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战国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而到了生产力远远发达明朝,萨尔浒出个十几万人都费劲?
为什么春秋战国诸侯动辄出兵几十万,而到了生产力远远发达明朝,萨尔浒出个十几万人都费劲?
-----
网友解答:
-----
谁说萨尔浒明军只出动十几万人?
分明是“四十七万”人好吗?这个规模哪里小了?秦始皇派兵戍边修长城,以举国之力动员不也不过三十万吗?
你说“四十七万”是“号称”?
嗯,你还知道是“号称”。你以为只有明朝人堕落会“号称”,先秦“淳朴”古人肯定不会吗?越久远的事越难以查证,你怎么能肯定先秦的“几十万”没有夸张成分?
即使是纸面数据,“几十万”也要到战国晚期才出现——西周天子直辖不过“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满打满算三万余人;春秋大国诸侯最大规模派兵大约是战车六七百辆,按一车三甲士七十二徒兵的最大编制,充其量五万多人马;战国早期齐魏争锋,齐军十万就能吓坏庞涓……并不存在动辄出兵数十万的情况。
而且所谓的“数十万”可能是战斗非战斗人员的总和——
《商君书·兵守》: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此之谓三军也。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给从从之,不洽而熯之,使客无得以助攻备。老弱之军,使牧牛马羊彘,草木之可食者,收而食之,以获其壮男女之食。
先秦出兵绝大多数是全域无差别动员,因为他们基本上是“内线作战”,不会远离本乡,后勤压力较小。
而后世“国战”,经常是在“异域”进行,沿途可能是不毛之地无从就地补给,后勤压力特大,也就难以支持大军远征。大萌在萨尔浒好歹还能动员十万以上兵力,带清雅克萨仅用几千战兵,都尧折腾得麻子破产了……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主要是低技术条件下,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严格来说,只有战国末期才有动辄出兵几十万的大战。
而这些战争都是非常重要,涉及到亡国灭种问题的大事。
一旦作战失败,这个国家就灭亡了,人民可能都活不了。
比如长平之战,被俘的45万赵军都被活埋。
到了这种地步,也只能全民皆兵了。
在当年属于低技术条件下的作战。
大家看看当年的电影,感觉这些军人同老百姓其实没什么区别。
他们的战术也不复杂,远距离有专业的弓箭手射箭,接着就是近距离的人海战术,激烈肉搏。
这种感觉没什么技术含量,什么人都能干。
在那个武器主要是青铜制造的时代,武器本身技术含量很低。比如秦军统一制造的箭头,是落后的三棱形。这种形状的箭头,射不了多远的。
就武器来说,马镫没有发明的时代,马匹上只能骑射,不能随便近距离肉搏,骑兵作用有限。
甚至,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用树枝做成长矛,就能和正规军作战了。
在这种情况下,人多人少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大家军事技术都很烂,10打10,同10打15,结果会完全不同。
所以,各国倾全国之力是在战国最后几年决战。
以长平之战为例,最后时期秦昭王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征调河内郡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诸国的援军和粮运。
看看,整个河内郡的男人都被赶上战场,就是这个意思了。
在那个年代,军事供应很简单,基本就是粮食而已。
武器装备都很简单,基本是一次性制作可以使用多年,各国在战前就有储备。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情况就有所改变了。
战争逐步变为,兵在精而不在多的时代。
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军队,完全可以以一破十。
大家都知道,三国时代黄巾军动辄就有数万,很多都是揭竿而起的民众。然而,刘备他们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汉军,数千人就可以轻松击败数万黄巾贼。
同时,军队数量较小,还可以减少补给的压力。
同样的补给可以维持乌合之众10天,却可以支持精锐部队50天甚至100天,作战效力都差不多。
那么,要这些乌合之众有什么用处,浪费补给而已。
实际上,战国末期的大战,即便是秦国的补给也是非常困难的。
秦军士兵每天也只能吃几两小米,半饱而已。
至于萨尔浒这种战争中,明军不是没有这么多数量,而是大明支付不了这些军费。
因为此时明军卫所制度已经崩溃,士兵都是募兵,要给军饷养家的。
这些军饷就是一大笔钱。
实际上,不要说明朝,就算极为富裕的宋代,每年财政收入超过亿两白银,也因几十万禁军花费了大部分的军费,财政甚至出现赤字。
战国时代则没有这个问题,全部是国家强行招募士兵,不去就斩首,,满门抄斩都可以。
时代不同了。
-----
网友解答:
-----
春秋战国时代,时间久远,史料缺乏,很多大战役的兵力数字,其实都是二手资料,甚至是N手资料。可信度不高。
举个例子说,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双方兵力分别是赵国45万,秦国60万。
这个数据是从哪来的?是后世史学家从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中估算来的。
好,那司马迁在编写《史记》时,他写这个兵力的依据又是从哪来的呢?——他是引用了秦朝官方史料得来的。
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讲明了:秦朝烧了天下书,自己手上只有秦国人编写的资料可供参考。
既然只有秦国的资料可供参考,那也就表明长平之战的兵力数字,只是秦人一家之言。
秦国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佐证。
PS:也不是说上古时期就没有作证,只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资料没保存下来。而出土的竹简又不成体系,很难分辨史书中的数据是否正确。
再来看明朝。
相比于写春秋战国时期的史料,明朝的史料就丰富多了。不仅丰富,而且还很详细。
比如,下面这张表。
这是万历抗倭援朝时的兵力调动记载。每一个军镇出动多少兵力,每一名游击、参将带多少家丁随军出征,都有记载,精确到个位数,可谓是非常之详细。
明军和朝鲜军在萨尔浒之战的兵力,大约是十一万人,这个数字就是通过《三朝辽事实录》中的详细记载,累加出来的。(作者叫王在晋,是当时的兵部尚书)
具体的说,就是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合计出兵三万;延绥、宁夏、甘肃、固原镇四处合计出兵两万五千;四川、广东、山东、陕西、南北直隶合计出了两万精兵;浙江出四千精锐的戚家军;湖南湘西永顺、保靖、石州等土司出七千多土司精兵。朝鲜和不服努尔哈赤的女真叶赫部各出兵一万。
30000+25000+20000+4000+7500,总计约86500人。再加上两万朝鲜和叶赫军,合计就是大约11万。
明军兵力数字就是这么来的。
除了《三朝辽事实录》外,清朝人自己编写的《清太祖实录》和《满文老档》中,也有明军在萨尔浒之战的兵力记载,分别是47万和20万。
这个两个数字,是清朝时期公认的数字。因为当时《三朝辽事实录》是禁书,很多明朝人编写的一手资料也是禁书。
后来清朝灭亡,很多禁书解禁。学者在研究后认为,精确到个数,有具体兵力调动的数据明显比没有任何依据的浮夸数据更有可信度。所以现在对萨尔浒之战的明军兵力,就一般采用了王在晋的资料,不再用清朝人给出的47万或者20万了。
总的来说。先秦时代动辄几十万大军,明朝却只能调十万兵力打萨尔浒之战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就是明朝,包括后来清朝,史料都非常详细。
先秦的史料,总是一句总兵力多少,就含糊其辞的糊弄过去了。而明清史料却有官方详细的调度,打仗的兵力记载可以精确到个位数。兵民区分也很清楚,兵就是兵,民就是民,不存在春秋战国时代兵民不分,数字缺乏佐证,严重注水的现象。
另外,关于先秦时代兵力浮夸的问题。还可以举一个佐证。司马迁在撰写他自己亲历过的历史时,兵力数字都很“正常”。
比如说楚汉战争和七国之乱,当时司马迁没出生,对于这几场战争,司马迁给出的兵力就是几十万。数字空泛,也不知是真是假。
后来到了元光五年,汉武帝下旨卫青、李广等率骑兵反击匈奴,当时司马迁出生了,亲历了战争。于是,他对这场战争的兵力记载就“正常”了很多——四名将军各率一万,汉军总兵力四万。
第二年的元朔元年,武帝再遣卫青出击,这次卫青率领的兵力是三万骑兵。
再到后来于元狩四年的漠北决战,当时汉军的总兵力是十万,随军战马十万匹,步兵及转运夫数十万人,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这一记载就比较详细了。最起码,骑兵、步兵和随军的民夫被区分开了。不再是笼统的说一个总数。
这里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司马迁没有亲历这些战争,或者他不是太史令,没机会接触到卫青和霍去病,他会怎么写?可能他会像写刘邦和冒顿大战白登山那样,汉军几十万,匈奴军也是几十万,把兵力吹的没边。
-----
网友解答:
-----
如果把明末的战争史,和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战争史对照着看,好些“军事票友”们时常感慨的一个奇现象,就是“明朝的军队怎么这么少”?
比如在“战国争霸”的那些“灭国级”战役里,那些地盘也就明代“几个省大”的“战国群雄”们,用兵规模都大到吓人。比如秦赵长平之战,作为战国“老二”的赵国,就陆续投入了四十万大军。而在经历“长平之败”,赵国四十万大军惨遭坑杀九年后,赵国依然能动员二十五万大军,痛击趁火打劫的燕国。
放在战国“老大”秦国这里,大军更是常“说有就有”:秦灭楚国的战役,第一次动用了二十万大军,名将王翦还嫌不够,事后证明果然不够。第二次则动用了六十万,楚国那边也是类似规模,双方加起来竟有上百万大军。这浩大阵势,叫多少后世“战国迷”边读边咋舌。
而相比之下,明末的战争,规模可就寒酸多了,同样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战,但作为“大一统王朝”,版图生产力人口都远远甩开战国时代的明王朝,用兵数量却十分寒碜:比如号称“明亡清兴第一仗”的萨尔浒大战,面对高调造反的后金可汗努尔哈赤,战前的明王朝却发现,自家在战略要地辽东竟只有两万来人,经过一番调兵遣将,还“借调”了小弟朝鲜的兵马,才算凑齐了九万来人,对外号称四十七万……
这“兵少”的窘境,可不止在萨尔浒。比如那号称明朝“帝国最后荣耀”的万历朝鲜战争里,明军在第一阶段的兵力,竟只有四万人,仅是侵朝日军的五分之一。第二阶段几次增兵,最多时增到七万人,也仅仅是当时侵朝日军的一半。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明朝,这场战争里其实一直在兵力上处于劣势。甚至到了明末崇祯年间,那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松锦大战里,明朝集合了“九边”精兵,总兵力也只有十三万人,和对面的清军基本持平……
为什么会有这个怪现象呢?首先要说的是,这两个时代的征兵制度和作战成本,差别非常大。
先说战国时代,战国征兵制度的一大变革,就是“郡县征兵制”,统治者直接掌握的郡县里,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普通男子的服役时间也很长,通常是十五岁到六十五岁。这期间不管你干什么工作,只要有仗打,说上战场就得上战场。比如楚国大司马昭常就曾对齐国官员夸口说:“我防区里的青壮年,拉出三十万大军不成问题,要打仗随时奉陪。”
而放在战国年间的大战里,这类“夸口”也往往是“来真的”。比如《云梦秦简》里就记载,有一个士兵从十五岁起就服兵役,一辈子大概服了三次兵役,这还算是少的。秦赵长平之战的关键时刻,打急了眼的秦国,把境内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都编入了军队从军。
作战成本当然也不一样,现代考古出土证明,战国军队的装备水平,通常还比较简陋。就以最强大的秦军来说,士兵日常的衣物,除盔甲外还需要自备购买。睡虎地出土的书信里就记载,有个秦国士兵就写信给父母要钱,以购买冬季御寒的衣服。这样的“征发”加“成本”,战国时代的“几十万大军”,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而相比之下,明朝的基础军事制度,就是“卫所制”,全国设立八百多个“内外卫”“千户所”,名下都有土地,驻守在此的士兵们一部分种地一部分驻守,成为世代当兵的“军户”。明朝的“兵源”就来自于此。像战国年间动不动就“征发”普通老百姓当兵的事儿,战国年间是正常事,明代就基本不可想。
而且随着军事科技的进步,作战成本也不一样,且不说火器弓弩等“技术装备”,就说士兵日常的盔甲,以明朝官方规定,明代士兵穿戴的“青布铁甲”,重量就有24到35斤。单这一项作战成本,战国就没法比。
但即使这样,明末每次“这么点兵”,其实还是说不过去的。毕竟明代的社会生产,比起战国年间是空前进步。明初的耕地面积就突破了八百万顷,明初的税粮收入,就甩开宋元时代一倍多。明初的官铁产量就是宋代的两倍,而明朝中期,仅山西阳城一地的铁产量,就是明初山西全省的七倍。这空前发达的社会生产,完全能支撑得起更多的常备军。
而且看明朝中前期的战争,会发现明朝也有“兵多”的时候:且不说明成祖五征漠北,每次都是几十万人的规模。就连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的收复辽东战役,明朝经过一番调兵遣将,很快动员了二十万大军与二十万民夫,外加一百二十万石军粮,仅用五个月就横扫辽东,迫使元朝旧将纳哈出投降,把东北大地纳入明朝版图。相比之下,几百年后的萨尔浒之战,明朝单看兵力,就是十分寒酸。
如此景象,不但让后人摇头,就连万历年间许多“名臣”们,也是大惑不解。万历年间的内阁大学士于慎行,就在他的著作《谷山笔尘》里悲愤质问说:“汉武帝和唐高祖出兵打仗,动不动就几十万人,唐朝犒赏名将郭子仪,一顿花费就是十几万两白银。也没见他们缺过钱。可万历年间东援朝鲜,才派了四万人的兵马,军费粮食就捉襟见肘。咱大明朝真的比前朝穷这么多吗?”
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明朝穷”,放在萨尔浒战役前,最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明代卫所制的败坏。随着明代土地兼并的加剧,大批卫所土地被权贵占据,士兵或是逃亡,或是沦为佃农家仆,能打的基本没几个。所以嘉靖年间的明朝卫所士兵,遇上散兵游勇的日本倭寇,就常见稀里哗啦。还出现过成百上千人被几十个倭寇追着打的丑事。
放在明末,明朝的卫所制度,比起那时更败坏到家。按照明朝的卫所制度,萨尔浒战役前,明朝理论上应该在辽东有六万多人,但其实只有两万人。好不容易调兵遣将凑了近九万人。但以明朝很多御史的话说,这些士兵好些连火器都没摸过,盔甲装备也不足,大军都开拔了,一些输送武器的船只还远在路上。明末大科学家徐光启更痛心疾首说:连主将杜松等人的盔甲,都是劣质货,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
所以也就不出意外,一场萨尔浒之战,明军九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拉开了明亡清兴的大幕。
卫所制败坏了,打仗又靠谁?明末主要是募兵。但如果说明朝中期的募兵还算靠谱的话,明末却是严重不靠谱:萨尔浒战役起,明朝战事频繁,能打的士兵也成了稀缺资源,军饷水涨船高。在万历四十七年时,辽东一个“募兵”的月饷不过一两五,到天启初年时就暴涨到三两三。辽东的军饷开支,到了崇祯年间就达到了每年两千万两。“募兵”成本如此巨大,又怎么能维持庞大军队?
更可笑的是,明朝“募兵”花费越来越高,兵却越来越差。以《增订晚明史籍考》里的记载:明末政治日益腐败,“军饷”也成了潜规则,一万名士兵的军饷,往往被各级兵将扣掉四千,用来养自家的“家丁”,这样一来,“家丁”越来越多,钱越花越多,军队却越来越废。这样的军队,怎么能用来打仗?
就连号称明朝最精锐的京营,到了崇祯十五年时,也给了崇祯帝当头一棒,兵部官员告诉崇祯说:所谓京营精锐,不光都是一些“无籍游棍代顶”,他们和兵将们沆瀣一气,平日里一起分军饷,遇到战事就出去扰民,真碰上敌人立刻鸟兽散。这样的部队,就算有几十万人又有何用?一年多后李自成兵临北京,这些京营们简单抵抗了下,就跑跑降降,叫大明朝以猝不及防的方式亡了国。
“明朝为什么兵少”的疑问,细细探究,其实就是明朝兴衰的晴雨表。
参考资料:《重写晚明史》《明末农民战争史》《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中国历代军事思想》《奏折上的晚明》《明代军队饷银供给演变探析》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很有深度,乍一看,确实让人有点懵逼,从战国到明朝,生产力确实是在不断提高,可是史书上记载历朝历代调动的兵力却越来越少,像明朝除了前期,在中后期,动辄暴兵几十万的情况几乎消失了,遥想战国时期,看着兵力动员等级差了不止一星半点,难道我们中国人是越活越回去了吗?当然不是,我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战国、秦汉时期与明朝中后期兵役制度有很大不同,导致了数字上的很大差异。
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我长期写作明清史,对战国、秦的兵役制度不甚了解,所以我直接看了一下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军事通史》,总结一下。说实话战国—秦朝—西汉的军事制度很有一脉相承的意味,从主体上看就是征兵制,当然这个所谓的征兵制并不是大家所理解的全民皆兵的制度,而是有一套严谨的程序和划分的。
就以秦朝为例。首先,一名男子要到达傅籍年龄,所谓“傅籍”,就是向政府登记年龄、籍贯、身体等情况,正式向国家服劳役和兵役,当然各个时期傅籍年龄有所不同,在此就不做讨论,按照服役年限和政府选拔,分为三个服役种类,就是更卒、正卒和戍卒。
所谓“更卒”,就是轮番服役的士卒,因为服役者每月一更,所以叫“更卒”。更卒承担的工作比较复杂,像修建和维护城垣、道路、官府以及漕运委输、马匹保养等等都是更卒服役的内容,他们随时听候国家征调要应征参战。服过“更卒”之役一年之后,就转为“正卒”,主要任务就是参加军事训练和维持地方治安,这已经有正规化士兵的影子了(相当于郡县常备兵)。然后再经过选拔和严酷的训练,合格者将成为帝国精锐战士,服“戍卒”之役(国家常备兵),在退役后,在止役之前继续服“更卒”之役,所以在这样兵役制度下秦朝男性有两条兵役脉络。
第一条:更卒—正卒—戍卒(正卒选拔合格者)—更卒。
第二条:更卒—正卒(选拔未合格者)—更卒。
所以,一旦战国、秦时期国家动员令一下,这三种性质的兵卒都得上,而在这种动员制度下“力役”和“兵役”不是严格区分的,大量像“更卒”一样的准战斗人员也会被计算在内,如此算来人员是相当庞大的,而真正的作战兵员像戍卒、正卒一样的肯定不会占太大的比例。甚至统治者在紧急情况下干脆不顾服役年龄,将靠近战场的郡县所有青年男子组织起来,临时组成一支队伍,这些人的不少人军事技能恐怕也不会太高,可能连“更卒”都不如。
《史记·卷七十三》: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
甚至秦始皇号称50万众南征百越的时候,干脆征起了壮丁,明令流民、上门女婿、商人全部加入南征队伍讨伐南越(注:上门女婿真是招谁惹谁了,祖龙那么痛恨),其中的真正能战秦国本土军人肯定占比不是很高,所以这所谓的50万人更像一支武装移民团。
《史记·卷六》: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当然,从《史记》这些记载来看,只能说明战国—秦时期的战争有大量非军事人员或者准军事人员加入,至于动员非战斗人员的比例是非常茫然的,不过司马迁在记载西汉历史桥段的时候,由于资料充足的关系,记载的就科学多了,至少将作战兵员和后勤人员稍加区分。
《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将各五万骑,步军转者踵军数十万。
所谓的数十万大军,其作战主力为卫青和霍去病的10万骑兵,至于后面还跟着巨量的运输后勤部队,汉朝极盛的汉武帝时期尚且如此,比汉朝生产力低的秦国和战国基本上也是这种情况了。
而明朝初期的永乐时代,由于当时卫所制并未败坏,征集兵力相对成本较小,动员能力也是很强的,从人数动员上丝毫不落于战国、秦、西汉,甚至还要强大的多。如永乐帝第一次北征阿鲁台也是称50万人,根据《明实录》的调兵记录,实际调兵约114000余人,可想而知,有多少人搞后勤运输,还有记得在永乐二十年北征期间可是动员了230000余民夫搞后勤。附图。
而征安南更是调动215000余人,当然号称80万人,这个数字固然有夸大,也有算上庞大的后勤人员的成分。附图。
至于明代中后期,尤其明代后期,转向募兵制,而募兵的成本远比卫所制下动员兵力的成本大的多,熊廷弼的《敬陈战守大略疏》就在萨尔浒战役后要求朝廷募兵18万,奏疏中以每名募兵工资每年18两银子计算,需要军饷324万两,这还没算草料、粮食、购买马匹所需费用,这要是算上,妥妥又是100万余两,明朝一年财政收入正常情况下不过400万两,这要是征集战国时期数量的兵员恐怕明政府都要直接倒闭了。
第二、明朝时期留下的军事文档比先秦时期的更加详尽精确,可参考性更强。
我就以《史记》为例,因为这是讨论先秦时期历史的基本读物,不得不说《史记》记载兵力时有很多不靠谱的情况。比如说下面。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