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有什么作用?
青蒿有什么作用?
-----
网友解答:
-----
青蒿的约用价值是很多的,但可以告诉大家自己为什么喜欢它,因为我是过敏性的皮肤,每到换季或者天天有异常变化时,我的腿和脚就会发痒,痒起来就会去抓,皮抓破了都还不解气呀。但是只要用青蒿煮水泡洗一两次就好了。所以我每年都会釆一些晒干存放,随时煮水泡脚。
-----
网友解答:
-----
一、青蒿的简介
青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寒,味苦、辛,归肝、胆经。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黄的功效,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1972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屠呦呦在青蒿中提取到青蒿素,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具有高效、速效、低毒的优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屠呦呦也因此先后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到底为何物呢?它除了治疗疟疾,还有什么作用呢?
二、青蒿外洗治疗外感发热
从青蒿的功效主治来看,青蒿除了可以治疟疾外,还能退热,常与其他清热药配伍治疗感冒、功能性低热、肺感染、结核病、急性肝炎、痛风等引起的多种发热性疾病,属于芳香性的清热药,善解暑热。《本草从新》上也记载着:“青蒿解暑涤热之功优于藿佩。”
青蒿性寒,辛香透散,外解暑热,治外感发热,头昏头疼,发热口渴。香薷辛温芳香,外能发散解表散寒,内能化湿和中祛暑,素有“夏月麻黄”之称。两者都属于芳香性药物,两者配伍使用,外洗浸浴,可使腠理疏通,气机调和,经脉畅通,引热邪外出,使热势下降,辅助治疗夏季外感发热。具体做法如下:
方法一:
青蒿、香薷、野菊花、薄荷各30 g, 加水2000mL 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改文火煎煮5分钟,去药渣,加热开水配成浴液,自然冷却37- 40℃后,浸浴,至微微汗出即可。
作用机理
青蒿芳香而散,善解暑热;香薷具有发汗解表,化湿和中的作用; 薄荷具有解表、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等作用,且具挥发性,可带走机体大量热量,使体温下降;野菊花功能清热解毒。四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清热解暑、化湿和中之功效,外洗浸浴用于岭南地区夏季外感发热的辅助治疗,使发热症状得以减轻。
适用范围
夏季外感发热患者:腋下体温≥37. 5℃ 且≤40℃,病程在48 h以内。
方法二:
青蒿、香薷、荆芥各20 g,加水2000mL 浸泡20分钟,武火煮沸,改文火煎煮5分钟,去药渣,加热开水配成浴液,自然冷却37- 40℃后,浸浴,至微微汗出即可。
作用机理
青蒿、香薷、荆芥三者疏风解表散热,可引邪外出而起到退热作用,外洗浸泡可使患者微微汗出热势下降,发热症状减轻。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风寒、风热、暑湿犯表引起外感发热的辅助治疗。
注意事项
以上两种外洗疗法不适用以下患者:
1、高热惊厥患者;
2、超高热( 腋下体温≥41℃) 者;
3、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感染性疾病等不适宜热浸浴者;
4、皮肤有皮损、溃疡等的患者;
5、已知对药物成分( 青蒿、香薷、野菊花、薄荷、荆芥) 有过敏史者。
感谢审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唐洪梅 主任中药师、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耕 主任药师
以上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赵菊香 提供答案!
-----
网友解答:
-----
青蒿为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在我国有悠久的文献记载。《诗经》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的蒿指的就是青蒿,《本草纲目》中记载青蒿能治疟疾寒热。青蒿属于菊科蒿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有香气,吃起来却有很大苦味,故又名“苦蒿”。
但是我们要分清楚的是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并不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出来的,而是来自于同科属的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青蒿这味药材。
1.青蒿的药性与功效
青蒿性寒,味苦、辛。归胆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除骨蒸、截疟。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虚热药。
青蒿的用量6~12克,煎服,入煎剂宜后下。
常用于治疗用治温病、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痢疾、阴虚发热、疮痒、湿热黄疸等。
2.青蒿的药性特点
青蒿既有退内伤骨蒸劳热, 又能清外感暑湿之实热。
青蒿与功效相同的药材比较,它的作用更优,例如青蒿解暑祛热之功优于佩兰、 藿香;青蒿的苦寒清热之力仅次于黄芩、 黄连, 然其药性平和副作用小, 可广泛施于温热病的治疗。
此外,青蒿苦不伤阴, 寒不碍湿, 气芳香能化浊, 质清可透邪, 具有泄热、 理劳、 解暑三大功用。
3.青蒿的临床配伍
在临床用途上搭配不同性味的药物,能起互补作用和独特的功效,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之一。最为常应用的有以下几种:
青蒿配香薷, 祛暑解表
适用于暑兼外感, 症见身热恶寒, 头重肢倦, 无汗或者少汗,胸闷烦渴,小便黄赤,苔白腻等。
青蒿以芳香微辛更有助透表作用,与香薷相合,目的是取香薷辛散温通之力,共用以起到发汗祛暑之功,使在表面的邪气通过汗泄而外解,香薷专治 “寒郁之暑气”, 其辛散偏于温蒸,稍用之不当,容易致伤津而气耗,用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故临床重用青蒿之凉透以调和香薷之温散, 防患于未然。凡是暑月外感, 均可应用。
青蒿配沙参, 清暑扶阴
适用于暑病后期,阴液不足导致余热未清,或本身阴虚容易复暑者。
暑为阳邪,最易耗气伤津。青蒿具有清暑解热,沙参甘寒益气生津,两药合用则除热护阴之力更捷,用治上述诸证,最为适宜。
青蒿配黄芩,清肝胆湿热
适用于暑湿之邪,见寒热似疟, 口渴心烦脘痞, 身热午后较重,夜幕加重。
青蒿入肝、胆经,苦寒能清肝胆伏热;黄芩亦入胆经,味苦性寒,两药相配则清胆热,祛湿浊,对以上所述症状有治愈作用。
青蒿配白薇,清营透热
适用于伏暑邪在营分,用青蒿之苦清寒泄热,芳香透络,专以引领邪往外出。配用白薇,以助凉营泄热, 又防耗津竭液。
青蒿配鳖甲,滋阴透邪
适用于温病后期,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鳖甲咸寒,滋阴清热。青蒿苦寒,芳香清热透络。二药相配, 滋阴清热,内清外透,使阴去分散邪热。
更多中医药知识,请关注作者!
-----
网友解答:
-----
青蒿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青蒿又称臭蒿、香蒿,具有清虚热、除骨蒸、解暑、截疟、退黄的功效,对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有治疗作用。
青蒿是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青蒿和糯米、酒曲等配伍泡酒饮用,有清热凉血、解暑、退虚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夏日感冒、夜热早凉、鼻出血、胸痞呕恶、小便不利、骨蒸潮热、无汗等症。
现代研究发现,青蒿含青蒿素、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心律失常、抗寄生虫、抗炎等作用。目前,青蒿还被用于治疗疟疾、登革热、慢性气管炎、盘形红斑狼疮等。
青蒿可煎汤内服,但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浸绞汁饮;或入丸散。还可以外用,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不过,脾胃虚弱、内寒作泻、饮食停滞泄泻者,禁止使用青蒿;出汗多者要慎用。
本内容由河北省中医院 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陈红艳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
网友解答:
-----
青蒿
【处方名】 青蒿 香青蒿【功能与主治】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常用于: ①疟疾寒热; ②湿热病后期或低热不退等证;③阴虚等证;④ 暑热外感等证。
【用法与用量】 内服: 入汤剂3~10g; 或入丸、散。 外用: 捣敷或研末调敷。
【新用途】
1. 登革热:青蒿25~30g,加水适量,煎煮时不得超过 3分钟,每剂仅煮1次,连服5~6日,儿童酌减。
2. 秋季腹泻:青嵩20~25g,水煎服,每日1剂,3次 分服。
3. 盘形红斑狼疮:青蒿500g,粉碎后过筛,加蜂蜜1000 ~1500ml调均制丸,每丸9g。每服4~6丸,连服3个月 以上。或用青蒿素,每日口服0.3g,逐渐增至每日0.4~0.6 g,3个月为1疗程。
4. 班丝虫病:青蒿、黄荆叶各60g,威灵仙15g,煎水 取得药液160ml,为1日量,2次分服。
5. 神经性皮炎:青蒿蒸馏液,外搽。有较好疗效。
6. 鼻炎、鼻衄:花期鲜青蒿20kg,氯化钠9g,尼泊金0.3 g制成1000ml。鲜青蒿切碎,装入蒸馏锅中,加等量水蒸馏, 收集蒸液8000ml,重蒸馏收集重蒸馏液1000ml,除去挥发 油加氯化钠及尼泊金。搅拌,过滤,装瓶密封,100℃灭菌 30分钟备用或分装于10ml滴眼管中即成。1日数次,外用1 次1~2滴。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本品不宜久煎。
------------------
推荐阅读:
上一篇:现在好多证券公司加微信推荐股票行情走势分析,是什么套路?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