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常战争,那么多男丁战死沙场,留在家乡的妻子怎么办?
古代经常战争,那么多男丁战死沙场,留在家乡的妻子怎么办?
-----
网友解答:
-----
战争时期最重要的是活着,而不是考虑怎么办?
战乱时期
杜甫的《石壕吏》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当时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结果没有一个统一指导,导致大败。败退的节度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作为抵挡史思明等人的军队进攻。
文中写道: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现在就剩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这位老妇人说: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这个孙母应该是属于留在家乡的妻儿,这位老妇说因为孩子,所以这个女人没有走。如果没有孩子,有可能离开这个家或者继续留在这里,或者被抓去干后勤了。
因为当时老妇人说我跟你们走,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这样翻墙走的老翁没被抓,喂奶的儿媳还留着,他们能不能在这场战乱中活下来,谁也不知道。
戍边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这就是唐代诗人写的对戍边老公的思念,还有比如“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等等。如果真战死了,她们或许会选择坚守。
战死之后也有优惠,有些减些税收,有些有抚恤金之类的。生活依旧要过的。
军屯
有些驻军是以军屯的形式开展,这是可以带家属的。驻地就是家乡,如果战死,估计也是留在军屯里。
结语:
不管怎么样,绝大多数女性在古代都是弱势群体,就算老公战死,她们绝大多数会留家抚养孩子,事实上选择改嫁的或许有,但应该是极少数。唉,她们的选择空间真的很少。
-----
网友解答:
-----
还能怎么样?生存第一位
家里男人死了后,主要劳力没了,但是同样的土地,交的税负绝对不会少,继续种地的结果就是吃不上饭,交不上税,乃至饿死
基本的结果都是改嫁,回娘家也是一条路,但是,战乱之后,娘家也很难受,可能也没有余粮,最后的路就是讨饭,希望途中得到某一中产或富户的收留,不然的话就是变成饿殍
在活不下去的时候,其他都是次要的
还是张养浩总结的好,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网友解答:
-----
丈夫战死沙场留给妻子的只有独守空房,暗自垂泪。因为,古代女子必须尊守三从四德,守贞操,敬公婆,育儿女,度生活。
-----
网友解答:
-----
问的问题太傻,古代女人就是男人的财产,男人死了。女人要不然就改嫁要不然就被打胜的一方掠夺。有了女人就有人口,女人是战略资源
-----
网友解答:
-----
改嫁啊,特别是乡下,百分百会带着孩子改嫁,至于一辈子守节不嫁人,那得是大户人家的媳妇才有的资本,一般人家都会老老实实的改嫁。
要知道,古代的生产力是极其低下的,没有壮劳力,单靠女人和小孩子,那根本就无法有效的耕种。什么是壮劳力?就是男人啊。
那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妇女可顶半边天”,在古代,男人就是天,如果这个家里没有了男人,那很大可能就要家破人亡。原因就是土地无法耕种,产出的粮食根本就不够吃,女人和孩子迟早得饿死。
所以,在古代,一个家里的男人死了,那这个妻子往往会带着孩子改嫁,越贫穷的地方越是这样。如果不让改嫁,那就得看着女人和孩子饿死,这种事谁也干不出来。
当然了,也有贞洁烈妇一辈子不改嫁,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这女人得能活下去,就比如慈禧这个老寡妇,不用担心自己的吃喝,自然就无需因为生存问题而改嫁。还有清末山西女首富周莹,其夫家本就是富商,自然也不用担心生活,所以才能守寡生存下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