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一些名门望族为什么大都不愿意娶公主为妻?
唐朝的一些名门望族为什么大都不愿意娶公主为妻?
-----
网友解答:
-----
因为随时头上绿油油的,更不能出去沾花惹草,而且能娶公主的基本上都是家庭要么有地位,要么家财万贯,如果是你有钱有势,愿意去个随时给你戴绿帽。还把你管的死死的公主回家吗?
-----
网友解答:
-----
唐代有 221 位公主,其中各种原因终身未嫁的有 82 个,所以公主能嫁出去,而且嫁得好,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新唐书中曾记载:唐宪宗李纯时期,权德舆为宰相,他的女婿独孤郁是翰林学士,李纯见到独孤郁风流儒雅,气度不凡,不由得由衷赞叹道:“德舆竟有这般优秀的女婿啊!”
李纯的那声叹息中,透露着掩藏不住的羡慕之情。按说他是皇帝,他的女儿结婚,难道天下好男儿由着他挑选?还真不是的,李纯有个女儿岐阳公主,是郭贵妃所生,非常受李纯宠爱,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李纯让宰相李吉甫在众朝臣中选择德才貌兼优的适婚青年,准备把公主嫁出去。
李吉甫自然不敢怠慢,他将朝廷中官宦子弟考察了个遍,政治、年龄、才貌合乎要求的一一走访拉媒,竟发现没有一个愿意做皇帝女婿的,这些官宦子弟们一个个以自己有病为由拒绝了李吉甫的美意。
李吉甫为难之中,又反复将朝中官宦子弟过滤了一遍,突然发现还有一位年轻人居然给忘掉了,那就是司徒杜佑的孙子杜悰还未娶妻,且听说人品才德还不错。杜佑大家不一定熟,他有个非常牛的孙子,大家一定知道,叫杜牧。李吉甫怀着最后一丝希望,亲自登门造访杜府,好在杜悰表示愿意做驸马迎娶岐阳公主。李吉甫大喜过望,心头的石头落地了。
李纯亲自见过杜悰后,表示很满意,小伙子不错,就他了。事实上,李纯没有别的选择,岐阳公主更没有,只得嫁入杜家,是福是祸就看岐阳公主的造化了。
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事实是,皇帝的女儿最好嫁,也最不好嫁。因为君权和夫权是冲突的。在普遍男权社会下,驸马和公主的关系却是男卑女尊,公主们看的上的男人不会愿意低头当小男人,她能随意改嫁,能休夫,可是她们嫁不了她们想嫁的大丈夫。
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娶了表姊郗氏,夫妻感情很好,可是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离异,看中了王献之,简文帝下旨,逼着王献之休妻娶新安公主。皇命难违,王献之思来想去,就用艾草烧伤了双脚,他想着自己如果成了瘸子,公主就不愿意要他了,谁知,公主却十分执著,说是哪怕王献之变成残疾人,她也要嫁。最终,王献之只好违心休妻娶了公主。郗氏被休郁郁寡欢,早早就离开了人世。王献之42岁时也去世了,临走前还在说:“不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
汉光武帝刘秀有一次问大臣宋弘:贵易友,富易妻,人情乎?仙鹤打架绕脖子,刘秀问这话就是别有用心,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守寡,看上了宋弘,想让刘秀赐婚,可是宋弘有老婆,没有什么过错,刘秀也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让人休妻,但是湖阳公主个性比较泼辣,刘秀不敢直接拒绝,于是他让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亲耳听他和宋弘说话。
结果宋弘也是聪明人,一口回绝:我只听说贫贱之交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刘秀一听,扭头就对屏风后面的湖阳公主说:事不谐矣,没戏了,人家不想换老婆。
娶公主跟皇权相联,没有平等和尊严可言,一般人娶妻叫娶,娶公主叫“尚”,公主有自己的府第,不用侍候公婆,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历朝附马都不能做高官,所以只要娶了妻子,别说孝顺父母照顾弟妹等一般女性的要求做不到,附马的政治前途也没有了。
比如宋代王铣,才名与苏轼相当,非常有政治抱负,可是被皇帝看中当了附马,不敢不从,什么前途理想都没有了,不敢公开不敬,整天花天酒地,根本不理公主,公主年纪轻轻抑郁而终,典型的冷暴力悲剧。
不仅如此,每个时代几乎都有迎娶公主的特殊规定:宋朝因为吸取了唐朝公主驸马干政的教训,规定驸马不能当官,附马家人也不能做高官,宋真宗还搞了个升行,什么叫升行呢?只要娶了公主,附马的排行就高一辈,与自己的父亲是兄弟关系。驸马都是以祖为父、以父为兄、以母为嫂,公主只是把公婆当兄嫂。这种违背人伦的事情谁乐意干呢?]宋代君主都比较仁慈,很少干逼亲的事儿,所以宋代公主最可怜,87位公主,各种原因57个没嫁。
朱元璋规定公主只能“下嫁”庶民,不得嫁给文武大臣子弟;被选中的驸马享受朝廷俸禄,但不能干预朝政;其近亲也不得出仕为官,已为官者必须退休回家。欧阳伦出身贫寒,学业用功终于得中进士,朱元璋在对其进行殿试过程中,对他十分赏识,将安庆公主许给了欧阳伦,欧阳伦喜出望外,以为自己一步登天了,谁知当了附马就不能做官,他十年寒窗中的进士算白干了,失落之余,这家伙只能捞钱,借着附马身份走私,被朱元璋知道,被砍了脑袋,也是个倒霉附马。
清代附马想见公主,还得递牌子,同意了才能见,驸马需要花费很大的周折,要花许多银钱贿赂管家麽麽,才能如愿以偿。不然会找诸多借口阻拦。
从这些事例就可以知道,为什么士族不乐意娶公主了,而且唐代的公主还有一个更可怕的地方,不修妇德,作风豪放,又爱干政。
比如太平公主,一心想学母亲武则天,不仅与朝臣通奸,还明目张胆包养众多男宠,张宗昌本是她的男宠,自己觉得不错,为了讨好武则天,转而进献给了自己的母亲。
安乐公主生活豪奢糜烂。安乐公主曾嫁过两次,在第一任老公武崇训死前她就与武延秀有“私人关系”,武崇训死后她立马就转头嫁给了武延秀。安乐公主曾指着武延秀问上官婉儿:“比崔湜的怎么样?”崔湜是上官婉儿情夫。上官婉儿说:“跟六郎差不多,比崔湜强多了!”六郎即张宗昌,就是太平公主送给武则天的男宠。这段台词信息量太大,纯洁一点的人还反应不过来。
高阳公主嫁给了名臣房玄龄的儿子,婚后不仅侍宠骄纵,还与和尚辩机私通,辩机是西游记里唐僧原型玄藏的徒弟,所以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唐太宗也大为震怒,斩杀了辩机和数十名宫女。房玄龄去世后,她又鼓动其夫房遗爱夺取兄长房遗直所继承的官爵。被李世民训斥后心有不甘,李世民去世后,她到高宗处诬告大伯子房遗直调戏自己。结果被政敌长孙无忌抓住由头,反查出房家和高阳公主谋反,是不是真谋反不知道,房家几乎被灭族,高阳公主自己也被赐死,娶个这么不着调的公主老婆真是家族大不幸。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公主如此,唐宪宗李纯的女儿岐阳公主其实非常贤德,孝顺公婆敬重丈夫,可惜早早去世。料理完公主的丧事后杜悰进京,迟迟未去参见皇帝,当时的皇帝是文宗,很奇怪,询问户部侍郎李珏后得知:杜悰在为公主服斩衰,不便面圣。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即用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服期三年。是子女为父母才守的丧。简单点说,类似今天 的披麻带孝,杜悰就是因为在服斩衰多有不便,才不敢去参见皇帝。可想而知,为父母服丧自然没什么,可是要把平辈的公主像父母一样对待,一般人心理还是抗拒的。
物极必反,万事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会让人接受不了的!名门望族与其娶公主后,每日活在阴影之下,不如娶个普通女子,更为逍遥自在,这个也是人之常情
-----
网友解答:
-----
在唐朝,名门望族的确不愿意娶公主,每当皇帝要为公主选驸马的时候,士族子弟“皆辞疾不应”。宣宗时为万寿公主挑选驸马,白敏中推荐了相门之子、状元郑颢,但是郑颢“不乐国婚”,并因此对白敏中恨之入骨,多次在宣宗面前诋毁于他。
由此可见,唐朝士族是有多么不愿意“尚公主”,可在我们看来,能娶到公主那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为什么会不愿意呢?其实这跟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
唐朝的大家族瞧不起皇族公主
是的,你没看错,唐朝时大家族的子弟却是瞧不起皇族。其实在宋以前,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而是非常正常的。东晋时候,有位皇帝曾问自己宠信的一位大臣,还希望得到什么赏赐,这位宠臣说自己的官已经做的够大了,希望能成为贵族。不料皇上听了连连摇头,说这件事我可办不到,你得去求那些名门望族才行。
到了唐朝,贵族的势力有所降低,皇族逐渐兴起,但还没有完全压倒贵族。在动辄上千年的大家族面前,李唐家族的兴起不过百年而已,而且还有胡夷血统,所以完全不够看。
唐太宗曾命人修撰《氏族志》,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皇族门第,力压崔氏等山东高门。这里要多说一句,山东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大概包括了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区。到了隋唐时期,山东世家以李、崔、卢、郑、王五家最强。当时朝廷六成以上的官员,都直接出自这几家。剩下的四成,多少也都和这几家有联系。
山东士族在多年发展中,已经具备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朝廷中的各个门阀藕断丝连,很多朝廷的官员都是山东士族的门生,李唐皇族在打压无果后只能选择妥协,想通过与山东士族通过婚姻的方式结交。
但是,山东士族为了确保家族血脉纯正,很少与外姓家族联姻,都是门阀之间相互联姻,除此之外,就算贵为宰相,也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列。如果有人娶了山东士族女子为妻,在当时那可是要比娶公主还要光耀门楣的。皇族想要和山东士族联姻,大多数士族根本不搭理。
唐朝公主的名声实在太差
唐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因此唐朝妇女大多比较开放,尤其是唐朝的公主们,往往不修妇礼,其行事说话、生活作风在士族们看来,实属大逆不道。但皇族毕竟是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公主也往往飞扬跋扈,与其娶回来受气,倒不如敬而远之,因此很多士族都抱着“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的心态。
根据《新唐书》记载,唐朝至少有26位公主改嫁,其中安定公主、齐国公主更是三嫁。太宗纳弟弟李元吉的媳妇杨氏入后宫,高宗纳父亲的才人武媚娘为皇后,玄宗强占儿媳妇杨玉环,武则天面首成群,换了一拨又一拨……这些都极大地败坏了李唐门第的风气。
上梁不正下梁歪,唐朝公主不守妇道的事可就多了。高阳公主与僧人辩机私通,后来还与丈夫房遗爱谋反;安乐公主还没出嫁就搞大了肚子,结婚后又和母亲的情人武三思私通;太平公主面首无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莲花六郎张昌宗,经她试用满意后,献给了母亲武则天;同样给武则天献上男宠的,还有千金公主,武则天的第一个男宠冯小宝就是她试用满意后“上缴”的。此外,襄阳公主、长广公主、宪穆公主……都是不守妇道的代表,声名狼藉。
另外,唐朝的公主往往也不会孝敬公婆,善待家人。宣宗时,万寿公主的驸马郑颢的弟弟生病,宣宗派人去慰问,使者回来后,宣宗问可曾见到万寿公主。使者回答说,公主去慈恩寺看戏去了。玄宗大怒,马上派人把公主叫回来训斥了一顿,叹息道,“我怪士大夫不欲与我为亲,良有以也。”玄宗的叹息,也从侧面证明了唐朝公主的“不通世事”,极难相处。
一旦公主去世,驸马要为公主守丧三年
五服之中,以斩衰为最重,其次是齐衰。而唐朝的礼法规定,妻子死后,丈夫要为其服“齐衰杖周”之礼,即手拿哭丧棒,服丧一年。但如果是妻子是公主,那么丈夫就要为之服斩衰,期限为三年。
这其实并不是简单的一年还是三年的区别。古代普通家庭,丈夫的地位高,妻子的地位低,所以妻子死了丈夫,要为丈夫服丧三年,而如果是丈夫死了妻子,那么只需要服丧一年,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体现了双方的社会地位高低。
而唐朝规定,公主如果去世,驸马要为公主服丧三年,这极大地损害了驸马的自尊心,尤其是自尊心十分强烈的山东士族,更是极力反对,视为耻辱。
宪宗时,杜悰娶了岐阳公主为妻,有一次宪宗升了杜悰的官,却一直不见杜悰来谢恩,感到很奇怪,就问户部侍郎李珏,这才知道,杜悰还在为岐阳公主服丧,所以没来谢恩。宪宗感到非常吃惊。
李珏趁机对宪宗说,士族之家不愿意和皇族通婚,有一半是因为这个原因。宪宗这才下诏改制,改为“齐衰杖周”,和普通家庭一样了,而此时已经是唐朝后期了。
综上所述,士族不愿意娶公主为妻,主要原因是他们根本看不起李唐皇室,在他们看来,所谓的皇族不过是暴发户而已,他们才是真正的贵族。皇族不过是掌握了权力,攫取了财富而已,在精神上士族们仍旧觉得自己高高在上,藐视皇族,这种情况一直到五代之后,科举制充分执行,才得以改观。
客观上,唐朝公主不修妇礼,飞扬跋扈,骄横刁蛮,也让很多有意和皇族联姻的高门望而却步,生怕联姻不成,娶了个祖宗回家。再者,丈夫要为妻子服丧三年的规矩,也让不少高门子弟感到不满,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从而千方百计的拒绝娶公主为妻。
-----
网友解答:
-----
大唐公主可以说是古代公主中活的最恣意的一群人,给世人留下了很多谈资,比如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平阳昭公主,比如干涉朝政私生活混乱的太平公主、安乐公主,比如喜欢出家的玉真公主们,还比如与和尚有韵事的高阳公主。
但大唐公主也有一个能被称之为公开的秘密的尴尬事,那就是很多名门望族不愿意娶这群高高在上的公主。至于原因,很多人可能脱口而出,因为他们太开放,私生活太混乱,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是很小的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当时的人们重视门阀观念。
隋唐时期重身份,也就是门阀观念很重,门阀世族高高在上,其中的五姓七望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多采用内部通婚制,而耻于与外姓通婚。世人更是以娶到五姓女为自豪事 ,也以娶不到五姓女为人生一大憾事,在五姓女面前,公主是在算不了什么的。高宗一朝的宰相薛元超在晚年曾回忆平生有三大憾事:没有参加科举以进士及第,没有娶五姓女,没能参与编修国史,这就是著名的“元超三恨”。其中没有娶五姓女为妻应该是当时很多人的憾事,即便是一般的世家大族,也都想娶五姓女,薛元超是河东薛氏,也是望族,只是和五姓七望还是没法比,可见当时的门第观念有多么重要。
李世民对于这些名门望族的傲慢很是头疼,曾下令修《氏族志》,强令修改氏族排名,但五姓七望仍旧深入人心,到了唐高宗时期,李治下旨禁止他们自行通婚,只是收效甚微。唐中期以后,五姓七望得到更迅猛的发展,宰相多出其门,当时皇室式微,无力打压士族,而这些望族又掌握了科举考试,因此不再仅仅依靠门荫入仕。他们更加看不起庶族平民,甚至皇室,对娶公主更加没有兴趣。虽然李唐王室自称陇西李氏,却得不到世家大族的认可。唐文宗曾想聘郑覃(荥阳郑氏)的孙女为太子妃,结果郑覃根本不搭理皇帝,而是把孙女嫁给了当时一个九品官的崔某。由此可见这些门阀世族对于皇室的傲慢态度,他们对公主又有什么兴趣呢?
即便是一般的世家也不怎么喜欢娶公主,毕竟“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娶个性情温顺好相与的还可以,一旦娶个性情娇纵、飞扬跋扈的公主进了家,整个家族的脑袋都悬着,一个伺候不好就容易出事。而且娶公主还有各项规制需要遵守,但是好处却没有多少,公主是皇帝拉拢大臣的工具,但也是压制驸马升官的紧箍咒。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大家熟知的大唐公主的作。这种作体现在政治上和私生活上,尤其是武则天时期和中宗时期,当时的公主弄权和私生活混乱是有目共睹的,平白的让世家大族唯恐避之不及。比如太平公主在第二段婚姻里就私养男宠,后来更是干涉朝政,政出私门,同样的还有安乐公主,这样的女子是不被家族底蕴深厚的门阀世族所接纳的。
但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世家大族不怎么愿意娶大唐公主,但公主们并不愁嫁,嫁的也都不错,而且二婚三婚的公主大有人在。
-----
网友解答:
-----
唐朝自高祖李渊开国,到唐哀宗李祝被朱温篡唐灭国,国祚290年,共历22帝,公主不下200人。 常言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句话放在唐朝初期没毛病,但到了唐中期就是另一情况了。名门望族子弟都不想娶高贵的公主为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在历史长河中,大唐是最开放的朝代,低胸,丰乳肥臀女人的壁画留下了许多痕迹。有人说这和唐朝皇帝血缘中有突厥血液有关系。外族民族骨子里就没有儒家思想,对男女两性关系比较随意。据此分析确有道理。 比如唐初的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她们的性观念很开放。
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她的丈夫是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但是高阳不守妇道,和唐玄奘的秘书辨机偷情,还把父亲给的玉枕送给了情夫,后来事情败露,太宗怒斥女儿丢尽了皇家脸面,大怒腰斩了辨机。不过高阳公主与和尚偷情,为老公戴绿帽的丑事弄的世人皆知。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女儿,她和母亲一样养了许多面首,她的第一任丈夫薛绍被她连累而死。第二任丈夫是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武攸暨(ji)。后来太平公主欲效仿母亲做女皇,被侄子李隆基处死。
安乐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小女儿,她有权有势,不守妇道,私养面首,而且野心勃勃,她让父亲李显封她为皇太女,想效仿奶奶武则天当女皇。后来也是被堂弟李隆基杀死了。
看到了吧,这些公主不但放浪形骸,并且野心勃勃,都不是省油的灯,娶这样的公主,早晚被戴绿帽子。 这些事都留下了不良的影响。是一种潜默移化的影响。
到了唐中后期,由于前车之鉴,之后的公主就不受名门望族之子的青睐了,公主们成了齐天大圣(剩)。毕竟没有男人愿意戴绿帽。
其实,公主嫁不出去的原因不仅是戴绿帽这个原因,还有另外两种:
一、唐朝的斩衰礼。话说到了唐文宗执政时期,文宗李昂发现公主成了大龄剩女,于是问大臣为什么会这样?户部侍郎李珏对曰:
近日驸马为公主服斩衰三年,所以士族之家不愿为国戚者,半为此也。
什么意思呢?原来唐朝有个居丧礼。假如丈夫娶的平常人家的妻子死了,丈夫齐衰一年(齐衰,也叫杖期,夫为妻手持哭丧棒服期一年)。假如是娶了公主,则实行斩衰。(斩衰期是三年)。所以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迎娶公主。 唐文宗明白了,于是(文宗)诏曰:
制服轻重,必由典礼。如闻往者驸马为公主服三年,缘情之义,殊非故实,违经之制,今乃闻知。宜令行杖周,永为通制。——引自《新唐书》
也就是在唐朝中后期,驸马为公主服斩衰三年的情况才得以改变,改成了服丧一年。公主虽然是金枝玉叶,男人与其每日生活在皇室的阴影下,不如娶民间女子更为自在些。更何况望族本来就是名门,不需要攀龙附凤,也照样显贵。
二、皇家门第观念。在唐朝的时候,皇家十分重视门第观念,讲究门当户对。要求不但有显赫的家世,还要有优良的家族文化传统、家法门风。这诸多的要求令公主出嫁成了难事。许多望族人家虽然也想攀附高门槛,但很排斥这种皇室的门第观念。他们既不愿意嫁女于皇室,也不愿娶公主为妻。
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这一点,那就是公主大多不修妇礼。唐朝文化开放,公主奢侈、骄纵者居多。稍不留神就为丈夫戴绿帽,这是男人所不能容忍的。试问哪个男人敢将这样的女子娶回家?即便是能够荣华富贵也不行。更何况那些望族不娶公主照样有荣华富贵,有鉴于此,公主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就不难理解了。
【不一样的历史解读,不一样的知识分享。欢迎转发、留言和关注】
------------------
推荐阅读:
使用IPHONE X觉得伤眼该怎么办?所有OLED屏幕的手机都会这样吗?
为什么人们在利益面前往往会明争暗斗非常自私?这是真实的人性吗?
上一篇:为什么俄罗斯几乎没有黑人?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