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梁山的军马有多少,为什么朝廷也要畏惧三分?
《水浒传》中梁山的军马有多少,为什么朝廷也要畏惧三分?
-----
网友解答:
-----
首先说一点,政府军是打不过反政府军的。这一点在历史上已经无数次验证了,硕大的大明朝死于农民起义,强如美帝也无法镇压反政府军。1:《水浒传》中梁山有多少兵马?这一点很难统计,我们只能根据各个时期的描述来分析一下大约有多少人。最早是王伦为首,柴进的描述是:“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余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如今有三个好汉在那里扎寨。为头的唤做白衣秀士王伦,第二个唤做摸着天杜迁,第三个唤做云里金刚宋万。那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抓取其中的关键词:梁山泊、方圆800里、三个好汉(头领)、七八百小喽罗、打家劫舍。
这一句话把反政府军的聚集地、聚集地大小、头目、人员、职业全部说清楚了。其次就是晁盖为首,《水浒传》的描述是:“将下山打祝家庄头领分作两起:头一拨,宋江、花荣……带领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第二拨便是林冲、秦明……也带三千小喽罗,三百马军,随后接应。再着金沙滩、鸭嘴滩二处小寨,只教宋万、郑天寿守把,就行接应粮草。”抓取其中的关键词:两拨人、第一波三千小喽啰、三百马军、第二波三千小喽啰、三百马军。倾巢出动肯定不会这样描述,此时账面数据就已经有6600人了,加上防守梁山的小喽啰,拢一起应该有个万八千的。最后就是以宋江为首,燕青对高俅声称是十万兵马。
这一句话可以看出梁山泊的规模最高也就在10万人,燕青是出于战略威慑而说出的话,所以肯定有水分。而且梁山泊八百里的地方也养活不了十万人,能有五万就不错了。2:为什么政府军打不过反政府军?这一点是有阶级属性的,政府军他们是怎么组成的?禁军是保卫京城的、蕃兵是属于边防军,真正投入剿灭梁山泊的应该是厢军、乡兵。厢军是地方的常备军,来源就是招募。在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尤其是宋朝与士大夫共天下,但凡有点能力肯定是向士大夫靠拢。就算流入到厢军的勇士,那肯定也是朝禁军发展。剩下的可想而知,战斗力高不到哪里。
至于民兵,一些拿锄头的训练两天就要当军人使,哪有那么简单。而反政府军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是拿命拼的啊,虽然只剩下5万多人,但是这五万多人都是一路刀山火海滚下来的人,单兵作战能力非常强。一个是拿工资混日子的军队,一个人脑袋别在裤腰带拿命拼的军队,这两者无论是单兵能力、作战意志都不在一个水平线。朝廷需要给政府军出钱、出粮,而反政府军就不用,直接就地取材就好(打家劫舍),双方的作战成本也是不一样的。如果政府军通过军事手段来剿灭梁山泊,那么必定会在当地加重税赋,继而导致百姓向梁山泊靠拢。如果政府军不加重当地税赋,那么其他地方可能会再冒出一个“梁山泊”。
这群人上山就是匪,下山就是民,政府军怎么剿灭?就算你带一百万人来剿灭,800里水泊梁山难道还藏不了一些人吗?你难道还能地毯式搜索?成本何其之大,解决不了梁山泊,自己反而会被拖垮。总结一下重要信息:1、政府军的战斗力不如反政府军2、反政府军的作战意志要强于政府军3、反政府军的作战成本要小于政府军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军是打不过反政府军的,而且还有可能被战争成本拖垮。君不见美帝债台高筑?当然了,很多人说政府用一百万剿灭反政府军不就行了吗?但凡多读点历史书你就能明白,杀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也许你能杀了宋江,但是这一百万政府军的开支会催生无数反政府军。
3:怎么解决梁山泊的问题?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老百姓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那么怎么可能会出现“梁山泊”?军事剿灭梁山泊其实就是头疼治嘴的表现,不解决民生问题,那么“梁山泊”就永远也不会消失。即使剿灭了这么一个“梁山泊”,那么依旧会有东山泊、西山泊、方腊。为什么?原因就是本质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解铃还须系铃人,政治催生了梁山泊,那么必定要用政治摧毁梁山泊。拉拢宋江这个方法并没有用,也许今日解决了宋江,明日就会出现张江、李江。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皇帝好好治国,解决地主、官员剥削的问题,老百姓能安居乐业,自然不会去“梁山泊”。
《武状元苏乞儿》中皇帝说你的丐帮这么多人,我睡不好觉啊。苏乞儿的原话我忘了,但是大概意思就是:你要是好好治国,百姓能安居乐业,鬼才愿意当乞丐。如果老百姓能安安生生过日子,谁愿意脑袋别在裤腰带?解决梁山泊的问题就是治国安民,而不是武力剿灭,这一点在历史上反复验证过了。切·格瓦拉:我们(反政府军)走后,他们(政府)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政府)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反政府军)来过。看到了吗?政府唯一解决反政府军的方法就是雷霆出击,不惜一切代价解决反政府军,然后迅速安稳民生,避免反政府再次出现。
如果不能安稳民生,那么反政府军是不会消失的。改编一句很经典的话:或许世上没有反政府军,也或许人人都是反政府军。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小说水浒中,梁山各个时期的兵力是不同的,要分别来看。
第一,王伦时期。
王伦时期,由于王伦嫉贤妒能,别的人在梁山站不住脚,导致梁山兵力很少。
柴进让林冲去投奔王伦的时候说:“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小喽罗”。
柴进没有必要对林冲吹牛,这就是王伦手下真实的兵力,也就七八百。
这种兵力,其实并不足以维持梁山的存在。
所以,在王伦时代,梁山并没有遇到大举进攻,主要还是地形险要的原因。
另外,晁盖一伙几十人,能够杀掉王伦,占据梁山,同当时梁山兵马不多也有关系。
真刀真枪的杀起来,当时七八百小喽啰,未必对付的了晁盖这几十人,毕竟他们都是更凶狠且武功高强的家伙,还有林冲帮忙。
第二,晁盖时代前期。
晁盖时期,由于晁盖招募好汉,加上江湖名气很大,名声又好,梁山实力迅速壮大。
地方团练武装黄安带着1000兵马攻打梁山惨败,除了梁山拥有地形优势以外,他的兵力也有优势,大约是1500人。
后期兵力更多,宋江认为晁盖当时已经有“三五千兵马”。
这样一股兵马,实力就不可小视了。
第三,晁盖时代后期
宋江入伙以后,由于宋江的名气远远大于晁盖,加上梁山接连打垮进攻的官兵,实力猛增。
这里面除了零星逃过来的逃犯以外,还有一股股的土匪来入伙,这就非同小可。
比如宋江一伙打掉清风寨以后,都去晁盖那里入伙。仅仅郑天寿、王英他们一伙土匪,就有三五百人,加上花荣、秦明、黄信一些兵丁,以及后来加入的吕方郭盛一伙,兵力就已经接近千人了。
而且这些人的能力很强,花荣、秦明、黄信都是很厉害的家伙,连王英之流也不算弱。
后来诸如二龙山鲁智深一伙,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等纷纷加入。
到了晁盖被射死的时候,梁山兵力已经非常强大,敢于攻打高唐州之类城市。
而且敢于同高俅派来的8000团练大军正面对抗,还击破了连环马。
晁盖死的时候,梁山兵力已经突破1万5000人,而且通过缴获的武器装备,战斗力有很大提高。
第四,宋江时期。
宋江是个颇有政治手段和远见的黑心政客。
宋江上台以后,开始有计划的扩大梁山实力,邀请江湖有名好汉入伙,逼来了卢俊义。
以高俅最后出动13万军马来打梁山看,梁山此时兵马至少超过5万人,不然也是挡不住的。
所以,到了宋江招安的时候,梁山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力量,攻打辽朝可以出兵10万。
10万里面大部分是梁山自己的兵马,当然也有朝廷兵马给予监视。
其实,梁山如此多的兵马,也只有招安这一条路。即便是八百里水泊,哪里能够长期养得起这么多兵马。
-----
网友解答:
-----
梁山到底有多少人马,好似是个密。多位头领来投时,都带来不少人马,但若仅以此为凭,却是画地为牢,失之千里。
梁山到底有多少人马?
梁山人马大概十万以下,五万以上。
一、兵马来源除去梁山本部人马,还有其他山寨如清风山、二龙山等带来兵马,还有朝廷投降的士兵如关胜、单廷圭、魏定国等本部兵马,还有慕名而来的四处百姓、俘虏州县的士兵及百姓如高唐州、曾头市等等。
如此一算,梁山兵马自然在五六万之多。
二、人数对抗若知梁山到底兵马如何,且从对手中来找。梁山人马最少应有六七万人。
自梁山英雄排座次以后,梁山人事安排已定,兵马基本不会有大动。
梁山排座次之后,童贯来攻,高俅来打,皆惨败而归。
童贯兴东京辖下八军州,各出一万,加童贯所带御林军两万,合计十万。这十万军马,可是实打实的数字,不似曹操打赤壁,四十万兵,就敢谎称百万。
而与童贯交手,梁山必是留少量兵马看守山寨,其余尽数下山,与童贯周旋。两军对峙,吴加亮布九宫八卦阵,在兵力上丝毫不弱于童贯。有阵法加持,两军人数势均力敌,数量相当。故而梁山人马应至少在五万之上。
童贯之败,一为轻敌,二为将弱,三为伐谋。绝非以寡敌众。正因此童贯有四五万兵马的数量优势,方才抵消一部分三点劣势,童贯还剩下四万多人,逃回东京。
高俅带兵十三万,来征讨梁山。梁山是在短时间内,两次大兵团作战,并没有时间补充兵源。如果梁山没有丰厚的家底,是经不起连续两次的朝廷征剿。所以梁山至少5万兵马。
童贯来打,童贯十万大军丢了近六万,以正常逻辑换算,梁山至少损一万。高俅十三万大军来讨伐,虽然惨败,却一样对梁山造成伤害,再以最少量计算,梁山损一万。
两战之后,损兵两万。宋江等人却是大摆庆功宴,丝毫没有悲伤,可见两万只是皮毛,还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故而梁山至少有六七万人马。如果折损过半,那就不是皮毛,而是没了半条命。
三、朝有恐慌招安以后,辽带十万之众南下,皇帝赶紧让宋江等梁山军马独自前去迎战,可是没有补充兵源。
若非宋江人马数量差不多,宋徽宗不会让宋江去送死或者害怕在东京作乱。可见梁山此时最少有四五万人。若是兵马不足,宋江必上奏求助。而且招安后,梁山有三五千人,下山为民。
大军陈兵陈桥,有官员进谏,言宋江数万之众,驻兵陈桥,恐有危害。如果宋江只有区区一两万,御林军就足以对付,何必如此惊慌!
此言亦可证明,梁山人马,此时至少四五万人。
综合上述分析,宋江人马最初应为5——10万,后经两次大的战役,招安又出走一些,剩余总数在五六万人。
为何朝廷会如此惧怕梁山?
梁山被徽宗列为四大贼寇之首,甚为忌惮。
一、魔君乱世宋江在梁山,素来讲究宣传。对外一直都称梁山是天罡地煞转世,108人就是108个魔君,下得凡尘,为得就是拯救苍生,除暴安良。
这样的宣传效果很显著,百姓敬畏,朝廷害怕。国中有天神下凡,不就是来夺大宋帝位吗!天下皆凡人,又如何能与天神作战,无疑于以卵击石。
宋江的“上应天星”广告语,更像是心理战,不战而屈人之兵。朝廷听到这话,怂了。
二、兵多将广梁山聚义一百零八人,除去有些滥竽充数的,以真实武力来看,一样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没有任何一个军州兵马可以挑出如此多的能人。
单论马军,五虎八骠骑十六小彪将,就以足以挡住整个国家的将军实力。这种力量太过庞大。更何况,梁山之中,各种技术人才完全具备,这样的综合实力,不似山贼,更像国家。
北宋要灭梁山,就不是简单的剿匪,更像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这种战略升级与战术素养,北宋是害怕的。
三、宋军羸弱北宋建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造成“兵不认将,将不识兵”的局面。
在北宋初期,这种军事弊端还能被大将出色能力所弥补,可到了宋徽宗时,这种缺陷被不断放大。军队整体实力下降。
高俅是殿帅府太尉,童贯是枢密使。两大军事司令不谙军事,一心逢迎,即无才又无德,二人将军队搞得军纪败坏,军心懈怠,军队已经不堪大用。士兵的技战术水平与单兵作战能力,甚至不如街头泼皮。这种军队,自然害怕打仗。
军队羸弱,将帅无能,士兵懒散,这样的军队,焉能不害怕打仗,打仗就意味着送死。
结论
宋江人马众多,能力出众,此消彼长,北宋望之生畏。
然而这种局面的造成,却是北宋自身的原因。周星驰在电影《苏乞儿》中说过“民间乞丐多少不是由我决定,而且由皇帝决定的”。反贼亦是。
宋江不明就里,只是将原因找到了奸臣身上。宋徽宗昏庸糊涂,也将原因找到了奸臣身上。既然都说是奸臣惹得祸,为何都放手不管,不铲除?
这是宋江的眼界局限性,他怕“杀官”,而坏了名声,丢了性命。这是宋徽宗的心里依赖性,他喜欢奸臣的谄媚逢迎,喜欢奸臣的及时行乐,他怕杀了这些人,会变得无趣、无聊。
-----
网友解答:
-----
梁山鼎盛时期的军马大概不会超过五万,以宋江等人的领导能力驾驭不了超过五万之上军队。再加上梁山就这么大的弹丸之地,想扩充军马也没地方驻扎。宋江的政策是不想与朝廷将矛盾激化,而是采取龟缩防守的策略,这就限制了梁山扩充地盘的可能性。即便梁山军马攻陷了某些州府,充其量也是把当官的杀掉然后再把军队撤回到梁山,失去了主官的州府衙门会由朝廷再另行派遣别人来接任,依然是朝廷控制这些州府郡县。宋江领导的梁山军队跟其他农民起义军的做法迥然不同,历史上大部分农民起义军都是以推翻朝廷政权为终极目的,攻城掠地后会由义军自己控制,不断的扩大地盘不断的招兵买马,然后动摇朝廷政权的根基,比如陈胜吴广、刘邦、黄巢、朱元璋、李自成都是如此,而宋江只是偏安梁山一隅进行固守,因此宋江领导的梁山义军比起上面那些农民起义军来说逊色不少。至于说到朝廷对梁山也惧三分,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宋徽宗是个昏君,他在当皇帝时是北宋最黑暗最动荡最腐朽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党争频起;蔡京、高俅、童贯、杨戬四大奸臣当道,各级官府肆无忌惮搜刮民脂民膏,鱼肉百姓,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百姓走投无路,起义反抗此伏彼起,土匪草寇纷纷占山为王。反抗朝廷的占山为王的人数太多,朝廷根本就剿灭不过来,对外与辽国金国虎连年征战大耗元气,疲于应付。尤其像梁山这种规模比较大的山头朝廷确实缺少足够的精力来进行征讨,即便征讨了几次也是大败而归,这也是为什么朝廷招安梁山的原因,既然剿灭不了那就招安为朝廷所用。另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朝廷军马长年与金辽等国进行陆战,根本就不习水战,而梁山地势险要,恰恰有八百里水泊作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朝廷兴师动众来到梁山光建造船只,训练水军就是个极大的复杂工程,即便建造了船只开进水泊里去跟梁山好汉进行水战也沾不到任何便宜,水战和陆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梁山好汉们水战能力要强于朝廷官兵。因此朝廷要攻打梁山费时费力费钱费人马,很难有必胜的把握。
综上所述:内忧外患之下的北宋徽宗政权短期内剿灭梁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因此朝廷对梁山势力确实是有些忌惮的。
-----
网友解答:
-----
梁山的军马首先是不算多的,王伦时期也就不过千余人马。但是,在晁盖时期就发展到了一两万之众。晁盖去世后。梁山军队在宋江的带领下和众好汉的齐心协力拼搏下,打败了朝廷派来进剿的官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同时又连克数洲城,这时的梁山军队以是一支官府闻风丧胆的起义大军。大宋皇帝以是坐立不安,最后只得派太尉高俅挂帅,起兵十几万全面进剿梁山。结果一场大战过后,高俅和十几万大军不但没有剿灭梁山,反而被梁山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就连宋军主帅高俅都以被梁山军队话捉。从这一点来看这时的梁山军队起码有十万以上的兵力。这样一支能征善战的起义大军,朝廷自然会畏惧三分了。到接受招安时可能梁山兵力会更多,有将近十六七万之众的了。所以梁山军队好在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了招安。不然大宋的天下真会后犯无穷。
------------------
推荐阅读:
我儿媳妇是湖南人,无辣不欢,而我们全家都不吃辣椒,请问我该怎么做饭才能没有矛盾?
下一篇: 巴基斯坦和伊朗,哪个国家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