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
网友解答:
-----
在豫西南一带,曾经有个让人闻风丧胆的女悍匪,人称“张寡妇”。
张寡妇究竟有多悍?
她是一个小脚女人,却成为土匪中的大当家。
每次土匪们行动,她坐在后面的轿子里指挥,几乎每一次都成功。
为给儿子报仇,她曾经带人屠洗过整整一个村庄的人。最后却发现被杀死的都是无辜百姓。
她所到之处,大人恐惧,孩子不敢哭泣。
要说这张寡妇长得挺面善。在有限的文字记载中,是这样描写她的相貌。
张寡妇长得面白如雪,中等身材,圆脸大眼,有一双小小的三寸金莲。贺氏脚虽小,人却性直口快,走起路来急急如风,所以人又送外号“张大脚”。
这样一个相貌姣好的女子,为何会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女悍匪?
抛开她做的哪些坏事去追根溯源,其实我们会发现这个一个悲情母亲的故事。
她做土匪是为儿子。成为悍匪的更是为儿子。揭开这背后的一切真相,你会发现她的传奇故事,为何会在后人眼中褒贬不一?
话说在1924年,是豫西一代匪患最严重的时候。
当时人们流传着一只民谣。
“一等人当老大(土匪头目),银元尽花;二等人挎盒子,跟着老大;三等人扛步枪,南战北杀;四等人当说客,两边都花;五等人当底马(亦称底线,土匪的线人),暗害民家;六等人当窝主,担惊受怕;七等人看肉票(被绑架的人质),眼都熬瞎。”又云:“要当官,去拉杆”、“进山转一圈,出山便是官”。
从这首民谣来看,当时人们都把当土匪当成不错的出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也滋生了很多土匪。
张寡妇又是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以一个柔弱女子的身份,超越无数男人,最后成为豫西南一带有名的悍匪?
张寡妇原名荷贞,娘家是贫苦人家 。那时女子都结婚早,贺贞18岁就嫁给同县德里兆农民张有为妻, 老公生下三个儿子。
她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张振升、张明升、张先升。
心直口快的贺贞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好媳妇,她对内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对外待人和善。 她的豁达和善良也引得邻里称贤。
彼时的她是一个幸福女子,如果她的生活一直这样下去,可能历史上根本就不会有张寡妇这个人。
不幸的是,在26岁时,她的丈夫病死,从此人们都按照民间习俗称她为“张寡妇”。
在那个以种地为生的年代,一个家的壮年劳力去世,就意味着这个家的天塌了。张寡妇带着三个儿子,日子有多难可想而知。
眼看一个原本有情有义的弱女子带着三个儿子 生活困难, 有邻居看不过去了,大家纷纷议论说:这孤儿寡母的真可怜。
就有好心的人去找张寡妇的大伯张更山,请他帮忙扶持一下弟媳妇和侄子们。
张更生家经济富裕。他的条件远远好于其他人。
弟弟去世,弟媳妇一个人带着三个侄子,生活困难,就算没人来找他帮忙,身为哥哥的张更山也理应帮助弟媳妇和侄子度过难关。
但张更山却对弟弟一家表现出极大的冷漠和无情。
当邻居去求他帮忙照顾张寡妇一家时,他说:“穷富都是命中注定的,救急不救穷,她这个穷坑我填不满!”
张更山的意思很明白,他不愿意管。正是张更生的绝情为日后张寡妇当土匪埋下了祸端。
当他的话传到张寡妇耳中时,张寡妇气得暴跳如雷,她当即就发誓宁可饿死,也不去求大伯哥。
张寡妇是个有志气的女子,她抱着宁可饿死也绝不求人的原则,带着三个儿子在乱世中艰难求生存。
她的初心是好的。但是,生活不会因为一个女人的志气而减少该有的磨难。它通常会在你猝不及防时再度给你制造点麻烦和事端。彼时的张寡妇虽然气恼大伯哥的无情,却从未想过这个无情又自私的大伯哥居然有一天会对自己的亲侄子下手。
1920年,因为日子实在过不下去,张寡妇的大儿子张振升瞒着母亲去求伯父,想租种他家几亩地。
张振升觉得大伯不愿意帮助自家, 那么自己去租地,和其他人一样给交租金,总该可以的。
让他没想到的是,张更生不但不租地给他,还 狠狠把他奚落挖苦一番。
他心情郁闷地回到家中,张寡妇 知道真相后,骂儿子不争气,她教导儿子:“人穷骨头不能软!宁可去抢,也不求他!”
张寡妇 说的本是气话,却没想到 一语成谶。
几天后,张振升听说张更生那几亩地租给旁人种了,气得不得了。 亲侄子不给租,却租给外人,这不是明摆着玩自家难看吗?
他毕竟年轻冲动,心中气不过,于是自己去犁那块地。
张更山听闻消息后赶来,不仅痛骂张振升一顿,还让人把他打得头破血流。
张振升浑身是伤爬回家中,对张寡妇哭诉道:“母亲,这实在是走投无路, 不如当刀客去。(刀客就是我们说的土匪)。”
张寡妇看着伤痕累累的儿子,心疼得不得了。她没有再阻止,她说:“去吧,孩子,娘同意了!”
张振升上山当了土匪,由于敢杀敢打,没多久就当上了二架杆。也就是我们说的二当家。
当上二当家的张振生没有忘记大伯对自己的羞辱,他心中时刻记着要回家报仇。
1922年秋,张振升回村报仇,想要打劫伯父家。
谁知他要回去的消息被张更生提前知道,于是就收买了其他匪人联合将侄儿杀死。
当大儿子遇害的消息传来,40多岁的张寡妇几乎晕厥过去。
她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可谓是尝尽生活中的悲苦。
张寡妇不是普通人,她没有因为儿子的去世悲伤欲绝,意志消沉。相反,儿子的去世彻底激发出她内心的斗志和复仇欲望。
她哭着埋葬了长子后。狠狠擦干眼泪,带上二儿子张明升上山加入了匪帮。
虽然说当时世道不好, 如果不是张更生联合其他人杀害张振生,张寡妇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她想要为孩子报仇,她认为这是唯一的方法。
张寡妇有勇有谋,处事果断,很快就赢得大家的信赖。再加上她儿子之前是这里的二当家。年轻人都把她当长辈看,尊重她,称她为“干娘”。
每次行动,小脚的张寡妇总是坐在队伍后面的抬斗里,亲自督阵指挥,几乎每次都能成功。
张寡妇领着土匪们干了几件事后,大家很快推举她为大当家。
张寡妇对“孩子们”说:“以前我只会拿针、拿线,现在拿刀拿枪是被人家逼的啊!我要从头学,跟你们学。大家抬举我,让我当大当家,推不掉咱就一块儿干吧!”
她接着又说,“我有几句话要讲在前头:第一,眼前咱要抢富户、拉肥票,招兵买马,购进枪支弹药,扩充势力;第二,只拉票不伤人,女票不能欺侮,还没出嫁的快票,谁也不准近身。”
张寡妇是这样要求的,她也是这么做的。由于她定下的这两条山规,很多人认为她值得信赖。于是有很多小股土匪都愿意投靠她。
随着越来越多的队伍投奔她,没多久,她就组成了她成了一支兵强马壮的绿林势力。张寡妇和她的手下经常活动在宜阳、洛宁、嵩县、渑池一带。
张寡妇制定的两条山规在土匪当中算是有些人情味。而其实,张寡妇的狠辣早已在一件事上露出端倪。
有一次,土匪们绑架了几个大户人家的快票,本来按规矩必须当天赎回。但是因为那天天降大雨,当天那几户人家没能及时赶来。
深夜,一个土匪觊觎其中一个快票的美貌,想偷偷尝鲜。被张寡妇看到后,立马一枪打死。
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违反她的山规,也没人敢对那些绑回来的家属起色心了。张寡妇的这个名声传出去后,被绑的家属也放心,总会及时筹集钱款,赎回自己人。
此时的张寡妇还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些,被迫上山,但其实内心还有侠义之风。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土匪投奔她,随着她队伍的越来越壮大。土匪里面的人也各样人都有,其中不乏心狠手辣之徒。
那一年,张寡妇这支各色人等混杂的队伍已经扩充到两千人。许是居功自傲,许是耳濡目染。张寡妇也渐渐变了。她不但对部下放任自流,还时不时手拿双枪,跟随指挥。
她的残暴,让洛宁一带的老百姓人心惶惶。方圆几百里内一提起张寡妇,大人害怕,有很多家长还会用张寡妇的名头吓唬那些爱哭的孩子,保准百试百灵。
如果说最初的张寡妇在人们心中还和其他土匪不同,那么此时的张寡妇已经成为方圆百里地主老财们都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的人。
当时人们编了个顺口溜,这样说张寡妇。
“蛇蝎心毒,寡妇心狠,犯她手下,挖苗断根。”
这时,一件事情的出现加速了张寡妇的黑化。
一天夜里,因为对张寡妇恨之入骨,几家富户联合行动,把张寡妇留在家里务农的三儿子张先升拉到洛河滩活活打死了。噩耗传来,张寡妇悲痛欲绝,发誓要用德里兆村富户的人头祭奠儿子的亡灵。
彼时,驻扎在洛阳的镇嵩军第二师师长张治公,派他的拜把子兄弟杨彪来收编张寡妇的队伍。张寡妇起初不答应。杨彪劝她说:
“久闻干妈礼贤下士,今日一见,不过如此!冤仇早晚都能报,可是刀客不能当一辈子,你的部下都还年轻,你不要误了他们一辈子!”
杨彪的话成功戳在张寡妇心上,她想起自己的三个儿子,两个被土匪打死,一个跟在自己身边,前途未卜。这世上有几个当妈的,想让儿子做土匪?
张寡妇开始思索杨彪的话。她越想越觉得杨彪说得有道理。于是便征求其他人的意见。大多数土匪认为收编后有固定军饷,不用像之前那样每天提心吊胆过日子。
张寡妇看人心所向,就答应收编。却又提出一个条件:按实有人数改编;不能遣散原班人马;收编后所有军官,统统由张寡妇亲自指派。
1931年,张寡妇当连长的二儿子张明升到陕县头峪去催办“兵差”。他性情暴躁,稍不顺心,轻则骂人,重则伤人。他的暴躁脾气也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在一次酒席上,张明升被一士绅打死在酒席上。张寡妇听说后顾不得掉眼泪,她马上召集队伍,要血洗头峪,为儿子报仇。
她带着人在头峪烧杀抢夺数日,致使全村老小,死伤惨重。最后在她的大肆屠戮之下,幸存者寥寥无几。
张寡妇的这次行动,充分暴露了她土匪的凶残面目,她是为儿子报仇了,但头峪人民却无数人为此丧命,那一大笔大血债将永远记在她头上。
然而,大仇得报的张寡妇还是觉得不解恨。三个儿子均遭惨死。让自己一个孤老婆子该何去何从?张寡妇决定继续复仇。
张寡妇回想自己三个儿子惨死的根源,全都是因为大伯张更山。如果不是张更山把大儿子打得浑身流血,她也不会让儿子上山当土匪。如果儿子不当土匪,三儿子也不会在村里惨死,二儿子也不会死。这所有的仇恨都是张更山带来的,自己三个儿子惨死,绝不能让张更山独活。
在强烈的复仇欲望驱使下,张寡妇决定袭击老家德里兆村,她命令把张更山家杀个鸡犬不留。谁知领头带路的二当家误以为上陶峪村的兆村就是目的地,于是见男人就杀,一下杀了33口人。等张寡妇赶到,才知道弄错了,原来真正的兆村还在西边的一道峪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大规模的军阀混战已经过去,社会秩序也逐渐安定下来。
许多土匪也被解散,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此时,张寡妇的原有部下已被分别收编,不复存在。十几年的土匪生涯,使张寡妇比同龄人更显苍老。
1933年秋,张寡妇去许昌买完枪后,本打算返回洛阳。不料,在郑州火车站,一个洛宁人认出她正是被国民政府悬赏通缉的女匪首张寡妇!
那个人为了得到赏钱,就偷偷跟在她身后,看准她住的旅社位置,就跑去告发。张寡妇被抓。
1933年秋天,张寡妇被处决。临死前喊道:
我是被逼才出来拉杆的,我的三个儿子都被人杀死了,我的仇还没有报,我死了也要报……”
然而,她报仇二字尚未说完,枪就响了,张寡妇悲凉而揪心的喊声在枪声里戛然而止,她一头扎在地上,结束了她血债累累的一生。
写在最后:
如果说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张寡妇被逼上山情有可原,在她当上土匪头子后,她做出的一些决定也还是跟其他土匪不同。
但是,张寡妇真正被称为悍匪,还是她想为儿子报仇,让血洗村庄,结果弄错了地方,杀害人家整个村子33口人。
张寡妇欠人民的血债最后还是要她来还。
要说她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是被生活所迫,更是一个母亲为儿子复仇的决心。
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她儿子不会去求大伯,如果张更山不是在拒绝后又把地租给别人,如果不是张更生把她大儿子痛打一顿,她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走上这条路。
说到底,这是一个悲情母亲的故事。
她上山当土匪是为儿子,最后成为悍匪还是为儿子。
有时候,一个人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她的人生。张寡妇因为选择错误,把自己生生拖入了深渊。
她到最后大肆杀戮,犯下累累罪行。她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女魔头。
她看似风光无限,耀武扬威。但,苍天又何曾饶过谁?
最终那一声枪响彻底结束了她的生命。而这,远不足以弥补那33口人的无辜生命。
-----
网友解答:
-----
张寡妇,驰名豫西的女土匪,下面给大家讲讲她的传奇故事。
(民国土匪)
张寡妇原名贺贞,出生于1880年河南省洛宁县。贺贞家里很穷,18岁的时候嫁给了贫农张有。
贺贞属于通情达理,孝敬公婆的女子,所以一家人都很喜欢她。丈夫张有没读过书,老老实实的农民,踏实种地,对贺贞也很好。
这个家不算富有,但日子也能和和美美的过下去。
结婚第二年,贺贞的第一个儿子张振升出生了。不过也是在这一年,贺贞一直生病的婆婆去世了,3年之后,公公也病逝了。公公婆婆的生病去世,让这个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夫妻俩日夜操劳,一直都没还清。
此后,贺贞又添了两个儿子:张明升和张先升。夫妻俩背着外债,还要养着3个孩子,压力非常大。
更意外的是,贺贞26岁那一年,他的丈夫张有病逝了。从此以后,人们就开始称呼贺贞为“张寡妇”。
那个年代,一个寡妇带着3个孩子过日子,有多么困难可想而知了。
张寡妇日夜操劳,把3个孩子都带大了。她40岁那一年,大儿子21岁了,二儿子19岁,三儿子17岁,都成了家里的劳动力,能干活养家了。
张寡妇的大伯名叫张更山,是当地的地主。这个人心狠手辣,一点亲情都不顾,张寡妇最困难的时候,他都不伸手帮一点。张寡妇早就发过誓:冻死饿死也不会去找张更山帮忙。
1920年,张寡妇的大儿子张振升听别人说,张更山有4亩地要出租,他就想着自己怎么说也是亲侄孙,也许会优先租给自己,正常交租就是了。
但是,张更山不愿意把地租给他!后来因为租地的事情,张振升还被打了一顿。20多岁的大小伙子,受了这样的委屈,怎么能受得了?
张振升心一横,辞别家人,上山当了土匪,为自己的报仇做准备。
张振升去了当时宜阳、洛宁交界的地区,那里是有名的土匪窝。因为性格好,讲义气,没过多久,张振升就成了一个小头头。
1922年的秋天,张振升带着一帮土匪回来了,准备找张更山报仇。但是,张更山早就得到消息,溜走了。
让人想不到的是,张振升离开后不久,就被人打了黑枪,含恨而去。
张寡妇听到这个消息,悲痛欲绝,想来想去,毅然带着老二张明升上山当土匪了。
张寡妇的年龄大,又是张振升的母亲,所以很受土匪的敬重。多年的忍辱负重,张寡妇也变得更加坚韧,更加有勇有谋。
很快,张寡妇就被土匪们推举为“总驾杆”。土匪们都喊她“干娘”,他称呼土匪“孩子们”。
张寡妇带土匪,是有自己的规矩的:她要求手下要抢富户,不能欺负穷人;赚了钱要买枪支弹药,招兵买马;绑了女票,尤其是没结婚的女子,不能欺负人家……
就这样,土匪队伍越干名声越响亮,加入的人也越来越多,张寡妇成了豫西几百里范围内最有名的土匪头子。到1925年的时候,她手下已经有了近2000人,让周围的城镇提心吊胆的。
很快,驻扎洛阳的镇嵩军第二师师长张治公就派人来了,想收编张寡妇的队伍。张寡妇当土匪,是为了报仇,但是考虑到手底下的土匪,都想混个安稳日子。张寡妇就把手下大部分人送到了洛阳,看着他们改编成了一个团,自己的二儿子也当了连长,这才放心。
之后,张寡妇单枪匹马回到了洛宁南山架子岭,从头开始拉人干土匪。
1929年的时候,张寡妇手下的人马又一次达到了1000多人,官兵来招抚,张寡妇二话不说,又把“孩子们”送了出去,让他们改编成了正规军,过安稳日子去了。
之后,张寡妇再一次从头开始干土匪。
1931年,张寡妇的二儿子因为打骂地方乡绅,被陕县头峪的一个土豪劣绅偷偷打了黑枪。张寡妇听说这件事情,非常愤怒,带人血洗了头峪。报了仇,但是也欠下了一笔血债。
在这之前,张寡妇留在老家的三儿子,也被张更山等地主打死了。1932年,张寡妇带领队伍,前往洛宁老家报仇。但是,村里早有防备,连县保安团都赶过来增援。张寡妇看打不下来,只能离开了。
国民党当局开始大力剿匪,豫西地区的土匪都被慢慢瓦解、剿灭以及招抚了。张寡妇已经50多岁的时候,手底下也没有什么人了。
1933年秋,张寡妇单枪匹马从许昌返回洛阳,在火车上被人认了出来。等她在洛阳下车之后,官兵立刻包围了她所住的旅馆,抓住了她。
张寡妇被判了枪毙,当天很多人都去看了,在路上,张寡妇喊道:“乡亲们,你们都听着,我就是张寡妇!我是被逼当刀客的,我杀过人,我放过火,可我的仇还没有报!我今年53岁,再过53年,还是这粗这长……”
行刑前,张寡妇喊道:“死了也要报仇!”
-----
网友解答:
-----
一
1933年秋天,一身灰衣的老太太刚刚从洛阳下火车。她目光坚定,举止从容,手提一个皮箱,坐上一辆黄包车,向西关而去。一路风尘仆仆,可能是比较疲惫,她没有发现背后有跟踪的黑影。
这位老太太就是名震豫西的土匪张寡妇,背后跟踪她的就是警察局的暗探。这名暗探担心警察局的人对付不了张寡妇,就向洛阳警备司令部通报了这一情况。
一个连全副武装的士兵,悄悄地包围了这家旅馆,并在附近的制高点架加上了机枪。闯荡江湖十几年的张寡妇明白自己这次在劫难逃,就扔掉手中的枪走了出来,跟随这些士兵到了警备司令部。
审讯的过程非常简单,张寡妇承认了自己的一切过往。两天后,张寡妇被警备司令部拉到东关大石桥刑场进行枪决。一路上她都高喊着:我就是洛宁的张寡妇,只是被逼上了梁山,我的仇还没有报。我死了也要报仇。这一年张寡妇53岁。
二
张寡妇原名贺贞,1880年出生于洛宁县涧口乡草庄村。从小她就是一个这事干脆麻利、风风火火的人,走起路来疾如一阵风,被同村人称为张大脚。
1897年,张寡妇嫁给陈吴乡德里北村的张有为妻。婚后她一共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叫振升、明升和先升。全家人的生活虽然比较艰难,但也算和和睦睦。
1905年,公公婆婆和丈夫相继去世。张寡妇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既当爹又当妈,辛辛苦苦十几年,终于把这三个儿子养育成人。
老大张振升为了全家人生活过得更好,就去找大地主张更山家租借田地。但过去他们家孤儿寡母经常受村里人的欺负,却不料现在还是如此。张振升一怒之下和张更山家接下了冤仇,从此就上山当了土匪。
三
当时在豫西的大山中,有不少的土匪。这一带的土匪俗称刀客,土匪的头目就叫总架杆,二当家的都叫二架杆。凭借着自己的一身力气和胆气,张振升就迅速担任了二把手。
1922年秋天,张振升率领一帮土匪,杀回老家,准备找张更山报仇。他们高喊着:杀死张更山,财产全分干;抓住张清溪,套上去拉犁。但却被狡猾的张更山逃脱了,张振升留下了狠话,一定要灭掉张更山。
寝食不安的张更山花费重金收买了总架杆和他的心腹韦聚臣,让他们背后放黑枪,打死了张振升。张振升手下的兄弟活埋了韦聚臣,并质问总架杆,总架杆心中有愧就离开了山寨。
知道真相的张寡妇悲痛欲绝,她留下了三儿子在家务农。张寡妇带着二儿子张明升开始落草为寇,以前忠于张振升的兄弟聚拢到了她的旗下。
四
很快张寡妇就练得了一手百发百中的好枪法,做事干练的作风迅速赢得了土匪们的一致称赞。张寡妇决定把山寨的发展方向定为绑快票,因为这样来钱快,风险也小。
绑快票就是绑架那些未嫁人的富户小姐,这些有钱人家担心自己女儿的清白和声誉受损,往往选择不报官,当天就能把钱送到。张寡妇也信守承诺,不让土匪们碰这些富户小姐。
就这样张寡妇迅速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了钱,她就把手下的家伙事更换了一荏,大刀长矛全部换成了长枪和短枪。张寡妇名声大振,许多土匪前来投奔。
1924年,张寡妇手下的人马扩展到了1000多人,在宜阳、洛宁、嵩县、渑池一带到处活动,劫富济贫。到了1925年,张华和他手下已经有了2000多人。附近的很多土匪都打着她的旗号无恶不作,当地人都在骂她“蛇蝎心毒,寡妇心狠;犯他手下,挖苗断根”。
五
当时驻扎在洛阳附近的军队叫镇嵩军,头领叫刘镇华。刘镇华也是洛阳人,这时他的手下也只有3000人。于是他决定收编这只土匪,刘镇华派出了张治公去和张寡妇接触。
张治公原本也是豫西的土匪,双方很快就谈拢了条件。毕竟当土匪也不是长久之计,当兵就有了固定的军饷,还有可能升官发财。张寡妇的这伙土匪就被改编成了一个独立团,有二架杠杨德廉任团长,她自己的儿子张明升担任连长。
张寡妇自己则选择了二次创业,重新回到洛宁山中当土匪。凭借她的名号,很快又聚起了上千人马。1929年,她的这帮手下又被万选才收编。张寡妇再次回到山中为匪,可以说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
1931年秋天,张寡妇的儿子张明升奉命到陕县去催办军饷。他从小娇生惯养,再加上当土匪习惯了,就对当地的富户非常的不客气,打伤了不少人。在当地官员和绅士的合作下,悄悄地处决了张明升。
六
但纸里包不住火,张寡妇很快就弄清楚了真相。于是她率领自己的部下长途奔袭,血洗了头峪村,全村人基本上都被杀光。这件事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河南的一件大案。
这时的张更山害怕张寡妇和自己的三儿子张先升里应外合,前来找他报仇,就先下手为强,把张先升拉到洛河岸边活活打死。就这样,张寡妇再没有亲人了,悲痛欲绝的她决定为自己的儿子报仇。
张寡妇率领自己的大部队在后边策应,由二当家前边冲锋陷阵。结果碰上了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不熟悉地形的二当家走错了村庄,来到了陶峪北村。在这个村子里连杀了33人,当张寡妇到的时候,已经大错酿成。
张寡妇马上组织土匪,向德里北村出发。但这时天已大亮,附近各个村庄的民团都严阵以待,县保安团也向这一区域聚结。张寡妇只能大哭一场后,向山中撤退。
这时中原大战已经结束,全国都已经进入了建设时期。豫西的土匪大部分都被政府收编,张寡妇的手下也所剩无几。最终张寡妇决定把手中的烟土送到外地去卖掉,就找个地方去安度晚年。最终在她回来的路上,就发生了开头的事。
张寡妇是一个可怜的女人,但她坚强的个性铸造了她一生的传奇。张寡妇的后半生都是为了报仇而奋斗,但最终也没有如愿。在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主导下,张寡妇的仇人张更山被枪决,这时她可以含笑九泉了。
-----
网友解答:
-----
在成为让官兵听了都打哆嗦的悍匪之前,张寡妇也只不过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妇。至于她为何走上土匪这条道路,最终结局又如何,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张寡妇名叫贺贞,1880年出生,河南省洛宁县草庄村人士。贺贞年轻的时候嫁给同村的张有为妻,后来连续生下三个儿子。贺贞跟很多农村妇女一样,她勤劳善良,能干而又贤惠。但是很不幸的是,贺贞的公公婆婆因为久病在床,她家借了很多高利贷来给他们治病。最后病没治好,两老却相继病死,高利贷也无法还清。
为了偿还债务,贺贞与丈夫起早贪黑地拼命死干,好不容易把钱给换了,张有却因为积劳成疾而撒手人寰。就这样,贺贞在26岁的时候变成了寡妇,她不得不独子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但是贺贞毫无怨言,她也没有改嫁,而是靠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的几个孩子。
十几年过去了,贺贞的孩子都长大了,虽然生活依然不富裕,但好歹孩子们可以为她分担很多。可是命运就是如此无情,无端的祸事悄然来临。
张有的伯父张更山是村里的地主,贺贞守寡之后,张更山不但不帮忙,还经常找贺贞家的麻烦,贪穷人的便宜。1920年秋天,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情,张更山竟然派人把贺贞的三个儿子打得半死。贺贞的大儿子张振升一怒之下,决定出去闯荡一番,回来再收拾张更山。
过了两年,张振升回来了,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大队人马。原来,张振升是去投靠了一伙土匪,后来竟然成为了土匪的首领。这次回来,张振升意气风发,直接奔向张更山家,把张更山家翻了个底朝天,不过张更山因为提前得到消息而逃脱了。
张更山十分害怕,便收买了一个黑手,偷偷潜回去把张振升给暗杀了。张振升一死,贺贞白发人送黑发人,她十分伤心而又愤怒,再加上她已经成为土匪的家属,所以她一咬牙,变卖了所有的家产,买了一些枪,带着次子上山当了土匪。
二、一个女人顶大半片天。
贺贞带着枪上山入伙,自然就成为了首领之一。世间一长,贺贞处事果断,为人沉稳和有勇有谋的特质就展现出来了,大家都很服她,所以一致推荐她当首领。在成为首领之后,贺贞开始给手下立规矩:只抢劫富人,穷人绝不动。
为了迅速积攒财产扩大势力,贺贞开始频繁地抢劫富人,有时候也会去把富人的家眷给绑了,然后让他们拿钱来赎。对于帮来的肉票,贺贞都是好酒好菜招待,而且她还特别诚信,只要人家把钱送来了,绝对放人,不存在杀人灭口的事情。贺贞的“信誉”逐渐在十里八乡传了开来,一些穷人都很敬重她,也都知道她叫张寡妇。
有了钱之后,张寡妇开始开始招兵买马,到了1924年,她手下的人马和枪支已经达到了一千多。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张寡妇扩大了活动范围,开始在洛宁,宜阳和嵩县一带打家劫舍,而且专挑那些富户下手,或抢劫他们,或绑了肉票要赎金,然后将得来的钱一部分留着发展自己,一部分拿出去接济穷人。
就这样,张寡妇的财富急剧膨胀,前去投奔她的人也越来越多,到1925年的时候已经达到了2000多人马。张寡妇名声在外,很多其他土匪便开始打着张寡妇的名号到处打家劫舍,张寡妇的名声也因此更加响亮,甚至连官兵都不敢与其直接对决。
1925年十月,河南本地土著武装、镇嵩军首领刘镇华被阎锡山和吴佩孚任命为讨贼联军陕甘总司令,他开始在很河南西部招军,并且广发吸纳土匪,帮会和教会组织成员加入他的部队。刘镇华知道张寡妇的名号,所以派人与其取得了联系,表达了要将其招安的意图。
张寡妇知道刘镇华实力大,不能得罪,如果现在不同意,未来势必会遭到镇嵩军更为沉重的打击;再加上那时候张寡妇已经45岁了,也想休息一下了,所以就答应了镇嵩军的招抚要求,加入了刘镇华手下的张治公部。
三、次子被杀让张寡妇性情大变。
在张寡妇的安排下,次子张明升成为了镇嵩军的连长,自己则站到背后,成为了实际控制之人。这样做的好处是,张寡妇可以不被镇嵩军管辖,一旦有事,可以撒丫子跑路。
虽然计划得很周密,但还是出事了。由于张明升以前打劫了很多乡绅土豪,这些乡绅土豪一直怀恨在心,后来它们得知张明升被收编了,还当了连长,不敢再打劫他们了,所以他们就开始实施报复计划。
有一次,几位乡绅假装设宴请张明升吃饭喝酒,张明升带的人少,去了之后才发现是鸿门宴。但是与刘邦逃脱的遭遇不同的是,张明升被乡绅们秘密杀死了。乡绅们欺骗装张寡妇说,张明升喝完酒之后就不知去向了。但张寡妇是何等聪明人,她知道是乡绅们杀了张明升。
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张寡妇心中悲愤至极,便带着大队人马去将那些乡绅土豪全部都给杀死了,在乱战之中还误杀了几十名无辜的穷人老百姓。张寡妇以前向来是不与穷人过不去的,这一次居然把穷人被杀死了,可见次子张明升之死让她性情大变,她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
那时候张寡妇的部队可都是在代表着政府军的镇嵩军名下的,所以张寡妇是万万回不去的了,所以他就让多数人回到了镇嵩军,跟着宋镇军拿军饷,也要有个安身之所,自己则带着几个心腹之人回到了洛宁。
四、东山再起,幼子被杀。
在回到洛宁之后,凭借着自己响亮的名气,张寡妇很快就重新拉起了一只一千多人的队伍,在附近几个县又开始了以前打家劫舍的生活。1932年,一些当地的乡绅土豪为了打压张寡妇的嚣张气焰,便派人将张寡妇在家务农的幼子张先升杀害。
就这样,张寡妇的三个儿子都被乡绅土豪给杀害了。特别是在张先升被杀之后,52岁的她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她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带着人马回到洛宁,将那些杀害张先升的乡绅土豪全部给杀了,而且又误杀了33个名村民。
自此之后,张寡妇彻底变了,一个嗜血的张寡妇出现了。1932年秋天,张寡妇带着人马攻打德里北村,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老仇人张更山。但是在攻打德里北村的时候,由于部下找错了地方,错走到了涧口乡东陶峪北村。张寡妇将错就错,将那里的村民全部杀害,然后把财物抢劫一空。
得知了张寡妇屠村的消息之后,逃过一劫的张更山便跑得远远的,再也不敢回去了。
五、张寡妇最终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1933年,随着张寡妇性情的大变,她的很多部下都走了,再加上官兵的围剿,她的一千多部队最终只剩下了很少一部分人。此时的张寡妇头发快掉得秃顶了,牙齿也咬不动很多食物了,但是她已经不可能回去当一个农妇了,所以她开始在临汝、郏县、许昌一带做起了贩卖枪支和鸦片的买卖。
别看张寡妇老了,但是她是个老江湖,经验十分丰富。有一次张寡妇骑着马,带着两个随从,在路上遇到了两个抢劫的土匪。张寡妇不动声色,趁对方不注意就两枪过去将土匪先后打死,可见张寡妇还是老当益壮的。
不过再强悍的人,总有点背的时候。1933年的一天,张寡妇途径龙门返回洛宁,不料中途被人认了出来。此人将张寡妇的消息告诉了国民党洛阳警备司令武庭麟,武庭麟派人提前在龙门设下埋伏,果然抓获了张寡妇。
张寡妇随后被押往洛阳,不久之后便被枪决。据说张寡妇在临死前曾说,我做土匪是被逼无奈的,我不想死,我的仇还没报完。就这样,张寡妇带着巨大的遗憾,以死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六、关于农妇为什么去当土匪的一点思考。
张寡妇死后,很多人都在想,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农妇会变成让人谈之色变的大土匪头子呢?为什么张寡妇几次都可以顺利拉起一波又一波人跟着她当土匪呢?
其实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天灾的原因,也有人祸的原因。
张寡妇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黑暗而又腐败的时代,而且河南地面上海经历了几次特别大的灾害,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苦了。更何况乡绅土豪和官府则常常勾结在一起继续压榨穷人,很多穷人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上山当土匪。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军阀混战。仅仅在河南,在二三十年代,先后就有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在此混战。这还不算本地的土著军阀,他们与各路军阀狼狈为奸,拉壮丁,征军饷,甚至还做出了很多危害百姓的事情。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去做土匪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抱团取暖抢,夺富人的财富,又可以以此为资本来得到军阀的垂青,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张寡妇其实也是一样的,略微有差别的是,她的儿子首先成为土匪,后来被乡绅土豪杀死,她为了报仇而冲冠一怒,也加入了土匪的行列,后来就再也无法回头了。所以说,张寡妇的遭遇,其实也就是当时河南土匪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在张寡妇当土匪的那个年代,河南土匪总数多达51万人,用无处不土匪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
可见,土匪的形成是天灾人祸造就的,但土匪一多反过来又更加危害百姓,造成了恶性的循环,把更多的人逼到去当土匪。套用一句话来说,旧社会,把人变成鬼,这就是我们对民国所不熟悉的一面。
-----
网友解答:
-----
1933年深秋,洛阳城内水泄不通,老百姓奔走呼告,今天要枪杀威震豫西的女土匪张寡妇,这女悍匪到底是何方神圣,能统领一方土匪,打家劫舍十多年,大家都想见一见这女匪的真容。
一辆汽车装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妇人,在洛阳大街上缓缓而行。只见这妇人灰白头发,昂首怒视,大声呼喊:这世道逼良为匪,没报雪海深仇,我死不瞑目!”
然而这呼喊声被人们的唾骂声,扔菜叶声,喊叫声淹没。汽车行至洛阳东关大桥下,只听数声枪响,张寡妇坎坷传奇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
那么当年一介女流的张寡妇,是怎么成为河南一带悍匪的?
让我们撩开历史神秘的面纱,回到那兵荒马乱,逼良为匪的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各自为阵,民不聊生,各地匪患风起云涌,在河南一带,有一支与众不同的匪帮,领头羊是个四十多岁的寡妇,我们且来看看一个穷寡妇是如何蜕变成一方悍匪,横行河南十多年的:
一、年轻守寡,大儿被杀,为儿报仇,落草为匪。
张寡妇本名贺贞,是个老实本分,身强体健,聪明贤慧的女子,1898年,贺贞18岁,出落得像朵鲜花,嫁给河南洛宁张有为妻,相继生下3个儿子,在家相夫教子,虽然家中清贫,倒也其乐融融。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张有因病早早离开人世,年纪轻轻的她便守了寡,于是大家忘了她的真名,都叫她张寡妇。
起初张寡妇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守着几亩薄田,披星戴月,辛勤劳作,勉强糊口,日子虽然艰难,但是还算太平。
斗转星移,转眼十多年过去,大儿子张振升、二儿子张明升已长大成人,三儿子张先升也成了半大小子。几亩薄田已经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大儿张振升想着去外租几亩田来耕种,以解家庭的困顿,也好娶妻生子,繁衍后代。
张振升的大伯张更山便是当地一个大地主,张振升自以为仗着亲戚的面子,向大伯租五亩地,应该是个容易的事,不料这大伯六亲不认,只认钱财,狮子大开口,不但租金不少一分,还奚落了张振升一番。张振升抢白几句,反遭伯父打得皮开肉绽。
张振升年轻气盛,又有一番武艺,租不到田,解决不了生活的困境,又遭此毒打,跟张寡妇道了个别,便愤而出走,上山寨当了土匪。
不久,张振升混出了名堂,取得老大信任,做了二当家。
有仇不报非君子。张振升时时不忘伯父的奚落与暴打。现在当上二当家,自然回乡找他伯父寻仇,张寡妇拦也拦不住,不料,张更山手眼通天,早就打探到了消息,没等张振升上门,早早的就逃出寨子,让张振升扑了个空。
二当家只好灰头土脸回到山寨。当晚却死在了山寨,张寡妇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悲痛之后,寻找蛛丝马迹,终于发现是张更山花钱收买的山寨内部的小人,暗杀了张振升。
张寡妇牙一咬,脚一跺,此仇不报,我就不是张寡妇。她心装满腹仇恨,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带上二儿子张明升,上了山寨,落草为匪。
张寡妇本为良家妇,一朝爱子心切,仇恨来袭,上山落草为匪,穷苦百姓的人生发生巨变。
二、足智多谋,推为匪首,为儿报仇,成为悍匪。
自从张寡妇上了山,她对山上兄弟,情同母子,嘘寒问暖,缝补浆洗,渐渐大家十分敬重她,又有不少兄弟曾受过张振升的提携,认张寡妇为干娘。
后来打家劫舍会找她商量对策,只要她提出的意见,每次都能够起到关键作用,慢慢的她给山上兄弟制定了一些规矩:下山劫富济贫,专打土豪劣绅,赚到钱先买枪支弹药,不欺负老百姓,不劫红花大闺女,有些不懂事的兄弟抓来妇女,她则带枪手在旁边,不让匪徒祸害。
由于张寡妇办事足智多谋,声誉又好,周边的土匪都来投靠她,于是她的名气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高达五千人,成为了豫西的匪首,被土匪们推举为“总驾杆”。
当时驻守洛阳的张治公的镇嵩军前来围剿,张寡妇不想血洗山寨,为兄弟们的性命着想,同意了收编,于是她把兄弟们交给了镇嵩军,她的二儿子张明升也收编成了正规军,还当了连长。
有一次,二儿子张明升跟随镇嵩军下乡到陕县头峪收租被当地人乱棍打死。
张寡妇听到消息,怒气冲冲地率领大队马血洗头峪村,把全村屠杀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当时血流成河,张寡妇一夜之间,成了杀人如麻的悍匪。
从此张寡妇不再约束手下,任他们胡作非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留在洛宁县老家的三儿张有升,本本分分,种地为生,因为张寡妇屠了村,臭名远扬,张更山等土豪劣绅便开始惩治张有升,不断折磨他,不久,张有升被害死。
张寡妇又一次要给小儿子报仇,他带领部下,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已经杀红了眼,又增添了一笔笔血债。
1932年,民国政府见匪患猖獗,便加大了剿匪的力度,还进行了悬赏通缉张寡妇,到处张贴着她的通缉令,张寡妇东逃西窜,昼伏夜出,人气尽失,慢慢地没人再追随。
后来逐渐成了孤家寡人,只好做起贩卖鸦片,买卖枪支的生意。但她仍不忘报仇雪恨。
然而,刀尖上舔血的日子不好受,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一天,张寡妇买了枪支,乘上许昌回洛阳的火车,再次准备为三儿报仇,却不料被人认出,成了官兵的瓮中之鳖。
于是有了开头的一幕,她就这样落下人生帷幕。一个良民,穷苦度日,一旦被仇恨蒙蔽了双眼,一步错,步步错,走上了不归路!
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张寡妇本是村中良民,然而在那逼良为匪的年代,为了生存,为了儿女,为了深仇大恨,一个女人过上刀尖舔血的生活,最后全家人都死于非命,让人唏嘘不已!
张寡妇,青年丧夫,中年丧子,老之将至,仇恨未报身先死,真是让人又怜又恨!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