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是什么样子的?
奏折是什么样子的?
-----
网友解答:
-----
就是书信
-----
网友解答:
-----
古代皇帝批阅奏折是每天的例行之事,那皇帝都在奏折上写些甚么呢?南京一个博物馆晒出了一组康熙皇帝批阅过的奏折,人们看了以后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一句“知道了”
展出的奏折上,都是康熙皇帝的亲笔批复,而写了“知道了”这三个字。比如,有一次科举查验时,江南考场产生了严重的作弊案,担负人曹寅便将他知道的状况向康熙皇帝做了具体陈述请示,一共写了6封奏折。不过康熙除在第5封奏折上作了较长批复外,其他都是很繁复的答复,有两封仅写着“知道了”。
细数一下,博物馆展出的31件奏折中,有15件奏折的批复是“知道了”,占了近折半。那如此简单的批复可否注解康熙皇帝对政事不担负呢?
其实不然,专家诠释说:皇帝批阅奏折时写“知道了”一点也不奇特,因为这类白话文的说法很早就有了
除“知道了”,康熙还有更简单的批复,像苏州李煦递上去的一封折子,康熙的批复就只有一个字,“是”。
除康熙皇帝,雍正帝也曾批复“知道了”,在《真迹选》中收录的69件雍正批复中,“知道了”的批复就呈现过8次,乾隆皇帝的批复中也多次呈现“知道了”
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以后普遍采用,康熙年间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历时两百余年。
-----
网友解答:
-----
奏折内容其实不算固定,但严格来讲现在很多我们认为的奏折并不算奏折
奏折也叫折子,原本明朝初年就形成一种所谓的密折制度,用到康熙时期新增成奏折,也叫折子。因为奏折属于密奏文书,是不需要经过层层上级单位的关卡,直接呈给皇帝的,所以奏折不是随便可以用的,一般是有非常重要的事情,才能使用奏折的渠道。除了奏折以外,还有奏疏、章表,也是古代官吏写给君主的文书,一般皇帝会用朱砂红笔进行批复,然后发回上奏的人。其中的章、表是分开用的,如谢恩之类的一般用章,用来陈述事实的则是表,而奏疏的内容就包括很多的种类了,如普通的言事、对策、请安等。明朝时期就分题、奏、表、讲章、书状、文册、揭贴、制对、露布、译。问题中奏折的前身就是明朝的密揭,密揭形式上又像是密疏,汉代就有。
(图片:道光朝的钱粮内容奏折抄录本)
明代对于文书的区分非常的细致,所以按这个标准算很多的文书都不能算是奏折,只能算奏章、奏表,但因为题材方式都非常的相似,只是内容上的差别,所以很容易的就混淆成了一种。清朝有很多的奏折都有存档并流传下来,从康熙朝的奏折看,内容主要是各地的粮价、雨水、收成、民间舆论、贪腐问题、战事问题,可见这种叫奏折的密疏是跟皇帝的关注点息息相关的。
(图片:康熙朝奏折)
奏折的装帧样式——经折装
我们现在的书籍有各种各样的装帧方式,如圆形书脊精装、方形书脊精装、空心精装等,和我们现在使用的各种书籍装帧样式多样化一样,古代的书籍文书也有很多的装帧样式,古代常用的装帧样式有竹简为例卷轴装(也叫卷子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以及奏折使用的经折装。经折装也叫梵夹装、折子装,所以有时影视剧中皇帝的台词也会把奏折说为折子。和影视剧中常见的奏折样式一样,奏折是将文书长卷按一定的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这种装帧方式也不仅是奏折使用,古代很多佛经道藏也用这种装订方式。而不使用经折装帧样式直接用黄纸或其他纸写的其实就不能算是奏折了,因为奏折的折本来就是来自经折装这种制式,极少特殊情况下如果内容还是奏事的可能也会被归为“奏折”。
(图片:刘墉奏折)
而关于奏折使用什么材质就并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了,清代奏折中一般用榜纸、本纸、毛边纸等竹纸,而天天用宣纸给皇帝写奏折的是很容易被打土豪的。存世的奏折中大部分的尺寸是长22厘米宽10厘米,至于奏折的书衣是不是一定要用黄色纸板其实也没有相关的规定,理论上任何颜色都能用,但你没事给皇帝上个白色估计皇帝也不高兴了,你没事上个黑色估计皇帝晚上看了奏折得杀你的头了,你要用个红色,皇帝眼睛估计就废了,我们现在很多的护眼纸或是护眼的软件APP底色不都用黄色么,因为人眼各种波长的光感知灵敏度是不同的,其实现在的纸张很多是因为荧光剂导致损伤视力,古代的竹纸没有漂白也没有荧光剂,一般纸的原色就是偏黄的。还有一种就是皇宫备档了,一般奏折到皇宫后都会有专人进行复制,而宫里的东西用黄色就更普遍了,样式还是成批次统一制定的。
结语
虽然清朝才出现奏折这一称呼,明朝把文书分的极其细致,到了清朝文书的形制又比较混淆了,清朝奏折到现在存世的奏折很多的,尤其清末时期大量的清朝文书被当废纸卖出,流落民间的不知道还有多少,总之在一些拍卖网上还能看到此类文物的身影,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奏折的内容都是机密大事,雍正开始大范围使用奏折后,大臣们还固定的按时上请安折,有的送个西瓜还要上个奏折,也不怪皇帝看奏折看到吐血,然而这类文书类文物对我们研究清史是非常宝贵的原始资料,清末时期8000多麻袋15万斤的资料,被4000大洋就卖了,更可悲的是很大一部分还流落到日本,算不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劫,但绝对算是一个污点。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参考文献:《古籍版本知识》、《鹿鼎记》附录、《硃批谕旨奏折硃卷》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题主真不如直接是找“度娘”。
不过既然提问了,那我就“腆着脸”说一下吧。
奏折,也就200来年历史
奏折,又称折子,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康熙时形成固定制度,至清亡废止。
奏折这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皇帝“示恩”的一种手段。因为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上奏折的,必须是得到皇帝的宠信和特许才行。
奏折的样子
奏折有着严格的形制要求,对页数、行数、每行字数,都有固定的格式。
康熙批阅过的奏折同治皇帝批阅过的奏折林则徐的奏折奏折按其内容可分为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及贺折4类。
奏折形式一般为素纸,封、底有折,故曰奏折。 雍正时有奏折用黄绫,浪费可惜,遂以“物力维艰”,改用素纸可也。请安折、贺表用黄绫封面,红、黄纸,“以示汝等郑重也”。
-----
网友解答:
-----
很多人都认为奏折是大臣给皇帝批阅的,认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用奏折的。
奏折实际上是一个专用名词,只有在清朝才可以用它,奏折制度是康熙定下来的。在这之前,大臣或者下面的州官、县官要想向皇帝呈报文书叫什么?每个朝代是不同的。
在战国的时候,一般就叫书,上书,那个时候有很多谏逐客书这样的文书,再接下来就把它演绎到了另外的概念,叫章表,比如我们所现在所知道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陈情表》等等。还有的叫章,就是章表书,这个书到后来演化成了另外一个“疏”,就是大臣和皇帝再沟通的意思。这些在各个朝代,至唐宋一直延续下的。
到了明朝,臣子给皇帝上书用的是什么概念?就是题本和奏本。题本和奏本是有区别的,题本是公事,私事叫奏本,皇帝会根据不同的需要去批阅。
每个朝代的上书都有不同的表述,但功能几乎是一样的,皇帝批阅大臣上报的文书文件,都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在明朝以前,每个朝代的章表、书、题本、奏本都是公开的。也就是说,一个大臣把这个奏表题本送上来的时候,需要经过皇帝身边的宰相,最大的几个近臣的审查,他们先看一看,看完以后他们要进行一个所谓的投票票选,觉得这个题本是有价值的,再给皇帝看,觉得不重要的,自然就湮没下来了,在这中间就会发现产生的弊端。
这时,康熙觉得,清朝刚刚立国不久,他希望听到下面的真实声音,但是上报的文书都经过了大臣的票决,票决完了以后把他们认为重要的给他看,认为不重要的不给他看,这很容易把一些很有价值的意见拦下来了。另外大家在传阅的过程中会出现泄密的问题,比如这个奏本本来奏的就是某一个大臣,让他自己看了,就等于直接告诉他了,所以这个时候康熙就觉得保密是保不住的,另外就是经过了大臣的宣阅票决,费时间,效率不高,所以他就决定,所有的大臣从县官以上都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奏本。
这个时候康熙给奏本改了一个字,叫奏折。为什么叫奏折呢?就是写过之后可以把它折起来,折起来就叫密折了。奏折一般是二十多公分高,十公分宽的纸本,这个纸本,每一编叫“幅”,每一幅有六行,它是严格规范的六行,每行二十个字,二六一百二,也就是百来字,这两折在一起叫一“题”,一题就是两百来个字,也就是两百多个字构成一个内容。但是也有的长一点的奏折会有两折、三折的,就像现在我们看到的折页。
这样的折页最终构成给皇帝上书的内容,在这个时候,不管公事还是私事都必须用密折,上奏密折的人直接把它密封好,送到内宫。内宫专门有内奏事处,这个内奏事处就专门收密折,收了之后用一个盒子把它装好,上好锁,然后再送给皇帝。在此中间,任何一个大臣要是在皇帝之前打开了这个密盒和密折的话,就是死罪。这样一来,皇帝就可以直接看到真实的东西。
在康、雍、乾三朝中间,康熙是密折的首创者,但那个时候密折的规范还不是特别多。雍正批阅奏折是最认真的,他在位十三年到底批阅了多少奏折?据说他批阅了四万件,平均一年要批三千件,这三千件平均到每天,差不多每天就要六、七件,七、八件,所以有人说雍正是皇帝中间的工作狂,他非常狂热的地在批奏折,可以说批奏折耗尽了雍正的一生。
到了乾隆的时候,奏折制度才真正地严密规范起来,在康、雍、乾三朝完成了奏折的全部订制过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剧里面,清朝不断的会有奏折,但是明朝、唐朝、宋朝在送奏折的话,那就错了,这个细节就说明这个编导不懂历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