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败后,清朝为什么不组织陆战。海军败了,但陆军毫发未损为什么不反击?
甲午海战败后,清朝为什么不组织陆战。海军败了,但陆军毫发未损为什么不反击?
-----
网友解答:
-----
标题就是完全搞错了,被一向的宣传搞错了!陆战失败才是根本的失败,海战才打几天。陆地战争打了几个月,从朝鲜到,辽宁,山东,陆战一败再败,最后无兵可用,没办法才和谈的。
-----
网友解答:
-----
大清和日本的冲突是因朝鲜而起,双方的军事对峙也自然会在朝鲜境内展开,所以一开始清朝就开始向朝鲜派驻相当数量的陆军,也就是说一旦清朝和日本真的爆发战争,首先围绕朝鲜的陆战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说清朝不组织陆战是有悖事实的。当时从清朝运送军队和物资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经东北走陆路,另一条就是经渤海走海路,无论从快捷性还是经济性来看,走海路无疑是首选。这时北洋水师就出场了,为了保证从海路向朝鲜运送军队以及给养的安全,不受日本军舰的袭击,所以清朝才调动的北洋水师,也就是说,北洋水师一开始就是为清朝的陆军服务的,并没有单独担负什么战略决战任务,日清之间的决战仍将在陆上进行,大清的陆军才是真正决定这场战胜胜负的关键力量。
从总体战略上来看,清朝是大陆国家,以陆权为主,但由于又有漫长海岸线,所以才建立了强大的北洋水师来掩护这些海岸线,但是陆军仍旧是清朝最重要的军事力量,而且清朝和朝鲜是接壤的,即便北洋水师战败,清朝也只不过是失去了同样朝鲜的海上路线,陆上联系仍在,在战略上影响并不大。而日本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日本想要夺取朝鲜首要目标就是夺取日本和朝鲜半岛之间海域的制海权,这样才能把日本陆军安全的运到朝鲜并保证长期的物资补给。日本海军在大东沟海战取得的胜利对于日本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但对于清朝来说这一失败远谈不上致命,只不过较为被动而已,日本只有打败清朝的陆军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胜利。
当时清朝有步兵862营、骑兵192营,步兵营兵力约350人,骑兵营250人,没有单独的炮兵营,炮兵都编入步兵营之内,总兵力35万人。日本陆军则拥有7个野战师团,总兵力12万多人。从人数上来看,清朝陆军是日本陆军的三倍,应该占据决定性的优势,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国土实在太大了,真正部署在东北和辽东半岛以及京畿地区的兵力不多,估计算上临时征召的兵勇在内,实际参战的清朝陆军也就10余万人。加上要海岸线漫长,要处处设防,清朝的陆军兵力是远远不够的,在甲午战争中清日陆军之间的几次对战中,清朝陆军的兵力都居于劣势,这也是日军拥有进攻主动权所带来的兵力集中优势所致。
中日之间的陆上对决首先在朝鲜半岛展开,17000名日军率先向驻守平壤的清朝陆军(15000人)展开进攻,并迅速击溃了这支清军,清朝陆军至此全部退回鸭绿江沿江设防,随后在朝鲜的日本陆军向鸭绿江一线挺进并实施了渡江作战,清朝陆军不敌,日军成功渡过鸭绿江,将战火烧到了中国国土上。虽然日军一个师团从花园口登陆,击败清朝陆军先后占领金州和旅顺军港,最终和越过鸭绿江的日军会合和清朝陆军在辽东平原上展开陆战,尤以双方在田庄台附近的会战规模最大,双方投入兵力达4万人,以清军失败而告终,这是甲午战争规模最大的地面会战,东北境内的作战以日军的最后胜利而告终。
另一支日军从山东半岛的荣城湾登陆,目标直指威海卫军港,山东的清朝陆军没能阻止日本陆军的进攻,威海卫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此后清朝开始请求和谈,双方休战,大规模的陆战也随之结束,总的来看,日军的死亡在13000人左右,其中病死就达11000人;清军损失了35000人,并丢掉了东北和山东半岛,清朝陆军的主力并没有被歼灭,还是拥有一战的能力,而且日军占领的中国领土对清朝的影响也不致命,只要江南各省仍在清朝手中,清朝就不缺钱粮,但是由于清朝统治者的懦弱便早早与日本选择了和谈,最终使清朝以失败告终。其实从军事角度来看,虽然北洋水师已经覆灭,清朝陆军却仍旧存在,是可以和日军决一死战的,清朝陆军确实进行了作战,只不过没能尽到全力而已。
-----
网友解答:
-----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百年国耻啊!直至1947年前,日本右翼分子依然在上野公园镇远舰残骸举行仪式羞辱中国——定远舰残骸和被俘战士的忠骸依旧未能回归祖国!
但是,甲午战争中,中国陆、海军虽然高层腐朽不堪、战略/战术思想落伍、军费不足、派系林立——甲午战争的中国陆、海军中、下层官兵依然用鲜血、忠诚谱写了一曲晚清抗击大规模侵略的绝唱!断定清朝陆军‘’不战‘’的论调实属无稽之谈!
甲午战争,中国陆、海军在朝鲜、辽东半岛等地与日军血战!丰岛海战,‘’高升‘’舰的中国陆军官兵在护航编队逃跑的不利局面下,毅然拒绝日军劝降!他们以步枪、机枪对抗绝对优势的日军巡洋舰队,只有200多人生还!
平壤之战,左宝贵在玄武门中炮牺牲、叶志超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大败!日军占领朝鲜全境,单单是撤退过程中,中国陆军就牺牲2000人以上!这难道是陆军丝毫无损嘛?!
辽东半岛之战,李鸿章调遣了包括铭军、毅军、盛军、奉军及靖边军、芦榆防军、仁字虎勇、盛字练军及吉字练军、齐字练军、镇边军等计3.04万清军!他们分左右两翼防线,形成东起苏甸及长甸河口,西迄大东沟、大孤山,绵亘数十里的鸭绿江防线;清政府在以重兵屯驻鸭绿江防线的同时,又陆续从各地抽调兵力,以充实山海关至奉天、营口一带第二线的防务。可惜的是,最高指挥官宋庆负节制诸军之名,各路清军却实则不服调度,加上平壤新败,清政府赏罚不明导致清陆军各部士气不振,将领希望保存实力:清朝陆军聂士成、马金叙血战虎山,却得不到其他各部清军的支援,导致虎山陷落,清军再败于日军;李鸿章向朝廷奏请援军,清廷发布调令,各省清军开始缓慢集结;
1894年10月24日,金旅战役开始,日军登陆花园口,切断旅顺后路!李鸿章竟然不派遣援军反击日军!11月6日,日军击溃大连守军赵怀业、连顺、徐邦道等部,占领大连地区;其后,日军进攻旅顺,龚照玙、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先后潜逃,只有徐邦道的拱卫军殊死抗击日军,取得了土城子战斗的胜利!
然而,伤亡惨重的清陆军个别单位无法抵御兵力优势的日军,清陆军局部的战斗胜利不能扭转全局!旅顺陷落!虽然,清陆军先后四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由于指挥不力,皆被日军击退。2月28日,日军趁胜追击,从海城分路进攻,3月4日攻占牛庄,7日不战而取营口,9日攻陷田庄台。仅十天时间,清朝百余营六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然后,就是威海卫,整个北洋水师陷落……但是,聂士成部牢牢守住了摩天岭、连山关!赛马集防线!
1895年3月30日,中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截止停战,清朝陆、海军阵亡官兵31000人!直至旅顺陷落,原定增援的清朝南方各省陆军还在泥泞的道路上挣扎着向旅顺前进……等他们的前锋部队进抵河北的时侯,《马关条约》已经签订了。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之后,终于重新开启了大规模采购军火的序幕:太迟了!落后的封建制度、封闭的封建社会结构、等级分明的军事管理制度……它们让中国又一次蒙受了更大的耻辱:辛丑条约!
可是,清朝陆军基层军人用落后两代的军制(明朝军制)对抗近代军制的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依然让祖国陷入深渊!这不代表他们不努力、不奋击、就需要蒙受‘’不能战‘’的不白之冤——没有他们,甲午战争就不能遏制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
1894—2019,12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盛国力必定用铁与血一雪甲午之耻!失去的中华国土必然回归!中华雪耻之日,当是告慰甲午忠魂之时!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根本不成立:甲午战争黄海海战爆发于平壤陷落之后三天,入朝清军陆军已然大败,谈何毫发无损?此后日军攻破鸭绿江防线,登陆花园口攻克旅顺金州,登陆荣成攻陷威海,陆军一败再败。不过清军在辽东还真反击过,四次反攻海城未克,终为日军所败。甲午之败,证明了清军陆军腐朽不堪,即便参加过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宿将精兵,装备了西式武器,也不是按西方操典系统训练过的日军的对手。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的奏折指出,虽然清军拥有大量先进武器,但军官不懂得与之相匹配的先进战术,也不懂得现代战争的后勤补给。在清军陆军手里,洋枪洋炮不过就是打得远些的土枪土炮,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战斗力。各种枪炮弹药补给混乱不堪,随心所欲毫无规划,有的过剩,有的不足,严重影响作战。所以甲午之后清朝开始大规模编练新军。但新军接触先进武器和战术的同时思想也更加进步开放,最终成了革命起义的土壤,葬送了清朝。
-----
网友解答:
-----
甲午战争就是以陆战为主呀,牙山平壤摩天岭都是陆战。海战反而是辅助,正面交锋就一场黄海海战。
------------------
推荐阅读:
如今糖尿病治疗的最新成果进行到哪一步了?距离彻底治愈还有多远?
我在想现在核酸和排查都是实名的那么严,还有抓不到的通缉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