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认为学习要靠天赋,而不是努力和方法?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认为学习要靠天赋,而不是努力和方法?
网友解答:
我是一位教师,二十多年的教学一线工作经验告诉我,一位重点大学的高才生一般“天赋”“努力”和“方法”是同时具备的,并且我认为“天赋”占百分之五十,“努力”占百分之二十五,“方法”也占百分之二十五,当然具有这种比例的人,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容易的事,上课时你可能看不到他们怎么学习,更看不到他们怎么费力,但一到考试时,他却考了前几名。这就是天赋的重要性, 一个有天赋的人,也就是智力好的人,可以用比其他人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霸。
还有一类人,他们的智力一般,也就是天赋所占的比例比较小,他们要想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就要付出双倍的努力,这些人也大有人在。并且在一个班级中占的比例还不小,这些人只要有正确的方法,再多付出一些努力,前途也是光明的。
那么是不是有天赋的人就一定学习好呢,当然不是,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很多孩子智力非常好,很有学习天赋,但他们却一点都不努力,白白浪费了他们的天赋,最终成为一代人们所说的学渣。
实际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人的“天赋”“努力”每个人都有,只是所占比例不同,再添加一定比例的“方法”就调剂成我们每个人丰富多彩的人生。
-----
网友解答:
我是一名小学老师,这么说吧,普通人靠努力,牛人靠天赋。举个例子,普通人通过努力就能考一所不错的大学,但是想上清华北大那就需要点天赋了。
但是努力要比天赋重要,首先,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没有那么高的天赋,其次,再有天赋,不努力也白搭。
就拿上数学课来说吧,讲一个新的知识点,一个班50个孩子,会有那么一两个一点就透的,甚至你讲完第一步,后两步他就明白了, 变着花儿的考他也会。大多数孩子是讲完明白,但是学的不透彻,需要反复练习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还有少数孩子是讲完也不明白,得单独辅导。还有极少数孩子,怎么讲也不懂的。这个一点就透的就是有天赋,剩下的就是普通孩子和理解能力差的孩子。
我们班有一个孩子很聪明,你上课问一个问题,别人都不会,他不但会,还能给你讲明白,就属于天赋型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学习习惯非常差,自制力不好,家长对学习又不太用心。疫情期间5个月的网课一节没听,期末测试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开学以后学习新知识,两周以后测试,他还是100分。因为在学校里有老师管着,他只要听课,学习就会比较好,但是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成功吗?我觉得不见得。
班里还有一些孩子,刚入学的时候感觉傻傻呆呆的,你讲个问题,能明显感觉到他的眼神是迷茫的,但是学习习惯好,也很努力,这些孩子到三四年级成绩会上来,而且他们成绩稳定,不会忽上忽下的。
所以努力比天赋要重要, 努力总会成功,但是有天赋不一定会成功。
-----
网友解答:
以我举例。
我今年38岁,儿子十岁。
他四年级五年级得数,我拿眼扫一下拿起来就讲,各种题型举一反三,很快识别各种陷阱圈套。而我儿子,每种题型都要讲清,讲透,不然就琢磨不出来。
我妈说我上小学时候没用人辅导过功课,都是无师自通的。
以前没有比较,现在经过我自己的儿子做对比,确实我脑子比较快。所以我很理解别人说的天分的重要。
不过话说回来,我本人没什么成就。因为从小脑子快,学东西快但是从不深入,都是学了半瓶醋丢下了。反倒是那些有耐性的人,或许脑子不够聪明。根据我的经验,人与人智商差距没有那么夸张,聪明也只聪明一点而已。关键时候不顶用。
-----
网友解答:
我们作为老师,这种情况也是见到过的,有的学生确实是有天赋的。但是仅仅靠天赋这种比例并不高。学习成绩还是靠努力和方法。
而且天赋还不知道能够支持到哪年哪月。我自己学习的经历,小学和初中阶段,时就特别的有天赋。一看就会,老师没讲过的知识,我自己就都能够推出来。但是,这种能力到高中了就弱了,不过,到高中也将就,老师们还仍然都是说我聪明,可是我到高中那已经感觉到自己不聪明了。
其实所谓的聪明就是有天赋,学知识不用怎么努力,也不用很多时间学就能学会。但是这种天赋不知道到了哪一天,就好像自己的聪明才智枯竭了,学什么都没那么顺利了,这时我们要想继续的进步呢?仍然还是要靠努力和方法。
你说,有些人认为学习靠天赋,不靠努力和方法,那也确实有,但是,他是以偏概全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再往深处想一下这个问题天赋是哪来的?第一是父母的基因,第二是学习环境。其实这俩方面仍然不能完全算是天赋,因为这个毕竟是父母带给你的优质的基因,以父母给你带来的环境,这个环境其实就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在环境中的体现。
是那种找不着任何原因的聪明和天赋,那才是真正的天赋。父母也没文化,家里环境也不怎么样。学生也不努力,拿过书来,一念就会。
这样的人也确实有比例就更低了,但是这是如何来的天赋呢?
也许这样就只能解释成前世。都是前世带来的,前世人家孩子读过书。
无论如何,我们努力学习和方法还是非常重要的。退一步说,如果今生通过努力和方法不能够成为最优秀的人,但是如果有来生,我们一生下来就会聪明智慧。
而且通过努力和方法确实能够进步,我是教英语,学习,总结了一些教英语的方法,用这个方法去教课,再加上学生的努力学习,复习,成绩提高确实是挺快的。
别纠结这些了,努力有用。
-----
网友解答:
认为学习要靠天赋,而不是努力和方法,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要搞好学习,仅仅靠天赋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努力和方法;而且,学习的东西越是艰深,努力和方法显得更重要,天赋则退居其次。
有些小孩在幼儿,或者小学、初中阶段,表现出了出色的学习能力。
比如记忆力好,人家读十几遍才能记住的东西,他读一两遍就记住了。有的是理解能力强,老师讲一遍就懂了,而其他的学生讲两三遍才明白。好奇心重,性格沉静等。天生的不用大人怎么管教就安静得下来喜欢书,成绩好。这种天赋的好记性,超强的理解能力和悟性,沉静的性格和强烈的好奇心,可以使孩子在低幼时期,展现出学习方面超出常人的成绩。
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进入大学,或者更高深的学府,再想只凭天赋读好书,是不太可能的。
高中的课程比初中要深很多,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只是针对大部分学生。如果仅仅是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讲多少,就听多少;听完课,做完作业就拉倒就去玩,这样只能取得大多数人能取得的成绩,也就是说,成绩一般化了。
如果想要在学习上出类拔萃,就要自己另外下苦功夫。
如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深化,多读书多接触不同的题型,这就要比别人多付出和多想办法。人们说,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读书也是这样。不主动地学习,只是被动地听老师教,再聪明也不可能有卓越的成绩。知识越是艰深,付出的努力就要越多,更要讲究学习、研究的方法;而天赋,这时已经退居其次了。
鲁迅就说过,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学习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在小学初中成绩都很好,每次考试总是班上的前几名;为什么读了高中成绩就差了,有的时候还变成了倒数?
他就是没有懂这个道理:天才出于勤奋。
有天赋而不努力,年纪越大,成绩越差;无天赋而努力,小时成绩一般,年纪越大,成绩越好。有天赋,又很努力,成绩好上加好,最后成为真正的天才。
-----
网友解答:
作为布点法个性化教育研修者,谢邀回答这个问题。这里的学习应该是那种相对狭隘的应试学习。主要针对当下的应试学习而言的,这里,从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及个性化辅导的经验,聊一下。
适应符号题海化教学的天赋现象导致这种看法
所谓的符号题海化教学,是布点法针对当下的疯狂的应试教学进行的学术层面的定义:符号运作能力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能力之一,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机械的重复的题海训练,异化了符号教学,这种围绕升学率的机械的反复的题海训练,布点法称之为符号题海化教学。符号题海化教学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僵化了学生的符号运演能力,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能相对适应这种符号题海化教学的学生,只有具有数理智力结构和语言智力结构的学生(根据智力结构理论),这些学生比较而言更加适合读书考试式的学习,所以才有这样所谓的有天赋的学生。
应对符号题海化学习的低效努力产生这种看法
上述的符号题海教学,造成了只有数理和语言智力结构的学生更加适应这种学习,而那些不属于这两种智力结构的学生,应对这种符号题海化学习简直就是疲于奔命,即使付出多的多的努力也赶不上那些数理智力结构和语言智力结构的学生!试想一个人如果付出同样的努力才能做到那些擅长做类似事情的人的效率一半甚至更少;付出一倍的努力才能做到别人的百分之七十的成绩;付出二倍的努力也赶不上别人的步伐,这种挫败感严重遏制这些人的向上的精神,使他们产生一种无力感,这种心理倾向会直接导致绝大多数人放弃努力,只能叹息别人的天赋啊!
应对符号题海化学习的方法不当导致这种看法
方法比努力更加重要,是当下很多人的认同的观点。如何科学有效的应对符号题海化,尤其是如何引导对于那些不擅长应试学习的学生去通过有效的方法来科学有效的学习,是当下学校教育教学最缺乏研修的问题情景!对于那些不擅长应试学习的学生唯有通过适合其个性认知结构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其天赋之不足,而现实是,符号题海化教学使师生双方均受伤。那些没有应试学习天赋的学生疲于应对;而当下的教师在急功近利的教学评价下对这样的问题情景也是束手无策,被逼的就是被动的应对,如要想迅速让所教学生出成绩,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抢占学生的学习时间、题海战术、注入式灌输知识,这样局面是师生都严重受伤,根本无法精心下来研修教与学方法,结果不是教学相长,而是教学相减!
-----
网友解答:
作为从教30年的一线老师,也就这个提问谈谈自己的看法。个人觉得有“很多人认为学习是靠天赋,而不是努力而方法”观点的人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
勿庸置疑,天赋是确实存在的。百科解释,它是人在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在某些事物或领域具备的天生擅长的能力,可以让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从科学的角度说,天赋是先天性的,但是也会因为小时候还没发育完全的大脑受后天所在环境的诱导影响而让天赋所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说,即使有些人有某方面的天赋如果不加以开发诱导成长最终与《伤仲永》一样“泯乎众人矣”。反之则会有某方面的成就。这就道出了最终有成就的真谛,并非只属于天赋。而是有天赋的人,自己付出专心努力而成就了自己的天赋。
在这我想引用“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到拼天赋的地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做成一件事,需要天赋和努力,如果你和别人努力一样的话,那当然天赋高的做得好了,但是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努力就轮不到拼天赋了。
就学生而言,大多数人都轮不到拼天赋的程度。从小学到初中都还只是基础教育阶段,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高,很可能会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基础教育,就如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打地基阶段,这是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要先掌握的知识。 比如说语文,先学习拼音,然后识字再到造句写文章。这要拼多少天赋呢?只要你专心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就能达到。
在我教学的经历中,就有这样的事例。当时农村小学师资缺乏英语课几乎不上,英语几乎是小白的农村学生初中来到县城学校,与城镇学生相比,入学检测10分与100分的云泥之别。都是小学毕业升入初中,难道是农村学生没有天赋或是城镇孩子天赋高?显而易见,都不是。而是后天的环境条件所致。就这样,基础不一的学生一走过三年,英语科目始终是来自农村学校学生的短板。而近几年,教育均衡逐渐向好发展,与前面例子一样的学生来源,开学检测分数却差距不大,同样一起走过三年,最终成功机会属于更加努力的人,所谓“英雄不问出处”了。
综上所述,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只是领域不同,但在最终的赢家依然属于不懈努力时刻做好准备的人。
所以不要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不要牵强地拿鸡
------------------
推荐阅读:
正在读初二的儿子谈恋爱了,但是学习却变得更加努力了,该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