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当上皇帝后重用贾诩,孙权得知后为何断言魏国要亡?
曹丕当上皇帝后重用贾诩,孙权得知后为何断言魏国要亡?
-----
网友解答:
-----
真正的原因就是只会阴谋,不会阳谋!
-----
网友解答:
-----
引言
贾诩,这个被人称之为“毒士”的诡谲谋臣,即便是在人才济济的曹魏集团,都牢牢地占有一席之地。
曹魏集团里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被后人并称为五大谋士。
荀彧有谋国之才,是当之无愧的宰辅之臣,其所谋者,国之正道;
荀攸有谋战之才,每有战事,他都是曹操身边的不二人选,有荀攸的地方,罕有失败;
程昱有谋主之才,追随曹操,忠贞不二,即便是最危急时刻,他依旧坚信曹操是主公的最好人选;
郭嘉有谋人之才,看透人心,琢磨人性,无论敌友,对郭嘉而言都是透明的;
贾诩有谋“败”之才,胜中取胜不是才,转危为安,败中取胜,一经开口,便是搅弄风云。
分析
这曹魏集团的五大谋士,贾诩属于“降而复叛”之人。也是因为他的缘故,曹操折损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
按理说,曹操与贾诩是有着血海深仇的。如此大的仇恨,曹操再怎么爱才如命也不应该去原谅他。
可事实上,曹操真的原谅了贾诩,并且接受了贾诩。一方面与曹操爱才有关,而另一方面是因为贾诩是真的大才。
在与袁绍的中,贾诩准确地分析出了曹操的优势;在赤壁之战失败前,贾诩也给了曹操最合理的建议;在面对西凉大军时,贾诩又指出了以离间之计来取得胜利。
而在曹操因为选择继承人而为难的时候,也是贾诩的一席话点破了曹操的犹豫,给曹操指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
“毒士”贾诩贾诩之所以被人称之为毒士。是因为他的确够腹黑,他做事的确只从所需者的利益出发,而不去考虑更多的因素。
就拿他给李榷郭汜所提的建议来说:
诩曰:“闻长安中议欲尽诛凉州人,而诸君弃众单行,即一亭长能束君矣。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
这一建议,对所需者的确是可以谋取利益的。可这一谋造成的各种负面后果,百姓的生灵涂炭,贾诩看不透么?以贾诩的智慧自然可以看透,但他还是出了。
从这一点上看,贾诩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包括后来给张绣出的降而复叛,叛而复降。这都证明了贾诩的自私。
他的这一左右摇摆,与其说是“首鼠两端”,倒不如说是“待价而沽”。无论是降曹也好,还是叛曹也好,贾诩就是要通过这种方式给自己做宣传。
他要让曹操看到自己的“诡谲”,明白自己的价值。他给张绣的谋划,其实是在给自己铺路。当然,曹操也看出了他的厉害,所以在他二次降曹之后,才没有杀他。
可这一次,贾诩的“毒”变得就不再“毒”了。他很少在曹操面前展现自己的计谋,可一旦开口,事后一定能够证明他是正确的。
而且,他在曹操那里所出的计谋,也再没有通过伤害他人而达成目的的了。“毒士”不“毒”,开始走“正谋”。这些其实都可以佐证一个问题,贾诩之“毒”,就是在为自己则主。只是这个手段太过阴诡了。
孙权之“笑”在贾诩的“帮助”之下,曹丕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曹操的继承人。
而曹丕在成为曹魏集团新主人之后,对贾诩这个有恩于他的人,也并没有亏待:
文帝即位,以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邑三百,并前八百户。
太尉啊,那可是三公之一,绝对的国家重臣。曹丕给贾诩的回报是真够大的。以贾诩之才,贾诩之功,他担任这个职位是毫无问题的,可东吴集团的孙权却不这么想:
魏略曰:文帝得诩之对太祖,故即位首登上司。荀勖别传曰:晋司徒阙,武帝问其人於勖。答曰: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曹丕任命贾诩为太尉,这件事和东吴八竿子打不着,孙权有什么理由笑呢?
孙权之笑还是荀勖之笑贾诩的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在陈寿看来,贾诩是不亚于张良的人:
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
至于贾诩的人品,从他早期的谋略之毒,个人操守之摇动,这个人的人品的确有问题。
总而言之一句话,单就人品而言,贾诩绝非是敦厚君子。仅此一条,就足以让荀勖拿出来说事。作为东汉大经学家荀爽的后人,荀勖对其先祖是极为推崇的。
他的追求其实就是做一个标准的君子。虽然荀勖的一生也没有做到“忠臣不事二主”,但从精神追求而言,他厌恶贾诩也是正常的。
所以,当晋武帝司马炎问及三公人选之时,荀勖毫无保留表示了自己的根本观点——人品为先。
基于荀勖本人的家世和个人经历来看,小编有理由认为荀勖的一番话只是在拿贾诩来说事情,至于是否有孙权之笑这还是有待商榷的。
那如果孙权真的笑了,又是因为什么而笑呢?就三国乱世而言,孙权即便真的笑了,所笑也并非是因为贾诩之为人,而是因为贾诩之影响。
在贾诩进入曹魏集团后,他其实是非常低调的:
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
贾诩对自己的过往很清楚,所以他不愿意过多地参与政治。可曹丕上位之后,他给了贾诩太大的权力,这无疑给了人们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就是不论你的人如何,只要你对我有用,我就会重用你。这个信号一旦放出,对于国家的整体政治导向是不好的。会让政权从上层开始出现混乱。
更何况,曹丕在任命贾诩为太尉的同时,又任命华歆为相国,王朗为御史大夫。这个高层管理班底,完全是相悖的治国理念。
孙权之所笑,并非是断言魏国要亡。他笑的是曹丕的这个安排,可能会让曹魏集团在管理方面出现混乱,而自己则好浑水摸鱼,好好发展。
结语
还是那句话,从能力而言,贾诩担任三公丝毫没有问题。
但从贾诩的经历而言,给贾诩委以重任,会影响曹魏集团的整体政治风气。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曹魏的发展。所以,孙权会因此而笑。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这件事是荀勖自己杜撰的,他只是要通过这件事来给司马炎进言,希望司马炎在选择司徒方面可以慎重,选拔人品正直的人。
-----
网友解答:
-----
孙策病死的前后,孙氏的势力范围已达会稽丹阳等五郡,但是当时的情景是宾客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江东处于权利交接的同时又因豪杰并起,而且没有稳固君臣之间的关系和名份。说孙权接手了一盘散沙不足为过。
可是,孙策依然决定舍弃亲子接掌,而是选择了亲弟孙权继任来保存孙氏基业,就是因为孙权有一个孙策自认不如的天赋,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识人用人,能尽其才,是孙权的看家本领,也是他保守江东的凭借。
然而,他却对曹魏的一项人事安排嗤之以鼻,连连失笑。而被嘲笑的两人还不是什么无名之辈,其中一人曾以寥寥数语而使几经蹂躏的东汉永无翻身之时。他就是被后世公认的“三国第一毒士”,贾诩。进而连带曹魏的开国之君曹丕,也不能幸免。
孙权嘲笑的原因主要是,曹丕在篡汉之后,任命了贾诩为太尉。
太尉一职,后改为大司马。因权势过重,汉高祖至汉武帝几经撤立。东汉时期也是如此反复,可以看到当权者对于这个主管全国军事的主官也是爱恨交加,难以取舍。
到了曹丕建立魏国重新设立太尉,其地位是超出其他两公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即司徒和司空)。曹丕任贾诩为太尉,足以证明曹丕确实有看重贾诩的意思。
而孙权之所以不看好曹丕和贾诩,其中确实有不妥之处。
一、人品
贾诩,武威姑臧人。很早就有才名,被举为孝廉为官。为官期间也未有什么惊人表现,很是平庸。
一段时间后,因母亲病故,贾诩就势辞官归家。
也就在路上,贾诩遇到一帮氐族的叛乱份子,贾诩和同行的几十人一同被劫持。
氐族此时虽不能主导西凉的局势,可是时常与羌族一同叛乱。在东汉末期,受命平叛时常有皇甫规,段颎以及张奂三人先后为帅。但是三人的所侧重的路线不同,皇甫规和张奂两人多以剿抚并行,更是以清正廉明享誉西域各地。段颎侧重以暴制暴,强调赶尽杀绝以绝后患。
贾诩为了不被氐族叛乱份子残害,多次宣称自己是段颎的外孙,使得氐族投鼠忌器,不仅不敢加害贾诩,反而是恭敬有加的将其释放。
至于与他同行的人则无一脱逃,尽皆死于非命。这一段经历,使得贾诩的人品被定性。
之后,贾诩又主动投身于董卓。董卓被吕布和王允联手设计除掉后,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听从了贾诩的策略,相互联合攻取了长安,诛杀王允,驱逐吕布,劫持了汉献帝刘协,使得东汉朝廷无法管理地方,加上黄巾军还有剩余力量存活,各州郡尽皆自立门户或相互吞并,天下自此大乱。
紧接着贾诩又相继投奔段煨、张绣等,却没有一个善类,要么是割据一方的军阀,要么是在众大军阀环伺之下的小军阀,成为城头草,处世的风格只有一条,以自身的利益为中心。这种做法被延续下来,对贾诩几乎有再造之恩的张绣,在曹丕追责张绣杀其兄长曹昂之事,也未见贾诩为故主求情。
贾诩在黄初元年(公元220)为太尉,此时已经74岁高龄,三年后既黄初四年六月,在任上离世。曹操在世时,贾诩的职务一直没有变动,还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也就是贾诩劝解张绣归降后曹操五年后,才获得的太中大夫,主要行使谋士的职能而已。并未在曹操的封国魏国之内任职。
太中大夫一职直到曹丕登基之后才被拿掉,整整被曹操闲置了十多年的时间。这与曹操任人唯贤,不以他人过往及人品为喜好的风格不符。
贾诩对此的看法是,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
其实,贾诩的这段经历还是与他人品有些关系,纵观曹操倚重的谋士如荀彧荀攸叔侄以及程昱郭嘉等人,无不是品行如一的人,贾诩虽屡获曹操咨询,却也没见曹操将其大用。
而曹操的继任者曹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一继位就任命贾诩为太尉。这无形之中也将曹丕真实的品性,透露了出来。古话说的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向标榜自己为明君的孙权肯定会嘲笑曹丕和贾诩一番的。
二、亡国论
在史书上是没有看到孙权有关曹魏的定语。即便是有,也是一种猜测。不过,这种猜测确实有一定的依据。
曹操平定北方主要依仗的是武将和文臣的合力。根据所在的地段不同,武将多是来自于曹操的本家,是为谯沛集团。文臣谋士多是出自于汝颖集团。
贾诩的出身,上文已经说过,是出自武威,也就是为人熟知的西凉。
西凉在两汉时期,出的最多的是一干能征善战的武将,而不是谋士,主要是因为与羌族还有更早之前的匈奴一直保持着对战的状态,几乎两汉的每代帝王都要耗费一大部分的精力去应对。
贾诩却成为其中的另类,其早期的经历即为官之前必定也颇为奇特。据唐朝的史学家考证,贾诩的先祖是西汉名臣贾谊。如果从家学和环境考虑的话,贾诩则更为奇特了,他甚至可能是文武双全。
但是,就是如此一位人才,在进入曹操阵营之后,却是左右为难。
他究竟该依托武臣,还是加入到文臣之中,从而确保自身的利益?
事实上,贾诩并没有明确加入哪一方,他在曹操在世时,采取了张良的做法,一改之前极具进攻性的战略前瞻眼光,也抛弃了他拥有的洞察人性的本领。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
只是在曹丕需要一些计谋来增加他成为王太子几率的时候,贾诩给与了一番建议。
一个就是杨修举报曹丕私通外臣。
另一个是曹丕询问如何稳固现有之位。
最终,曹丕遵循贾诩的建议,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获得了太子之位。
曹丕所接受的建议是符合汝颖集团的喜好,也因此获得了一定的支持,包括荀攸钟繇和陈群等人。
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说的话,曹丕实质并不是咨询贾诩的意见,更像是逼迫贾诩拿出真实的态度。
在荀彧和荀攸,郭嘉和程昱相继离世之后,原本属于中间派且智谋过人的贾诩无形之中成为了曹操阵营之中元老。加上曹丕极为疑惧谯沛集团支持的曹植等宗室,以武力威胁自己的帝位,一再进行打压。文武双全微微偏向文臣的贾诩,就在这种情景之下上位。
这明显的释放了一个信号,曹魏内部斗争是以文臣为主导且占据优势,而不是宗室武将为主导,大权有旁落的迹象,为此就有亡国的迹象。
总之,贾诩不被重用,显示了曹操以武定国的路线,而曹丕重用贾诩,则表明了曹丕日后治理朝政的目标。
最重要的是贾诩对一统天下的策略,对孙权来说自然是一件喜事,而相对曹操曹丕父子来说是却比较消极。贾诩先后劝说曹操和曹丕不要以武力征服东吴孙权,而是要养精蓄锐,增强国力,而后以德服人。
可如果从贾诩本身考虑的话,贾诩以前以自身为中心的想法,已经被现实击垮,并开始转变,但在曹操和曹丕的反对之下,再次溃败下来,更为糟糕的是上天留给贾诩的时间并不多了。
-----
网友解答:
-----
魏文帝曹丕当上皇帝后重用贾诩,委以三公太尉之职,孙权得知后觉得可笑,并断言魏国要亡。
为何孙权得知曹丕重用贾诩后,会断言魏国要亡呢?“三公具瞻所归,不可用非其人。”因此,担任三公之人非常重要,应该可以引导社会风气,并且能够树立道德楷模。但是,贾诩重谋轻德,巧谋不顾家国,善于权谋求生,善于见风使舵,并非有德之人,而曹丕却委以三公之职,自毀长城,所以孙权才说魏国要亡。
巧谋不顾家国
据说董卓被杀后,王允等人准备清算董卓的余部,贾诩也在名单内。当时,许多董卓余党非常害怕,准备各自逃亡,贾诩挺身而出,劝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长安,“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李傕、郭汜等人依贾诩计策,率军奔袭长安。长安城破后,李傕等人放纵军队到处掳掠,长安百姓被杀达数万人,原来长安官史也大都被杀,如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和司徒王允及其妻子。
贾诩巧谋让李催等人攻下长安,但同时给长安带来灾难,长安几乎变成废墟,该行为可谓失德。
善于权谋求生
贾诩年轻时,因为生病辞官回家,路上碰巧遇到氐人叛乱,贾诩与路人一起被氐人抓住。
当时的太尉段颎,镇守西凉,在氐人中威望很高。于是,贾诩谎称自己是段颎的外孙,由于氐人害怕段颎报复,便把贾诩放了,同行其余人都被杀。
贾诩使用权谋诈术来求生,并非大儒之行为。
善于见风使舵
最初,贾诩原是董卓的一名部将,当董卓被杀死后,贾诩便献计,让李傕和郭汜反攻长安。
随后,李傕等人遭遇失败,贾诩开始投奔段煨。然后,因段煨的猜忌,贾诩又转投张绣,成为谋士。贾诩在张绣账下,用计两次打败了曹操。
最后,在官渡之战,贾诩劝张绣一同归降曹操,让曹操取得宫渡之战胜利。此后,贾诩在曹操麾下效力,并被曹丕重用。
可见贾诩多次更换山头,善于见风使舵,追随过很多势力,毫无忠心可言,并不是有德之人。
总而言之,当时贾诩不是一个德高望重之人,难怪有“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
-----
网友解答:
-----
孙权最大的本事,是团结一大帮有实力的世家大族共保江东。所以,孙权为人做事都比较滑头,轻易不会跟臣下翻脸,东吴君臣之间其乐融融,还能互相开开玩笑。
可是,你要是当真以为孙权拿那些臣下当兄弟就大错特错了。当外部威胁解除(主要是曹家三代英主都去世了),孙权就开始翻脸了,逼死了很多江东的世家大族的头脸人物。
不过,站在前期孙权的立场,他肯定要费尽心思跟他的臣子们保持同一阵线,说他们爱听的话,做他们喜欢的事。
(孙权很“滑头”地处理与世家的关系)
这是孙权自己底子差,不会打仗、也不会理政,氏族也不是名门大户,所以他不够硬气。
那这些世家大族最喜欢什么事呢?自然是全天下的好事都留着给他们最好了。世家大族每个都是万贯家财,他们不差钱,缺的是什么?自然就是“名了”。在那个时代,“名”的至高境界就是做三公。
你看,弘农杨氏五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都是当时了不得的世家大族呀!不管是哪一个大家族,都想着给自己脸上贴金。
三公,是国家最高的三个职位的统称,各方的说法不一样。
西汉初年指的是司马、司徒、司空。到了汉武帝时期就改了,指的是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到了东汉时期,刘秀觉得三公的权力太大,就设了个尚书台,管理全国政事,架空了三公。
可是,虽然实权没了,三公的官职还保留着,只是成了荣誉称号,被授予德高望重的老臣,用来给全国官员和百姓树立道德楷模的。
所以,做了三公,未必就真有实权,但却系天下民望,名声特别大,轻易不会授予普通人。非得是名门望族,或者是经学世家才可以服众。
(刘秀设尚书台,架空三公)
说完了这个时代背景,我们看看曹丕是怎么干的。
曹丕时代的三公都有谁呢?
太尉是贾诩,司徒是华歆,司空是王朗。
这几个人都不是一般人哪!
贾诩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设计西凉军祸害关中,把重症缠身的大汉朝折腾到名存实亡。
华歆则是曹操忠实的打手,曾经在“密带招事件”中拖着伏皇后的头发走向外殿,还当众挤兑汉献帝,争抢着要做曹魏的元勋。
王朗是经学名家,可是一辈子当官,几乎没有办好几件事,可谓是相当低能。
孙权一翻曹魏帝国这三公的简历,心想,曹丕这怕是脑子坏掉了吧,要是全国官员和百姓都学习这三个人,那曹魏帝国不就完蛋了?
(曹丕不爽世家很久了)
孙权:曹丕啊曹丕,你说你脑子是不是坏掉了?
可是话说回来,孙权讨好世家那是有理由的,天天被曹丕逮着按在地上摩擦,不对世家大族好一点,指不定哪天就被他们给卖了。实际上,东吴投降曹魏的将军有不少,屡禁不止。
可是曹丕没有太多顾虑呀!曹家的势力强一点,不用太看世家大族的脸色,而且由于曹操逼死了荀彧,颖川的士人集团对曹家也不对付,曹丕也懒得伺候。
陈群也是颖川士人,他上陈的九品中正制,曹丕准了,这算是曹丕留给颖川士族的面子。可是,曹丕他也想扳回来一局呀!
怎么办呢?
世家大族不是都想要这个“三公”吗?你们符合标准,可是不符合我的心意。皇帝别的没有,任命“三公”的权力还是有的。这三个也不是很有实权,看你们好意思抢?!
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态,世家大族已经形成了政治垄断,所以,这样的安排对底层老百姓没什么影响,充其量就是恶心一下那些世家大族。
曹丕可以这样做,因为世家大族此前不喜欢曹丕继位,他们更瞩意才华横溢的曹植。曹丕是在二流世家司马懿和寒门才子吴质的帮助下,才坐稳了世子位。
(司马懿最后也成了三公)
所以,曹丕上位后,会把“三公”的位置留给世家大族?让这些世家大族名声更强,再来挤兑皇帝吗?想都不要想。
至于孙权笑曹丕,就是告诉江东的那些世家大族:看看,曹丕这小子把“三公”都给了这样的人,我孙权认为这是不对的,我是跟你们一条心的!
这最多算是一种政治态度吧。
------------------
推荐阅读:
在打德州扑克的经历中,你经历过最惨痛的下风体验是什么?是如何度过的?对扑克的看法与之前相比有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