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为何没能打下洪都?
陈友谅亲率六十万大军,为何没能打下洪都?
-----
网友解答:
-----
1,陈友谅太得瑟,暴发户心态,只有占便宜,不能吃一点亏,洪都丢失,他浑身难受,在这浪费了大把时间。
2,朱文正有统帅才能。
3,洪都其他守将牛叉。
4,陈友谅心眼小,失人心。
5,朱元璋有主角光环。
-----
网友解答:
-----
历史告诉我们,战争的胜负,始终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
天时指陈友谅出兵的时间,是1363年4月,这是初春的季节,江南即将耕种,而军粮储备不足!
地利是指洪都位于鄱阳湖边,虽有利于陈友谅水军的协助攻城,但也便于朱文正进行补给运输寻求外部援助!
人和指陈友谅的上位,是通过政变手段,用血洗清自己的地位,麾下将领虽臣服,但底层的反抗情绪始终存在!
反观朱元璋方面,首先,凭借坚固的城池进行防守,以逸待劳伤亡比巨大,长期的围困导致陈友谅军队士气低落!
守将朱文正用兵如神,因其与朱元璋的身份,带领麾下部将誓死抗争,凝聚成强大的战力!
最后,在战事进行过程中,朱元璋是有足够的回旋余地,而陈友谅孤注一掷,使得战争消耗过大,为后来的战败埋下隐患!
洪都正是城小,坚固,储备充足,而陈友谅军队虽规模庞大,但无法全部施展开,又消耗着巨额的粮草!
失去战略的突然性,再面对回师的朱元璋主力,因此即便攻克洪都,也无法再对南京发起进攻!
-----
网友解答:
-----
这次战争是陈友谅同朱元璋之间的一次较量,没有攻下洪都,最终导致他在鄱阳湖大战中以失败告终,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元末天下动荡,在天灾人祸的迫害下,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后脱颖而出,影响力较大的有三支: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三人率领的起义军,成为了与元政权抗衡的实力派。
朱元璋最早跟随郭子兴征战,郭子兴是江淮地区的红巾军领袖,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统帅。他夺取集庆(南京),更名应天府,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成为逐鹿中原的一支劲旅。
陈友谅原是徐寿辉的部下,徐寿辉是长江中上游红巾军的首领。后来陈友谅将徐寿辉杀死,自称皇帝,国号汉,拥兵数十万。
张士诚以平江(苏州)为都城,控制了长江三角洲,自称诚王,国号周。他不属于红巾军系统,对元政权时降时判。
这些割据势力相互争战,抢地盘,最终目的都是想取元政权而代之。陈友谅和张士诚不断暗中来往,企图联手灭掉朱元璋。朱元璋夹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集团中间,时刻面临着来自两军的攻击。
朱元璋要平定江南,势必要与二人展开激战。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率先向朱元璋发起了攻击,他率10万水军越过池州(安徽贵池),攻占太平,夺取采石,并私下联系张士诚,企图上下夹击朱元璋,一举将其吞灭。
但是这次进攻失败了,此后,陈友谅逃回了江州(江西九江)。一心求胜的陈友谅,两年后又一次向朱元璋发起了攻击。这就是题主所说的亲率六十万大军围攻洪都,但是,最后不但没能进取,反而走向了灭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即战略指挥上的失误,陈友谅的个人因素,以及人才竞争。
直接原因--战略指挥上的失误
从军事的角度来分析,陈友谅率60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洪都,在战略上就是一个失败的策略。也可以说,他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指挥上的失误。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张士诚围攻小明王的据点安丰,此地是应天的屏障,救安丰就是保应天。于是朱元璋率主力兵渡江救安丰。陈友谅也是抓住了这个机会,趁江南空虚,亲率60万水陆大军围攻洪都。
如果陈友谅没有第一时间强攻洪都,而是以小部分兵力对洪都进行牵制,将主力军放在攻取空虚的应天上,那么,陷入被动局面的就是朱元璋,受制于张和陈的夹攻。
但陈友谅把矛头对准了小而坚的洪都,导致了数十万大军在狭小的地域难以施展,而且没有派兵固守要塞,可以说连退路都没有准备。屯兵城下,苦战三个月,劳神劳力,士气低落。相反,数十万大军拿不下一个小小的洪都,这对守城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双方相持不下,再加上朱元璋及时回撤,陈友谅便不得不离开洪都了。
战略指挥上的失误,可以说是他失败的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个人因素
在金庸的小说中,陈友谅就是一个嫉妒心重、心狠手辣的小人。在历史上,他的为人也的确不怎么样。
在中国文化当中,仁义道德,忠和孝,在人们的心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心所向。对于一场战争而言,天时地利人和全占固然是好,即使不能占全,占到人和也等于是占据了要塞。
在陈友谅的眼中是没有道义可讲的,他的起家就是杀害了自己头领徐寿辉,这在江湖上是没有道义可言的。他得来的地位可谓是名不正言不顺,并不符合主流价值观。
其次他疑心重,为人忌能护短,喜欢使用暴力解决问题。比如他手下有个骁将,名叫赵普胜,人称“双刀赵”。此人原是徐寿辉的部下,陈友谅杀了徐之后,原来的部将有不少人投降了朱元璋。“双刀赵”曾攻陷朱元璋的军事重镇,是个劲敌。为了消灭劲敌,朱元璋手下的刘基运用反间计,不费吹灰之力,陈友谅中计,把赵普胜给杀了。他的这种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得军心,容易导致将帅不和,士气低落,对稳定军心没有益处。
事实证明,在关键时刻,也没有人愿为他卖命。最后他手下的将军带领军队投降了朱元璋,士兵们对他也不满,纷纷逃亡,不愿再效忠于他。在他的行为模式中,暴力演变成了暴政,没有仁义道德可讲。这也是他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再次,私欲过早外泄,不得民心。1359年,陈友谅建立大汉,自己早早当上了皇帝。他的这一举动给人们的感受是,他率众起义并不是真心为百姓服务,而是为了自己能享受荣化富贵。一己私欲过早的外露,不利于战局人心。
第三个原因在于人才的竞争
朱元璋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但收复了民心,而且拥有了大批人才。
他礼贤下士,吸收冯国胜兄弟及李善长等下层知识分子加入自己的队伍,后来,又有范常、陶安、李习、宋思颜、潘庭坚、王恺、汪广洋、夏煜、杨宪、孔克仁、秦从龙、陈遇等一批儒士前来投奔。攻下浙东后,刘基、叶琛、宋濂、章溢等四大名士应聘到应天,还特地筑礼贤馆,请他们住在里面,做自己的顾问。
此外,他手下还有骁勇善战的大将,如常遇春、徐达、李文忠、傅友德、廖永忠、冯胜、郭兴、邓愈、汤和、赵德胜等诸多天才名将。
洪都守城将领,大多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其中有邓愈、赵德胜、猛人薛显、还有牛海龙、赵国旺等。守城的领军人物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他虽是个会计出身,但却是个军事天才,把守城的兵力调配得井井有条。
洪都能够守住离不开身经百战的众多将士,离不开朱元璋营造的人才氛围,也离不开名士们在关键时刻对战局利弊的分析。
这也从反面证明了,陈友谅的失败与手下人才稀疏有一定的关系。
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陈友谅一个也没有占到,注定了他必然走向失败。-----
网友解答:
-----
元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亲率大军、号称六十万猛攻长江重镇洪都。洪都守军面对陈友谅车轮式的攻击,坚守了整整八十五天!为明太祖朱元璋赢得了充足的反应和准备时间。最终,“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一战定乾坤”、大败陈友谅,奠定了大明王朝开元建国的基础。提起“洪都保卫战”就不能不提一个人,他就是朱文正。
朱文正何许人也?朱元璋的亲侄儿,他是朱元璋长兄朱重五的儿子,也是元末乱世之中老朱家除了朱元璋以外唯一活下来的男丁。在随母亲投奔朱元璋之后,朱文正就一直被朱元璋当作亲儿子一般抚养,亲自教导、指点并放手历练。随着时间的推移,朱文正也逐步成长为了朱元璋麾下独当一面的将领,其军事素养甚至不亚于明王朝的另一开国元勋——岐阳武靖王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历经整整八十五天也未能攻下洪都的原因。个人认为,大致有这么几个:
朱元璋用人得当
我们首先看看洪都守将的培植,除主帅朱文正之外还有邓愈、赵德胜等,都是朱元璋麾下能征善战的武将元戎!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朱文正,这位爷仗着是朱元璋的亲侄儿,平日里吊儿郎当,跟手下的将领关系都不太好,手下人也觉得这位“少爷”是位纨绔子弟。
可是,战争的号角一响,朱文正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这位爷索性对手下将领说:“我知道你们看不上小爷我,说实话,小爷我也瞧不上你们。但咱这都是恩怨是私怨,有什么都等打完这一仗再说。咱可以死,洪都城不能丢!”不得不说,朱文正的军事素养还是相当高的。据史料记载,朱文正麾下的洪都守军数量本就不多,但是在朱文正的居中调度之下,安排完各门守军之后,朱文正手中居然还留下了两三千人的机动预备队。
在朱文正与邓愈等人的完美协同配合之下,陈友谅硬是没有占到任何便宜,整整八十五天,洪都城内外尸体堆积如山,可洪都城却牢牢掌握在朱文正手中。一代枭雄陈友谅使出了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得撤围。与此同时,朱元璋二十万大军溯江而上,直逼洪都,不久之后“鄱阳湖之战”爆发,陈友谅折戟沉沙鄱阳湖……
洪都粮秣储备充足
自古以来破城的案例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粮草不济,断粮、断水,不用敌军进攻,自己首先就乱了……在这方面,洪都具备天然优势。朱元璋很早便看到了洪都的战略意义,将其视为了将来与陈友谅对抗的前沿补给站,在洪都城内囤积了大量粮秣辎重。此举无形中帮了朱文正大忙,别说是朱文正手里那点儿人马,再多人来,洪都的存粮也足够他们吃的。酒足饭饱了,洪都守军自然有精力和陈友谅对抗!如果没有这一点,整整八十五天,不用陈友谅打,估计洪都守军自己就全部饿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文正才更加要拼死守住洪都城,因为城内囤积了大量粮秣辎重,四叔朱元璋把“棺材本”都交给了朱文正,他如果临阵脱逃,等于是将四叔朱元璋推上了绝路。这或许也是朱文正能够坚守八十五天的原因所在,他没有退路!洪都一丢,陈友谅势必顺流东下,朱元璋的结局恐怕又是另外一种景象了,朱文正就算逃脱了又如何?朱元璋如果败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文正为四叔朱元璋拼命,其实就是为自己,不是吗?
亲侄坐镇、将士用命
洪都城之所以能坚守八十五天,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朱文正本身。对于将士而言,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连他都坚守在洪都城中,谁还敢不用命?谁还敢轻言弃城?“老板的亲侄子陪着自己一起死,值了!”这或许也是洪都守军打得如此英勇顽强的一个原因。
同样因为朱文正,守城将领等于是处于了朱元璋的直接监视之下,如果弃城,根本找不出任何搪塞的理由,因为朱文正亲眼看着呢!他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别无选择。朱文正不撤退,谁也不能、不敢撤退!
洪都城易守难攻
洪都即今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地势易守难攻,不利于大兵团展开。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很早便意识到了洪都的重要性,很早便对洪都城的城墙进行了加固。本就不适合大兵团展开,又易守难攻,陈友谅进攻洪都受挫也是可以预见的,这或许也是陈友谅久攻洪都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陈友谅急于求成
陈友谅进攻洪都说白了并不是要洪都这个地方,而是为东下与朱元璋决战接触后顾之忧。因此,他等不起、也不能等。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反倒是让一线将领无所适从了。尤其是在进攻不顺利的情况下,一线将领的日子更加难过,哪里还有心思放在进攻上。最终,陈友谅不能再等下去了,只得放弃围城。而这一攻,整整耽误了陈友谅整整八十五天时间,为朱元璋赢得了充足的准备期间,陈友谅的败局也因此注定了……试想,如果不是陈友谅迫于时间和朱元璋压力不得不放弃,又或者朱元璋远没有准备好,朱文正还能不能继续撑下去,恐怕就真的很难说了。
综上所述,陈友谅之所以亲率六十万大军也没能攻下洪都城,是多重因素联合造成的。或许上天在跟陈友谅开玩笑吧,轰轰烈烈东下与朱元璋决战,结果却让一个小小的洪都城给绊住了,最终落得个兵败鄱阳湖的惨淡结局……时也、命也!
-----
网友解答:
-----
洪都之战,堪称洪都的奇迹,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都没打下这座城池,以致于损兵折将,间接导致了后面潘阳湖之战的失败。
当时洪都的镇守将军是朱文正,这个人是朱元璋的侄子。
关于朱文正这个人,在洪都之战之前,大家对他的评价是纨绔子弟,花花公子,整日饮酒的大少爷。也确实如此,他一来到洪都就流连于烟花之所,城池部署之事,一概不过问。洪都这个位置,其实很重要,所以对于朱元璋这一安排,好多人都不理解,但也没人敢质疑。
关于陈友谅这一战的失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点:
一、朱文正是个军事天才
当朱文正得知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向他走来时,平日里不正经的他一下子正经起来了。洪都门很多,一共八个,抚州、宫步、土步、桥步、章江、新城、琉璃、澹台,此外,还有水道门,所以这也证明了洪都的繁华。
整个城池虽然人不多,但朱文正却能根据每个将军的特别做出最合适的分配,抚州(邓愈);宫步、土步、桥步(赵德胜);章江、新城(薛显);琉璃、澹台(牛海龙、赵国旺)。八个门都分配好后,朱文正发现还有2000人可用,那么,剩下的这些人,便用于随时支配。
二、朱文正临危不乱
面对陈友谅一批又一批的进攻,朱文正摔将士誓死抵抗。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也正是朱文正不惧怕陈友谅大军,战争中给士兵以鼓舞,全军上下才会一鼓作气,抵挡住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
在这期间,有一件事情,最能体现出朱文正的临危不乱。那就是抚州门的战役,也就是邓愈镇守的抚州门,这也是陈友谅首先选择攻占的城门,因为陈友谅觉得此门四面开阔,十分适合进攻。然而,陈友谅的军队在此连续攻占了三天,却没有能够前进一步。但是吧,陈友谅也有点收获,那就是把抚州门的城墙冲出了一个大口子。面对此情形,朱文正命令士兵一边修墙一边作战,最终,墙也修好了,敌人也退去了,当然,朱文正也损失惨重。
三、陈友谅战略上的失误
其实关于陈友谅为何要攻占洪都,史学家们也一直在猜测中。他如果用大部分士兵去攻击应天,那么陷入困境的就是朱元璋了,而陈友谅却选择60万大军攻占小小的洪都,事实证明,人多了也不好,施展不开。其实这一点在后来的鄱阳湖大战中也有所体现。
屯兵城下,苦战三个月,所有军用物资匮乏,士兵们士气低落。能抵抗住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这对于朱文正这边来说,也是莫大的鼓舞。最终,朱元璋及时回撤,陈友谅陷于朱元璋前后夹击的尴尬局面中。
四、洪都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
洪都,即现在的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地势易守难攻,不利于大兵团展开。更重要的是,朱元璋很早便意识到了洪都的重要性,很早便对洪都城的城墙进行了加固。本就不适合大兵团展开,又易守难攻,陈友谅进攻洪都受挫也是可以预见的。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