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国伐齐又田单复国后,齐国五六十年为何没有半点作为?
自五国伐齐又田单复国后,齐国五六十年为何没有半点作为?
-----
网友解答:
-----
孙膑灭了庞涓以后感觉齐国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而且踩点很准,任何步调都走错了。
-----
网友解答:
-----
秦赵长平之战,即便从冯亭献上党十七城起算,也只是从公元前262年打到公元前260年。随后,秦赵邯郸之战,从公元前259年打到公元前257年。长平之战,采纳最长的说法,是三年;邯郸之战,满打满算,是两年。前后加在一起是五年。然后呢?
然后,赵国就被彻底打残了。
虽然赵国后期还能战,李牧连却秦。但是,最后还是要拼国力的,人口拼不过、土地拼不过、粮食拼不过,关键是心气势头也拼不过。
长平之战的三年,战场主要是在上党地区打的,这里就不算赵国本土。邯郸之战的两年,虽在赵国本土,但秦军也没能扫荡整个赵国。
而五国伐齐呢?
公元前284年,蠢笨至极的齐湣王,硬是成功地招致了五国攻齐。齐人的政治智慧,简直跌破智商下线。在济西大战中,齐国的主力部队被彻底击溃。然后,五国大军想抢哪里就抢哪里了。但主要是世仇燕国,名将乐毅亲自领兵,扫荡了齐国七十余城。
但这不算完。
都说乐毅在齐国实施德政,准备化齐为燕。但齐国的财富,肯定是不能被少抢。首先,退军的秦魏赵韩四国,一定是抢完了再退兵,挨着齐国的三晋则是能抢多少土地就抢多少土地;其次,准备以德服人的乐毅和燕军,一定是当完强盗之后再考虑怎么以德服人。
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
最可气的就是楚国。楚国一直盯着秦国,早被打出了恐秦症。所以五国伐齐,这家伙就没来。但是齐国被五国灭了之后呢?楚国立即来了。晚来的楚国比其他五国还要残忍,不仅把齐湣王给杀了,而且还收复了被齐国抢走的淮北之地。
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湣王。淖齿遂杀湣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
灭齐之后,只有乐毅和燕军在齐国搞殖民吗?三晋可能同意,因为抢够了。但楚国肯定不会同意,不仅夺了淮北之地,而且也想在齐国搞殖民。
即墨和莒,都是齐国五都。这两个地方一直扛到最后。但是,要怎么扛?只能打啊,一直打到齐国恢复才算完。而打仗就是要死人的,这期间到底死了多少人,谁也计算不出来。乐毅以德服人,只是史书记载,打下来在以德就不行吗?所以,燕军该打的时候肯定不会惯着这两座城池。
趁着燕国临阵换将,田单搞火牛阵,一夜之间收复了齐国七十余城。但,这是小说笔法。从五国伐齐、乐毅灭齐到田单复齐,这中间整整隔了五年时间。而且,齐国的七十余城,先是一座一座地被联军和燕军拔掉,连首都临淄都被拔掉了;然后,田单率领即墨大军和齐国百姓,再一座一座地从燕军手中抢回来。
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然后呢?
然后,齐国只能被打残了,而且被打得比赵国还残。赵国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多万,这还是可以统计的。而齐国则是举国被扫荡,到底有多少人死在战火和饥饿之中?这根本就没法统计,只有苍天知道。
关键是自家的王、齐湣王,被搞死了。而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可啥事没有,赵国的朝堂秩序和地方秩序,都没有遭遇毁灭性打击。
齐国呢?
先是楚国把淮北之地给抢走了,再是楚将淖齿准备在莒地当军阀,再是燕国准备化齐为燕,最后好不容易把齐湣王儿子田法章给找出来。公元前279年,田单从即墨攻入临淄之后,才把田法章接到临淄。到这个时候,整个齐国才终于有了王。接下来呢?只能是再从不头收拾旧山河,朝廷秩序要重建、地方秩序要重建。但是,被三晋和楚燕夺走的金银财富和膏腴之地肯定是想也别想了。
经历如此浩劫,齐国只能比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更惨。你别想它还能恢复从前实力。
公元前279年复国,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间隔了将近20年。这时候的齐国,应该恢复过来了吧,这可是整整一代人了。
有土地、有人民,然后就有钱、有兵、有长城了。这只是在玩《帝国时代》,真实的世界要远比游戏世界复杂太多。战乱之中,跑掉的人口,甚至直接被楚国、燕国以及三晋抢走的人口,你怎么恢复过来。人口这个问题,齐国就搞不定。毁掉的城池、撂荒的土地,没有人口怎么重新建起来、怎么重新开垦出来。关键是:你已经弱到百废待兴了,别人怎么可能不打你。
公元274年:
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
公元271年:
後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
公元270年:
十四年,秦击我刚寿。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非常的残酷。
复国之后的齐国就是破鼓万人捶,连隔着三晋的秦国都跑过来揍它一顿。而这还只是史书中能够查到的记录。没查到呢?那就只能靠脑补了。韩国打没打、魏国打没打,还有楚国打没打?楚国要是不打齐国,那楚国人就是对自己残忍。这家伙从春秋以来就一直对中原诸侯死命开火。淮河与黄河间的小诸侯,基本上都是被楚国给干没的。
所以,长平之战的时候,齐国袖手旁观,别说借兵,就是借粮食也不给。
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
邯郸之战,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国春申军千里援赵,甚至连怂得无底线的韩国也跟着一起揍秦国了。但是,齐国呢?你们随便打,我就按兵不动。
回顾一下田单复齐之后的历史,你也就能理解齐国为什么不出兵了。
五国伐齐或灭齐这道槛儿,齐国就迈不过去。而田单复齐后,赵国、燕国这两个家伙还在继续折腾齐国。长平之战,你让齐国参战,但你们谁能看住燕国。燕国这家伙才是齐国世仇,而且一直按兵不动地看着赵国的笑话。齐国胆敢出兵援赵,燕国就可能背后捅刀子。
要命的是:齐国已经被打残了。它就是想出兵,也出不了兵。如果齐国还是五国伐齐前的齐国,那齐国的第一要务就是复仇。别人可以不管,但燕国是一定要揍的。但直到齐国降秦,它揍过燕国吗?不是不想揍,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这时候你让齐国跟三晋、跟楚国搞合纵去对付秦国,齐国即便有心也无力。
所以,君王后,也就是齐襄王的媳妇,一直是事秦谨慎、与诸侯讲信。不是这女人想做贤后,而是不做都不行,实力就不允许自己耍流氓。
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
齐国但凡在外交上出现失误,不用秦国动手,燕国就够了。这家伙一边折腾赵国,一边盯着齐国,甘心给秦国当小弟。
公元前237年,齐王建“入朝秦,秦王政置酒咸阳”。一国之君,从山东跑到陕西,就是为了跟秦王嬴政喝杯酒。
公元前288年,齐湣王与秦昭襄王搞了一场齐秦互帝。就是齐秦这两个家伙已经太强了,称王不足以显尊,于是一起称帝了。但是,相隔五十余年后,齐国怎么就这么怂了?
打残了、打怕了,也打服了。所以,一国之君齐王建才会千里赴关中,只为向嬴政敬杯酒。
齐王建从关中回国。临淄西门的司马官,当即拦住王驾,质问齐王建:我们是为社稷立王,还是为王立王?既然是为社稷立王,那你这个齐王为什么舍社稷而朝秦王?齐王建无言以对。
即墨大夫赶紧入宫觐见,对着齐王建就是一通的画大饼:三晋大夫不入秦而居于阿、鄄之间,楚国大夫不为秦而住城南之下。这是为什么?他们都是要效力于齐啊。所以,即墨大夫劝说齐王建赶紧收拢六国精英,然后给他们兵、给他们粮,组织六国一起攻秦,以立齐威。
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夫舍南面之称制,乃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齐王不听。
但是,齐王不听。齐王建,是傻吗?非要当亡国奴吗?
齐国临淄已经聚集了大批三晋和楚国的亡国之贵族。这不是意味着三晋和楚国精英要来齐国报效,而是意味着三晋和楚国也被秦国打残了。这时候,齐国就是砸锅卖铁当裤子也扶不起三晋和楚国。齐王建要是脑子不正常,才会听即墨大夫的忽悠,去搞什么合纵攻秦。
所以,五国伐秦之后的齐国,再也恢复不了往日荣光。此时,齐国的地位只能向燕国这个一直刷存在感的无脑小国看齐。甚至,齐国还得时刻防着再被燕国灭一次。
战国之世,楚国最大、秦国最强而齐国最富。但最富只属于五国伐齐之前的齐国。在这之后,齐国只能躺死,不会有半点儿作为。只要赵国扛不住秦国,那么六国就没戏,而齐国只能更没戏。
-----
网友解答:
-----
齐国自公元前279年后,可谓是十分的低调,一直到公元前221年被灭,历史也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为何齐国要低调半个多世纪,而不和秦赵楚逐鹿中原,争夺霸权?我想主要有以下几大原因:
一、五国攻齐的浩劫成为齐人挥之不去的噩梦
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说一下五国攻齐这件影响了齐国命运的转折点。
齐国自威王、宣王、闵王三代,国力强盛,威震天下,成为这一时期当仁不让的霸主,尤其是齐闵王,打遍天下无敌手。但他在灭宋分赃上,想要独吞,引起了盟友的不满。再加上苏秦、孟尝君、秦国等各方势力的挑唆与运作,一支由魏、赵、韩、秦、燕五国联军组建起来,而上将军就是燕国名将乐毅,于公元前284年正式讨伐齐国。
此时齐国在诸侯心目中的地位和数十年后的秦国是差不多的,成为了诸侯的公敌。关键齐闵王是个不怕事儿的主儿,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就是乌合之众的联军也不放在眼里。在济西摆开阵仗,结果二十万齐军大败。齐闵王自己赶紧逃命。联军攻破了齐国首都临淄,烧毁齐国的宗庙宫殿,掠夺齐国的珍宝,对于当时齐地的震慑是非常大的,对于齐国损失也是非常惨重。
乐毅在齐地打了五年仗,先后攻克了齐地72城,给齐国带来了很大的伤亡。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城池还在苦苦支撑,这一围就是三年。
莒城是齐闵王呆的地方,这时齐国的小弟楚国借着救援的名义来了,迅速吞并淮北之地。楚将淖齿与齐闵王会面后,一顿虚情假意地觥筹交错后,杀掉了齐闵王。这时,齐国大夫不干了,齐闵王再混蛋也轮不到你一个楚国人来杀?于是将淖齿给剁了,为闵王报了仇。随后,齐襄王即了位,但还是龟缩于一城。
公元前279年,田单在即墨之战大破燕军,随后追击至黄河北岸,迅速光复齐地,迎接齐襄王回临淄。
说起齐襄王也挺惨的,父亲被杀后,隐姓埋名跑到大夫家当佣人,大夫家小姐见其奇特,与之私通,后来有了齐王田建,而这位大夫之女就是齐国著名贤德的君王后,也曾掌管齐国后期的权力。与诸侯讲诚信,与秦国交往谨慎,保证齐国不卷入战争中,这也是对齐王建的言传身教。
由于田单覆灭了侵齐燕军,收复了齐国失地,也是齐国的王族,他的个人声望达到了极点,可以说威震天下。世人只知田单大将军,而不知齐襄王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但这也造成了齐襄王的猜忌,君臣之间早生嫌隙。而此时赵国愿以三座城池换田单,田单和齐襄王都比较乐意,田单交出了兵权,去了赵国,齐襄王拿到权力,亲自治理齐国,这场君臣之斗以和平方式解决。随着田单的离去,齐国再无能统兵之将。这不过是齐国政局上的死水微澜。
田单去了赵国,曾带兵再次攻打燕国,夺取了三座城池。还与老对手乐毅、赵国名将赵奢等交往,最后老死于赵国,结局还是比较圆满的。
二、两代君主力保齐国安稳,国内反对争霸
经历过这场浩劫,齐国元气大伤。原来精锐的齐军在之前战争中被打残,国家财富被燕国洗劫一空。满目疮痍,国破山河,急需等待齐襄王重建齐人的家园。齐国原来的部队技击之兵类似于现在的雇佣军,在战场上没有契约精神,国家财政吃紧,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改革中被裁掉。
齐王、宗室、贵族、百姓都不愿再经历这种国家浩劫,根本原因就是齐国霸权惹得众怒,不争霸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所以,君臣上下,骨子里已经有了偏安一隅的想法,并且将会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同时,齐国人对天下人失望了,尤其是对周边的邻居们,老死不相往来,坐上观虎斗,可能是齐人最高兴的状态,全国人民都有极强的厌战心理。比如华阳、长平、邯郸这些大战,魏赵损失惨重,齐人心里偷着乐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救援呢。比如赵国长平之战缺粮,向齐国求救,齐国直接爱搭不理。可恶的赵国还频频骚扰齐国边境,打打秋风,抢抢东西,最后这些人都挂了。
楚人不守信诺,趁火打劫,杀害齐王,已经被列入死敌。韩国是以前的小弟,也跟着大众节变,直接断了来往。当六国中,秦、赵、楚、魏、韩在后期如火如荼地战争中。齐国在干嘛?齐国一在看天下诸侯大戏,二在稷下学宫搞学术,尤其是阴阳家开始盛行,比如邹衍的大九州说、阴阳五行说等等。
齐国虽然经历了亡国浩劫,但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加上盐海之利,商业发达,土地广阔,城池林立,人口众多,迅速恢复了国力,数十万人马还是有的,所以秦国对此也比较忌惮,周围国家对此想抱大腿,尤其是被秦国揍得半死不活了。可惜,齐国纵然有有识之士,齐王建也不会采纳其意见。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在复国的14年后去世,儿子田建即位,成为了齐国最后一代君主。
三、秦齐联盟的建立,与合纵联盟渐行渐远
公元前266年,秦国政坛大变局,因为这场变局直接影响了秦国与齐国的关系。该年,秦昭襄王任命范睢为相,将魏冉等四大家族赶到函谷关外。魏冉是五国伐齐的秦军主帅,他的封地陶丘就是伐齐的战利品。到了封地后就挂了,后来封地被魏国吞了,标志着秦国的飞地,齐国心脏上的一根钉子被拔除了。
同时,范睢主张“远交近攻”大战略,而齐国与秦国不交界,没有直接利益纠纷。不能像以前再打齐国,应当与之交好,结盟一直到公元前221年齐国灭亡。而近攻就是阻挡在秦军东方路上的韩赵魏,一步步蚕食其领土。韩赵魏不幸地为齐国专业挡了半个世纪的刀。尤其是赵国,从公元前270年开始拖住了秦国。从而,使齐国在整体热战的情况下抽身置外。
公元前241年,齐国因为是秦国的盟友,哪怕是不出兵攻打合纵联盟,还是被以赵国庞瑗为首的五国联军揍了一顿,被占了座城池。而这伙联军,就是刚刚从函谷关下狼狈而逃的残兵败将。
公元前237年,齐王田建千里迢迢跑到咸阳访问秦国,秦始皇盛情款待。两国重温交往历史,再次申明继续保持良好的伙伴关系。而这时,李斯掌管的间谍们成功策反了齐王的宾客、大臣,达到齐国不进入合纵联盟,不帮助五国打秦国、不修军备等三大目的。
对于齐王田建影响最大的三个人:父亲齐襄王,一生坎坷,只求安定。母亲君王后,素有贤名,只求自保。而第三个便是舅舅后胜,做了几十年的相国,不幸也被秦国策反了,直接带着外甥投降秦国,可谓是齐国第一大坑货。对于齐国人来说,亡国之后才明白置身事外的恶果。
-----
网友解答:
-----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在灭亡韩、赵、魏、楚、燕之后,以齐拒绝秦使者访齐为由,向这个拦住自己大一统的昔日强国发起进攻,秦国主力在名将王贲的率领下,避开齐军西面主力,由原来燕国南部对齐北境突然袭击,直奔齐都临淄。齐军面对秦军突然从北面来攻,措手不及,土崩瓦解。齐王建出城投降,齐国灭亡,曾经辉煌一时的东方霸主齐国灭亡,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在此之前,齐国也曾遭遇灭国之祸,大将田单复国后,为何齐国在五六十年内没有半点作为?
提起齐国,不禁让人想起姜子牙垂钓于渭水之滨,周文王“愿者上钩”的典故。武王灭商后,姜子牙受封齐侯。齐国在西周诸侯中地位崇高,周成王曾在三监之乱后,使召康公命姜太公曰:“东至海, 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国由此得到征伐之权,成为大国,建都于营丘。此后齐国也是强人辈出,盛极一时,最有名的便是打出“尊王攘夷”旗号的齐桓公,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桓公成为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将齐国的霸业推至高峰。尽管齐国强横无比,但终有衰败的时候,今天就和笔者一起来探讨齐国在复国之后为何没有半点作为。
一、襄王非中兴之主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齐国虽然经五国伐之,但田单仅凭孤城两座,抵挡住了灭国之祸,不仅在于田单谋略过人,还靠的是齐国人保家卫国的决心。然而齐国复国后,即位的齐襄王却是能力有限,导致齐国毫无作为。田单收复失地七十余城后,迎齐湣王之子法章回临淄,正式即位,是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好景不长,德才兼备的田单遭到了齐襄王的猜忌,君臣之间已生间隙,最后是由赵国用三座城池换走了田单。对于这两人来说,这样的结果是好的,但是却伤了齐国百姓的心,立下赫赫功劳的大将不能受到重用,这样的君主又有谁愿意辅佐称霸呢?
二、齐国上下已无称霸之心
原本齐国是大国,兵强马壮,尽管历史中有些败绩,但不是其他战国六雄可以单独匹敌的,久而久之,不仅是齐国国君不再懂得居安思危,只知歌舞升平,齐国的百姓也变得骄傲起来,不屑与其他诸侯国为伍。就是这次五国伐齐,把齐国打怕了,之前的争霸战争得罪了其他诸侯国,让齐国国君和高层贵族认为不争霸才是“最好”的策略,百姓们的心里也早已有偏安一隅的想法,齐国已无称霸之心,自然再也培养不出称霸之力。
三、齐国超然外交,四十余年不兴战事
五国伐齐后,齐国上下对五国可谓是咬牙切齿,对自己的“友好邦邻”失望了,看着秦国追着这些国家打,齐国高兴都还来不及,怎么还会出手帮忙呢?其他几国都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国也还是有能力抵抗秦国的,于是就想来抱齐国“大腿”,希望能够联合齐国攻秦,可齐襄王根本就不吃你这一套,毕竟坐山观虎斗的好戏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秦国也忌惮这位尚有一战之力的“雄狮”,在攻打其余各国时也不忘极力稳住齐国。
齐国的超然外交还与君王后有关,此女是齐襄王的王后,齐王建的生母。君王后贤德,与秦国交往谨慎,与诸侯讲求诚信,既不和秦国“连横”,也不与其他国家“合纵”,秦国无意攻齐,五国又自顾不暇,因此齐王建在位四十多年,齐国“四十余年不受兵”。
齐国上下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等秦国收拾完其他诸侯国,齐国又怎能独善其身?在最后,齐国上下几乎都成了亲秦分子,等到齐王建反应过来的时候,其宾客群臣早已被策反,秦国的铁骑已经杀到都城门下,这位齐国最后的国君最后被流放共地,活活饿死。以上便是齐国无所作为的原因,不知读者朋友们有何补充欢迎留言交流。
-----
网友解答:
-----
这一方面肯定是有实力上面的因素,毕竟整个国家70多个城池都被打下来,最后只剩两个城池了,其他地方肯定遭受重创,而且燕国的军队在进入齐国的土地以后,可以说是烧杀掠抢,无恶不作。
当时,齐国主帅田单甚至让当时燕国的军队刨了齐国的祖坟,还有割了齐国俘虏的鼻子,其他国家的军队在齐国的土地上面可以说将整个齐国当时积攒了几十年的国里全部消耗一空。
大家想想三国时期为什么蜀国在经受夷陵之败以后,诸葛亮进攻北伐的时候,通常都会面临一个粮食短缺的问题,一个国家积攒起来的粮食,它没有个几十年,没有办法支撑一次大型战役的,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不够钱向军队吃什么,更何况各种各样的军械,马匹等等战略物资都需要提前进行储存,所以说齐国在富国几十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在休养生息,再恢复之前的国立。但是直到齐国被灭,它的国力仍然还没有恢复到最鼎盛的时期。
还有一条,那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齐国,在这之前为什么会被那么多诸侯国家一起联手吊打,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当时的齐国得罪了太多国家,这个国家太强势了,今天看这个不顺眼就去打,明天看那个不顺眼就去打结果截下来那么多仇恨,最后一起爆发出来,将齐国差一点给灭国了。
很多人都经受过挫折,但是。比起故事里面经受过挫折,然后站起来的主角,相比,大多数人在挫折面前仍然还是显得有一些软弱无力。
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叫做秦国,(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秦国被其他猪和国家连起来吊打了上百年,但是吞并天下之雄心仍然还是没有改变,再加上秦国拥有着关中的土地,可以说保证自己的一方安乐,秦国可以在屡次挫折里面不断的站起来,不断地去挑战天下强国。
但是齐国不行。齐国人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贪生怕死,当时齐国和魏国发生马陵战役的时候,魏国的主帅庞涓说到齐国的士兵就说齐国士兵贪生怕死,所以孙膑将计就计,用减灶法引诱庞涓入场。
综上两点,齐国在复国几十年的时间里面毫无作为,甚至秦国灭掉其他国家的时候,他还在旁边叫好,齐王甚至亲自跑到秦国去和秦国缔结盟约。
不过可惜的是,一个没有上进心的国家,在乱世之中,最终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会明白,就如同满清政权一样,人人都说满清政权的皇帝没有犯大错,所以就不叫昏君,因此得出一个奇葩的结论,说满清12个皇帝没有一个昏君,为什么会亡国呢?适逢天下大争之世,不提升国家实力,只有灭亡一途,弱国无外交啊,更何况满清的那几个皇帝出的昏招还真不少。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什么叫讲真话?何为正能量?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