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为何有人觉得《三国演义》后期出现了“烂尾”?
经典名著,为何有人觉得《三国演义》后期出现了“烂尾”?
-----
网友解答:
-----
前面是演义,更多的是讲故事。后面基本是讲历史。
-----
网友解答:
-----
《三国演义》虽说是文学作品,但其脉络基本上是按历史发展演绎推进的,七分实,三分虚是不容置疑的。年代、故事、人物的交织展示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其虚构的部分起到串连整部作品的粘合剂,也反映出了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大概《三国演义》也符合事物发展和衰亡的客观规律,从兴起,到发展,再到衰落这样一个走向。三国从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开始写起,到朝纲崩坏,群雄逐鹿,再到三国鼎足,把该写的精彩故事和人物展现地淋漓尽致。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哪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创造者也经不起时光的磨损,一个个殒落了,划出了一道道亮光而去,剩下了一片寂静的空间,不再复出。这也许就是三国后期作者的无奈以及读者的感受吧?当五虎大将、卧龙凤雏、五子良将,江东俊杰都不在时,当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长坂坡、当阳桥、草船借箭、赤壁大战、六出祁山的故事都出现在街头巷尾之时,《三国演义》的烂尾就在所难免了。
-----
网友解答:
-----
关于《三国演义》本身的艺术成就网上已经有很多介绍了,这里我想不需要再来重复了。那么,这么经典的一部古典名著,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后期出现了“烂尾”的情况呢?
大锅故国神游对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现在就在这里和大家来一起聊聊这个问题。
一、《三国演义》确实有“烂尾”的情况
这里之所以要把“烂尾”打上一个引号,代表《三国演义》并不是真正的“烂尾”。只是说,如果从“复述历史”这个角度来讲,《三国演义》确实存在详略分配“严重失衡”的情况。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汉桓帝宦官擅政讲起,然后直接就进入了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的黄巾起义。其实这中间还有长达十五年的时间,而且在这十五年里又发生了对三国影响巨大的两次“党锢之祸”,我们都知道导致东汉王朝灭亡的主要社会力量其实就是清流派知识阶层和官员,而小说中一句“桓帝禁锢善类”就将这段非常重要的历史一笔带过了。而这和《三国演义》处理蜀汉灭亡后的曹魏、东吴故事的手法是如出一辙的。
《三国演义》一共120回,差不多用了105回写了从汉末到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这50年左右的历史,另外50年左右着墨不过15回。这其中,赤壁之战是最为浓墨重彩的一段,罗贯中用了7回之多来表现这场战争,塑造了骄横多疑的曹操,迂腐可笑的鲁肃,气量狭小的周瑜,当然最重要的是塑造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形象。
与此形成最鲜明对比的是,曹魏后期政局中影响巨大的“淮南三叛”的第一叛,王凌的造反竟然从《三国演义》中消失了。罗贯中完全没有对这件历史上“存在感”极高的事件作任何交待;又比如在东吴历史上影响极大的“南鲁党争”,在《三国演义》中也没有予以讲述。
而把“烂尾”之感推向极致的是,司马炎完成魏晋嬗代,再到西晋灭吴的十五年时间,在《三国演义》中也就一回多一点。
通过上面的简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三国演义》不是不加以区分地,机械平均地“复述历史”,而是有所取舍的。这种取舍在三国后期的历史里,又特别地典型,所以大家会有“烂尾”之感,这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罗贯中这种取舍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二、《三国演义》为什么会出现“烂尾”的情况?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属于文学作品,这也就意味着它和真正的历史是有区别的。罗贯中在小说中把虚构的事件和史实杂糅到一起,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罗贯中的这种虚构,并是不胡编乱造,而是为小说的主旨服务的。同样的,罗贯中在处理这些历史素材的同时,当然也会有轻重详略之分,因为这一切也是需要为小说的主旨服务的。《三国演义》的立场就是“尊刘贬曹”,以蜀汉为正统是主角,以曹魏为叛逆用来做衬托,东吴不过是一个配角。美化蜀汉,丑化曹魏,矮化东吴是贯穿全书的。而罗贯中在笔墨的详略分配上,自然也就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多写蜀汉的精彩历史,少写曹魏和蜀汉无关的历史,尽量不写东吴的历史。
在小说这样的主旨之下,我们才会看到像三顾茅庐到刘备夺取荆南四郡,虽然在历史上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三国演义》却用了20回之多的情况。另外,刘备入益州和诸葛亮北伐,用的篇幅也很多。还有个情况也可以说一下,那就是涉及到蜀汉内部一些“不光彩”的历史事件,比如郭修刺杀费祎,这种可能对姜维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的事情,罗贯中也直接略过了。
所以当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写到蜀汉灭亡以后,剩下只有曹魏和东吴的情节的时候,自然也就不需要再“浪费”过多的笔墨了。
“三国以汉为主,于汉之亡可以终篇矣。然篡汉者魏也,汉亡而汉之仇国未亡,未足快读者之心也;汉以魏为仇,于魏之亡,又可以终篇矣;然能助汉者吴也,汉亡而汉之与国未亡,犹未足竟读者之志也,故必以吴之亡为终也。至于报复之反,未有已时。禅、皓稽首于前,而怀、愍亦受执于后;师、昭上逼其主,而安、恭亦见逼于臣;西晋以中原而并建业,东晋又以建业而弃中原;晋主以司马而吞刘氏,宋主又以刘氏而夺司马:则自有两晋之史在,不得更赘于三国之末矣。”
这是毛宗岗在《三国演义》最后一回对全书做的一个总结性点评。笔者觉得这个总结非常的精彩,可以说是一语道破了《三国演义》的灵魂所在,同时这个点评也是对《三国演义》详略安排一个最好的解释。
结论
《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而不是史书,里面的笔墨详略分配是为小说的主旨服务的。蜀汉灭亡以后,对于罗贯中来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其实就已经不存在了,剩下“配角”的戏,只求“快点收场”写的非常简略,给有些读者造成“烂尾”之感,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
网友解答:
-----
这种“烂尾”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三国演义》前面写的比较详细、精彩,而后面有些“走马灯式”的描写,往往给读者以匆匆走过场的感觉。
首先,《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反应了当时民间尊刘反曹鄙吴的主要倾向,而作者也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的态度,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当时民间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也表现出皇室正统的思想,当然,实际上在当时这种倾向和观念也已不适时宜。而这种立场也对作者的写作是有一定影响的。
其次,《三国演义》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写了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这都写得比较精彩,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所以,作者对刘备集团的描写显然是作为小说的最主要的部分,而后面的历史故事相对被轻视,被忽略,所以,有点儿“烂尾”。
再次、《三国演义》刻画了近二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司马懿、周瑜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化身,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风亮节,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更有作者赋予他的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是民间仁义思想的代表。刘备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形象,同时也深藏韬略,并非没有阴谋的。显然,前半部出场的人物,其人物形象都比较丰满、有特色,而靠近后四份之一篇幅出场的人物,被用“素描”的简要笔法描写了,比较单薄。
当然,《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为流传,其影响之广泛程度是中国古代任何一本历史小说所法相比的,以至于相当多的人把《三国演义》所描写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当成正史来看待,《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这一方面说明作者写得相当精彩,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关于历史与历史小说关系的争论。
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说:“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代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 也许,小说前半部所反映的历史更适合于作为小说的题材,而后面所反映的历史比较杂乱,不容易写。
最后,《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问言浅显亲切,叙述明快流畅,雅俗共赏;所采用的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奇正结合,波澜曲折,多彩多姿。小说结构非常宏伟,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前后呼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关联紧密。、显显然,《三国演义》对战争描写的成就是最高的,作者非常擅长于描写战争,写出战争壮阔和每场战争的特点。特别是重视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战争指挥员的军事谋略等,而不把主要笔墨用在单纯的武力较量上。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的描绘异常精彩,特别是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可说是顶级水平的战争描写。罗贯中描写战争不会输给雨果和托尔斯泰。
-----
网友解答:
-----
理想破灭之后,就没了写作的欲望。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他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中国古典白话文小说的最高成就。这部小说名著无论是从叙事结构还是人物塑造以及各个方面来说,基本上都是完美的,但是如果仔细读一下《三国演义》小说原著就会发现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这不举世公认的名著,竟然烂尾了!这个问题不是有人觉得,而是认真读过《三国演义》小说原著的人都会这样觉得。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体小说。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叙述了自东汉灵帝中平年间一直到西晋统一共九十六年的史事。通常意义上,人们所说的烂尾自从第一百零六回(或者一百零五回,一百零四回)也就是蜀汉呈现诸葛亮死亡显灵之后,小说的可读性基本上就完全丧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是作者创作态度不认真?还是诸葛亮死了之后,实在没有什么人物事迹可写呢?
其实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明白了,作者的创作初衷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作者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想通过展现东汉末年,以及三国时期的乱世争霸来塑造一种理想的封建君臣关系。曹操之死代表着东汉末年的结束,刘备之死代表着三国时代的开始,诸葛亮之死代表着三国时代的结束。笔者认为,从本质上说《三国演义》,意图在构建一种关系——明君贤臣,如鱼得水的关系。等到这部小说将诸葛亮写死之后,这种明君的知遇之恩,贤臣名士的报恩之意已经表达的淋漓尽致,其实真正的三国演义到第106回都可以结束了,只不过由于历史叙述的需要多写了后面的14回,交待三国归晋的历史史实。
《三国演义》为什么会烂尾?一言以蔽之,就是因为作者的崇高理想破灭了。一种明君贤臣的关系在表达的淋漓尽致之后,实在没什么可写的了。身为明君的蜀汉先主昭烈皇帝刘备去世了,身为降臣的蜀汉丞相诸葛武侯去世了。还写个什么劲儿呢?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三国演义的根本目的在于“拥刘反曹”结果写着写着,曹操没了,刘备没了!即使后面的历史再精彩,跟《三国演义》这个小说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
推荐阅读:
2022年,农村60岁老人一次性补缴4.5万元,次月起可领1623元吗?
现在农村的贫困户,低保户很多,这一类人在村里是不是该干义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