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错事,怎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孩子做错事,怎样才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网友解答:
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1.每个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当孩子做错事情,重要的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怎么样让孩子认识到他的错误以及承认错误。如果孩子的错误都是家长指出来的,那么孩子会很不耐烦,会觉得怎么父母总是在挑自己的毛病,久而久之可能会影响到亲子关系,也会使孩子内在智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可采用比较冷静的态度,想办法从侧面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反省,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过失。
2.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孩子做错了事之后,很多家长都会心疼孩子,所以选择替孩子去承担犯错的后果,从而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久而久之,让孩子丧失了责任心,十分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应该让孩子自己承担犯错的后果,这样做能够让孩子明白,一旦犯错,将会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而这严重的后果必须由自己来承担,这样一来,孩子自然会学会自我反省,从而激励自己将事情做得更好。
3. 重视负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应。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灌输正直、善良、勇敢等正面道德情感,这样做可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让孩子体验羞愧、内疚等负面道德情感也会使其受益匪浅,促使他不断自我反省,区分好坏、是非、对错和美丑,改正错误。
4.教育孩子每日反省自己。孩子有时并不知道自己所认识的东西是错误的,也可能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他会用他的眼光去看,用他的头脑去想,这样难免不受到限制。所以,家长要艺术地教会孩子学会发现错误,这样,才能使其认清方向。要培养孩子反省自己错误的习惯,因为这比家长或他人指出其错误再改正效果更好。
-----
网友解答:
在这个问题上,的确有很多人都做错了。我们通常的做法就是批评,责备或者惩罚孩子,然后就结束了,可能孩子根本都不知道自己错哪儿了。实际上孩子的每一次错误都是教育的契机,都是让孩子学习成长的好机会。我们却错过了。要想让孩子在错误中学会反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是什么,怎么才能弥补自己的错误,怎么才能避免以后再犯错。最关键的就是孩子犯错后我们的态度和行为,我们的沟通和引导。
前几天,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爸抱儿子坐椅子上,抱的时候可能劲大有点不舒服了,儿子就生气的说:外公你干嘛啊,弄疼我了,我又不是自己不会坐,你干嘛弄我啊,一脸不高兴。吃饭我就没说什么,看了他一眼,估计他是明白了。把饭吃完,我喊他去房间里。不要当众责备,批评这是我们家的沟通原则。
到房间里把门关上,他说妈妈我做错事了。原来你知道啊,哪里错了?我不应该那样跟外公说话,有情绪的说话是不对的,要尊重长辈(我前两天刚跟他说过的)。说得很对,知道自己的错误很好,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去弥补自己的错误呢?我应该去跟外公道歉。对,我给他竖起大拇指。沟通很好,两个人愉快的离开了房间。他走到客厅有点害羞,拉着老爸的手说有话跟他说,老公蹲下来,他说外公对不起,我刚才不应该那样说话。老爸笑着抱抱他说没关系。他开心的跑过来说妈妈外公原谅我了。
在这件事情中,我没有当中批评孩子,给了他尊重和面子,当我和他谈的时候内心就不抵触不会反感,这样才能听进去我后面要说的话。接下来我引导他自己说出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反省的过程,而且是自己说出来的,孩子更愿意接受,愿意思考愿意做出改变。他自己说出了自己的错误之处,自己提出了弥补的建议,人对于自己参与的事情,自己提出的事情更乐意接受。当他道歉以后,我及时的给他肯定,他就会知道如果犯了错误要勇敢的承担责任,跟别人道歉这是妈妈期待的行为,鼓励的行为。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的每一次错误中我们都能坚持这样做,相信孩子会在自己的错误中收获很多。会自己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养成好习惯。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
网友解答:
从问题描述的现象来看,我首先给这位提问题的家长点赞。因为我们的家长真的是在以身作则,是大家言传身教的好榜样,问题中描述的情况大多发生在两岁到五岁这个年龄段儿之间。很多关于孩子玩耍出现碰撞的现象,我们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呢,是孩子互相碰撞以后,其实孩子本身都觉得没有什么关系,继续玩儿的很好,这样的情况下,我建议家长不要过多的去参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享受追逐玩耍的快乐。那第二方面就是,孩子互相碰撞以后,确实出现了孩子哭闹现象,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首先去道歉是对的,家长也是希望孩子也能这样做,但是孩子如果没能做到,这时我们家长不要着急,要求孩子必须去道歉,我们可以先询问自己的孩子内心的感受,同时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一起复述刚才发生的事情。然后和孩子一起沟通,遇到这样的事情,比如妈妈是怎么做的,以后应该怎么做。尤其是四五岁的孩子,自尊心越来越强,没有受到尊重和理解,他也不会听咱们家长说的话去道歉的。还有第三点是,在家里可以和孩子玩这样的游戏,比如家长和孩子道歉,同时询问一下孩子受到尊重的感受,让孩子感受礼貌带来的尊重。经过一段时间后,有我们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一定会养成您所期望的,加油吧。
确实如今社会呢就出现这种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孩子和孩子之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事情发生,他们只是争吵打闹的成长的一个必然过程,而家长却小题大做,甚至两个家长也会打起来,那我们确实是这样,建议家长,如果两个孩子之间发生了小摩擦,没有什么大的事情,请大家都相互之间谅解,因为在孩子的心目中,谁也不是谁的仇人,小朋友都是他的伙伴,他的成长过程中就需要跟小朋友一起互动。第二种情况就是,我道歉了,但是我发现我的孩子根本不认错,或者对方的家长也道歉了,发现对方的孩子根本就无所谓,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时不时地进行体验式的教育。当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孩子的身上,比如说,我的孩子打了别人,但是他不以为然,如果有机会他被别人打了,我们就要进行体验式的一个教育,告诉他“看,就像你打谁谁谁一样,是一样的,那么以后我们都应该和睦相处,”如何相处,比如说,“拉拉手,抱一抱,跟他一起玩,并不是去伸手去打他,看你被别人打了,你的心里也是不愉快的,对吗?”。再有,如果我的孩子当众确实由于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比如说羞愧呀,不愿意当面儿去当众给别人道歉,那记着,回家以后一定要跟孩子进行谈话式教育,跟孩子总结一下这个事件的整个过程,当然,前提是先理解我们的孩子的感受。然后引导他分析问题的经过,之后再引导他应该怎么去做。最后我们相信他可以做到,用这样的模式来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相信日后如果有这样的正向的沟通,孩子就会面对冲突的时候,也知道该怎么样去做,既认识到错误,也知道去跟别人说对不起。
马秀老师:长颈鹿幼儿园园长,儿童心理行为咨询师
-----
网友解答: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较真儿了!
小孩子在外面玩,发生一些碰撞,这些“碰撞”,大多数是孩子间无意中发生的。
故意打人的孩子有,但很少。
我们可以分开来看一下这件事。
(一)孩子间无意的碰撞
既然是无意的,那么,有什么理由值得我们揪住不放呢?
我在公交车上,无意中踩到别人的脚,或者碰到别人,确实很不好意思,但也只能笑着说句“对不起”,对方回一句“没关系”或者一个不耐烦的白眼,这事就这样过去了。
那么对于孩子,也没有必要太较真。
孩子玩的时候,互相碰到了,孩子们都没在意,继续哈哈的笑着一起玩。
那就代表不疼,
孩子们之间不在意,家长也没有必要看作很严重
,没有必要特别郑重的说“对不起”,或者硬拉着孩子说“对不起”。
如果碰到了比较严重,比如擦伤,或者撞疼了。
那这时,家长就要蹲下对自己的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是不小心的,可是,我们确实把小朋友撞疼了,你看,那里都红了,小朋友很难受。我们去对他说一声对不起好不好?给小朋友吹一吹好不好?”
接下来,还可以
启发式提问
,问一下孩子避免的方法:
“我们要怎么做才能避免再次碰到小朋友啊?”
这种方式,能让孩子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孩子面对问题的能力也有所帮助。
(二)故意碰撞或者打人
如果你家孩子,是故意打人的那个孩子。
那么我建议你先问一问孩子打人的原因
也许,是别人想撞到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才打人的。
也许,你孩子就是不讲理,觉得打人有意思,故意去打人。
……
根据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教导他:
打人是不对的,是不受欢迎的,是会让别人很难受的。
而且要态度坚定的(不是语气暴躁)让孩子给被打的小朋友道歉。如果孩子不肯道歉,那你就在那里等着他改变主意。
不肯道歉时,是不能继续玩的。
不肯道歉时,是不能离开的,因为你们属于故意打人。
道歉后,如果你的孩子还不改变打人的做法,那么我觉得你应该把你孩子带离那个场所,取消他继续玩的权利,直到他学会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这些做法要拿捏分寸,做的不好就会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惩罚他。
和善而坚定,你要在坚定的同时保持和善,而不是大吼大叫的去批评去指责。
加油!
如果你的孩子是被打的那一个,
那么你有权利要求对方孩子给你的孩子道歉,你要坚定的站在自己孩子的身后,去保护他,支持他,做他坚实的后盾。
让孩子知道,我有得到道歉的权利。
让孩子懂得,要爱护自己尊重自己。
-----
网友解答:
我家庭对自家俩孩子(双胞胎)做错事的态度是,为使孩子认识到错误不再犯,
一般使用教育道理并辅以惩罚机制(合适使用年龄3-7岁):耐心教育讲道理(指出事件的危害、后果及换位思考等)、约定做错事的惩罚手段,比如:谴责、自行补救措施、罚站、适当体罚等。
平时生活中做好孩子的错对的认知
我家庭一般将孩子做错事的行为分为两种:做错事和做坏事。
1、做错事
主要针对孩子的行为不端正,对别人没有影响的事,比如:私自偷零食、玩手机、看电视、说大话、故意漏做作业、向别人讨零食等行为。
这些行为只危害到孩子自己,对他们的惩罚一般是使用道理教育、罚站、自行补救措施等手段,目的是希望他们认识到做错误的事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其实孩子一般都会认识到这些是错事,只是不能控制自身行为)
对孩子屡错屡犯行为,我家庭会适当加大惩罚力度,进行适当的体罚,使他们深有“痛”感(自行理解),遇到类似的事时会“三思而行”。(他们会自行判断收获与代价是否值得,形成心理和行为惯性后,他们就自然会规避这些错误的事情,甚至在外面玩耍时会阻止其他小朋友的错误行为)。
比如我孩子在5岁时,有一天晚上我们发现客厅的饼干突然少了,便知道是他们偷了吃,把他们叫过来问话,都不肯承认,我们就教育他们说:不给你们吃饼干是因为吃了会喉咙发炎,发炎就会感冒发烧,我们就要花很多钱带你们去看病,你们还得打针吃药。你们不承认,我就打开监控(其实没有)看,在压力之下,他们最终承认了偷吃,既然到这份上,我老公就根据他们偷吃和说大话两个行为,每人领了五衣架,罚站了三个小时(从晚上10到凌晨1点),并且禁止一周之内看电视。自此之后,他们再也没有偷吃过禁止他们吃的东西的行为。
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
还有很多类似的事的,我们都是不厌其烦地教育,然后教育无效之下,就采取行为,原则就是一定要让他们知道做错事是要代价的。
比如说,如果他们未经允许开电视,触碰手机,那么未来至少一周以上不能碰电视和手机;如果近距离看电视我们就马上关电视,等等。
2、做坏事
这个主要是针对孩子对别人有影响的行为,比如:学人骂脏话、向其他小朋友吐口水、拿着玩具枪到处晃人脸、不尊重大人、破坏其它人物品、在阳台上丢小物件等。
我家庭自他们三岁起就非常注意孩子这种行为,基本上发现即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惩罚手段:道理教育、罚站、自行补救措施、适当体罚等一起,让他们“痛”到入肉,“痛”到入心。从小就形成条件反射的本能规避意识。
我家庭对孩子这些“做坏事”行为是绝对不容忍的,教育之余肯定让他们“痛”得入心。
我孩子也是在5岁时,发现他们有在阳台往楼下丢纸飞机、纸巾、沙子的坏习惯,我连续说了一周左右大道理无效,我老公便定下了规格:丢一件东西打一衣架,哪只手丢打哪只,不再教育。他们连续被打哭了两天后,第三天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
家长教育孩子
“做错事”
和
“做坏事”
的观念,有利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区分
自我约束行为
和
法律禁止不可为
的概念。
《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草案)》规定,中小学任课教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采取责令学生站立、慢跑等教育惩戒措施。
家长需要从小教育孩子的是非观,并长期坚持
我们一直认为,孩子的不良习惯和行为,不能只看到孩子的问题,更要看到家长自己的问题。
如果家长从小教育孩子,灌输他们是非观,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之下他们的行为就会向好,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即使做错事了,也有改掉的心理和思维习惯。
但如果家长平日不教育,一味放纵,甚至有鼓励孩子恶习的行为(自己小孩欺负别的小孩时,家长居然有成就感,认为孩子长大后有出息),待孩子恶习成形,再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把错误改掉,就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教育孩子责无可卸。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
最后要说的一句是,家庭能包容“熊孩子”的错事、坏事行为,但社会不会包容,只会给以惩罚和教训。
-----
网友解答:
分情况而定:拿我家小孩举例子吧。原则性的问题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坚决不允许,出现一次就要让他永不再犯,教育同时也要讲究方法。有一次我家小孩趁我不在拿了抽屉一块钱买棒棒糖,被我发现!然后我教育孩子,让他意识到不经过他人同意拿走东西叫偷。在辅助些故事情节描述小偷是多么令人讨厌。孩子一旦意识到这形为不对,适当的惩戒也是必要的!这里家长掌握好尺度!惩戒的目地是加深孩子对这错误的印象!也要从小让孩子明白做错事是需要了承担的!那像这些原则性的抢偷骗撒谎等形为!要及时扼杀制止。
再例如:孩子不吃饭躺地上打滚。小孩其实很聪明,就想通过这样形为让家长多关注他。这些生活上的错误只要让孩子意识到没有意义,下次也不会再犯。不吃饭!家长不予理睬!收起碗筷就行!千万别心软怕饿着。没那么娇惯。他饿的难受时问你要吃的时侯再教育。这次妈妈原谅你,再有下次坚决不给吃饭。孩子基本也不会再有下次。这些错误就没必要惩罚。
-----
网友解答:
让孩子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要有三个方法。1、用同理心引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给他人造成的痛苦。比如孩子之间打架,抢东西,或不小心伤害别人。
2、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比如孩子不吃饭,错过吃饭时间就没有任何东西吃,一直到下次开饭时间。如果孩子肠胃没问题,他们应该不喜欢饥饿的感觉。再如孩子丢东西,那就没得玩、没得用,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
3、硬性规则。比如涉及到人身安全的一些规则,或者一些不好的行为明确告诉孩子不可以。如果犯错了就要收到惩戒。
说到孩子的错误,家长在孩子幼时应多给孩子一些试错的机会,这对孩子来说也是种探索学习。
-----
网友解答:
孩子做了错事,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不是孩子不愿意承认,而是不懂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也就是说孩子没有对与错、是与非的概念,不明白那些事干得,哪些事干不得,这时候我们的批评是没有用的,首先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在1~3岁左右时,有些孩子没有我的你的概念,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所以看到别人的东西就要,甚至动手抢,他们的眼里只看到想要的东西,而没有是非的观念,这时候如果听之任之,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霸道任性、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毛病。因此,必须对孩子进行教育,让他明白不经过别人的同意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多教几次,让孩子去改正,这样孩子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且会分辨出别的孩子犯的同样的错误。
孩子考虑问题时有自己的年龄特点和思路,所以我们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认为孩子本该懂得这样那样的道理,实际上孩子们并不懂。记得有这样一个消息,几个八九岁的孩子把一个小孩绑在树上,捡了几根枯树枝堆在被绑孩子的身下,想点火去烧,幸亏别人发现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一问才知道,他们是看了《喜羊羊和灰太狼》后,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还有的孩子学着动画片里的人,打着雨伞从楼上跳下来,结果摔伤,从大人的角度看,这么危险的事孩子应该懂的,实际上他们并不懂,所以做了事也不会认为是错的。因此,从小从平时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我们都要贯穿对孩子的对与错、是与非的教育,只有孩子认识到了什么是对的错的,什么事做得什么事做不得,孩子才不会去犯错。
-----
网友解答:
孩子犯错了都会有害怕、羞耻、担心甚至愤怒等等诸多情绪,也有他的原和理由,此时家长情商很重要,首先要好好去聆听孩子的情绪,一般来说情绪能够聆听到位的话,孩子的情绪就降会下来,慢慢地孩子的理智会恢复,她或他就会慢慢去面对一些具体的问题。
第二,聆听孩子他的想法和他看到的一些事实,并充分的理解孩子的看法,在这个基础上,父母再去好好引导他,让他看到他有可能没有看到那些事实和一些道理。或者一些规则,甚至是法律方面的规则。
第三,可以邀请他将心比心的去体验,如果说这些事情都在自己身上会怎么样,父母也可以来表达自己的一些为难,或者担心,说你这样去做的话,有可能真的会伤害到别人,做为父母来讲,父母是否有责任,这样的进行表达,让孩子慢慢能够理解到你。真正的来讲,孩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到底有什么后果,尤其是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都和孩子谈清楚。
做好以上三点,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犯错了,并去反思。
-----
网友解答: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认识到错误和改正错误,根本不是一回事。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孩子学习一件事情,多半是靠现实中具体情境来进行的,当然大人的讲解也非常重要。
其次,由具体场景到一个抽象概念,是一对一的,不能混淆。
倘若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不小心用手推了别人,也许引发了对方哭泣或是摔倒的后果,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用力推对方,对方就会有这种反应,对方会痛,并且告诉孩子,他的行为已经对别人造成了影响。
这时候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了,其实从对方哭或是摔倒那一刻,他就懂得自己可能是做错了,内心会内疚,我们这时候只要告诉他错了即可。
第三,孩子做错了事要怎么让他改正呢?
上面已经说了如何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事情,改正这个问题,则需要父母另外找时间去做这件事,只需要示范几次,孩子就会明白具体该怎么做了。
比如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你在身边,他抬手要去打人时候,你把他的手抓住,并且告诉他,你如果不喜欢小朋友的某些行为,要告诉他,但是不能动手。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期待,这也是情商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此时,大人要传输是非对错的观念,让孩子对对方和自己的行为都有一个限定,这对孩子未来成长路上遇见各种问题,都有帮助。
最后,不要用大人的思维,来理解孩子。
孩子还处在成长阶段,很多事情根本不懂得,我们成年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希望孩子懂事,希望孩子省事,希望孩子管事,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游戏和玩耍来认识这个世界。
让孩子成为孩子,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你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就会更加深刻了。
-----
网友解答:
教育的本质是言传身教,小孩子对于是非的认知不足,所以我们家长在教育小孩的时候,应该从自身开始教育。
希望小孩子孝敬父母,你就要孝敬父母
希望小孩子脾气好,你就不能在他面前发脾气希望小孩子知错就改,你做错事的时候要有认错和改正的态度。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言传身教,小孩子才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希望可以帮到您。
-----
------------------
推荐阅读:
一个女人和她前夫没离婚,另找了个丈夫过了十几年,这个男人催她离婚但是她不和前夫离婚,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