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武将是谁?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武将是谁?
-----
网友解答:
-----
第一武将就是武圣人关羽,其他就随意了
-----
网友解答:
-----
谢邀。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天才武将如繁星璀璨,耀眼夺目,他们利用自己的胆识和谋略,在战争中率部取得辉煌的战绩,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战神,我们的民族才不会为外族欺辱,华夏文明才能不间断发展延续数千年。以下试列出华夏民族十位千古名将:
一、孙武,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柏举之战后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二、吴起,战国初期魏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县)人,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仕鲁时曾击退齐国的入侵;仕魏时屡次破秦,尽得秦国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业;仕楚时主持改革,史称“吴起变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杀吴起。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三、白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秦昭王时从左庶长升至大良造。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伊阙之战,采取先弱后强、避实击虚的战法,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因功晋升国尉。此后30余年,攻取韩、魏、赵、楚等国70余城。三十六年,领兵入楚,攻克楚都,受封武安君。四十二年,赵、魏联军攻韩国华阳,白起率军救韩,大败联军,斩魏军13万人,淹死赵军2万余人。五十五年,长平之战大败赵军,坑杀赵俘40多万人,为秦国最终一扫六合消除最大的障碍。后为相国范雎所妒忌,于五十八年十二月被逼自杀。
四、韩信,秦末汉初淮阴(今江苏淮安市)人,西汉开国功臣,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夜袭魏国,背水一战击败代、赵,之后,他又北上降服了燕国。汉四年,韩信被拜为相国,率兵击齐,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此后,刘邦立韩信为齐王,次年十月,又命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迫使项羽乌江自刎。汉朝建立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被人告发谋反,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五、卫青,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中国古代三大骑兵战天才之一。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也是中国历史上为人熟知的常胜将军。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重大贡献。卫青善于以战养战,用兵敢于深入 ,为将号令严明,对将士爱护有恩,对同僚大度有礼,位极人臣而不立私威。
六、霍去病,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七、李靖,隋末唐初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唐初第一名将。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南平萧铣、辅公祐,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同时,他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八、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在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故事。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今已佚。
九、岳飞,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书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人流传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表达对“岳家军”的由衷敬畏。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十、徐达,元末明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虽是平民出身,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1363年鄱阳湖之战以少胜多全歼陈友谅65万大军。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率军20万北伐中原拔洛阳后分兵山东山西,四面出击收复华北、中原,攻克通州包围大都、灭亡元朝。徐达深通谋略,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仅沈儿峪之战就斩获元军首级10余万,俘获元朝官吏1865人,将校士卒84500余人,北元第一名将扩廓帖木儿仅与其妻子数人逃窜至黄河时得流木以渡。徐达北伐不仅推翻了元朝黑暗残暴的统治,使燕云十六州时隔430年再次回归汉人的手中,更是打破了历史上由北向南统一的公式,可谓千古奇功。
以上十位名将,几乎都是常胜将军,他们要么以弱胜强,要么以少胜多,他们指挥的战役几乎都是经典。孙武和吴起是中国兵家之祖,白起和韩信协助明君在统一国家进程中奠定基础,卫青、霍去病、李靖、薛仁贵、岳飞、徐达是我们的民族英雄,在抗击外族入侵或开疆辟土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将也应让我们记住的,他们有姜尚、乐毅、李牧、王翦、廉颇、孙膑、蒙恬、项羽、李广、班超、曹操、周瑜、诸葛亮、冉闵、谢玄、祖逖、陈庆之、刘裕、韦睿、郭子仪、柴荣、狄青、韩世忠、常遇春、王守仁、袁崇焕、左宗棠,但限于篇幅,本文无法一一列举。
(按自己的想法读书,我是六甲番人,请您关注我的头条号。)
-----
网友解答:
-----
中国武将十大排行榜,能够上榜之人无一不是当世猛将,但要说这第一位,除了西楚霸王项羽之外,谁都没有资格!
十、关羽
关羽是东汉末期名满天下的名将,一部《三国演义》让关二爷的威名更上一层楼,经过《三国演义》小说的刻画,关二爷也被塑造成了一个战无不胜,忠肝义胆的大英雄,温酒斩华雄、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被誉为后世武将之楷模。而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比演义中也差不了多少。
关羽出身贫苦,早年曾因杀人而被迫流亡江湖,遇到刘备之后跟随刘备镇压黄巾起义,崭露头角,后来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虽然无栖身之所,但关羽始终不离不弃。刘备于徐州战败后,关羽暂时投靠曹操,亲自斩杀颜良,解白马之围,被曹操封汉寿亭侯。但是后来探听但刘备的消息就了离开曹操,回到刘备身边。赤壁之战后,参与攻取荆州地区。刘备入川后,奉命镇守荆州,加号前将军。建安二十四年,水陆并进,围攻襄阳和樊城。襄樊之战,关羽灵活运用天时地利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想法。是名副其实的汉末第一良将!
《三国志》中评价关羽:“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还有很多人都称关羽“万人敌”。但是毛主席也曾评价:“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所以关羽是个将才无疑,但却非帅才,所以排在第十位。
九、徐达
徐达是大明第一战将,小时候生活穷苦,在其22岁那年,被朱元璋招募参加了义军,于是就成了朱元璋的铁杆小弟,是朱元璋最忠诚的拥护者,郭子兴和孙德崖内斗时,朱元璋被孙德崖抓住,是徐达用自己换回了朱元璋,从某种意义上讲,徐达还是朱元璋的救命恩人。
后来朱元璋自己统兵,徐达也成了他手下的第一先锋,每次冲锋陷阵徐达和常遇春都是第一个冲在最前面,在攻打采石矶和太平府的战斗中,徐达生擒陈也先,收服蕲人康茂才义军,威震天下。
后来朱元璋逐渐势力壮大,鄱阳湖大战,朱元璋为了防止张士诚背后偷袭,于是就让徐达防守应天,结果张士诚果然没有胆量进犯,朱元璋才可以一战定乾坤。
1367年11月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25万大军进行北伐。一路北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于次年攻克元大都,蒙古人仓皇北逃,从此收复中原,结束了蒙古人一百年的统治。
《明史》中评价徐达:“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徐达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明史》对徐达的评价中一句“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就足以证明徐达的武将地位。
八、李牧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国的顶梁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注重骑兵作战,而李牧就是把骑兵和步兵结合,充分发挥兵种配合效能的第一人。
李牧前期主要和匈奴人作战,他采用了避实就虚,诱敌深入的战略,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将匈奴逼得远远逃走,从此安定了赵国北方边境。
匈奴被击退之后,李牧被安排对付秦国,李牧数次和秦国交手,胜多败少,尤其是宜安之战,围歼秦军十余万,秦国实力大损。李牧也因功被封为“武安君”。但是秦国不会纵容如此强大的对手存在的,秦将王翦再次施展反间计,又是收买了那个曾经诬陷廉颇的郭开,在赵王面前诬陷李牧勾结秦军意图谋反,于是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李牧死,赵国亡!可惜可叹!
七、白起
白起和李牧齐名,也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但是地位却比李牧还要高,因为战国四大名将“起翦颇牧”,以白起居首。
白起有多厉害,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是肯定听说过白起“杀神”的威名,因为白起作战得胜之后总会坑杀俘虏,所以有了“杀神”之名。
白起一生大大小小的战役有七十多场,从无败绩,尤其是五次大战影响了战国局势的走向。
公元前293年的伊阙之战,白起击败魏韩联军,斩敌24万;公元前280年的三伐楚国,攻占楚都郢城,最少杀敌15万;公元前273年的华阳之战,白起发动闪电战,8天行军一千多里,杀魏赵联军15万;公元前264年的陉城之战,白起连克韩国9城,杀敌5万;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白起击败赵国,杀敌45万。
战国近250年的战争,死亡人数约200万,其中白起一人就杀了将近100万,“杀神”之名,名不虚传!
六、韩信
韩信被后世誉为“兵仙”,用兵打仗的能力那是不必说的,而且韩信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就是指韩信的指挥能力。
韩信早期在项羽手下做事,但是项羽为人刚愎自用,韩信苦于一身的本事无处施展,所以就投靠了比较弱小的刘邦。刘邦这个人虽然打仗什么的不如项羽,但是他懂得用人,韩信的到来让刘邦如虎添翼。
汉元年,刘邦拜韩信为将,韩信采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略,迅速占领关中大部,平定三秦之地,取得对楚的初战胜利,使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真正奠定韩信“兵仙”地位的还是垓下之战,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于垓下大败西楚霸王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韩信居功至伟。
萧何评价韩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对韩信的军事才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五、岳飞
岳飞是清朝之前的“武圣”,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也是许多人的人生楷模。
公元1127年,初出茅庐的岳飞刚刚参军就击杀了民军首领张超,于是得到了宗泽的大力提拔。后来岳飞作战英勇,又深得军心,在平定变民之乱的同时,还抵抗了金人的入侵,收复了军事重镇盘城。于是岳飞岳鹏举的名字越来越响亮。
公元1132年,岳飞终于升任中卫大夫武安军承宣使,成为了实际上的义军统帅,开始组建名震天下的岳家军,开始了北伐收复中原之路。
他先是收复了襄阳六郡,鼓舞了民心,让许多人看到了收复中原的希望,并且再此期间平定了国内农民起义,诛杀了农民起义首领杨幺。
然后岳飞开始不断北伐,与伪齐政权和金国打了大大小小不下百余场战役,胜多败少,更是把岳家军打出了名头,金国军队里流传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的第三次北伐,更是打到了北宋都城开封附近,眼看就要收复中原,竟然被十二道金牌追了回来,被谗臣陷害,于风波亭中殒命。
四、李存孝
李存孝是五代时期最出名的将领,堪称唐末第一大将。在小说《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李存孝更是被刻画的犹如是天神一般的人物,曾是日夺八寨,夜抢三关,十八骑取长安,打遍天下无敌手。
真实历史上的李存孝虽然没有小说演义中的那样夸张,但李存孝之勇猛也依旧是五代第一人。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的义子,被封为第十三太保,在剿灭黄巢叛军的战斗中,李存孝居功至伟,虽然没有小说演义的“三千铁骑破四十万精兵”那样夸张,但是却逼得黄巢自刎身亡。
随后在与朱温交手的泽州之战中,李存孝率领五百精骑冲入数万敌军营寨,生擒了后梁的骁勇悍将邓季筠。在史料中有这样一句话:“舞槊先登,一战败之,获马千匹。”
最著名的是潞州之战,李存孝率领三百铁骑,突破了昭义节度使孙揆一万三千余人,生擒了孙揆并成功占据了潞州。
正是因为有李存孝的存在,后唐李存勖才得以入主中原,成功称帝,“王不过项,将不过李”说的就是李存孝。
但是李存孝功高盖主,又骄傲自大,目中无人,所以导致被义兄李存信陷害,最终被五马分尸而死。
三、吕布
我们前面说道,关羽是名副其实的汉末第一名将,但那是在汉末末期,三国初期,而在关羽之前,吕布才是汉末第一名将,毕竟“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不是白叫的。
不管是三国演义小说的刻画还是正史中,吕布第一武将的地位都无法撼动,吕布在汉末群雄中,实非豪杰,所依仗者不过是手中方天画戟,坐下赤兔马而已。但就是此二者匹夫之勇,却让他纵横于诸侯之间,令各诸侯无可奈何,实在是一员猛将。
《三国志》中陈寿评价吕布:“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由此可见,吕布的勇武无人能及,但是目光短浅,胸中无韬略,不是干大事的人才。
二、霍去病
大汉冠军侯霍去病可谓是年轻将领的典范,十八岁时第一次跟随舅舅卫青上战场,就立下了功勋,名满天下,《史记》记载:“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不仅大获全胜还斩杀了“单于大父”这样的重量级人物,可谓是一战成名。
然后霍去病就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被封为“冠军侯”,在汉代封侯有多难?名将李广终其一生都没能封侯,霍去病十八岁就封了侯,妥妥的少年英杰。
然后霍去病四次北征,均以大获全胜而告终,别人的军功都是以斩杀士兵数量记的,而霍去病的军功是斩杀匈奴首脑来记录的,根据 《史记》记载:
骠骑将军冀获单于子、过焉支山千有馀里,合短兵,杀折兰王,斩卢胡王,诛全甲,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馀级。
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
不是匈奴贵族大臣,霍去病都不稀得搭理,人家就是这么豪横!带着一股少年人的狂气。
一、项羽
项羽之勇猛绝对是历代武将之首,而且兵法韬略也是上乘。下面书生为大家分析一下,为何项羽是历代武将之首。
1、武功
项羽的武力是历代武将最高的,这一点毋庸置疑,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从小接受的是贵族教育,学过剑法,习过兵书,但是都没有学下去,这并不是说他懈怠,而是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因为他十几岁就有扛鼎的神力,正所谓“一力降十会”,任何高超的剑术也敌不过他。
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在垓下战败时,项羽的勇猛真可谓是天人下凡,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自起兵以来,还没有遇到过对手,即便是这次失败,也是因为刘邦的阴险,上天要亡他,而非他的实力不济。
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后面,项羽的表现堪称历代武将冲杀之最,纵观中华历代武将的记载,无有出其右者。一个冲锋就斩杀汉军一个将军,随手斩将就跟玩似的,关羽于军中斩颜良,就足以威震天下,到了项羽这里,随手就是一个将领人头。然后项羽一个瞪眼,就把赤泉侯杨喜吓的人马惧惊,这可比张飞喝断当阳桥厉害多了。再然后项羽一个突围,杀士兵数百人,就算是一刀一个,刀也得砍劈刃了吧!
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在乌江边上,被汉军所围,将乌骓马送给了乌江亭长,然后下马步战,也是斩杀数百人,最后只是自刎而亡。
如此战绩,历代武将无人能及。
2、兵法
项羽虽然学兵法没有学全,但是这“万人敌”的本领已经有了。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六万破章邯四十万秦军,一战就打残了秦军,从此威震天下。
巨鹿之战只是项羽走上巅峰的第一步,随后项羽的八年时间里,可以说是百战百胜,大大小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虽然项羽个人之勇有一部分因素,但是他用兵之精,也鲜有人敌。
即便是最后一战,项羽败给了刘邦,实际上也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且政治上的失败,所以项羽的军事实力其实是无敌的。
综上所述,项羽无论是武力还是兵法都是历代武将中顶尖的,但可惜,项羽是万年不世出的将才,却非贤明的君主之才。故而最终的失败在所难免。
-----
网友解答:
-----
中国历史上战将如云,名将辈出,若要排名前十名,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上千万种答案,各执一词,都有理由。借这个题目,介绍一下共和国大将张云逸的简要事迹。
在1955年我军授予十大大将中,张云逸是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也是毛主席特批唯一享受元帅工资待遇的大将。
张云逸,原名运镒,1892年8月10日出生于海南岛文昌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早年参加过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保护过孙中山。历经北伐战争,骁勇善战,是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
1929年12月,他与邓小平等一起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并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开辟了左、右江红色根据地。
抗日战争中,1938年1月任新四军参谋长兼第3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他任新四军副军长,领导新四军在皖南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抵制打击了国民党的磨擦,壮大了新四军队伍。
解放战争中,他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指挥军区地方武装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坚持寸士必争,有力地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在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他负责后方保障工作,坚持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保障前线,集中财力、物力,动员上百万民工用小推车将数亿斤粮食和大量作战物资运往前线,保证了战役的顺利进行。
1949年9月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二书记、中共广西省委书记兼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广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毛泽东称其“老成持重,威望颇高”。
1974年11月19日,张云逸大将病逝于北京。
-----
网友解答:
-----
“兵圣”孙武和“武圣”韩信在“欲平天下,舍我其谁”的格局上都远不如毛泽东,真正的大武将不仅武胜,还必须智胜、谋胜、略胜,“兵圣”孙武以智胜、谋胜而著名,“凡事以攻心为上”、“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之策”,这些理论影响深远,本人一生战无败绩,“武圣”韩信以奇谋著称,用弱势之兵下魏国、赵国,威服燕国,奇袭齐国,杀龙且,垓下彻底击败项羽,可谓一生无败绩。毛泽东比“兵圣”孙武及“武胜”韩信的高远之处不仅表现在战略战术的灵活上,如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更主要的是能站在民族利益上决定大战略,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重庆谈判等,所以我认为中国有史以来最有格局的大武将应该是毛泽东,“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河南新闻
------------------
推荐阅读:
指鹿为马的赵高,明明已完全掌握朝廷,为何还能被子婴轻松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