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陈胜称王了,而吴广没有称王?
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陈胜称王了,而吴广没有称王?
-----
网友解答:
-----
吴广被陈胜封为假王。后被田臧杀害。
-----
网友解答:
-----
首先一个集团不可能有两个完全平等的王,和天无二日一个道理,所以陈胜和吴广,一定只能有一个可以拍板的。而陈胜相对吴广,应该是组织力、号召力更胜一筹,所以陈胜是张楚王,而吴广只是都尉。但是吴广这个副手,相比其他人地位也明显不同。张楚是按照楚国的建制,楚国国王以下的一把手是令尹,二把手是柱国(司马);张楚也同样有柱国蔡赐,但是一开始没有设置令尹,而让吴广以都尉担任“假王”。
所谓“假王”,不是“假的王”;“假”通“借”,是“代理王”的意思。也就是说吴广实际上也是王,而且是可以代理陈胜的,说明其在张楚集团中,权势地位是非常高的,几乎可以和陈胜平起平坐了。之后吴广被派遣驻守荥阳。但是在张楚先锋周文被章邯击杀后,张楚军队节节败退;而荥阳将军田臧、李归等认为吴广不懂军事还瞎指挥,所以把吴广杀了。陈胜要依靠田臧守城,不但不怪罪,反而封田臧为令尹。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
网友解答:
-----
陈胜吴广起义时,两人的分工是非常明确的。
仅就组织起义而言,陈胜吴广的水平远胜过刘邦、项羽等后来的风云人物。
英雄遍地,无人起事
天下苦秦久矣。各地的英雄们都已经蠢蠢欲动。
沛县,亭长刘邦在带人去骊山途中,逃亡者很多,刘邦干脆“夜纵所送徒”,在芒砀山一带转悠。
虽然他也装神弄鬼搞了个“斩白蛇起义”,但是,也只是让“诸从者日益畏之”,本质上还是“逃亡”。
吴中,项梁“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项羽“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但是,二人还是隐忍待机,就连项羽牛逼哄哄说一句“彼可取而待之”都要被季父掩其口。
此外,英布带了一些兄弟“亡之江中为群盗”,张耳、陈余则改名换姓逃于陈,张良则在刺秦始皇失败后蛰伏(据说在学习《黄石公兵法》)···
总之,这些英雄都已经很不爽大秦了,但是,没有人真正把旗子扯起来。
要把旗子扯起来,需要具有非凡魄力与组织能力的人物。
陈胜、吴广的密切协作1:总策划师陈胜
前209年7月。大泽乡。
由于连日大雨,道路难行,前去戍渔阳900人已经误期。
陈胜、吴广是两位屯长。
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伍什为屯,设屯长一人。
900人,应当由18位屯长,陈胜、吴广,就是其中两人。
失期当斩。两位屯长不甘受死,认为横竖都一死,“死国可乎”。
旋即,陈胜提出了策划起义的总路线:天下苦秦久矣。公子扶苏“百姓知其贤,未知其死”,楚将项燕“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我们打出他们的旗号,一定能成事!
搬出扶苏、项燕,就是表示:这场起义,从一开始,就注定不是刘邦、英布那样的“逃亡”,而是要推翻暴秦,夺取政权!
当然,在搬出扶苏、项燕之前,首先要把大泽乡这900人发动起来。
陈胜又开始策划以鬼神“威众”。
他将“陈胜王”字样的“丹书”塞到鱼肚子里。不明就里的戍卒兄弟买来鱼后,看到鱼肚子里有这样的字样,十分吃惊。
随后,陈胜又让吴广潜伏到营地附近的荒庙。半夜点起庚火,模仿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
这些套路后来被历代起义者所效法,屡试不爽!
而陈胜,正是这些套路的“原创者”。
陈胜、吴广的密切协作2:一流的配合者吴广
既然这次起义叫陈胜吴广起义,吴广的作用自然也是不容小觑的。
吴广不但在装神弄鬼阶段辛苦出力,在引发起义阶段,更是“捅出起义第一剑”。
准备妥当后,吴广开始“捅出第一剑”。
他趁着押送的军官喝醉,大声说自己要逃跑,惹怒秦尉。
秦尉立刻羞辱、殴打吴广。
吴广“素爱人”,很得人心。吴广被侮辱、殴打,引起了众人的愤怒。
吴广趁势夺了秦尉剑,杀了秦尉。
接着,陈胜跑来帮忙,杀了另外一个尉官。
接着,陈胜吴广召集大家,喊出了那句振聋发聩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起义!
可以说,吴广在起义组织中,成功地扮演了执行者、配合者的角色。
如果说陈胜的策划,为起义准备好了炸药。那么,“素爱人”,得人心的吴广,则是起义最终爆发的导火索。
这才是起义!
陈胜、吴广都在起义组织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素爱人”,得人心的吴广,应当在群众中享有相对高的威望。
不过,要想兑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诺言,就必须有更好的策划者来组织、领导。
何况,“大楚兴,陈胜王”的“天命”,已经注定:陈胜将是“王”!
于是,按照陈胜一早的策划,他们诈称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他们称大楚,设坛为盟,祭秦尉首级。
陈胜自称将军,吴广为都尉,起义!
这是以推翻暴秦为目标的起义!
起义军一起义,就立刻开始攻城略地!
他们连续攻克县城,发展队伍。
到陈时,他们已经有了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于是,攻破陈后,在三老、豪杰们请求陈胜为王!
其实,大家请求以陈胜为王,就说明:“诈称”扶苏、项燕,已经是公开的,但是大家都没有点破的谎言)。
“陈胜王”的口号到底有多少人信?“诈称扶苏、项燕”到底有多少人信?
这些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这场起义符合天下人的诉求!
陈胜称王,建号张楚!
这才是起义!
善作者未必善成
在组织、发起起义这一点上,陈胜、吴广是要于刘邦、项羽这些后来风云人物的。
但是,善作者未必善成。
起义要取得最终胜利,更需要全面的军事、政治才能。
陈胜、吴广在这方面还有差距。
陈胜终究不是真正的王者。
他在称王后,脱离群众,疏远起义将领,只在深宫发号施令。他诛杀葛婴,任用酷吏,“以苛察为忠诚”,“诸将以其故不亲附”。
吴广也缺乏驾驭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陈胜以吴广为“假王”,监诸将以西击荥阳。
以之为“假王”,说明陈胜对吴广地位的高度认可和尊重。
但是,吴广攻荥阳始终不克。
最后,吴广部将田臧认为他“今假王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假传陈胜命令杀了吴广。
陈胜得知后,居然直接任命田臧接替了吴广的位置!
吴广尚且得到如此待遇,其他人又如何会为陈胜效死力呢?
不久,陈胜兵败,为车夫所杀。
起义失败。
总的来说,在大泽乡起义中,陈胜是总策划师,吴广是不可或缺的配合者。
以吴广在群众中的威信,他可能可以领导一场又一场“杀官流亡”的暴动。
但是,要把暴动发展成“伐无道,诛暴秦”的起义,就一定需要陈胜这样的总策划师。
陈胜、吴广的密切配合,使大泽乡起义成为历史上第一场真正的起义。
他们不是真正的王者,无法最终“坐天下”。
但是,他们也绝不是可以被后人贬低,甚至嘲笑的人物。
善始者不必善终,善作者不必善成。
历史的推进,既需要“善始者”,也需要“善终者”。
只是:历史总是给“善终者”,给最后的胜利者以最高的尊敬,却常常低估“善始者”们。
-----
网友解答:
-----
吴广和陈胜其实并不是老相识,只是同去渔阳戍边的“战友”。大泽乡遇到大雨,按照秦朝的法律,如果不能按期到达,是会杀头的。陈胜与吴广比较谈得来,所以在路上商量怎么办。陈胜提出起义,起义是死,误期也是死,不如拼一把。陈胜的建议得到吴广的赞同,所以两人牵头举行了大泽乡起义。
既然是起义做大事,总得有个首领。而首领不可能是两个人的。陈胜虽然也只是个农民,但他有思想,有头脑,有胆量,有魄力,是他首先提出起义的,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所以吴广自愿当陈胜的副手,跟随他起义。
吴广协助陈胜做了很多工作,史载“吴广素爱人”,他在士兵中有威信,所以由他做说服教育工作,当陈胜的政委;其二,他在鱼肚子里安装写着“陈胜王”的绸帕,在庙里装狐狸喊“大楚兴,陈胜王”,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起义发动起来后,吴广又领了一支人马,攻城陷阵,当陈胜的马前卒。他是甘于做陈胜副手的。
吴广虽然没有自立为王,但陈胜封他为“假王”,假王是暂署的、非正式受命的王,假王与王有同样的权利,地位亦相同,但是无继承权。只不过,吴广这个假王并没有当多长时间,在围攻荥阳时,由于与部下田臧意见不合,田臧竟假借陈胜之命杀死了他。吴广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蹊跷的是,陈胜竟然对于吴广的死不闻不问,反而封杀人凶手田臧为令尹、上将,不由不使人怀疑,吴广的死与陈胜有关。
春秋史社,专注于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喜欢历史的小伙伴请关注“春秋史社”,有问题欢迎留言。
-----
网友解答:
-----
秦二世元年 (公元前209年)秋,两个秦军军官押送900多个戍卒(民伕)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这群戍卒中有两个胆大心细、敢于任事的好汉,一位叫陈胜,一位叫吴广。
戍卒们从河南登封境内出发,艰难行进到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南)时,天降大雨受阻,无法继续前行。秦法严酷,秦律规定 :失期者斩。与其等死,不如奋争。雇农出身的陈胜偷偷跟吴广说:“此去渔阳还有近千里路程。就算大雨马上停歇,我等昼夜兼程也赶不上日期,这不是白白地去送死吗?咱去也是死,扯旗造反失败了也是死,既然横竖都是死,还不如借着公子扶苏和楚将项燕的名头号召大家起来抗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吴广早有此意,听后深以为然,两人一拍即合。次日,陈胜派吴广将丹书(在绢条上用朱砂写字)偷偷塞进鱼肚中,伙夫剖鱼从鱼肚里剖出一块绸子,上书“陈胜王”三字,称为“鱼腹丹书”。大伙见状啧啧称奇,议论纷纷。夜半时分,围在篝火旁的众人听到黑暗中传来狐狸叫声 ,隐约还夹杂有“大楚兴,陈胜王”的呢喃人语。那是吴广藏身于荒野破庙里,模仿狐狸叫声,蛊惑众人。是为:“篝火狐鸣”。众人听后瞠目结舌,均感惊诧。丹书、鸣狐,戍卒们为之悚惧。利用当时人们普遍智识不高、笃信鬼神存在的心理,为陈胜轻而易举地罩上了一层上应天命(神及帝)的神圣光环,由此可见,秦末下层民众的反抗怒火完全是在“鬼神”意志的驱使下而猛烈喷发的。
时机已经成熟。次日清晨,陈胜、吴广带领大家冲进帐中,将两个押送军官斩杀,随后他俩召集众人,陈胜昂首登上高台,发出了一声响彻云霄的嘶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句话看似简单,在当时却是一句振聋发聩、不可思议的诘问。先秦时期,所有的官员均出身士族,绝无寒门,历代朝廷用人只看血统,而不是能力。“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延续了好多个世纪,早已是铁板一块。积怨已久的秦朝社会,犹如干柴烈火,就差一点火星。陈胜振臂一呼,八方群起响应,秦朝的丧钟已被隐隐敲响。
公元前209年7月,戍卒首领陈胜、吴广率领900个不甘授首的蚁民,诛杀押送官,揭竿而起,打响了反秦第一枪。
义军冲出大泽乡后,一举攻克蕲县,焚毁官衙,所到之处,贫苦农民群起响应,很快汇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势,猛烈冲击着秦朝的统治。不到一个月,义军如滚雪球般迅速壮大,已具战车700辆,骑兵近千,步卒数万。义军起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摧枯拉朽之势连克符离(今安徽宿县西北)、铚(宿县西南)、酂(河南永城)、苦(河南鹿邑东)、柘(河南柘城)、谯(安徽亳州)等地,并在陈县(河南淮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国。
早在陈胜、吴广困居大泽时,用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千古豪言激励弟兄们追随他们奋起抗争。这铿锵有力的八字名言,充分反映了底层农民关于帝王将相的价值尺度。
当大军攻取陈县(今河南淮阳)后,陈胜马上迫不及待地自立为王(是为张楚王),封吴广为假王,并摆出一副大王的架势,将自己往日“苟富贵,勿相忘”的肺腑之言抛诸脑后,将过去与自己一同替人佣耕的老伙伴拒之门外,甚至最后因担心泄露自己往昔为人种地的旧事,而残忍地将他们杀害。
陈胜称王后,派假王吴广率领一部分人马去攻打荥阳(河南郑州以西),派大将周文率另一部分兵马西征关中, 攻打秦都咸阳。 随后又派人去联络各地反秦义军。
吴广率军围攻荥阳,因守城秦军顽强抵抗,久攻不克,义军士气涣散,吴广竟被部将田臧所杀。
事后,田臧向陈胜解释道:“假王(吴广)骄,不知兵权,不可与计,非诛之,事恐败”。意思是假王吴广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以至于部下不能与他共商军事大计,不得不杀之,否则必遭失败。此话出自欲取代吴广的田臧之口,确实大可怀疑。陈胜不仅没有惩治擅杀主将的田臧,而是让他代替吴广掌军。因此有人认为,田臧杀吴广是得到陈胜默许的。
陈胜大军起兵后取得节节胜利,占领了好多地方,可战线也越拉越长,号令无法统一,六国残余旧贵族乘势而起,抢占了许多义军地盘。陈胜起兵后不到3个月,齐、赵、燕、魏都有贵族余孽自立为王,但都拒不发兵去支援田臧、周文。之后,秦将李由在荥阳攻杀田臧,另一位秦军名将章邯率军围攻周文的西征军,并一举击溃之,义军大败亏输,周文战死。在章邯大军的凶悍打击下,张楚军迅速由盛转衰,陈胜自己也在逃亡途中被其车夫庄贾刺死。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虽然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同样具有短命的特点,旋起旋灭,历时仅6个月,但其来势之凶猛,反抗之激烈,影响之深远,却是前所未见的。
(插图源自网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