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上亿人口,打不过人口三十万不到的后金?
为什么明朝上亿人口,打不过人口三十万不到的后金?
-----
网友解答:
-----
明朝不是被清军打败的,而是败于内部人之手,清军只不过担负了最后推一把的力量。
中国历朝历代的读书人,经常用的一句话:天意。其实天意即人心,但是这些能影响到国运的人,才代表真正的“人”心。
这些人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文化人群体,也就是读书人的世家。这些人大都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有着非凡的影响力。在朝是所谓的“清流”,其实也不过是贪官。在野有话语权,对于身边一定范围的老百姓有较大的影响力。所谓皇权不下县,原因就是乡下是“乡贤”的乡下,普通百姓大多是他们的雇农和租户,因此影响力很大。
第二,富商群体,尤以后世闻名的晋商,影响力最大。
这些富商群体,跟第一条说的文化人群体结合,构成了明朝财富的主体部分。由于朱元璋以来,取消了宰相职务,文人和富商的话语权,表面上大为削弱,实际上在朱棣死后,就比朱元璋时期权力更大了。
只要朝廷有增加商税的打算,他们就口口声声“与民争利”,一边享受着朝廷的保护,一百年享受着免税政策。这样做的结果是,赋税的主体自耕农大量破产成为贫雇农,或者流民。这样一方面影响到朝廷的赋税,年年入不敷出。另一方面破产的自耕农大为增加,流民遍地,给国家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一遇灾荒年,这些人就成为农民起义的主体。
第三,军功世家和将门世家。
尤其是那个响当当的“关宁锦防线”,每年几百万辆的赋税投进去,成了那些军阀的提款机。真正的作用却乏善可陈,挡不住满清骑兵年年来打草谷抢劫。
-----
网友解答:
-----
明朝的朝庭官员上下都是贪污腐败无能之辈,明朝的老百姓在腐败无能的朝庭领导下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老百姓也不真心实意帮助朝庭,明朝人多但是明朝的军队都是乌合之众,明朝的将领腐败无能贪生怕死人多也只是肉多而已。后金人谁少但是后金朝庭和老百姓团结一致,后金的男女从小就骑马射箭学武,后金的朝庭和将领不腐败也不贪生怕死,后金的军队人家不是乌合之众,后金的军队训练精战,明朝的军队和后金的军队相战就给群羊战野狼一样不堪一击,所以明朝的军队被后金军队打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
网友解答:
-----
您的统计存在严重的偏差和主观臆测。
努尔哈赤时代的乙卯年(公元1615年),八旗额定兵力已经是满蒙牛录三百零八,蒙古牛录七十六,汉军牛录十六,当时每个牛录三百的编制基本上是实编,也就是说,此时八旗兵力已有12万左右。此时距清朝入关还有近30年,在此后30年里清朝将原本的蒙古、汉军八旗分立,大幅增加了牛录数量,并在牛录之上设立了五进制的甲喇和固山,天聪、崇德年间清出兵征服了察哈尔部林丹汗,基本吞并了漠南蒙古,将原本依附明的高丽收伏,更多次入关,劫掠了大量人口,同时收编了大量明军(乌真超哈时代就已经分立三皂旗了),如此膨胀式发展,即便保守估计,入关(1644年)时八旗兵力也至少是乙卯年的三倍,即36万人,这样一支兵力集中使用,突破心不在焉且四分五裂的山海关明军各部(唐通等降闯,吴三桂通款,且不论哪一支边兵都因为被崇祯召去勤王而经历了两次搬家式折腾),和准备不足且无法全力迎战的闯军(因为要经略西北、防范南明对山东河南及张献忠对汉中的攻击,高一功、袁宗第、谷大成、刘芳亮等部都未参加一片石之战,两个权将军之一的田见秀也未从征),是并没有太多难度的——何况实战中吴三桂还站到了清朝一边?
占领北京后,北方仍有许多人相信清兵只是“暂住”,认为是吴三桂“为君富报仇”请来的,这导致进军之初两河、山西、山东等地许多明将明官轻易倒戈,而闯、献、南明,以及南明各藩间的相互拆台,又让兵力并不占优的清得以从容各个击破,事实上除了清闯潼关之战、清-南明淮南之战,和清献西充之战等少数战役外,在相持阶段清朝并未遭遇了不得的决战,等到各路反清势力恍然大悟,认识到清朝才是共同的头号敌人时为时已晚,不论姜、李、金的反正,李定国的努力还是夔东十三家的顽强,都已经于事无补了。
不仅如此,当清的势力不断壮大之际,也正是陕西民变扩大蔓延到整个北中国之时,且不说您极大扭曲了清明双方的人口、兵力对比,明朝空有更多人口,但这些人口中许多都是对明仇恨刻骨的饥民、流寇,他们连凤阳老朱家祖坟都烧了,您还把他们算作明朝的有生力量,不觉得荒诞么?
-----
网友解答:
-----
国破山河在,春城草木生。当一个朝庭、政权腐朽不堪时,民不聊生,民心涣散,犹如草芥,经不住风吹雨打。
当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席卷大明天下,又加上瘟疫横行,全国上下顿失滔滔。明王朝灭亡了,清兵数万铁骑乘机从山海关打进来。李自成军队打下天下后,大将柳宗敏等光顾抢掠财富,军纪散漫,结果在清军铁骑冲击下,溃不成军。很快,清军就占领了全国,建立了大清王朝。
日本当年在沈阳,几万兵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全城。东北军不放一枪全线退入关内,日本兵很快就占领了全东北。
政权腐朽,军心涣散,民心失望,就形同一盘散沙,任人宰割。
一个国家,只有政治清明,才能振臂一呼,全民抗敌,力挽狂澜,救社稷于危难之中。
而政治黑暗,百姓怨声载道,军队毫无斗志,士气低落,就让侵略者长驱直入,惨不忍睹。
落后是要挨打的,腐朽是要被摧残的。只有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才能用血肉筑成钢铁长城,拒敌于千里之外。
强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振奋民心。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
网友解答:
-----
感谢邀请。我想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明亡于内忧外患,准确地说大明王朝亡于内忧,后金(清)趁虚而入,夺去大明江山。
大凡王朝到了末年,总是内忧外患不断,明王朝更是如此。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寇边,时刻准备入主中原。后金八旗人马并不多,但善骑射,弓马娴熟。后金统治者更是不断招纳汉族贤士,收降汉军,为己所用。
反观大明王朝,由于政府横征暴敛,矛盾空前尖锐,王朝内部危机重重。人民痛恨这个腐朽的政府,巴不得其灭亡。再加上明朝君臣猜忌,将士离心,军队腐败成风,无战力可言。双方比较一下,结果自明。所以说,明王朝虽有庞大的人力资源,但人民与王朝离心离德,不亡才怪。
而后金统治者励精图志,军队虽少但善战。加上汉人归附者众多,连明朝股肱大臣洪承畴都投了满清,还有众多贤达出谋划策。且上下同心,赏罚分明。后金图谋中原已久,明亡后,窥此良机,断然出兵,横扫大明,夺得天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