意指引孙悟空前来学艺。
大家好,我是@云中之笔 。欢迎朋友们留言点评,一起交流学习。我在头条等你,不见不散!
-----
网友解答:
-----
首先说结论:从各种线索分析来看的化,樵夫很可能是金顶大仙所化。
在《西游记》中要想弄清楚方寸山的樵夫是谁,其实需要先弄清楚菩提祖师到底是谁?一旦弄明白了菩提祖师的身份,樵夫是谁其实基本上就昭然若揭了。
按照常理来说樵夫作为引路人事实上起到了吸引注意和指路两种作用,如果按常理推测的话要么樵夫是菩提祖师本人化身,要么就是他身边的人。
那我们先看菩提祖师的身份,菩提祖师到底是谁呢?
这里有几个线索,一个在于菩提祖师为什么不让孙悟空透露师承来历?显然是不想惹事,那他是不是早就知道孙悟空会闯祸,如果早知道为什么还要教他功夫?而且从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恐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菩提祖师不在乎孙悟空闯祸,只要他不要提及师承
祖师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悟空道:“决不敢提起师父一字,只说是我自家会的便罢。”
由此可见,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法术是有其目的的。
再一个如来收伏孙悟空之时对孙悟空的镇压,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看似气势慑人,但实际上却是很轻柔的,“轻轻的把他压住”,就算是后来压贴六字真言的时候,也是留有余地的,
这尊者即领帖子,拿出天门,到那五行山顶上,紧紧的贴在一块四方石上。那座山即生根合缝,可运用呼吸之气,手儿爬出,可以摇挣摇挣。
还怕他饿了渴了
如来即辞了玉帝众神,与二尊者出天门之外,又发一个慈悲心,念动真言咒语,将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祗,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但他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溶化的铜汁饮。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
看起来也许真的是慈悲,也许是另有安排吧
再说孙悟空在这之后似乎的确是变低调了不少,但在跪拜金角银角的干娘老狐狸的时候他感慨了一下:
心却想道:“老孙既显手段,变做小妖,来请这老怪,没有个直直的站了说话之理,一定见他磕头才是。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但实际上,在此之前孙悟空根本没去灵山见过如来,何来西天拜佛祖之说?他之前去西天,也就是西牛贺州只拜过菩提祖师,难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
再看孙悟空第一次上灵山时的表现
那行者正然点看山景,忽听得有人叫道:“孙悟空,从那里来?往何处去?”急回头看,原来是比丘尼尊者。大圣作礼道:
“正有一事,欲见如来。”比丘尼道:“你这个顽皮!既然要见如来,怎么不登宝刹,且在这里看山?”行者道:“初来贵地,故此大胆。”比丘尼道:“你快跟我来也。”这行者紧随至雷音寺山门下,又见那八大金刚,雄纠纠的两边挡住,比丘尼道。“悟空,暂候片时,等我与你奏上去来。”行者只得住立门外。那比丘尼至佛前合掌道:“孙悟空有事,要见如来。”如来传旨令入,金刚才闪路放行。行者低头礼拜毕,
看看,此时孙悟空上灵山时为了了解青牛精的底细来路的,其实是个急事,但孙悟空为什么会有闲心点看山景呢?而那个比丘尼尊者为什么会直接叫出他的名字呢?而且貌似这个比丘尼还挺自来熟,笑话他是个顽皮,还直接叫他的法名“悟空”,孙悟空在此时才算是真正的西天拜佛祖了。
还有就是真假美猴王的时候,如来和孙悟空的一番对话
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
看看,本来这个六耳的典故也是孙悟空于菩提祖师之间的小秘密,在此时如来点破了,其实基本上就比较清晰了。
按照以上的分析,菩提祖师其实就是如来,那樵夫是谁呢?
歌曰:
“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卖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苍迳秋高,对月枕松根,一觉天明。认旧林,登崖过岭,持斧断枯藤。
收来成一担,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无些子争竞,时价平平,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美猴王听得此言,满心欢喜道:“神仙原来藏在这里!”急忙跳入里面,仔细再看,乃是一个樵子,在那里举斧砍柴。但看他打扮非常:
头上戴箬笠,乃是新笋初脱之箨。身上穿布衣,乃是木绵捻就之纱。腰间系环绦,乃是老蚕口吐之丝。足下踏草履,乃是枯莎搓就之爽。手执衠钢斧,担挽火麻绳。扳松劈枯树,争似此樵能!
根据以上描述,樵夫显然时道教的,毕竟打扮还有《黄庭经》的明示都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一点来看,应该不会是如来本尊所化,那如来身边有没有道教的神仙呢?还真有,金顶大仙!
说起这个金顶大仙其实挺酷的,他在灵山脚下必经之地建了座玉真观
三藏闻言,慌得翻身跳下来,已到了那楼阁门首。只见一个道童,斜立山门之前叫道:“那来的莫非东土取经人么?”长老急整衣,抬头观看,见他身披锦衣,手摇玉塵。身披锦衣,宝阁瑶池常赴宴;手摇玉塵,丹台紫府每挥尘。肘悬仙箓,足踏履鞋。飘然真羽士,秀丽实奇哉。炼就长生居胜境,修成永寿脱尘埃。圣僧不识灵山客,当年金顶大仙来。
而这个金顶大仙干的事情很巧,基本也是指路带路
三藏拜别就行,大仙道;“且住,等我送你。”行者道:“不必你送,老孙认得路。大仙道:“你认得的是云路。圣僧还未登云路,当从本路而行。”行者道:“这个讲得是,老孙虽走了几遭,只是云来云去,实不曾踏着此地。既有本路,还烦你送送,我师父拜佛心重,幸勿迟疑。那大仙笑吟吟,携着唐僧手,接引旃坛上法门。原来这条路不出山门,就自观宇中堂穿出后门便是。大仙指着灵山道:“圣僧,你看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蔼千重的,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
大仙道:
“圣僧,你与大圣、天蓬、卷帘四位,已此到于福地,望见灵山,我回去也。”三藏遂拜辞而去。
再看看樵夫
樵夫道:“不远,不远。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那祖师出去的徒弟,也不计其数,见今还有三四十人从他修行。你顺那条小路儿,向南行七八里远近,即是他家了。”猴王用手扯住樵夫道:“老兄,你便同我去去。若还得了好处,决不忘你指引之恩。”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我要斫柴,你自去,自去。”
看看,连指路的习惯都一样,告诉你地方自己上去吧,我不陪你们了。。。
所以从这些相似点来推论的化,我个人觉得樵夫很可能是金顶大仙所化。
-----
网友解答:
-----
对于这个砍柴的樵夫大家非常的好奇,从他与孙悟空的对话中,可知此人仅仅是一个凡人。但是对于这个结果许多人是不相信的,从他唱的一首歌谣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那首歌谣是这样写的:“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从这手歌谣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信息,那就是能够与菩提祖师交往的人“非仙即道。”如果这个砍柴的樵夫身份低下,菩提祖师又怎么会将其看在眼里,还经常与他来往呢?至于他的真实身份,我们可以大胆做一下预测,他乃是菩提祖师门下某一辈的弟子。首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此人绝不是凡人,试想一下如果他是普通人,看到孙悟空毛脸雷公嘴的模样,为什么没有害怕的表情呢?由此可知此人定是修道之人。其次,菩提祖师的斜月三星洞很神秘,当年悟空出去之后连回来的路都找不到了,为何这个砍柴的樵夫却能轻而易举的给悟空指路。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对这条路已经非常的熟悉,甚至很有可能他就是菩提门下一个未出师的弟子。我们都知道,当时菩提收悟空为徒弟的时候,菩提曾说过自己门下有十二辈的弟子,到悟空这里已经有十个辈分了。十辈分的弟子不可能都出去创业,肯定有那一两个会留下的,而樵夫或许就是那一个人。
-----
网友解答:
-----
孙悟空在花果山做了美猴王之后,日子过得很惬意,偶然一天,他伤心落泪了。原来,他想到自己会死,死后享受不了好日子,所以伤心。通背猿猴告诉他,可以去寻找老神仙,拜师学艺,学个长生之术,躲过轮回,这样就不会死了。
听说这番话后,孙悟空果然准备物资,去访仙问道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西牛贺洲的海外之山中,他遇到了樵夫,樵夫指引他找到了菩提祖师。
一个砍柴的人,唱着神仙歌,还给孙悟空指引了路,让他找到了菩提祖师。这么快,樵夫好像很不简单啊!基于此,所以很多读者对樵夫的真正身份开始猜想。有人认为,樵夫是菩提本人,有人说樵夫是金顶大仙,还有人说樵夫是如来佛祖,甚至还有人猜是盘古、菩提的弟子或者其他。
那么,樵夫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呢?在我看来,他就是个砍柴的人,没有什么真实身份,仅此而已。
樵夫在灵台方寸山上,唱着一首《满庭芳》,给孙悟空指路,知道须菩提祖师及其一些徒弟,然后他就一定是高级神仙或者世外高人了吗?没有这样的道理。
我们必须知道,这段故事主要是说美猴王拜师学艺,而孙悟空从一个普通石猴,到后来学成技艺归来,需要有人去指引他。指引他的人,说难听点,仅仅就是工具人,目的是推动剧情发展。
比如,孙悟空怕死,于是通背猿猴说神、仙和神圣三类人能跳出五行之外,与天地同寿;孙悟空想要长生,想找这三类人拜师学艺,通背猿猴就指引他,去“阎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内”;孙悟空想找一件趁手的兵器,立马就有四个老猴告诉他,去东海龙宫里能找到兵器,这四个老猴甚至知道,铁板桥下的水能通到龙宫。
通背猿猴怎么知道神仙圣人可以长生不死?他又怎么知道神仙所居之地?莫非他也是个高人神仙?四个老猴怎么知道东海龙宫有趁手的兵器?他们如何知道花果山的水能通到东海龙宫?莫非他们也都有各自的真实身份?
当然不是这样,他们只是作者设定的,推动剧情发展的角色,仅此而已,根本没有所谓的“真实身份”。否则,难不成西游作者处处都在隐藏高人吗?显然不可能。
就好像《三国演义》里,刘备去卧龙冈找诸葛亮,作者安排了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以及黄承彦等人,或高歌,或阔论,其目的何在?就是为了引出诸葛亮,并衬托诸葛亮的恶才华罢了。
樵夫唱着《满庭芳》,其实也是这样。
孙悟空一听《满庭芳》,就知道这词不一般,肯定是老神仙写的。这样写,就为后面找到须菩提祖师,埋下了伏笔。孙悟空从花果山出来后,四处访问,经过了七八年时间,相信他去过很多山,也遇到过很多樵夫,这些樵夫没有神仙之词,孙悟空自然不会求问。
只有灵台方寸山的樵夫,说出了神仙之词,吸引了孙悟空,孙悟空这才能寻师成功。倘若没有这个樵夫,孙悟空恐怕也找不到须菩提祖师了。这样,也能证明孙悟空有悟性。
换个角度说,艺术作品中,适当留白是很正常的现象。
就好像一幅画,如果画的太满,处处都是鲜艳的颜色,反而不会很好看。相反,如果适当留白,反而会更美,而且也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样才是最美。
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很多人很多事,作者有时候点到即可,不用全部交待来龙去脉,那样会影响故事主体,也占据篇幅。
比如,花果山对联,“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究竟是谁写的?为什么水帘洞里会有石锅、石碗、石灶、石床,是哪位高人或者神仙曾经住在里面吗?
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有人住,而且一定是神仙,因为“洞天福地”就是指神仙的住所。但是,这只是作者要说明花果山水帘洞是个宝地,仅此而已,非要追究到底是哪个神仙曾经住的地方,反而没意思。
因为,这样的猜测有无数种,没有标准答案。
阅读名著,有时候不必去深究这类事,太钻牛角尖反而是舍本逐末。而且,这样的事有很多,都是无关紧要的事。
比如,《满庭芳》是唐朝中期后才有的词牌名,孙悟空那会儿还在两汉时期呢,樵夫怎么能唱《满庭芳》?
孙悟空虽然学人话、穿人衣、行人礼,但始终是个猴子,至少脸上有毛,和人类不一样,为什么别人不怕他?须菩提祖师其他弟子都叫什么?他们后来怎么样?连一个樵夫都知道的老神仙,难道如来、玉帝会不知道吗?
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很多,作为读者,大可不必去深究,因为真的不是重点,也没有答案。回答这类问题,那很多猜测都可以,反正作者不在,没人能反驳,任何一种答案都有可能。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有原则,不乱做好人的生肖有哪些?
下一篇: 担任过国家副总理的开国将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