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站桩?有什么注意事项?
如何站桩?有什么注意事项?
-----
网友解答:
-----
搞的这么复杂谁能练出来呢?有经验的师父手把手调教两次就可以了,练习者有了体感跟师父说一下师父一调就可以了,这样半年就稳定下来了。剩下练习者自己去修练,每到一个层次身体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候练习者又来问,师父在调整一下,如此三年就修到中高级了,练习者明显出现了很强的功感,接下来再修内外合一……。初学者最好好犯的错误就是形体不对,全身僵硬,呼吸急促。
-----
网友解答:
-----
站桩,时间是保证。机体各器官组织的功能不是一夜间退化衰竭的,桩功对人体精元气机的修复与培固也不能一蹴而就,每天的坚持是你站桩第一课。 什么是站桩?站桩精髓是什么?桩法有云: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全身肌肉放松,双脚平行,脚尖向前,脚趾微微抓地,足弓内含,两脚与肩同宽,双脚内侧成两条平行线,脚跟虚掩,把脚部重心放在前脚掌,脚后跟犹如踩了一只蚂蚁,不能让它跑掉,也不能把它踩死,有一种似踩非踩的感觉,脚部核心在于:脚踩涌泉,通地合阴,头顶百会。
膝盖与脚尖同一方向,略微弯曲,膝盖最前端不越脚尖,膝关节内裹,放松下沉,外形很重要,站的不对易僵,经络就会不通,另外,膝内裹又是圆裆的辅助动作。圆裆,圆裆与松胯,泛臀,垂尾闾是相结合,以会阴收缩为中心,把裆部向外撑成拱弧,会感觉到裆空,不能形成夹裆和尖裆的坏习惯,膝内裹是圆裆的基础。
会阴:也称海底,位于肛门和生殖器中间的凹陷处,会阴与百会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无阴不生,无阳不长”,二者相互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站桩时提会阴,也是桩法相对重要的法门,保证任督二脉气机的流通,结合呼吸法的锻炼,能起到炼精化气的效果。
尾闾:尾闾下垂前扣,尾闾是督脉的起始部位,前面所讲的提会阴,会阴是尾闾相接之处,垂尾闾可使任督二脉得到锻炼,任督二脉经络更加畅通,尾闾的松动对松腰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针对尾闾和脊柱有专练方法,可使尾闾和脊柱灵活 自如。
命门:命门穴为人体长寿大穴,命门的锻炼,可以强肾固本,促进真气在任督二脉的流通,站桩时命门有意识向后凸出,初学站桩,可以将整个后背贴在墙上,检验自己命门是否凸出,命门能否贴到墙面,找到贴在墙面的那种感觉,然后站桩时自己有意识的找这个感觉,命门凸出能够将后腰弯曲处填平,不要过分后凸,否则会造成驼背,折腰,这是错误的桩式。
腹:通过泛臀,裹膝,撑裆,使小腹自然回收,不是使腹肌紧张。腹部的回收,可帮助丹田元气内敛,加强内压,促进向周身运行,所谓的“宽胸实腹”实腹是通过全身锻炼使精气充足于腹,腹也是站桩中重要的一项。
松胯:这有二个含义,1:髋关节放松。2:骶髂关节松(称泛臀)臀部微微下蹲内敛,呈似坐非坐之象,称之敛臀。泛臀,上身不动,髋关节部向外撑,膝内裹,臀部向外后泛张,上身勿前倾,但不是上翘。松开骶髂关节,丹田的域界也可以扩充,丹田之气更充足。 松腰:腰椎脊柱,腰两侧肌肉,脊关节都要松,百会上顶,尾闾下垂,上下牵拉,逐步改变腰部的自然弯曲状态,腰部是最不易放松,假如配以腰部辅助之法,松腰效果可以更好,蹲墙功就是比较好的辅助之法。
含胸拔背:含胸,站桩时最基本中线要正直,中线不直,经络不通,“二脉通,百病消”。很多人在含胸理解错误,站桩会站成了佝偻背,你想想,任督二脉都弯曲了,能很好的畅通吗?时间一长,身体会出现问题,含胸是把左右肩膀横向拉开,微微向后,两片肩胛骨有向前相贴之意,整个肩胛骨松开,胸部也就得到最大程度自然打开。中线笔直,前面做到含胸,既所谓前虚后实,一呼吸自然入丹,也就做到下实上虚,身体阴阳也就分清了。拔背,督脉大椎穴向上引领,直通百会,使脊骨伸直,尾闾下垂,形成牵拉。
舌:舌抵上腭,亦称拄舌,旧称“搭鹊桥”初练者应唇齿轻轻闭拢,齿似合非合,两侧臼齿如咬物,舌尖自然抵于上门齿内与齿龈相交处。任脉起于会阴,沿腹中线上行,止于唇下之承浆;督脉起于会阴,沿脊上行至颠,转向前,经眉中、鼻端,止于上唇里之龈交,使任督二脉经络接通,也有助于多产生 津液,当你把津液吞下时,要用意识导引,路经胸腺到肾上腺,一直到前列腺入睾丸(女性入子宫与卵巢)此津液最易生成阳精。
头:顶头悬,亦称“头如悬磬”,意思是头要中正,虚凌向上,好似一根绳子连于百会,一般作法是头向上顶。 “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颈酸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篇》)。故头正、顶虚悬,不仅是周身中正之关键,而且可以诱导气机上升以养脑营神,使“神”主宰全身活动之机能增强,而呈现精神抖擞。若头倾失悬则精神萎靡,身体难以达到平衡的要求。当出现前俯、后仰、左右倾斜时,应于头顶求之。
手:腕要坐,掌要含,指要舒。坐腕的关键是神门穴(腕横纹小指端)注以向下之意,腕自然呈向下坐之势。含掌是将掌心内含,好似持一气球,倘一张手,则气球掉下,如此用意,则含掌自然合度。舒指是五指自然舒开,四个指头间留有一定空隙。大指与小指用意念在掌外会合。看到很多文章说“手如抱一个球”,而忽略了“撑”。桩功~用于养生,是由内而外对人体进行全面的修复调理。我们人体有,上肢有六条经脉,所以桩法上的撑筋拔骨是关键。 拳经有云:“形不破体,力不露尖”。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而站桩是为人服务的。所以,在站桩过程中对局部的调整要服务于整体要求,那么站桩的要点就很容易掌握。站桩要有明师指导,会让你受益无穷,站桩是第一步,丹田,大龙,呼吸训练等,我自小练习站桩,习练者:叶小珊,欢迎大家来探讨。站桩功法要知道,不然不知道对错,对身体反而不好。
-----
网友解答:
-----
如何站桩比较好啊?答案其实很简单:舒舒服服地站桩比较好。
浑圆桩,其实就是一个舒舒服服的桩。后人为了各种利益考量,把它复杂了神秘了。
站桩能受益,主要是得益于三条:
第一,放下。把思想里的所有顾虑、所有不屑、所有恼怒仇恨,统统放下,只记得喜悦。形象一点,似笑非笑。
第二,松开。松开所有的关节,松开所有的肌肉,松开所有的内脏。不松不得气。形象一点,似尿非尿。
第三,站直。上半身,要如松树一样的笔直,气势冲天插九霄。但这个直,不是用力的直,而是在放下松开前提下的直。形象一点,似坐非坐。
自然呼吸,专注找一二三之间的平衡点。找着找着找着,你就进步了,你就健康了。
必须记住,站桩不需要蹲的很低,只要膝盖不挺,就是微蹲。千万不要过度。
必须记住,站桩不需要想得太多,只要悉心体会,就是入静。体会身体发肤。
站桩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千万不要人为复杂化。
舒舒服服地站着,就是最好的桩,受益必然无穷尽。
不二太极:致力于化繁为简,为太极拳初学、自学者解疑释惑。欢迎关注不二太极,共享太极健康人生。
-----
网友解答:
-----
桩功是个宝,练拳离不了!可见桩功训练在拳学修为中的重要性!但桩功并没有一些大师们说的那么深不可测,神乎其神!它只是拳学修为的一种功法而已,既不神秘也不复杂!需要强调的是:恒量桩功训练效果的标准是质量而不是时间!久站必伤,得不偿失!因此每次站桩时间不需要太长,舒适得劲即可!传统武术的桩功有很多种,比如太极拳的“无极式”、“太极式”、“两仪式”;形意拳的“三体式”;意拳的“浑圆式”……如此种种,虽叫法不同,但总体要求却大同小异!下面就以太极拳的“无极式、太极式、两仪式”作一简单介绍。
1.无极桩 也叫松静桩,自然放松,双脚开立略宽于肩,脚尖冲前,膝微屈,双手互叠贴于肚脐,男左手在内,女右手在内,上身正直,微收下颔(颈椎正直即可,千万不能做成耷拉脑袋的低头!具体做法是:用下巴去找咽喉),胸廓舒展放松,千万不可向内“含胸”而导致“驼背”!微闭目,轻合口,舌顶上龈,津液下咽。要领:立身中正,后脑、腰椎、后脚跟三点在一垂线上(这一点一般人很难做到!难就难在脊柱后天形成的生理弯屈不好矫正。这个问题在传统武术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比如传统小功法的“蹲墙功”)头顶百会、裆部会阴、脚底涌泉也在一垂线上!膝尖不能过脚掌心,重心在脚心涌泉,双脚平放,脚趾自然放松。呼吸:自然深长鼻呼吸。意念:吸气时春雨淋身,由头顶百会慢慢渗透全身经裆部会阴至脚底涌泉入地,好象水注海绵一样,身体充实饱满。呼气时大气升腾,由脚底涌泉慢慢穿过全身经裆部会阴至头顶百会升空,,身体仿佛化作空气,虚空轻灵飘向空中。
拳诀“虚从脚下起,实从头上来”此之谓也!
2.太极桩 也叫浑圆桩,在无极桩的基础上,屈膝压臀,如坐椅上(千万不能向前跪膝!)重心微前移,脚趾扣地,脚跟外辗,形成螺丝拧钻劲儿!膝盖微扣,膝尖不能过脚尖!双手高度因人而宜,可在胸与肚脐间变化,手如抓球,指如夹烟,手心向胸,好象怀抱大气球一般,两手指尖距离大于本人手掌的长度,小于本人胸宽。微闭目,轻合口。呼吸:自然深长鼻呼吸。意念:吸气时好象自身是一个正在充气的皮球,立体澎胀。呼气时皮球放气复原。
拳诀“呼松吸紧,松松紧紧”此之谓也。
3.两仪桩 也叫天地桩,在无极桩的基础上,双手领上肢上抬至身体斜上方,手心向对,双手宽度是约为本人2个肩宽,指尖朝上与眉齐,有顶天立地怀抱宇宙之势,自然深长鼻呼吸。呼气 时头自然微仰,神光视双掌方向,重心前移至脚掌(脚趾扣地,脚跟虚不着力但不能抬起)身体整体拉伸,氣血从脚底涌泉向双手指尖,前额印堂输送,身体澎胀,有吹胀气球的感觉。吸气 时神光内帘,重心复原到涌泉,身体整体复原氣血从原路返回涌泉,恢复松静状态。
拳诀“呼紧吸松、劲达全身”此之谓也。
如果把太极桩的“吸紧呼松”称为顺式呼吸的话,两仪桩的“呼紧吸松”就是拳谱上常说的逆式呼吸!防身术中的桩功大部分都是采用的逆式呼吸。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顺式呼吸为蓄为养,吸收能量,逆式呼吸为放为用,释放能量。
专门讲一下“意念”问题:桩功训练没有意念不行,起不到“由专而静,以意引氣”的作用!但意念太过了也不行,容易“钻牛角尖儿”形成精神压力,心理负担!所以说意念的引导不要太复杂,太琐碎,定好起始点,把好大方向就行,千万不要这穴那穴,这经那经的瞎想!就好比邯郸到北京,你只需要从邯郸上高速一路朝北到北京下路就行,完全没必要考虑沿途的许多小城小镇!古谱“拳无拳意无意,有意无意是真意”此之谓也。
桩功训练的不同阶段,身体间架在立身中正,周身合一的基础上由合而开,由静而动的循序渐进!身体重心也作了轻微的调整,意念气血引导也兼顾了上下的呼应!这就避免了传统“站死桩、死站桩”造成的“胸闷、头晕、脚跟痛”等不良反应!初学者一定要细心体会。
-----
网友解答:
-----
真是说不尽的站桩!
以书者站桩多年的经验,能说出个子丑丁卯来,那可能是鲁班面前舞斧子了。但也还是有丁点经验可以与各位大虾交流并学习着,否则,这几许年的时间岂不浪费?时间是金钱,可浪费不起啊!
书者前面已写过几篇谈站桩的文字,那在此,有些就不多扯了。此次就谈一谈“如何站桩比较好?”
站浑元桩是修练太极拳内家养生功的必经之途。
两脚迈开、与肩同宽、两膝微曲、两手抱胸前、虚领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落腰开胯,这些几乎是太极拳习练者人尽能说的道理。
能说,但却不一定能做到,能做到,但不一定能始终能做到。
站太极拳浑元桩,主要讲究的是三个理念,即意念、气念和形念(书者的概念)。意念是指心要静得下来,要思想能集中起来而不受无谓的干扰;气念是指气在周身经络和血脉中的运行要顺(或通)畅;形念是指站桩时的习练者的形体要规范化。意念、气念和形念丰者的关系是:形念是基础,气念是中级,意念是高级,三者合之为一则是佳境。
太极浑元桩的形在哪呢?概而统之是在周身,细而说之则是在脚、在腿、在膝盖、在腰胯、在背、在脊柱、在命门、在肩、在手臂、在手肘、在手腕、在手心、在胸、在腹部。我们常说太极拳习练者应身具五弓,那五弓呢?即两腿、两手和一背,其实还有一弓没说,那就是从一手开始沿手臂绕两肩胛和另一手臂到手这一张弓,这张“弓”也可以称为第六“弓”。
用“弓”来形容太极拳浑元桩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光说曲,它并不好理解,曲成什么样才算曲呢?一根绳可以曲,但绳一曲也跟着松懈下来了。而弓就不一样,当不把弓拉满时,弓还是张开在那里,只是不带劲力,而当把弓拉满时,这张弓就集聚着力量。
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怎么样去备好这五张弓呢?
先讲“腿弓”
两脚平开与肩同宽,膝盖微曲,于是从脚下跟到臀部的“弓”就出来了。然而,这个“弓”不只是这般的简单。还应要求“两脚下以外侧为准平行,两膝略内扣”,这样的“腿弓”就真有了。有这张弓,你从脚到腿到臀部就会有膨胀的感觉,就也有劲的感觉。
其次讲“背弓”
腰胯后坐、尾闾内敛、松腰落胯(不要顶胯、不要翘臀)、命门穴突起、含胸拨背,这样就有“背弓”。但是,这个“背弓”还得配合上“沉肩坠肘和虚领顶颈”才会有脊柱拉伸的感觉。换言之,这张“背弓”才有了膨胀的味道。
再讲“手弓”
两手抱一假想的直径略大于两肩的汽球在胸前,两手窝起,手腕内扣,两中指相对,虎口撑开,两劳宫穴略低于肩,肘尖斜向外向下,肘腕斜向内向上,手肘低于肩。于是,“手弓”就有了。然而,这“手弓”不与第六“弓”同时使用,那也是白搭。以左手为起点,假如从左手中指指尖沿手臂,过两肩胛到右手臂,再到右手中指指尖,这还没完成第六“弓”。还得含胸拨背,沉肩坠肘,两肩胛向斜下两侧打开,这也没有完成这第六“弓”。还要两中指领劲、两手背和后背形成对拉,至此,第六“弓”就有了。
完成的这六“弓”后,就可以体会周身的膨胀之意,也就是说全身有了掤劲。换言之,此时才有了“掤劲不丢”,不过还注意要“不顶”哟。
站太极拳浑元桩有“形”后,就可以向“气念”前进了。今天不说了,先做好“形念”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
推荐阅读:
140平米一楼带前后花园(前50后40),花园应该怎么利用最好?
一年一度的查体报告中,出现肺上有磨玻璃结节的人怎么这么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