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皇帝登基以后,同辈兄弟没有改名字避讳?
为什么明朝皇帝登基以后,同辈兄弟没有改名字避讳?
-----
网友解答:
-----
好的,我来回答!
要说老朱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皇帝,叫花子出身,不仅逆袭当上了皇帝,立下了千秋大业,而且还为子孙后代都排好了辈分,连名字的偏旁都给拟好了。
“上以子孙蕃众,命名之际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每一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取义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二》”
根据《皇明祖训》的记载,太子一房的二十字世系为: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因此说,建文帝名叫朱允炆,他的那个被关了几十年、出来时不知牛马为何物的儿子,名字叫朱文圭。
同样根据五行相生原则,二十字世系相对应的五行为:“火土金水木……以此循环往复。发展到了明末,朱家人丁众多,取名时不得不选用生僻字,以方便避讳。
燕王朱棣一脉,当时属于小宗,和他侄子朱允炆一支的辈分有明显区别。
朱元璋如此安排,可以说是用心良苦——既可避免子孙后代名字有重复,还从名字上可以区分后代子孙都出自哪个先祖,目的是严格限定大宗和小宗的区别。
朱棣一脉子孙辈分二十字为:
“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辈分按这个顺序来依次取,名字依旧按五行循环。
朱棣“靖难”成功,取代侄子当了皇帝之后,他老爸给留下的二十个字,也因此成了大宗,明朝自他以下13帝都按这个辈分取名。
当然了,每一代不可能只生一个儿子,兄弟们名字首字都姓朱,中间辈分要么是“高”,万要么就是“瞻”…是相同的,最后的名字各按五行偏旁取,才有所区别。
避讳
要说避讳一事,在古代还真是大事,可马虎不得。
甭说皇帝了,就咱们所熟知的一个俗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因为一个名字里带有“登”字的州官,不让百姓说和“登”同音的字,非常可笑。
至于说谁要当了皇上,莫说天下百姓要避讳,他的亲兄弟们,也得为此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其弟宋太宗赵匡义改名赵光义。雍正皇帝胤禛即位之后,把弟弟们名字中的“胤”字都改为了“允”字…如此等等。
刘秀当上了皇帝,当时的“秀才”只能改名为"茂才"。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世”这个字必须避讳,写“世”字的时候可以简笔,去掉一划,简化为"丗"。唐高宗登上皇位之后,为了表示对先皇的孝心和崇敬,下令不许民间使用“民”字,并把“民部”改为了“户部”。百姓口里所念叨的“观世音”,也便成为了“观自在”或者是“观音”。
我们常吃的山药最早并不叫山药,而叫薯蓣,经过两次改名,才改成了现在这个名字。第一次改名是唐朝中叶,唐代宗名叫李豫,为了避他的讳就改称“薯药”。到了宋朝,宋英宗叫赵曙,为避他的讳又改为“山药”。
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名字玄烨,千字文里面的“天地玄黄”,不得不改为“天地元黄”。南京玄武湖不得不改为元武湖、中药材玄参改叫元参。
如此等等,不胜牧举!
明朝帝王名字,为什么不用避讳呢?
首先,朱元璋时期,《大明律》就曾规定:“所犯御名及庙讳,声音相似、字样各别,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意思是说,就算是皇帝的名字,只要不是两个字同时列出,也不算有罪。而音同字不同,即便是两字音同时并列出现,也不治罪。
明朝帝王自朱棣以下,随着政权逐渐稳固,对于避讳的要求比较宽松,基本上只要不把皇帝的名字连用,就算避讳了。
曾经流传一个说法:朱棣即位后,把山东“无棣县”给改了名字,改成了庆云县。
什么原因?“无棣”啥意思,相信任何人都能懂得。不过这只是个例外,“无棣”俩字确实太过显眼了。
之后的几代皇帝,如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武宗厚照等,都是取一些常用字,并没有要求天下人避讳。
其次,取名字是太祖定的“祖训”,不可随意更改。
所以,即便这些兄弟中有人做了皇帝,那么其他兄弟也是不敢轻易改名字的。在这里,祖训明显大于了避讳,更显太祖爷余威。
他老人家在子孙后代中的地位,那是无与伦比的,也是至高无上的。老朱早早地就把各自的辈分名字给定下了,试想一下,谁敢随意更改呀?只要不是跟皇帝的名字里两个字都相同,那就可以了。
但正因为这样,朱棣一脉都按一个辈分、偏旁取名字,为了不至于重名,取名时不得不用生僻字。所以有人调侃说,他们的名字里面出现了一个元素周期表!
值得一提的是,明武宗朱厚照当了皇帝之后,曾经为他的姓避讳——皇帝姓朱,天下人就不可以吃猪肉,更不可以杀猪。
当然,他下达“禁猪令”还有一个原因,即他本人出生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当年是辛亥猪年,属猪。
皇帝既姓朱又属猪的,所以他对杀猪非常忌讳,就下了这个史上唯一的一次“禁猪令”。
这次非常严厉,几年后竟然没谁去养猪了。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三月,太常寺上奏请求将祭祀祖先所用的“猪牛羊”改为“牛羊”——老百姓家已经没有猪了!
关于为皇帝避讳一事,在古代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指正,谢谢!
-----
网友解答:
-----
说起皇帝的亲兄弟避讳皇帝名讳这个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宋朝。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他的三弟赵匡义出于避讳,改名为赵光义。当然,最惨的是四弟赵匡美,二哥称帝时改名赵光美,结果二哥死后继位的是三哥,不得不再次改名赵廷美。由此可见,即便是皇帝的兄弟那也得先尊臣礼,避皇帝讳。
那么为什么明朝皇帝的兄弟就不讲究这个避讳呢?
比如宣德皇帝朱瞻基的兄弟就分别有朱瞻埈、朱瞻墉等,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兄弟叫朱翊镠。其实,这个就得说起朱元璋的祖训了,明朝无论是皇帝还是藩王,名字的第一个字其实都是固定的,比如燕王朱棣一脉,子孙名字就需要按照“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这个顺序来依次取,但每一代不可能只生一个儿子,这就会出现兄弟们名字首字是相同的,由于是朱元璋定的“祖训”,所以,即便这些兄弟中有人做了皇帝,那么其他兄弟也是不敢轻易改名字的,在这里祖训也就大于了避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明朝对避讳相对宽松,《大明律》就曾规定:“所犯御名及庙讳,声音相似、字样各别,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也就是说,就算是皇帝的名字,只要不是两个字同时列出,那也不算有罪。
-----
网友解答:
-----
古代避讳制度,讲求“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其中皇帝显然属于尊者,所以在皇帝继位之后,他的兄弟都需要改名。如宋代,赵氏长成的三兄弟赵匡胤、赵匡义、赵匡美,在赵匡胤当皇帝时,老三、老四分别改名成赵光义、赵光美,老三赵光美当皇帝时,老四又不得改名为赵廷美;再如清代,雍正继位之后,将其兄弟“胤”字辈都改为“允”字辈。
明代之前的宋代,之后的清代都有执行这一制度,为什么偏偏就是明代没有呢?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明朝避讳宽疏的原因,连朱元璋在位时修的《元史》都没有避讳朱元璋的名字,里面的“元”字出现了6700多次,“璋”字出现了40多次。
看有答主将原因归结为朱元璋确立的字辈,严格说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宋代和清代同样确立了字辈,如宋代太祖派、太宗派、魏王派各有十四字字辈,分别为: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学;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清代也有胤、弘等字辈。
但为了免于避讳,宋代将皇位继承者由双名改为单名,如赵匡义的第三子赵德昌,本用德字辈,但再立为皇太子之后改名恒,这样,他的兄弟就不需要再改名了。宗以后,大多沿用这种方式,如真宗第六子赵受益(“允”字辈),册封皇太子时改名祯,是为仁宗;仁宗无子,以濮王赵允让之子承嗣,赐名赵宗实(“宗”字辈),后被册立为皇子,改名赵曙。
也即宋朝避讳,最初由改皇帝兄弟辈的字辈,然后转变成改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宋朝这一制度在清代得到继承。
清代康熙时将儿子按照统一的字辈命名,雍正继位后,以避讳为由将兄弟们的字辈“胤”改为“允”。但是乾隆并不重视,乾隆继位之后以“朕以避名之典,虽历代相沿,实乃文字末节,无关大义”为由,并不要求避讳,所以他的兄弟仍然使用“弘”字辈。
不过乾隆对其后的继承人做了规定,“朕以为与其改众人之名,以避一人之名,莫若改一人之名,使众无可避,较为妥善”,将其后的“永”字辈、“绵”字辈改为“颙”、“旻”,但只要求皇帝一人更改,所以继位的嘉庆皇帝名字由“永琰”改为“颙琰”、道光皇帝“绵宁”改为“旻宁”。
-----
网友解答:
-----
避讳是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独特文化现象,指的说话或者写文章时遇到皇帝或直系长辈的名字时有意识地进行回避,比如通过改字法、缺笔或空字等方法。
字辈取名的由来
避讳之说起源很早,最迟不晚于春秋时期,而盛于唐宋。避讳对象一般又分为帝王、长官、圣贤和长辈。其中,帝王排在首位,也是全天下的人都需要避讳的对象。
而皇帝的同辈兄弟需要改名字避讳,意味着皇帝的名字是复名,而且中间一字代表辈分,这样兄弟们都有一个字是一样的。典型的例子就是赵匡胤登基后,弟弟赵匡义和赵匡美分别改名赵光义和赵光美,赵光义登基后,赵光美又改名为赵廷美。
按字辈取名从东晋就开始有了,但是并没有广泛流行,辈分的选择也往往是父亲或者祖父临时选择。举个例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都是带“承”字,但是李世民只有长子李承乾带了承字,其他儿子比如后来登基的李治就没有。
直到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创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字辈谱,他为自己和两个弟弟的后代分别定了14字的辈分。
太祖赵匡胤一系: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
太宗赵匡义一系:德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赵匡美一系: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古光登。
所以,按字辈取名,应该是从宋朝才开始广泛流行起来,在此之前,历朝皇帝很少遇到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是宋朝,除了赵匡胤的兄弟需要改名外,后面皇帝的兄弟也不需要改名。
因为从赵光义开始,为了方便,皇帝主动改名。毕竟像“光”和“义”这种字太常用了,如果自己不做榜样,随着皇朝延续,需要避讳的字将会越来越多,给全国上下都会带来很大不便,于是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为赵炅。
后来的宋朝皇帝,大多数都仿照赵光义的做法,在被立为太子时就改名。比如宋真宗赵恒,原名赵德昌;宋仁宗赵祯,原名赵受益;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等。皇帝自己改了,同辈兄弟们当然不用改了!
宋朝被元朝灭亡后,由于元朝汉化程度不够深,很多皇帝甚至都没有专门的汉名,避讳当然无从谈起。
明朝单字不用避讳
到了明朝,朱元璋不仅学习赵匡胤,搞起了按字辈给皇室起名,还奇葩地规定后辈的名字必须带有五行的偏旁,顺序是“木火土金水”。以至于后来,这些汉字不够用了,很多人生造了带五行偏旁的生僻字。
作为集权统治的代表人物,朱元璋对避讳的事情看得还是比较重。比如“元宝”被改称“通宝”。但是朱元璋本人带头制定的《大明律》,又对避讳做了进一步解释,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同音字和形近字不算犯讳,皇帝的名字是两个字的,只要不是一起用,也不算犯讳。
凡上书,若奏事误犯御名及庙讳者,杖八十。余文书误犯者,笞。若为名字触犯者,杖一百。其所犯御名及庙讳,声音相似、字样各别,及有二字止犯一字者,皆不坐罪。
比起唐宋时期的避讳,《大明律》已经宽松了很多。往后,明朝历代皇帝对避讳的态度都更加开明。比如朱瞻基登基后,就下圣旨说自己的名字不需要避讳。一代明君朱佑樘也专门重申了“二名不偏讳”,就是只用一个皇帝的名字时不需要避讳。
“御名庙讳及亲王名讳仍依旧制,二名不偏讳,不必缺点画,违者黜落。”
皇帝都这样三令五申了,老百姓不用避单字讳,作为皇帝的兄弟就更不用避讳了。这就是明朝皇帝兄弟不用避讳的原因。
清朝也只有雍正兄弟改名
其实兄弟需不需要避讳,完全取决于皇帝的态度。大家常用雍正的兄弟将“胤”改为“允”字的例子来说明皇帝兄弟需要改名避讳,其实放眼整个清朝,除了雍正,其他皇帝兄弟都不用改名。而雍正后来允许十三阿哥允祥用回“胤”字,也是把这个当成了一个荣耀。
等到乾隆上台时,因为有感于父亲雍正对兄弟过于刻薄,为了拉拢宗室,特意强调不用避讳,真要是内心不安就用缺笔画的形式代替即可。
朕思尊君亲上。臣子分谊当然。但须务其大者。以将恭敬。至于避名之典。虽历代相沿。而实乃文字末节。无关于大义也...嗣后凡遇朕御名之处。不必讳。若臣工名字有同朕。心自不安者。上一字、著少写一点。下一字、将中间禾字。书为木字。即可以存回避之意矣。尔部可传谕中外。一体遵行。
往后,清朝要么皇帝自己改名,要么使用缺笔来避讳,再也没有发生过皇帝兄弟改名的事情。
-----
网友解答:
-----
中国古代有一个独特于其他国家的制度就是避讳原则。
所谓避讳就是做臣子,作为后代必须避免使用君主和父母祖上的名字中的字。例如刘邦的名字“邦”,在汉朝就不能再出现,遇到这个“邦”字,必须改为其他的字,所以相邦改成了相国;而子女后代则要避讳祖上的父母名字,最典型的就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母亲名叫贾敏,因此林黛玉读书一遇到“敏”字,必须要改读“密”。还有就是著名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可见避讳的严重。
相比普通人的避讳,避讳皇帝的名字最严重,不光当时要避讳,死后也要避讳,甚至于就连前人也要给现任皇帝避讳,例如汉宣帝名叫刘询,而诸子百家有一位荀子,虽然写法不同,但是读音一样,因此几百年前的荀子就必须改名叫做孙卿。如果没有避讳皇帝的名字就有性命之忧,清朝王锡侯《字贯》一案,乾隆发现王锡侯编纂字典,居然对于他们祖孙三代的名字居然没有避讳,恼怒的乾隆直接杀了王锡侯,子孙被杀,族人被发配。“被诛时情状甚惨”。
由此可见在封建王朝时期,避讳的严重程度。可是在明朝,避讳却没有这么严重,明朝皇帝的名字有很多常用字,例如朱元璋的元、朱高炽的高等等,甚至于这些皇帝的兄弟子侄都没有避讳,他们和皇帝依然使用同一个辈分,仅仅最后一个字不一样,这种事很不寻常,要知道宋朝赵匡胤登基后,他的弟弟赵匡义、赵匡美分别改名赵光义、赵光美,最后赵光义登基,赵光美又一次改名赵廷美,可见避讳无处不在,皇帝的辈分也必须改,可是明朝皇帝的辈分为什么不用改?
明朝皇帝的同辈兄弟之所以不用改名字可以继续使用和皇帝一样的辈分,这是朱元璋定下的规定。
首先,朱元璋一生子嗣众多,光儿子就有二十六个,除了夭折的,长大成人二十四个。这样一来朱元璋的后代必然是个庞大家族,为了避免子孙过多,后代无法辨认是哪一支的后人,朱元璋给二十三个儿子(八子被他除名)分别拟定了二十个字辈。他规定自己的后代必须依照这个辈分取名字,下一个字必须带上金木水火土的偏旁。
朱元璋时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家的老祖宗,因此他定下的规定就是金科玉律,是不允许更改的,因此皇帝不敢违反,让自己同辈兄弟改名字,这是对朱元璋不孝,他们也不敢背上这个恶名。
其次,朱元璋没有像之前的朝代那样严格执行避讳,他坚持“二名不偏讳”的原则。
“二名不偏讳”就是说名字只要两字不连起来用,那个字都不用避讳,比如朱元璋的元和璋,这两个字你只要不连起来用,单独用元或者用璋都不用避讳。
这个原则并不是朱元璋发明的,它出现的很早,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是因为古人起名字都取单字名,很少取双字名。
朱元璋的后人除了儿子一辈,都取得双字名,因此可以使用,而朱元璋使用这个原则后,明朝皇帝的名字,只要不一起使用,都可以使用,因此也就不用改名字避讳了。
最后,改名字很麻烦。要知道朱元璋的后代都是龙子龙孙,都要登记上皇室户口簿上面,如果新皇帝登基,马上就让兄弟们改名字,那么就要在宗室里掀起一场改名活动,所有人都要改,原来清晰的宗室户口要大费干戈进行更改,投入巨额人力物力,要知道皇室户口簿可不是三五个人就完了。
同时皇帝没登记之前好不容易熟悉这些亲兄弟,叔伯兄弟,远支兄弟,最后一改名字一个都不认识,皇帝谁都不认识还得一个个查这个人之前叫什么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因此还是不改名字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