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赏析晏几道的宋词《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怎样赏析晏几道的宋词《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
网友解答:
-----
忧思佐酒醉别,离情入梦销魂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残睡觉来人又远,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花易落,月难圆。只应花月似欢缘。秦筝算有心情在,试写离声入旧弦。”
晏小山的一生,到底是经历了多少离别啊,才会有这诉不尽的愁离伤别,梦不完的昨日欢缘?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有《小山词》传世,其中收录了词作260余首。我没有统计过这其中有多少写的是凄婉深挚的离情别绪,但相信数量一定不会少就是了。
这大概是因为他人生的坎坷经历映照于内心的真实反应吧!
1、作者生平
晏几道(公元1038年——1110年),字叔原,号小山,是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其父也是北宋著名的词人,“清平宰相”晏殊,父子二人并称“二宴”。
晏几道的人生历经北宋的仁宗、神宗、哲宗至徽宗,恰恰是北宋由盛而衰的时期,这也与他个人由锦绣贵公子到穷困潦倒的落魄文人的人生经历相吻合。
生于北宋最繁荣年代的晏几道,可以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是当朝宰相晏殊的第七子,自小便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正是“金鞍美少年,去跃青骢马”。幼时的晏几道也充分汲取了家族中的优良基因,自幼便聪颖过人,7岁便能作诗,深得父亲的宠爱。
影视剧中的少年晏几道
如果晏几道一直在这样的锦衣玉食、绮罗珠翠中成长,那恐怕他便成不了冯煦口中与秦少游并称的“古之伤心人”。命运说来残忍,在晏几道尚未及冠之时,乃父辞世,于是大厦倾颓,家道中落,加之晏几道生性高傲,不慕势利,加之又因与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郑侠结交以致被牵连,终于生活落魄到了窘困潦倒的地步。
这种从大富大贵到衣食不继,世事变幻转眼成空的人生经历,使得晏几道对于人生的离别、聚散体会很深,所以他在自己的词作《小山词》中做自序:
“追惟往昔过从饮酒之人,或垅木已长,或病不偶,考其篇中所记悲欢合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但能掩卷怃然,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也。”
正所谓“文章憎命达”,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堪称“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晏小山的词作多是追忆往事,作品中的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加深刻浓烈,真挚悲凉。但有一点,虽然晏几道词作多以情动人,工于言情,但他极少直抒胸臆,而大多靠一些“意象”来曲折委婉地表达情感,正所谓“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纵观晏几道《小山词》,所用意象最多的是“醉”与“梦”。据不完全统计,260首小山词,酒“醉”的词有57首,入“梦”的词有54首,如此高频率的“醉”与“梦”,大概实在是词人眼前的一切太过凄婉悲凉,只有“醉”入“梦”乡方能一解相思,抚慰心灵吧!
这首《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便是这样的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伤心之作。
2、词作赏析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醉别西楼醒不记”,起句是描述当时情景。在欢聚的西楼醉酒,醒来时已是人去楼空,什么都不记得了。其实,是真的“断片”都不记得了吗?大概是因为这些欢聚和离散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记着平添愁绪,倒不如干脆“不记”吧!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这二、三两句词人借用了其父晏殊《木兰花》中“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的词意,以春梦、秋云做喻,春梦旖旎温馨而虚幻短暂,秋云高洁明净却缥缈易逝,都是美好而不长久的事物,抒发了聚散离合的不常之感。这两句也道出了晏几道人生的凄凉:一切美好都如一场春梦一样短暂而易逝。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词人通过对眼前实景的描写,侧面表达了内心中的离愁别绪之深:已是夜半月斜之时还是辗转难眠,只能眼睁睁地望着画屏上在烛光映照之下悠闲展现的吴山翠色。画着“吴山翠色”的画屏本是美好的事物,却因为作者心中的怅然而显得多余,这种怨物抒情的手法,是晏几道惯常委婉表达情感的方式。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词的下片开篇,词人介绍了上片那种郁闷情绪的缘由:衣服上欢聚时畅饮的酒痕还在,欢宴时的即兴之作也还在,本该意犹未尽,奈何欢聚之时的人都已散去,此时再看这酒痕和诗作,不由勾起对离别的深刻忧愁。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结篇两句,词人借用了唐朝著名诗人杜牧《赠别》诗中“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一句的诗意,将自己的满腔愁绪赋予了仿佛能读懂人心的红烛。可惜红烛即使这能读懂人心,但别情凄婉,此情无计可消除,红烛能做的也只能是在漫漫长夜为词人暗暗垂洒同情之泪了。
晏几道的好友黄庭坚在为《小山词》所作的序中称他有“生平四大痴绝处”,明贬实褒,赞他是一位有着赤子之心的“纯情”之人。
有至情之人方有至情之文。在这首《蝶恋花》中,他写醉梦孤枕,写画屏美景,写酒痕诗文,写红烛垂泪,看似写的都是离愁别绪,其实用心细品之下,却发现他他还写了易散的欢聚,写了难遣的孤怀,写了无期的重会……越读便越能感受词人孤卧西楼辗转难眠时那种种情感交杂的沉郁。
我们都知道小晏是“表情”的高手,他写情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在于他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这首《蝶恋花》便是如此。
-----
网友解答:
-----
晏几道《蝶恋花》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 ,夜寒空替人垂泪。
在西楼送别时,我故意喝醉了,以便醒来能把一切忧愁忘记,真羡慕春梦如秋云,,
或聚或散都那么简单容易,斜月半照窗前,人仍慵懒不起,展开的画屏上有一幅绿意盎然的江南山水。
不论是衣服上的酒渍痕迹,或诗句中的文字,一点一行,总是充满凄凉滋味,红色的灯烛也想不出什么好方法排遣愁绪,只在寒夜里为人凭空滑落烛泪。
-----
网友解答:
-----
晏小山这个人,是晏殊最小的儿子。也是最有才的一个儿子。晏殊贵为相,一人之下。又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但也管不了这个儿子。这小子象民国时期的袁克文,唱酬应和,宿娼蛱妓。就是不考功名。最后老子不行了,家道中落。依然如故。后期和柳永,袁二有的一比。
但凭心而论,晏几道在文学成就方面。就我感觉,是超过他老爸的。晏殊的词,代表了那个时代特别是北宋士大夫的生活,象现在的高官富豪。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比较富的朝代,象晏丞相这样的一年俸银能达到现在千把万。包拯的俸银放现在五,六佰万。大家可能还记得寇准吧,电视剧里他是一个大清官,连买茶叶的钱都没有。其实寇准在宋朝官宦里边是最贪的之一,舞女给他跳一支舞就赏一批绢。但他的政绩还是有的。
所以晏几道家道中落后的生活和柳永,袁二有点相似,词作的表现方面也是以风花雪月为主。但与他老子相比,多了些士大夫以下以及市井人物的爱恨离别与坚辛苍凉,与他后来的经历和环境是有关的。所以小令方面,我认力晏几道就是慢词中的柳永。
当然,宋词前期是从晚唐五代发展过来的。李白,白居易,温庭筠,韦庄等都把写词作为副业,但成就也不低。象白居易的忆江南等,温,韦在词作的成就方面甚至超过诗。南唐的先,后主,冯延已。花间词派,蜀后主都是写词的高手。但慢词是柳永开拓的。所以800多个词牌里边,柳永自创100大多,还有柳词流传之广,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甚至后人把南宋灭亡也算在柳词上;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这个成就,说柳永在宋词创造和受众上笫一没人会反对。但在小令上,晏小山虽不如李后主,排在前五是没问题的。从琼瑶的小说以及后代诗歌的引用上可以看出来。所以我说晏小山是小令中的柳永大家可以把他们中的词从內容和意境上比较一下。
以我来看,晏词中多了一些艳词和落莫。但他的遣词和意境,那种凄美,对后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希望指正。
-----
网友解答:
-----
宋代词人晏几道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所作词工于言情,言词清丽,表达感情深挚,多带有惆怅感伤的基调,具有超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此作写昔日欢情易逝,今日幽情难抒,来日重逢难期,所创造的意境缠绵凄婉,低回往复,充满迷茫、伤感的离绪别怀,令人击节长叹。
-----
网友解答:
-----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 宋 ]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译文:
西楼上那场欢宴,喝得酩酊大醉,酒醒之后,当时分别的情景竟然一点也不记得了。唉,世上多少美好的情事,犹如春天的美梦,旃旎温馨而虚幻短暂,更像秋日的浮云,高洁明净而缥缈易逝。
人间的聚会离散,真是太随意了。西斜明月,映照着半截窗栊,思绪的纷扰,使人久久难以入眠。床前的画屏,在烛光的映照下,悠闲平静地展现出江南山水的苍翠碧绿。
留在衣服上的酒痕和题在华笈上的词章,原是西楼欢宴时的表证,可如今,再看这点点残迹和行行字句,翻惹出了无限凄苦悲凉的意绪。
那摇曳的红烛虽然同情我的苦境,但却无法消除我的孤寂凄凉,所以只能在清冷寂静的长夜里徒然替我暗自落泪。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忆旧之作。首句忆昔,叙往日醉别西楼,醒后竟浑然不记。此似追忆往日某一具体醉别,又像泛指所有前欢旧梦。似虚似实,笔意殊妙。
接下“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二句,化用乃父晏殊《木兰花》“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词意,直抒聚散离合无常之感。“春梦”惜相聚时光短暂,“秋云”恨别后了无痕迹。
歇拍两句由追忆“醉别西楼”,感慨聚短离长,而切入眼前实境。斜月低照半窗,愁人辗转难眠,烛映床前画屏,山色清冷寂静。此句看似闲淡,其实正是传达心境的妙笔。
一个“闲”字正从反面透露出他的郁闷伤感,亦含怨物无情之意。过片三句回应上片首句,正是这“点点行行”的“衣上酒痕诗里字”,触发他对往日欢乐生活的回忆,产生对聚散离合的感慨。
结句化用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意,直承“凄凉意”而加以渲染。词人赋于蜡烛以人的情感。
人的凄凉,似乎感染了红烛,所以在寂寒的夜里替人长洒同情之泪。
全词虚实相间,含而不露,隽永幽邀,极尽曲折之妙,于素雅中见深情。
------------------
推荐阅读:
小孩读一年级,语文成绩一直不理想,考试考不好,识字量太少了,怎样提高识字量?
人常言好死不如赖活着,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人生不如死,你经历过这种感受吗?
民办学校收费很贵,可是学生为何多是收入较低的务工人员的子女?
上一篇:缅甸花梨木是什么档次?
下一篇: “说曹操,曹操就到”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