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为何杀张太后?
朱祁镇为何杀张太后?
-----
网友解答:
-----
杀了,在某些人梦里
-----
网友解答:
-----
本来吐槽机以为那部很火的《大明风华》又篡改历史了,正好趁宅在家里跳着看了一圈,然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朱祁镇连张太后都一块杀掉的片段。本来还抱着娱乐的事儿就娱乐着看,现在倒是看得吐槽机有点懵逼......
颠覆性的电视剧
电视剧里张太后最后一次出场是夺门之变时,一群小兵杀到了她住的地方,然后老太太腿脚都不利索的晃荡了出来,在紫禁城里开始遛弯儿。事实证明那个浪得飞起的编剧也只敢让她多活好几年,没整出孙子杀奶奶的事儿。
吐槽机也不晓得编剧大人是不是跟正史有仇,明朝后宫里那几个人的形象跟历史形象完全颠倒了过来,正史里全程无辜打酱油的胡善祥被整的黑化了,朱祁钰也根本不是她的儿子,她要是能生出个儿子,大抵不会被废。
主角孙氏的身世那蛮搞笑,本来和朱瞻基青梅竹马的她变成了爱恨纠缠,吐槽机个人觉得把这个人设安在胡善祥身上也没那么颠覆。毕竟胡善祥的老爹是在去职回乡的路上被永乐皇帝拦住的,戏剧性更强些。
被颠覆最狠的张氏
而历史形象颠覆最大的就是仁宗诚孝昭皇后张氏,也就是电视剧里的张妍,前期还好,正史也没记载她性格如何,但看宣宗登基初期“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来看,确实应该是个偏强势的女子。
但所谓强势并不等于“作”,张氏终其一生也没有拿任何国事当儿戏,她没有给娘家人谋任何超出制度的福利,压根不像电视剧里那么为了弟弟张克俭瞎折腾。事实上张氏的家人过的都不算太好。
她老爹张麒都死了才追封了个彭城伯,她的长兄张昶是跟朱棣起兵靖难的元勋,从大宁到郑村坝都立过功,最后依然是承袭的彭城伯,一点长进都没有。英宗刚登基就被张氏抓进宫里训话,不准他干预任何朝政。
最惨的是她二弟张升,靖难时以弱冠之年参加北平守卫战,又跟随成祖深入过漠北,论战功早就够封爵,就因为姐姐是皇后、太后、太皇太后,一直被压着。杨士奇都看不下去了,举荐提拔张升,还是被姐姐否决掉。最后长兄张昶都死了,还是太后孙氏念在外戚就剩张升一个人,好说歹说算封了个惠安伯。
也就是说正统年间的天下第一外戚连个侯爵都没混上,电视剧里演的推荐张克俭掌管互市,张克俭又四处劫掠关外人的事情根本没有发生。土木堡之变最初的原因是瓦剌虚报朝贡人数,王振要求实数封贡(就是给钱),就事论事来说明朝没有错,就算有错也和人家张氏没关系。
正史中张氏之死
正史里张氏是病死的,正统七年(1442年)的时候,已经63岁的张氏重兵在床,临终前她把杨士奇和杨溥找来,问国家还有什么事儿需要她来办。杨士奇说有三件事儿,第一是请求释放建文遗孤,第二件是请求释放方孝孺等建文大臣后裔,第三件事还没等说,张氏就离开了。
她最后的遗诏是勉励大臣辅佐皇帝施行仁宗,让天下长治久安。这是一个有吕后、武则天之权,而没有那两人之恶的好人,至始至终她都为家国的安定贡献力量,没做出任何越礼之事,也没有任何私心。
吐槽机有时甚至想如果张氏能多活十年,估计土木堡之变压根就不可能发生,起码她不会允许朱祁镇贸然亲征。甚至王振在做得太过分时,有可能提前死在她手里,不用怀疑,她绝对有那个能力。
总结起来吧!无论电视剧还是正史里都没显示朱祁镇杀了张太后,说到家借他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干出这种事儿,这个在死后都余威犹烈的老太太可绝不白给。扯淡完毕。
-----
网友解答:
-----
明仁宗诚孝张皇后,乃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后、太皇太后,其历经六朝、辅佐祖孙三代帝王,在确保皇位顺利交接的同时,一定程度延续了“仁宣之治”,后人甚至给予其“女中尧舜”的高度评价。可惜的是,诚孝张皇后的过早去世,使得王振得以干预朝政,进而导致了明朝中衰的“土木堡之变”,却是不知“朱祁镇杀张太后”从何说起。
辅佐祖孙三代帝王,可以预政而不预政
诚孝张皇后是指挥使张麒之女,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高炽被立伟燕王世子之后,张氏被册为世子妃。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之后,张氏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妃。
明仁宗朱高炽虽是嫡长子,但却因身体肥胖不善骑射而不被朱棣喜爱,因而在议立太子时曾一度想要废长立幼,以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朱棣虽不喜太子,却极为喜爱皇孙朱瞻基,对孝谨温顺的张氏也极为满意,因此张氏便时常带朱瞻基入宫,不断弥补丈夫与公公之间的裂痕,可以说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张氏也是有一定功劳的。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继位,张氏被册封为皇后。朱高炽虽为皇帝,但身体却并不怎么好,因此张皇后实际上对朝政也很关心,“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明史·后妃传》)
明仁宗在位仅仅八月便即驾崩,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二十七日,太子朱瞻基继位,张氏被尊为皇太后,而她也成为了明朝的第一位皇太后。虽然朱瞻基继位时已经26岁,但“宣德初,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正是在张太后的辅佐下,才确保了权力的顺利交接。
不过,在朱瞻基逐渐熟悉朝政,政事运行平稳之后,张太后便就此放手交权,不再过问。此后,朱瞻基废胡皇后而立孙氏,张太后对此虽然不满,却也没有过多干预,只是常常将其召到清宁宫居住,暗中关心一番罢了。
宣德九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由于当时的太子朱祁镇年仅九岁,因而宫中有传言将立襄王朱瞻墡为皇帝。虽然朱瞻墡也是张氏的儿子,但她还是召集大臣到乾清宫,指着太子道,“此新天子也”,这才使得朱祁镇顺利继位,而张氏则被尊为太皇太后。
由于天子年幼,因此便有大臣请张氏垂帘听政,结果张太后却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虽然朱祁镇在位前七年,张氏对朝政也极为关注,但她并未过多干预,而是以英国公张辅和杨士奇、杨荣、杨溥及礼部尚书胡濙为主要班底,维持朝政运转,她则更多起到监察作用。
正如何乔远所言,“张太后当宣英之际,可以预政而不预政,视汉唐女主何如哉”,张太后先后扶立祖孙三代帝王,并非没有机会擅权干政,却始终没有触碰那道红线,可见其胸襟。
在世时延续“仁宣之治”,去世后王振擅权酿成“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早期,内有太皇太后张氏掌握大局,外有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政,从而不仅确保了朝政的顺利运转,且一定程度延续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当时,朱祁镇虽然宠信王振,但有太皇太后张氏的压制,王振倒也不敢过于放肆。
彼时,张太后经常派人到内阁询问政事,一旦得知王振独断专权,便马上将王振找来痛批一顿。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一次,张氏将王振找来,王振跪伏在地,张太后怒道,“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当赐汝死”,众女官应声而起,刀剑顿时便架在了王振脖子上,直到朱祁镇和五大臣全都跪下求情,王振这才得免一死。
正统七年(1442年),张太后因病去世,而在她之前,杨荣已经于正统五年(1440年)去世,而在她之后,杨士奇也于正统九年(1444年)去世,杨溥则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去世。这几位的连续去世,使得王振擅权成为了可能。
正是由于失去了内外廷的压制,王振开始大权独揽,之后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蛊惑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又因自己的错误指挥,导致了“土木堡之变”,使得明朝从“仁宣之治”的盛世,开始进入中衰时期。
不过在近期热播的《大明风华》中,由于孙若微乃是主角,为了突出女主,不仅导致诚孝张皇后对朝政的作用有所削弱,甚至很多事情都被转嫁到了孙若微身上,为了洗白孙太后和朱祁镇(转嫁“土木堡之变”的错误),甚至人为的让太皇太后张氏活到了“土木堡之变”以后。
实际上,历史上的孙皇后在朝政方面并没有太多决策权,即使在“土木堡之变”前后,虽一定程度参与决策,但也仅仅是在朝政大事已经议定之后点头而已。此外,我认为正是由于太皇太后张氏去世之后,孙太后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才导致了王振的擅权和“土木堡之变”的发生。
-----
网友解答:
-----
电视剧《大明风华》就是胡编乱造,歪曲历史,历史上非常正直有为的张太皇太后硬是被描绘成擅权嚣张且后宫干政的反面人物,还被自己的孙子处死了,这样的编剧不入地狱,天理何在?
电视剧《大明风华》为了突出女一号孙太后的正值形象,就需要一个负面形象来衬托,缺心眼的编剧偏偏就选中了张太皇太后,将张太皇太后描写成一个骄纵、溺爱孙子朱祁镇,处处和“虎妈”孙太后对着干,还纵容自己的弟弟张克俭在边境上掌管互市、胡作非为的恶人。
正是因为张克俭在边境地区对参与互市的瓦剌人大肆屠杀,抢劫财物,而引起了蒙古人的不满,从而成为了瓦剌也先南下侵扰大明的导火索,后来朱祁镇亲政,在土木堡大败,死伤20余万明军,朱祁镇也成了俘虏,被关押了一年多,回来后又被弟弟朱祁玉软禁了七年。
重新夺权后的朱祁镇,把自己这些年的满腔怒火都发泄在自己的祖母张太皇太后身上,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因张太皇太后而引起的,于是电视剧中就出现了夺门之变后石亨带着二十多个士兵,闯入张太皇太后的住所,用长枪短剑押着张太皇太后,张太皇太后更像个犯罪的老太婆一样颤抖着走出来,好像是罪有应得似的。
其实,张太皇太后在历史上非常贤明,有“女中尧舜”之称,她虽说那时候掌握朝中大权,但她始终遵循明朝“内宫不干预朝政”的祖训,从未重用过娘家人,更不可能纵容自己的弟弟违法犯罪,历史上对她的评价极高。
孙太后的威望和政治经验都不能和张太皇太后相提并论,基本上都是张太皇太后当家作主,她在世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孙太后什么事。
在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后,张太皇太后拥立只有九岁的朱祁镇继位,并安排著名的“三杨”来辅佐,继续将“仁宣之治”发扬光大,平稳的实现了权力过渡,稳定了朝局。
当张太皇太后得知朱祁镇非常宠信太监王振的时候,及时予以制止,曾多次训斥王振,一度还差点处死王振,都因朱祁镇求情才保住了他的小命,正是因为张太皇太后动了恻隐之心,才使得明朝遭遇了一次大的劫难,不然的话,“土木堡之变”或许可以避免。
有张太皇太后在,王振都不敢造次,只能乖乖的夹着尾巴做人,直到正统七年,张太皇太后病逝后,王振才得势而起,祸乱朝纲,最终导致朱祁镇兵败土木堡,失去了皇位。
其实最大的罪魁祸首是王振,而《大明王朝》的编剧好像与张太皇太后有仇似的,偏偏要张冠李戴,栽赃张太皇太后,而朱祁镇始终认为是别人有错在先,杀掉她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正义,既然张太皇太后有错,那么朱祁镇就要杀掉她来纠正错误。
因此说,朱祁镇杀张太皇太后纯粹是无稽之谈,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张太皇太后去世的时候,朱祁镇只有十五岁,还没有亲政,大权都在张太皇太后手上,怎么能杀,再说朱祁镇也没有理由杀,而电视剧里朱祁镇杀张太皇太后的时候,真正的张太皇太后已去世十五年了,所以说,编剧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
网友解答:
-----
今天大年初二,炒米祝各位条友新年快乐,万事顺遂。安心呆在家里,多刷头条,关注时事!
在《大明风华》里,张太后却是一个和正史中张太后完全相反的角色。她擅权嚣张,任用自己的弟弟以及阉宦,胡作非为。
而且在对朱祁镇的教育上,婆媳双方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张太后过分溺爱朱祁镇,导致了朱祁镇后来的朱祁镇贸然亲征,土木堡之变,当了俘虏皇帝,使得祖宗基业动荡,成为了一代罪人。
在土木堡之变后,朱祁镇被瓦剌俘获,张太后还是希望和瓦剌人议和,用重金赎回自己的亲孙子。
然而这个过程当中,和儿媳妇孙若微之间发生了剧烈摩擦。当然孙若微因为是大女主,所以她必然都是决策正确且英明的,发生争执。最后孙若微英明决策,重用于谦,扶持朱祁钰成为皇帝,拯救了大明。
而朱祁镇后来被瓦剌放归后,就完全变了一个人,所以最后为了遮丑,他甚至杀掉了溺爱他的奶奶张太皇太后,所以张妍最终就成了个笑话。
但在正史上,正统7年的时候,张太皇太后就已经过世了。“土木堡之变”八竿子和张妍打不着关系。
反而是在《明史》中,张太后不但没有纵容自己的弟弟张克俭胡作非为,反而是“驭弟甚严”;更不可能会宠幸阉宦,反而是有关于张太后当着内阁辅臣的面,作势要杀掉王振的记录。所以导致了王振在张太后活着的时候,唯唯诺诺,绝对不敢干预政事。
后人唯惋惜的是,当时如果张太后杀了王振,就不会出现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了。
土木堡之变实际上发生在正统14年,那一年张太皇太后,已经死了7年了。而孙若微却在,并且的确没有张太皇太后掣肘她了。真正溺爱朱祁镇的究竟是谁,不言而喻!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
推荐阅读:
《雍正王朝》康熙为什么对马齐说“隆科多说佟国维是糊涂,我看你才是真糊涂”?
夫妻俩70岁积蓄70万元,俩人退休金8000元,还需要理财吗?
目前三四线城市各种类型的商铺比较过剩,未来10年后什么类型的商铺还存在价值?
上一篇:生肖羊究竟是怎么样的人?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