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中蒋介石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是什么?
解放战争中蒋介石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是什么?
-----
网友解答:
-----
许多军事爱好者肯定认为是粟裕将军指挥的“豫东战役”,笔者是不完全同意的。从全国战局来看,解放战争若想实现局势的“真正逆转”,其关键点还是在东北战场:东野发育成熟后一旦入关,则全国胜利毫无悬念。
解释一下,在解放战争进程的六大阶段中,1947年6月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只是“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本质上仍然属于战略拉锯期,因为蒋军的基本盘还在,无非是放弃了对陕北和山东的“重点进攻”而已。
但是在华北战场、西北战场、中原战场和山东战场,敌人的总体力量仍居优势,尤其是在大别山,刘邓的南征野战军12万人马,遭到白崇禧33个整编旅的疯狂围攻,形势并不乐观。这个时候,硬说我军转入了全面战略反攻,显然是不客观的。
那么在全部五大战场上,只有东北野战军对敌构成了“相对优势”,如果这种优势能够扩大为“绝对优势”,则东北全境解放指日可待。而一旦东北野战军70多万兵力挥师入关,华北、山东和中原战局的僵持形势瞬间会被打破。
这个道理明摆着:傅作义50多万人在对付华北军区20多万野战部队,顾祝同(两个绥署)70万人对付华野加陈谢兵团44万人,白崇禧约20余万人对付中野主力15万人。不计西北战场的话,关内几大战场敌我兵力比较,约为140万对85万(不计双方的地方部队数量)。
那么东野如果迅速构成绝对优势,吃掉东北的50多万敌军再大举南下,整个长江以北我军总兵力将上升到160万左右,则可全面转入战略进攻。而解放军的素质又大大优于敌人,质量数量同时实现反超,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简单点说,关内各战场的我军,不断用运动战撕扯敌人的防御体系,不断吃掉敌人的建制部队,拖住了蒋军的大部野战主力,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给东北野战军的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
所以在解放战争的前三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确实承担的任务更重,歼敌数量也最多,这个之前介绍过,因为序幕期、战略防御、战略拉锯期都非常艰苦。
同样,老蒋明明知道东北已处劣势,但是一不增兵二不撤退,就是要利用卫立煌的部队,拖住东野取得决定性胜利和杀入关内的脚步,以便有机会在华北、中原和华东战场上,能够取得一些战果,摆脱逐渐不利的局面,再尝试增援东北。
换句话说,东北战场的胜负就像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它何时倒下,直接影响着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进程表。关于这一点,敌我双方统帅部都很清楚,我们在关内战场是“熬”,老蒋在关外战场是“拖” ,就看哪一方能率先破局。
这也是1947年下半年的整体形势,这一时期,白崇禧围攻大别山,范汉杰侵占胶东解放区,胡宗南猖狂一时,华野分兵以后也连战不利,其实陈谢兵团也折损不少,读者有机不妨参考下陈赓司令员的报告,部队伤亡很大且非常疲劳。
东北野战军此时出手了,于1947年12月15日开始,正式发起“冬季攻势”。这次大规模攻势持续了三个多月,一直打到1948年3月13日,最后是用“彻底攻克四平”给这次战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李天佑 一雪前耻。
在这次攻势中,东北野战军首次全歼了敌人一个美械军(新编第5军),消灭敌军总数多达156000余人(超过豫东战役歼敌数字), 缴枪69000余支、大小口径火炮1200余门,解放了四平、吉林、辽阳、鞍山、营口等18座城市。
至此,东北解放区的面积扩大到东北全境的97%,解放区人口占比达到的86%,敌人被完全压缩在长春、沈阳、锦州至山海关三个孤立区域内,并且在战役中完成了大兵团诸兵种联合作战的实践。
在这个节点以后,东北我军占据了绝对优势,具备了“将卫立煌全军就地歼灭”的能力,入关只是时间问题。刘统先生在《东北解放战争》书中评价道:“冬季攻势从根本上扭转了东北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为我军最后解放东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东野1947年底的冬季攻势,才是人民解放军全面大反攻的开始,当然也是老蒋所谓“由盛转衰”的节点。
在此之后,东北野战军又连续发起了1948年“春季攻势”,将东北敌人进一步压缩,东北人民解放军发展到98万余人(含东北军区和东野两大部分),稍微有点军事常识,都知道东北全境解放不会太远了,辽沈战役是后来命名的,它的最初名称应该是:东北野战军秋季攻势。
那么华野的豫东战役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这场爆发于1948年5月的会战,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它彻底打垮了敌人野战兵团的士气,提前完成了中原战场的破局,迫使敌军全面转入防御,但它仍然不是敌人走下坡路的决定性节点。
毕竟,粟裕结束豫东战役是“撤出战场”的,同时还遭到邱清泉、刘汝明和黄百韬三个兵团的追击,撤退期间亦有损失。如果说这次战役是敌人“由盛转衰”的节点,这几个兵团还敢追着屁股咬我们两口?如此下结论就有些勉强了。
再推演一下,假如没有豫东战役的胜利,华野和中野跟敌人继续处在战略拉锯期,并且这个时间持续到1949年初,等到东北野战军联手华北军区击败傅作义后,百万大军自北向南压来,蒋军还能守得住中原?那得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因此才说,只要东野形成了压倒性优势,就已经敲响了蒋军的丧钟,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即将倒下,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挡解放战争的胜利了。而豫东战役则起到了加上一把火的重大作用,使中原和华东战场提前进入了战略大反攻。
比如郑洞国1948年3月去长春任职时,就心情非常低落,他后来回忆说:“怀着临危受命,义不容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情”,啥意思?东北的形势对蒋军来说,那已是完全绝望苟言残喘罢了,而这时候豫东战役还没有打响呢。
两段话总结:东北野战军1947年冬季攻势完胜,使解放战争“五年取得胜利”的论断板上钉钉;华东野战军主力(含中野11纵)打赢豫东战役,让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大提前:“三年左右即可打垮敌人”。
因为关内外的我军,由此可以同时步入第五个阶段:战略大决战,所以淮海战役只比辽沈战役晚打响了两个月而已,且由华野和中野独自承担即可,已经不需要东野南下加持了。
-----
网友解答:
-----
辽沈战役后,平京战役前。辽沈战役后毛主席前瞻性的说了原来预计解放全中国需要五年时间,现在看来三年就可以了。
从此,国共战略态势发生了逆转,我党从战略防守转入战略进攻。首次提出解放全中国。
-----
网友解答:
-----
真正的转折点在锦州战役,当时打锦州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点!也可以往大了说是占据东北。
首先从地理上来看东北背靠当时的苏联,有共产国际老大哥的支持。进可攻退可守!
其次东北可以说是当时整个中国工业基础最好的地方,也是产粮大户。
战争有了工业和粮食,就有了保障。这也是后来解放海南为什么是四野的原因之一。
而锦州战役是将东北现场化被动为主动的关键所在。
-----
网友解答:
-----
往往,战争的胜负在战争之外,解放战争正是如此。应该说,蒋介石由盛转衰的节点是东北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完成。
毛泽东曾说过:只要占领东北,全国其他根据地都丢了,我们照样能取得最后胜利。
占领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解放战争中排位第一的战略决策,也是战局的关键。而东北根据地建设的关键是土改。
在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基础有两个:一个是几百万的军队,更重要的一个是农村的根深蒂固的土地私有制。
军队打仗要有经济的支撑,在解放战争时期这个支撑在农村,因为当时中国的工业基础还很薄弱。谁获得了广阔农村,谁就是胜利者。
东北根据地的土地改革目的就是彻底铲除支撑国民党战争的基础。没有了基础国民党的战争机器就成了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了。
从1945年进入东北,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着手根据地的建设,派出了众多的党员、干部、军队,深入农村,发动群众,进行最彻底的土地改革。到1947年,随着土改的基本完成,东北根据地成为解放战争的坚强后盾,不但自身壮大,还有力地支援了全国各个战场。
有了土地的翻身农民,为了保卫土改的胜利果实,踊跃参军,东北野战军迅速成为实力强大的百万雄狮。而此时,全国其他根据地,由于条件的限制,土改进行的不够彻底,因此,军队规模也受到限制。即使华东野战军这样的大野战军,士兵来源多半是解放战士。士兵来源的不同,也造成的战斗力的差异。
土地改革是推翻蒋介石统治的根本原因。1948年,东北土地改革的完成,并在其他解放区普遍展开,才是蒋介石统治由盛变衰的真正转折点。
-----
网友解答:
-----
我不喜欢写长篇大论,但是有些人的论述既缺乏深度与洞察力,也没有高度与大局观,着实让人看不下去。
以下文字算是给大家一个启示,如果顺着这个思路,能让大家得以揣摩窥探我们伟大先辈们在共和国建立过程中的智慧与决断,那将是我内心卑微的蔚籍与愉悦。
东北
在说之前先说个比喻,人那个部位最重要?有人说是大脑,有一定道理,但还不到位,以中华民族的古老智慧,心腹最重要,再具体一点就是心脏,但绝对不会有人说是强壮的四肢。为什么这么说?——你可以看到世间无数的傻子,缺胳膊少腿的,但心脏可是一击毙命,比如说打靶……。
东北的博弈与经略,可以看作是一场不会彻底输光的赌博——大不了退入苏联远东……东北是强壮的四肢,万不得已壮士解腕。
中原
但凡读书识字的人都或多或少的明白,华夏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原史,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边疆博弈的成果最终都是要押到中原这张赌桌上一决胜负,赌赢了赢家通吃,赌输了远走他乡,这是不上台面的真理。
看明白没有,中原大地是对决都是国共双方的野战精锐,从小几万的军师级别陨殁到野战兵团最后是野战集团,赌注层层翻番加码,豫东战役正是转折点,东北则是筹集了筹码……最后一举刺破对手心腹。
最后提示一下大家想想白崇禧为什么不愿坐镇淮海?
细细看,慢慢领会,
------------------
推荐阅读:
如果打算到山东半岛买套海景房,乳山、龙口、荣成、哪里更合适?
汉朝可以再次中兴,但晋朝和宋朝也是两朝,为何却没有办法再次雄起呢?
上一篇:美军军事历史上耻辱的一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