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点翠外,历史上还有哪些取自动物的珍宝?
除了点翠外,历史上还有哪些取自动物的珍宝?
-----
网友解答:
-----
犀角杯
犀角即为犀牛之角,是世界上非常名贵的牙角料之一。犀角比象牙更为稀有,在古代它与夜光璧、明月珠相提并论。《战国策·楚策》曾载,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汉书》记“南越王赵陀献文帝犀角十”;道教文化中的八宝之一就有犀角,然而宋元以前的犀角雕刻极为罕见。
犀角杯增酒之香,但用犀牛角杯喝酒却应当是一种奢侈享受,非洲犀牛角的价格在每克1000左右,而亚洲犀牛角的价格更是非洲犀牛角价格的8倍到10倍。
牛黄
牛黄牛类动物中胆囊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平。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龙涎香
世界上最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香。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
生活在深海的抹香鲸,以捕获大王乌贼、墨鱼等食物为生,这些食物由于都带有坚厚的壳而无法消化,进入抹香鲸肠胃后刺激分泌大量体液,包裹在一起同粪便共同排除体外。刚刚排出的排泄物,粘稠而充满腐朽的气息,令人不悦。而经过了长年累月漂浮在大海,经受了阳光、海水、风化等自然作用,最后一部分飘到岸边被人类发现,才有了龙涎香的诞生。
麝香
一部《甄嬛传》,让我们对宫廷内斗印象深刻。妃嫔为了保住自己儿子的地位,想尽一切办法,其中就有用麝香,让其他妃嫔怀不了孕。
麝香为雄麝的肚脐和生殖器之间的腺囊的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
此外,还有马宝、熊胆、珍珠、象牙、鲎血、象牙、鹿胎、龟壳、玳瑁、白角……
-----
网友解答:
-----
说几个和点翠类似、取于动物、古代也用于首饰的珍宝。
鹿胎
中国古人传统原本较少使用动物皮毛制作首饰,而视为北地胡人的风俗,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遗留下来的痕迹之一,就是武弁上的“貂尾”,也就是狗尾续貂的“貂”。
但鹿皮是个例外,尤其是鹿胎皮,被大量用在首饰上,比如宋代盛行的鹿胎冠。
鹿胎冠是以鹿胎皮制成的冠子,因上面斑驳的花纹而受到喜爱,“俗贵其皮,用诸首饰,竞刳胎而是取”,自五代便已出现,宋初盛行,妇女竞相戴之,导致山民大量采捕胎鹿取皮。性情宽仁恭俭的宋仁宗亲政以后,对此风极为反感,北宋景佑三年,仁宗对近臣说:“圣人治世,有一物不得其所,若己推而置诸死地。……比闻臣僚士庶人家多以鹿胎制造冠子,及有命妇亦戴鹿胎冠子入内者,以致诸处采捕,杀害生牲。宜严行禁绝。”当年连下两道禁鹿胎诏,“应臣僚士庶之家,禁戴鹿胎冠子,及无得辄采捕制造”,希望平息捕杀胎鹿制冠的风气。
不过,鹿胎冠子并未断绝,甚至在南宋又再度兴盛。高宗绍兴二十九年知枢密院事陈诚之进言:“窃见民间轻用物命以供玩好,有甚于翠毛者,如龟筒、玳瑁、鹿胎是也。……残二物之命以为一冠之饰,其用至微,其害甚酷。望今后不得用龟筒、玳瑁为器用,鹿胎为冠。”高宗再度下诏“应臣僚士庶之家,不得戴鹿胎冠子。及今后诸色人,不得采捕鹿胎并制造冠子。如有违犯,并许诸色人陈告。”《梦梁录》追忆南宋末临安有走街串巷专事“修洗鹿胎冠子”者,可见民间用者依然甚多。
龟壳、玳瑁、白角、犀角、象牙
除了鹿胎外,古代冠子、梳篦还使用玳瑁、白角、象牙、犀角等动物牙角材质。牙角类质地坚硬、光洁滑润,是很适合制作冠梳的天然材料,《燕翼诒谋录》“其后侈靡之风盛行,……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百宝总珍集》中也有“玳瑁梳儿”,在当时史料、诗词中很常见。尤其牙梳,是各种牙角中质地最上乘的。在宋代甚至还出现牙梳专卖商铺,吴自牧《梦梁录》中介绍南宋临安行业和著名店铺,除了一般“梳行”,还特别有“官巷内飞家牙梳铺”,专营牙梳。
玳瑁和白角的加工工艺并非直接雕琢成形,而是经过水煮加热变软,将其通过模具撑固成所需的薄片冠体,薄者可接近半透明,其上还可以制出花纹。玳瑁本有花斑、白角半透明而坚固,制成薄冠壳美观轻盈,所以成为除金银外一大类首饰材料,甚至民间村妇也会使用,如毛诩《吾竹小稿·吴门田家十咏》 “田家少妇最风流,白角冠儿皂盖头”。宋代壁画、绘画中有不少女性头戴半透明冠子,透出其内发髻,而且没有其他支撑框架痕迹,如北宋高平开化寺壁画、宋《招凉仕女图》所绘,很可能即为白角冠。由于角质类有机物不易长存,所以考古尚未发现此类冠饰,清代工艺中有以角制成的透明薄壳明角灯,可以大体推知其质地效果。
鱼枕
除了白角外,还出现了另一种鱼枕冠,“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碎金》中也列有“魫冠”。鱼枕骨亦作“鱼魫”,是某些鱼类如青鱼喉部辅助咀嚼的角质增生,质地晶莹如琥珀,但大多体量较小,有推测可能为打磨后再编织成冠形。南宋《百宝总珍集》中有一则“鱼魫”,称“鱼魫多出襄阳府,汉阳军、鄂者皆有。大者当三钱大,……碎块儿每斤直钱四五贯,如有冠子铺投卖。每斤有十六七个,若是七八十个者、四百个五百个者,多着主造冠子。大者十六七个,器物之用。”用一斤上百数百的小鱼枕石制冠子,可能即为此法。
苏轼又曾作《鱼枕冠颂》:“莹净鱼枕冠,细观初何物。形气偶相值,忽然而为鱼。不幸遭纲罟,剖鱼而得枕。方其得枕时,是枕非复鱼。汤火就模范,巉然冠五岳。方其为冠时,是冠非复枕。”明《宋氏家规部》提到鱼枕“火钳之连为全幅,制花灯叶,色明于羊角”,从“汤火就模范”“火钳之连为全幅”的描述中看,应该也是通过加热软化以模定型成冠。《东京梦华录》里有专门修“魫角冠子”的买卖,“魫角”并提,或即因其工艺相似的缘故。
-----
网友解答:
-----
牛黄:
有句话叫做“黄金有价,牛黄无价”,其实牛黄就是水牛或者黄牛的胆结石,有时候也包括了肝内结石,体内有黄的牛其实是生了病,不过牛黄却是非常珍贵的药材。
虽然古籍中记载牛会自己把牛黄吐出来,但现实中这种可能性极低,大多数牛黄都是宰牛的时候才能发现,由于天然牛黄极其稀有,也被称作“丑宝”。
古代除了将牛黄作为中药使用之外,同时也会将牛黄与朱砂混合,使用在密教的诸多仪式上,算是一种非常贵重的宝物。
象牙席:
使用象牙制成,制作象牙席是明清时期岭南之地的传统工艺,不过目前象牙劈丝工艺已经失传两百多年,存世的象牙席也极其罕见,故宫珍藏的象牙席也仅有两件。
按照典籍记载,象牙席早在汉朝就已出现,而象牙劈丝织席技术非常繁杂困难,清代工匠们需要用药水浸泡象牙,劈成牙片然后劈丝,继续磨制出光泽才能编制成席。
象牙席平整光滑色泽洁白,而且柔软舒适触手生凉,夏天躺上去非常舒适,但是象牙席用料极奢极巨,工艺复杂耗损瞠目,清雍正时期被勒令禁绝。
马宝:
马宝又叫做“马粪石”,话虽如此,其实马宝也是马的结石,出现在马的肠胃之中,最早的记载出现于明代《本草纲目》之中,与牛黄、狗宝并称。
一般来说,马宝的外表有一定光泽、有细草纹路的才算是上品,才能够用于配药,马宝具有镇惊化痰与清热解毒的效果,药效与牛黄类似,相较于牛黄,马宝更加罕见,自然也更珍贵。
另外与马宝、牛黄并称的狗宝,也是一种结石,但因为更加普遍也更容易获得,所以药用的时候往往也会使用狗宝,马宝实在太珍贵,并不常见。
犀角杯:
用犀牛角雕琢而成,先秦时代,黄河流域尚且还有大象与犀牛分布,但随着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中原犀牛逐渐绝迹,犀角雕刻而成的犀角杯自然更加罕见珍贵。
直到明朝时期,不断有外域犀角进入中原,犀角雕刻工艺也在明朝时期走向了巅峰状态,目前存世的犀角杯大多都诞生于明清时期。
除了工艺价值,犀角向来被视作珍贵的中药材,犀角杯也被认为拥有极高的保健药用价值,因此古代的王侯将相达官显贵都喜欢用犀角杯。
珍珠:
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自珍珠贝与珠母贝等软体动物体内,在人工养殖珍珠技术诞生之前,珍珠只能在野外采集,由于采珠非常危险困难,因此珍珠在古代更加珍贵。
商周时代,淮河一带出产的珍珠被东夷部落当做贡品,奉献给天子王室,而汉朝之后,南海一带的珍珠开始地位上升,也就是所谓的“南珠”。
明清时期,东北地区出产的淡水珍珠因为圆润硕大而被视作珍品,虽然现代是“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但在清朝,东珠地位最高。
砗磲:
与珍珠一样属于有机宝石,是海洋中的砗磲贝贝壳,砗磲之名诞生于汉朝,是海洋之中体型最大的一种贝类,全球所有的砗磲都生活在热带海域。
砗磲体型巨大,捕捞砗磲贝非常危险,一旦被砗磲夹住极难脱身,古代因捕捉砗磲而丧生者并不比采珠者少,而砗磲无法进行人工养殖,并且数量很少,因此更加珍贵。
打磨加工完成的砗磲色泽光洁,清代二品大员的顶戴就是砗磲,而佛教中也将砗磲作为七宝之一,是一种更加少见的美丽宝石。
玳瑁:
玳瑁是海洋中一种类似于海龟的动物,而它的背甲也是一种有机宝石,呈现出一种非晶状质,轻微透明到半透明的样子,有蜡泽到油脂的光泽。
古人时常用玳瑁来制作盒、篦子、手镯、戒指、扇子等等,古筝的义甲与韩国古代琵琶的拨片都是用玳瑁制成,也是制作螺钿片的材料。
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用玳瑁制成的各种器具,汉朝就已非常普遍,不过玳瑁容易遭受虫子蛀食,目前存世完好的玳瑁制品,大多都是清朝所产。
古人从动物身上获取所谓的“珍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从珍贵的药材到美轮美奂的装饰品等等,但很多需要用到动物的部分,其实都是带着血的,大多数并没有必要。
诸如传统点翠技艺需要用到翠鸟的羽毛,必然要捕捉翠鸟,裘皮之类的衣物,甚至需要活剥狐狸貂鼠,这些其实对人而言,都并非必需品。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象牙、犀角与皮草之类的动物制品,都可以消失了,即便是点翠这样的传统工艺也在随着时代进步而做出改变,活生生的珍宝,要比血淋淋的珍贵得多。
-----
网友解答:
-----
点翠是中国从汉代就开始的,一种比较古老制作首饰的工艺,先用金银等金属做出一个底座,然后再用金线在底座边缘做出一个槽,最后再用翠鸟的羽毛粘在在底座上做出各种形状的饰品,有时也会在图案镶嵌上珍珠翡翠等宝石,点翠饰品虽没有其他首饰显得张扬,但却高贵雅致。一般皇后的凤冠便是采取了点翠的这种工艺。
点翠的首饰虽然精美,但是制作过程却比较残忍,据说一般是用剪刀将还活着的翠鸟的羽毛减掉,然后再将它们粘到饰品上,被取过羽毛的翠鸟用不了多久就会死亡,所以到民国初年时,点翠工艺便由烧蓝工艺取代了。现在翠鸟更是国家保护动物,相关工艺接近失传了。
有动物羽毛做装饰在清代很流行,红楼梦里贾母就赐了一件光彩夺目野鸭毛的鹤氅给了薛宝钗,送了一件孔雀毛的给了宝玉。
动物身上能做药材的珍宝很多,能做装饰用的奇珍异宝也不少:
砗磲
砗磲是用贝类动物砗磲的躯壳做成的,在佛教里,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珍珠一起被尊为七宝。砗磲有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的,这种白是自然界里白度最高,但是另一种牙白与棕黄相间呈太极形的颜色更罕见,更珍贵,不过,我个人更喜欢它那种象月亮照在雪地上的那种白上加白的雪白颜色。
珍珠
珍珠严格说不算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它是外来物,砂石进入贝类的身体里,贝类受刺激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珍珠具有瑰丽色彩,气质高雅,象征着健康、纯洁、富有和幸福,但它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年老就会变色发黄,人老珠黄就是指的珍珠
珊瑚
珊瑚也是佛教七宝之一。珊瑚虫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
珊瑚色彩鲜艳,形如树枝,在古代极为珍贵。石崇和王恺两个富人,没事干就比阔斗富,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少有。王恺在石崇面前炫耀,石崇却拿铁如意把它敲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妒忌自己,说话就有点气急败坏。石崇说:“这有啥,我赔给你。”于是把家里的珊瑚树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大感失落。
麝香
麝香是雄麝腹部下方生长的香腺和香囊,里面分泌和贮存的一种外激素或化合物,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和高级香料。红楼梦里贾芸为了找工作,找人借了十几两银子买了几两冰片麝香送给了凤姐,凤姐立刻就把种树的差使给了贾芸,让他小赚了一笔。
一两黄金值十两银子,十几两银子只买得几两冰片麝香,可见其昂贵,但是麝香的药用效果在电视和小说里都被夸大了,它并没有那么强的打胎和抑制生育的效果。
象牙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象因为长了象牙,曾被广泛猎杀,庆幸的是,由于20世纪大象的数量骤减,为防止大象灭绝,2018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加工销售象牙及制品活动。全面禁止象牙交易。
玳瑁
是属于海龟科的一种海龟,玳瑁制品要把将龟甲的脊棱磨除。玳瑁可用于制作戒指、手镯、簪(钗)、梳(栉)、扇子、盒、眼镜框、乐器小零件、精密仪器的梳齿以及刮痧板等器物,而且古筝义甲和古代朝鲜琵琶的拨子也是由玳瑁制作,同时也是螺钿片的材料之一,具有独特的神韵和光彩。如果在海边城市旅游,会看到很多玳瑁工艺品。
犀角
犀角跟象牙一样,是犀牛头上的角,一般做成犀角杯。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人类的过度欲望,过度的口腹之欲感观刺激,对动物是灾难,好在大部分动物制品现在已经禁止或者限制销售了。
-----
网友解答:
-----
如:玳瑁,又如:螺钿,还如:镶嵌象牙等等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古茶树茶叶那么贵,和生态茶园的有机茶相比,品质好在哪?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