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1岁五年级,写作业时,我四次提醒他坐直别驼背,他很愤怒的叫我出去,我怎么办?
孩子11岁五年级,写作业时,我四次提醒他坐直别驼背,他很愤怒的叫我出去,我怎么办?
-----
网友解答:
-----
过几天,可以给他讲一个段子,改编自文革前一个不太好的相声,是嘲笑残疾人的。可以提醒他,假如不注意坐姿,就会落到那个境地。
改成猜谜语吧。一个路桥公司的路不平先生遇见了一个老朋友,说,哦,这不是上海锅炉厂的高峰同志嘛!后者立即回了一句,嗯,您可真有群众观点!
让他猜猜,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生理缺陷?
-----
网友解答:
-----
你该怎么办?别跟他废话,一次提醒不听,二次直接动手。我们老家话,孩子不能惯着,长期的溺爱是会害了孩子的,11岁的年龄懂事了,犹如一个小树己经开始长疯杈了,不剪剪枝,是成不了材的,特别是男孩子,不给他点颜色,他能上了天的,记得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孟非讲过一件趣事,他小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他开饭前,用筷子敲碗,不知道这样不好,他爸直接一巴掌过去,把他打蒙了,不知何故,继续敲,他爸一把掌又打了过去,还嘴了为什么老打我,他爸说谁让你吃饭敲碗了,这一次直接记住了,且记忆力深刻,他在节目中谈到,要是他爸先提醒他一下,也是会改正的。孩子写作业,你四次提醒坐直别驼背,孩子愤怒地让你出去。首先来讲,他一点也不尊重你。第二点他嫌你啰嗦,所以你得先从自身找原因的,以后绝对不能跟他嬉皮笑脸的,要有做家长的威严,记住他是个男孩子,儿子,跟女儿是有区别的,一定要树立家长的威严,第一次错误,提醒一次,第二次犯同样错误,直接开打,并且打服为止,这叫先讲理,后打人,必须把孩子这种狂劲纠正过来,11岁不小了,懂事了,再不严教,悔之晚矣,所以记住友友,千万不要心慈手软呀!
-----
网友解答:
-----
你应该立刻出去!
因为孩子与你的关系肯定不好。而且这种不好,绝不是因为他怕你,否则他怎敢叫去出去?
孩子之所以这样凶你,百分之百是因为他看不起你。也许因为你懦弱,在关键时刻帮不到他。也许因为你懒惰,根本不能照顾好他。也许因为你低水平的唠叨太多,自己又混得很差劲,成为不了他尊重的对象。也许因为你根本辅导不了他做作业的难题,却只会频繁的指责他坐姿不对。坐姿对了就能做好作业吗?
孩子叫你出去,你应该知道自己作为家长,太失败了!你必须设法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否则他长大后会叫你滚出去。
今天的孩子不再是我们这些受传统教育而愚忠愚孝的孩子。家长自己特别差劲,却想要孩子既出人头地又孝顺自己,门都没有!
-----
网友解答:
-----
这就叫儿大不随娘呀!孩子长大了,开始有脾气了,又正在生长发育期,有问题不纠正又不行,当父母的怎么办?面临这样的问题要从两方面去解决:
父母用什么方式管孩子最好
咱中国的父母都喜欢以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去管孩子,鹰爸、虎妈非常常见,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虎妈可能就要数孟母了。而国外的教育方式是民主型教养方式,更讲究自由和平等,这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呢?有学者研究发现,其实应该是各有千秋,有效结合起来是最好的。
权威定规矩、定底线,不能让孩子能够有机会突破底线。以外力帮助自控力和专注力较弱的孩子,管控和约束自己。比如现今社会中有名的虎妈,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就给她的两个女儿以十大家规限定:禁止晚上在外过夜,禁止玩电脑游戏等。她女儿在完全东方的权威型教养方式下,非常优秀,她还专门出版了一本书,《虎妈战歌》。
那么原则之外的事情呢?西方的民主型教养方式就更具优势。应该充分尊重、考虑到孩子的自由与空间,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不是不管而是要注意管的方式并及时做出调整。在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中,多让孩子参与讨论和制定,这对孩子日后的执行有效性,更有帮助。就拿不希望他驼背来说,反复提醒念叨,孩子反而不容易接受,还容易有逆反心理。先期要把驼背的缺点说清楚,怎么说?要好好的说,风趣的说,找能触动孩子的点去说。比如尝试跟他说:“你如果驼着背,可就不高、不帅了哦,走路都没平常那么威风了呢。”平常提醒他时,要简单,不要罗嗦,一个字提醒他——“背”然后把你的手轻轻的在他背上拍一拍,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哦。注意,如果是在公开场合,连那个字都应该不说,微笑着拍拍他的背就好。孩子大了,他也会要面子的,当他觉得家长有充分考虑他的感受时,他的接受度和依从度也会高很多。
孩子的情绪管理
随着孩子不断成长,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情绪波动会越来越大,这是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家长需要有提前认知。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当孩子表现出对父母的激烈情绪时,父母先不要跟他起正面冲突,最好等双方冷静下来后,再共同讨论正确性和改正方向。一般来说,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孩子,也非常清楚对父母发脾气是不对的,只是偶尔情绪控制没有做好。所以,冷静下来后,家长可以与之讨论,他情绪爆发的原因及他希望父母怎么与他沟通。讨论有结果后,有错的地方都应该道歉,家长可能需要向孩子道歉自己的啰嗦,孩子需要向妈妈道歉他的不礼貌。平等、互相尊重是良好沟通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沟通环境,孩子的情绪管理才会更加容易和有效。
如以上回复对您有所帮助,还请点赞、转发、关注哦!
-----
网友解答:
-----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中午开心爸爸吃饭,看到的事情吧!
在饭店,开心爸爸对面坐着一对母子,妈妈要了不少东西,有鸡翅鸡排以及面条等,不过这些东西都摆在孩子面前,妈妈呢,在那里看着孩子吃。
按理说这应该是一副“妈妈疼爱儿子,儿子感激妈妈”的动人场面,但这位妈妈生生的用自己的唠叨把这一副场面,变成了“大型唠叨”现场。
妈妈先是很不耐烦的说“你吃饭的时候不能往前靠靠吗?你看看洒了一地一桌子啊!”,孩子默默的把椅子往前移了移继续吃;不一会妈妈又说“吃完鸡翅的手,就不能先用餐巾纸擦干净吗?这全是油的,粘在衣服上怎么办啊?”孩子抬头看了看妈妈,默默的擦了擦手,继续吃鸡排;没吃几口呢妈妈又开始说了“你就不能好好吃吗,左一口右一口的,就像是狗啃过的!”,这下孩子忍不住了,直接站起来甩了一句“我不吃了,你自己说去吧!”转身离开了座位。
是不是这位妈妈和问题中的那位妈妈一样呢?虽然说自己想的是为了孩子好,但是类似的话说上好几遍,引来的只能是孩子的奋力反抗。要不是夺门而出,要不就是直接冲着妈妈吼了出来。
其实生活中,很多爸爸妈妈的做法和上面那位妈妈做的是一模一样的,烦恼也是一模一样的“我都是为了孩子好啊,为什么孩子还要冲着自己吼呢?”“为什么我说了这么多遍,孩子就是不听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用一个心理学名词来解释的话,就是超限效应。
所谓的超限效应,指的是在很多刺激或者持续过久的刺激下,会让对方产生不耐烦或者逆反的情况。而这种效应,更多的出现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本来是怕孩子不知道,或者没听到心里去,为了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就自动选择不断的对孩子重复。但是对孩子来说,这种教育根本算不上是教育,甚至连沟通都算不上,孩子自然就会觉得和自己没什么关系,自然就变得不听话了。
说了这么多,那么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呢?一般来说爸爸妈妈们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注意说话的时机
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需要注意时机的,正确的时机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而正确的时机,不是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是在事情发生之后,事情发生中的教育,一般来说是没什么太大效果的。
比如问题中说的妈妈想告诉孩子用正确的方式来坐,可以在写作业前就把这件事情说清楚了,而不是在孩子写作业期间一次次的打断的去教育。
注意教育的方式
有的时候有些事情,确实是爸爸妈妈怎么说孩子都很难听进去的。
比如开心看平板的时候,说几次他都不舍得放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给平板设置一个自动关机的时间,到了这个时间,孩子想看都不能看了,事情就很好的解决了;再比如问题中说的想让孩子坐的直一些,与其一遍遍的提醒,还不如直接给孩子买个背背佳之类的矫正带,不提醒他们也很难驼背了。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方式方法很重要。如果爸爸妈妈用了适当的方式,有的时候不用说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适当的给孩子点教训
当然,给孩子点教训并不是真的等孩子驼背了才后悔莫及,爸爸妈妈完全可以给孩子看一些驼背危害的视频啊,举一些身边没注意坐姿造成的严重后果啊之类的方式,加深孩子的印象,这种方式远比在孩子背后唠叨的效果要好得多。
教育孩子有没有好的方法?其实是有的,那就是尊重。
只有爸爸妈妈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理解孩子,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以及最恰当的时机,才能事半功倍,取得想要的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