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奖给了量子纠缠,就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吗?
今年诺贝尔奖给了量子纠缠,就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吗?
-----
网友解答:
-----
刚刚,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今年的物理学奖颁向量子纠缠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分别是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约翰·克劳泽John F. Clauser以及安东·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们用纠缠光子进行实验,证明了贝尔不等式不成立,并以此开创量子信息科学。
换言之,他们成功证明了爱因斯坦是错的。
他们三人将共享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塞林格还是潘建伟院士的博士导师。
量子纠缠效应描述的是一个亚原子粒子的状态改变会如何在瞬间对另外一个亚原子粒子的状态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瞬间发生的,不论这两个粒子之间相距有多么遥远,即便位于宇宙的两端也是一样。这就违背了爱因斯坦所认定的,即信息的传递速度不得超越光速的理论,因而爱因斯坦认定这种现象是不可能发生的
简单而言,这种现象是说两个亚原子粒子相互之间可以具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近,一个研究小组开展的一项实验决定性的证明了,当年曾被爱因斯坦嘲讽为“幽灵般的超距作用”的现象的确是真实存在的。
量子纠缠效应描述了一个亚原子粒子的状态可以立即对另外一颗亚原子粒子的状态产生影响的现象,不论这两颗粒子之间相距有多么遥远。这样明显“反常”的现象惹恼了爱因斯坦,因为在他看来,在空间中两点之间以超越光速的速度传递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
-----
网友解答:
-----
爱因斯坦没有错,其实量子纠缠体现的不是物质层面的特性,是空间特性。空间本身不存在距离概念,是物质(能量)为空间创造了距离和维度概念,相对论反映的是物质(能量)在空间中的表现特性,能量的最快移动速度就是光速;量子纠缠表现的是空间本身的特性,空间与距离无关,无论纠缠的粒子距离多远,其空间特性永远是同步表达的。
人类目前的科学认知,仍然停留在能量(物质)层面,而欠缺了对空间的理解,能量和空间是构成宇宙本源的两个基本要素,量子纠缠为人类打开认识宇宙的一扇新的大门,人类未来会逐渐明白,空间才是宇宙的根本
-----
网友解答:
-----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量子纠缠和量子信息的开创者,可以说实至名归。他们三人在2010年共享了沃尔夫物理奖。今年又共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用于纠缠光子的实验确立对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以及量子信息科学的先驱性工作”。获奖者因为设计实验,证实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从而验证了我们的自然界是按照量子的规律运作的,而非含有某种未知的隐变量。可以说这个发现是深刻的,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同时这也意味着量子纠缠的确立,因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Zeilinger获奖后接受采访时说,很抱歉,爱因斯坦先生,你的结论是错误的。
爱因斯坦的观点可以用其名言“上帝不掷骰子”来概括,即世界的本质不是随机的,与经典力学的观点一致。那些看起来无法解释的随机现象,是因为有尚未发现的“隐变量”,一旦我们找出了这些隐藏着的变量,随机性就不复存在了。量子纠缠实际上是爱因斯坦、薛定谔等人的研究成果。爱因斯坦构想了一个思想实验,描述了一个不稳定的大粒子衰变成两个小粒子(A和B)的情况:大粒子分裂成两个同样的小粒子。小粒子获得动能,分别向相反的两个方向飞出去。如果粒子A的自旋为上,粒子B的自旋便一定是下,才能保持总体的自旋守恒,反之亦然。他们由此构建了一个不等式——贝尔不等式。不过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公布,验证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也就是确认了爱因斯坦在这方面存在错误。
科学毕竟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就是不断推翻前人的观点,发现新的奥秘!虽然如今证实了爱因斯坦的观点存在错误,但他依旧是伟大的,依旧是我们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网友解答:
-----
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被颁发给三位科学家分别是:法国物理学家阿兰·阿斯佩、美国理论和实验物理学家约翰·克劳泽以及奥地利物理学家安东·塞林格。
此次三位科学家获得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的贡献便是验证贝尔不等式不成立方面的先驱性工作。
什么是贝尔不等式?为何跟量子纠缠有关?为什么要说爱因斯坦错了?
我们都知道二十世纪物理学有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爱因斯坦靠一己之力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牛顿的经典力学给予重击,当然相对论的提出并不是彻底否定经典力学,而是一种修正。
而爱因斯坦也算是量子力学的奠基者,爱因斯坦获得的诺奖就是光量子理论,首次提出光是一份份能量的概念即光量子,解释了光电效应,其实这也算是为量子力学的横空出世打开了大门。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爱因斯坦既然是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为什么到最后还要反对量子力学?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爱因斯坦反对的并不是量子力学,而是哥本哈根派对量子力学的诠释。
对于哥本哈根派对量子力学的诠释,老一派物理学家都是难以接受的,例如薛定谔的猫思维实验就是在嘲讽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而爱因斯坦也给出了反击,那就是EPR实验。
关于EPR实验
所谓的EPR实验现在应该称之为EPR佯谬,就是因为爱因斯坦错了。
1935年5月爱因斯坦同物理学家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在第47期《物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字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备的吗?》,在这篇论文中的核心思维实验被命名为EPR实验,也就是以三位作者名字首字母来命名的。
这个实验的大体意思便是一个基本粒子在空中飞行,受到外力后一分为二,我们暂时把这两个粒子称之为A粒子和B粒子,假设这两个粒子飞到宇宙的两端,总之是距离非常远。
这个时候我们去观测A粒子的自旋状态,如果按照不确定性原理,在没观测之前它是不确定的(简单理解成既左旋又右旋),如果A粒子是左旋的,那么B粒子必须是右旋(已知的理论已经证明)。那么问题来了,B粒子是如何知道A粒子的自旋状态?两个粒子相隔那么远,岂不是要超光速信号传播了?
这就是著名的EPR思维实验,在当时的环境下不超光速已经被所有科学家认可,也算是一条铁律,那么该如何解释哪?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量子纠缠了,而波尔给爱因斯坦的回复也是如此,无论两个粒子相距有多远都算是处在纠缠状态,属于一个粒子。
关于贝尔不等式
科学上争论再多都没有意义,拿出实验证明一下就可以让所有人闭嘴,贝尔设计出了一个贝尔不等式,让EPR从思维实验走向实验室。
如果是实验证明贝尔不等式成立,那就说明A粒子和B粒子在分开的那一瞬间就决定了自旋的方向,这也说明爱因斯坦是正确性,哥本哈根派的不确定性原理是错误的。
而如果证明贝尔不等式不成立,那就说明A粒子和B粒子自旋状态并非是在分开瞬间确定的,换一句话说就是:爱因斯坦错了,EPR实验变成了EPR佯谬!
而上述三位科学家,他们通过光子纠缠实验,终于确定贝尔不等式在量子世界中不成立,所以才有说爱因斯坦错了。
-----
网友解答:
-----
笑谈 如果你们两个天定有缘 ()纠缠的粒子 叠加形态 那么你们就是超越时空的纠缠粒子 恭喜你们有缘人 时间空间都不可阻挡 最终一定成眷属 最不济也是一点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