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是谁的后代?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是谁的后代?
-----
网友解答:
-----
刘备、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这八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宗,那就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但是从刘邦之后,随着繁衍的后代愈来愈多,他们之间的联系愈来愈松散,但是可以统称为汉朝宗室。
那么具体而言,他们分别是刘邦的哪一个人的后代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一、刘备、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是谁的后代呢?
我们先来逐一分析一下。
1、刘备是谁的后代?
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而中山靖王刘胜又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景帝刘启则是汉文帝刘恒嫡长,往上推,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因此,关系图如下:
从以上图可以看出,刘备距离最近的那一代是汉景帝刘启,而刘胜又是庶出,到刘备这一代就相对比较远了。
刘备是刘胜之子刘贞之后,公元前117年,刘贞失去了爵位,由于失去了荫庇,从而导致刘贞这一脉开始没落。
到了刘备的祖父刘雄的时候,他被举为孝廉,甚至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也是举孝廉出身,曾经担任过幽州小吏,可是去世得比较早,因此家道中落,幼年的刘备失去了支撑,一直家庭陷于贫困。
2、刘表是谁的后代?
刘表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而刘余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母为程姬。刘表距离最近的那一代是汉景帝刘启,可以推见,刘备和刘表同是汉景帝刘启之后,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最近,这也是刘备跑去投奔刘表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刘表和刘备不同的地方在于,同是汉室宗室,到刘表这一代,家道并没有如刘备那样中落,因此刘表受到家族的荫蔽而起步较高,能够直接出仕做官,这就给了刘表成名的机会和通道。
3、刘焉和刘璋是谁的后代呢?
刘焉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而刘余是汉景帝刘启之子,而刘焉距离最近的那个就是汉景帝刘启。
刘备、刘表和刘焉都是西汉汉景帝刘启之后,而刘焉和刘表又是鲁恭王刘余之后,因此相比较而言,刘焉和刘表之间的关系更近一些。
虽然同是汉景帝刘启的后裔,可是刘备由于祖上失侯,导致无法继续荫蔽下代,因此刘焉和刘表可以继续享受上一代的荫蔽,从而导致起步较高,获得机会更多。
4、刘虞是谁的后代?
刘虞是东海恭王刘彊的后代,父亲是丹阳太守刘舒。刘彊是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为废后郭圣通,而刘秀又是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5、刘岱是谁的后代?
刘岱作为汉末兖州刺史,反董联盟成员之一,他是齐悼惠王刘肥的后裔,而刘肥是汉高帝刘邦的庶长子,母亲是曹姬。
6、刘繇的后代是谁?
刘繇是汉朝宗室,是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的侄子,而齐悼惠王刘肥又是汉高祖刘邦的庶长子,因此从关系上讲,刘繇和兖州刺史刘岱都是牟平侯刘渫的后裔。
7、刘晔是谁的后代?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而刘秀又是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后裔,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刘晔和刘表以及刘焉以及刘备不同,刘晔自始至终就没有割据一方乃至振兴汉室的野心,甚至为了避嫌,自动放弃兵权,一心辅佐曹操三代,成为曹魏一代重臣。
二、刘备、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各自有什么成就呢?
1、刘备。在汉室式微的情况下,刘备一直高举兴复汉室的大旗,试图在乱世中再次中兴汉室,做出如同光武帝刘秀一样的丰功伟绩,可惜时移世易,作为汉室宗亲,汉景帝刘启的后裔,他无法重新振作汉室,在汉献帝刘协被迫禅位魏文帝曹丕后,刘备在益州称帝,继承汉室,是为昭烈帝。
而刘备建立的汉室终于在公元263年被司马昭所灭。
2、刘表。作为八骏之一的刘表趁天下大乱之际,单骑入荆州,凭借荆州豪强世族的支持平定了荆州之乱,从此走上了割据的道路。刘表把持荆州之后,由于往西雄心不再,同时受制于荆州豪强世族的掣肘以至只能维持现状,无法兴复汉室,也无法自行称霸,最终于公元208年去世,荆州也被刘备孙权以及曹操瓜分。
3、刘焉和刘璋。汉末黄巾起义遍布全国,各地烽烟四起。刘焉见皇权式微,天下大乱,于是有了不臣之心,就建议汉灵帝设立州牧以巩固汉室天下,然而其本意是打算到边州实行个人野心。汉灵帝不明就里,答应了刘焉的要求,任命他为益州牧,从而给了他割据益州的机会。
刘焉接到任命后带着部署,借助当地势力巩固了在益州的统治,不久后刘焉去世,其子刘璋接位,成为益州之主。
随着世事变化,天下争霸日趋激烈,刘璋企图借助同是宗室的刘备抗击曹操,可是刘备却有夺取益州的野心。
果然,不久后,刘备夺取了益州,将刘璋以及其家属放逐到江陵,过起了寓公生活,从而结束了刘焉以及刘璋父子对益州长达二十年的统治。
4. 刘虞。刘虞以孝廉出仕,被任为东海郡吏,此后官运亨通,升至幽州刺史。在幽州刺史的任上,刘虞政绩斐然,取得了边境部落以及边民的认可。
随着黄巾起义遍布全国,幽州等地也是遍布狼烟,千万百姓陷入困苦中。公元188年,刘虞被任命为幽州牧,以镇守边关,可是,由于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理政观念以及目标不同,导致俩人关系恶化,掌握着强大军事实力的公孙瓒不满刘虞的掣肘,于公元193年将刘虞杀害。
5、刘岱。公元190年,各地群雄纷纷起来反抗董卓,并且组织起反董联盟。身为兖州刺史的刘岱也加入其中,并且带兵屯守酸枣。
不久后,反董联盟四分五裂,各自离散开始了诸侯争霸。作为四战之地的兖州也是各个诸侯争夺的目标,同时已经熄灭的黄巾义军再次复燃,刘岱率军攻打黄巾军,结果不敌而死。
刘岱死后,其地盘也被东郡太守曹操占领,成为曹操发迹之地。
6、刘繇。刘繇以孝廉出仕,先后担任司空掾属和侍御史,可是由于战乱而无法到任,因此到淮浦避乱。此后刘繇被朝廷任命为扬州刺史,刘繇到任后,和盘踞江淮一带的袁术、孙策多次交战,由于实力不济,刘繇多次失败,最后病逝,时年四十二岁。
7、刘晔。刘晔在少年时期就有王佐之才,出仕于庐江太守刘勋的麾下,后随刘勋投奔曹操,从此归为曹操的部下,成为曹操麾下举足轻重的谋士,为曹操建立曹魏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去世后,刘晔侍奉魏文帝曹丕以及魏明帝曹睿,成为三朝元老,此后官职太中大夫、大鸿胪,封爵东亭侯,于公元234年去世,被谥为景侯。
同是汉室宗室,刘备、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各自的人生成就不同,这个和当时的环境以及各自的理想不同,从而各自的结局也不同。
三、总结。
刘备、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都是汉高帝刘邦的后代,同出一脉,但是从血统上讲,刘虞和刘晔距离正统更近,毕竟他们是光武帝刘秀的后裔,而刘备、刘表、刘焉以及刘岱需要上溯到刘邦那一代,因此相对比较远。
-----
网友解答:
-----
东汉末年,各地实力派拥兵自重,其中还有不少汉室宗亲,如刘备、刘表、刘璋、刘虞等人。众所周知,刘备逢人便说“我乃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皇帝阁下玄孙。”然而,从古至今,很多人对刘备是汉室宗亲这个身份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刘备是平民出身,以卖草鞋为生,和汉室宗亲八竿子打不着,而中山靖王刘胜有120多个儿子,容易冒充,难以查证。
本文认为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应该是真的,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如果假冒,很容易被识破的。接下来看看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七人都是谁的后代?
刘表、刘焉、刘璋: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字景升,身长八尺多,长得好看,雄壮,一表堂堂,还非常有才华,是当时非常有名的“八俊”之一。
刘表被任命为荆州牧后,单马入荆州,在蒯良、蒯越、蔡瑁等人的辅佐下,平定荆州,成为真正的荆州牧。无论中原曹操、袁绍、袁术、公孙瓒、刘备、吕布等人如何厮杀,荆州都没有被卷入,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得不说是刘表的功劳。
刘表是汉室刘姓宗亲,却不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子孙,他的祖先是西汉鲁恭王刘余。鲁恭王刘余是汉景帝第四子,从小有口吃,喜欢吃喝玩乐,养狗养马。他在修建宫殿时,破坏了孔子曾经的住宅,意外得到了用古蝌蚪文所写的《论语》《尚书》《礼经》《孝经》等藏书。
刘焉和刘璋父子率先割据益州,对内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兵强马壮。如果不是刘备入川,鸠占鹊巢,益州就是刘焉、刘璋父子二人的天下,三分天下的可能是刘璋了。刘焉、刘璋父子二人和刘表是同一个祖宗,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虞:东海恭王刘强之后
刘虞,字伯安,东海郡郯县人,孝廉出身,幽州刺史时期深得民心,他对当地的游牧民族也非常友好。难能可贵的是,刘虞不贪恋权位,拒绝了袁绍拥戴他称帝的建议。然而,这么一个爱民如子的幽州牧,却惨遭残暴不仁的武夫公孙瓒杀害。
刘虞是正宗东汉宗室,他是东海恭王刘彊的后代。刘疆是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亲为废后郭圣通,是东汉开国太子。他当了18年太子,如果不是母亲被废,下一任东汉皇帝就是刘疆了。刘疆是一个聪明人,深知自己母亲被废,已经不适合再当太子了,于是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被封为东海王,并得到善终。
刘虞能够抵挡住当皇帝的诱惑,颇有祖上刘疆的家风,为其点赞。
刘岱、刘繇:齐悼惠王刘肥之后
刘岱、刘繇两人的父亲刘舆没什么本事,但是两人的伯父却是东汉太尉刘宠,也是非常有权势的。刘岱是兖州刺史,曾参加各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战,可惜的是,在和青州黄巾军交战的时候,战败被杀。刘繇是扬州牧,振武将军,曾和袁术、孙策等人交战,辉煌一时。
他们两人是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再确切点,是刘肥第八子齐孝王刘将闾之后。刘肥是何许人也?他是汉高祖刘邦庶长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兄。
刘肥的齐国,都城是临淄,统辖七十三城,只要会说齐国话的老百姓都属于齐国人。 当时齐国是汉初第一大封国,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疆域辽阔。真应了“肥”这个字,刘肥确实够“肥”,后代也出了刘岱、刘繇这样的大人物。
刘晔:阜陵王刘延
有人说,刘晔不是魏武帝曹操的大谋士吗,怎么还是汉室宗亲。汉室宗亲不一定都是主公,也可能给别人打工,刘晔就是给曹操打工的。他跟随刘勋投奔曹操后,为曹操出谋划策,料事如神,屡献妙计,不次于曹操手下的荀彧、贾诩、荀攸、郭嘉、程昱五大谋士。
刘晔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却投靠了“汉贼”曹操,成为曹魏三朝元老,为“敌人”卖力,颠覆汉室江山,悲哀。
结语
以上七人都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的汉室宗亲,其中有东汉宗亲,也有西汉宗亲。巧合的是,刘表和刘焉、刘璋父子二人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这七人都是正宗的汉室宗亲,都有明确的历史记载。
-----
网友解答:
-----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是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的开场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大家都知道三分天下有其一 的蜀汉昭烈帝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据说有子孙一百二十余人。基于这个原因,很多人怀疑刘备是假冒皇亲,反正刘胜的后人肯定是一笔烂账,想查也查不清楚。不过刘备的老师是大儒卢植,同学也是贵族之后的公孙瓒,想来他的出身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不然人家不会带他一起玩耍。
而除了刘备以外,其实还有不少汉室宗亲活跃在这一历史时期,包括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岱、刘繇、刘晔等等。那么这些人都是什么出身?又为什么能在东汉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呢?
刘胜墓出土金缕玉衣
齐悼惠王刘肥后裔
刘肥,汉高帝刘邦庶长子,母曹姬,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齐王。刘肥的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平阳侯曹参为国相,是西汉最大的诸侯国。汉惠帝即位后,齐王刘肥深受吕后猜忌,不得不献出城阳郡作为吕后之女鲁元公主的汤沐邑,这才幸免于难。
诸侯大国无过齐悼惠王。以海内初定,子弟而少。激秦之无尺土之封,故大封同姓,以填万民之心。及后分裂,固其理也。—《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齐王刘肥去世,赐谥曰悼惠。此后传哀王刘襄、文王刘则、孝王刘将闾(哀王之弟)、懿王刘寿、厉王刘次昌。刘次昌因与胞姐乱伦畏罪自杀,无后国除。
汉高帝刘邦故里
兖州刺史刘岱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其祖牟平共侯刘渫,孝王刘将闾之子。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时,刘岱便是其中一员。可他不思进取,反而因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而将其杀害。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不听劝阻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扬州刺史刘繇刘繇字正礼,刘岱之弟。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一度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建安元年(196年),刘繇被孙策击败,被迫逃往豫章一带投靠刘表。
当时豫章太守周术因病而死,刘表派来的诸葛玄(诸葛亮叔父)和朝廷派来的朱皓(太尉朱儁之子)发生激烈争斗。此时刘繇站队朱皓,将诸葛玄赶回了荆州。但朱皓却被东汉末年的佛教徒领袖笮融杀害,于是刘繇再度发兵将其击败。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刘繇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二岁。日后孙策在平定豫章之后,派人将刘繇葬回老家牟平。
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三国志卷四十九》
孙策托孤
鲁恭王刘余后裔
刘余,汉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程姬。先封淮阳王,七国之乱后改封鲁王。这位鲁王殿下从小对读书不感兴趣,就喜欢声色犬马。改封鲁王之后为了扩建宫室苑囿,还曾经破坏过孔子旧宅。不过这次的破坏行为却发现了用古蝌蚪文所写的《论语》《尚书》《礼经》《孝经》等竹简,也算是因祸得福。
恭王初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宫,闻钟磬琴瑟之声,遂不敢复坏,于其壁中得古文经传。—《汉书卷五十三·列传第二十三》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鲁王刘余去世,赐谥曰恭。此后传安王刘光、孝王刘庆忌、顷王刘封、文王刘晙。文王无嗣,由其弟刘闵袭封鲁王。王莽篡位,降封为鲁郚乡侯。
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刘表: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具体是鲁恭王哪一支的后裔已不可考。其人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少年之时就名列“八俊”,是党锢之祸的风云人物。党禁解除后,刘表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属,出任北军中候。北军中候秩六百石,掌监北军五营,包括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统宿卫兵。
何进被杀之后京师大乱,袁绍等人召董卓进京之举,标志着汉朝天子的威信彻底沦丧。恰好在这个时候江东孙坚杀掉了荆州刺史王叡,刘表于是自请前往出镇。在光杆司令的基础上,刘表愣是靠计谋控制住了荆州七郡,怎么看都不像日后那个优柔寡断的庸主。
刘表剧照
刘表在任内爱民养士,从容自保。数十年之间,荆州道化大行。在群雄混战之时刘表始终持中立态度,使得荆州地区避免了许多战火,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他在晚年时未能处理好两个儿子之间的嗣子之争,最终让他数十年的努力化为乌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病逝。其手下蔡瑁等人废长立幼,逼长子刘琦出逃,而奉次子刘琮为主。而当曹操大军南征之时,刘琮举州投降,其家族在荆州的统治遂告终结。
益州牧、阳城侯刘焉、刘璋父子刘焉字君郎,江夏郡竟陵县人,鲁孝王刘庆忌第四子建陵靖侯刘遂的后裔。当时朝廷面对黄巾起义军束手无策,刘焉向朝廷提出了一个影响三国历史的重大建议,即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史称“废史立牧”。这个建议使得各地军阀迅速坐大,东汉朝廷很快便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力。
至于刘焉本人则借着这股东风去了益州,被朝廷封为益州牧,阳城侯。刘焉在进入益州之后很快切断了朝廷之间的通信,随即打击地方豪强,巩固自身势力,益州因而处于半独立的状态。
兴平元年(194年),刘焉因背疮迸发而逝世,其子刘璋继领益州牧。在和盘踞汉中的张鲁多次交战不利,外加又有曹操即将来犯的消息,刘璋被迫迎接刘备入益州,打算借他的力量来自保。
不料此举乃引狼入室,刘备反手攻击刘璋,又有法正等人为内应,大军很快逼近成都。最终刘璋放弃抵抗出城投降,被刘备安置到了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之后,刘璋落入孙权之手,又被封为益州牧,此后事迹不详。
刘璋剧照
东海恭王刘彊
刘彊,光武帝刘秀长子,母为废后郭圣通。建武二年(公元26年)刘彊册立为皇太子。但是在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生母被废后,刘彊多次主动辞让太子之位,并在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被改封为东海王。原来的东海王刘阳则改名刘庄,并被立为皇太子,即日后的汉明帝。
永平元年(公元58年)东海王刘彊去世,赐谥曰恭。此后传靖王刘政、顷王刘肃、孝王刘臻、懿王刘祗及末代东海王刘羡。曹丕篡汉之后,刘羡降封为崇德侯。
大司马、幽州牧、襄贲侯刘虞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县人。举孝廉出身,任幽州刺史,后坐事免官。黄巾起义爆发后复出,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出任幽州牧。在当地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
董卓之乱时,袁绍曾有意奉刘虞为帝,为其拒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刘虞率兵讨伐公孙瓒,可惜兵败被俘,并惨遭杀害。
虞以恩厚得众,怀被北州,百姓流旧,莫不痛惜焉。—《后汉书·卷七十三·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第六十三》
公孙瓒剧照
阜陵质王刘延后裔
刘延,光武帝刘秀第四子,母为废后郭圣通。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封淮阳公,十七年(公元41年)进爵为淮阳王。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年—75年)以”私作图谶“等罪名迁为阜陵王,食邑仅两个县。刘延此后“数怀怨望”,又被撸成了阜陵侯。直到章和元年(公元87年),汉章帝刘炟(刘延之侄)临幸九江郡之时才怜悯叔父,将其复封为阜陵王。
刘延在位51年去世,赐谥曰质。此后传殇王刘冲、顷王刘鲂(殇王之兄)、怀王刘恢、节王刘代、恭王刘便亲、孝王刘统及末代阜陵王刘赦。刘赦活到了汉献帝建安年间,死后无子国除。
魏大鸿胪、东亭景侯刘晔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人。少年时便被汝南许劭认为有佐世之才。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投奔曹操,被辟为司空仓曹掾,成为曹操手下举足轻重的谋士。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刘晔升任侍中,赐爵关内侯。曹丕驾崩后,魏明帝曹叡继位,刘晔进封东亭侯,食邑三百户。此后因有揣摩上意之嫌而被曹叡疏远,最终在青龙二年(公元234年)郁郁而终。
结语:通过以上梳理,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有实力割据一方的,基本都是西汉宗室后裔,这是怎么回事呢?首先东汉皇帝的子嗣不旺,从汉和帝刘肇开始,东汉的皇帝竟然几乎没有一个活过四十岁的。其次由于外戚和宦官争权,让本来就力量单薄的东汉宗室更加边缘化。而西汉宗室由于大都已经没落,反而凭着祖上的出身和历代的积累入朝为官,几代下来之后反而逐渐形成了气候。恐怕这才是他们在东汉末年如雨后春笋一般到处开花,从而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原因。
-----
网友解答:
-----
中山靖王到底是谁?
我们借助《三国演义》中的情节,捋顺一下刘备与中山靖王的关系,以及与刘邦、孝景皇帝等西汉皇帝的关系。
在演义中,曹操灭了吕布后,向汉献帝刘协表奏刘备的军功,因此刘备得以在丹墀朝拜君王。
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在刘备自报家门后,汉献帝让宗正卿赶紧取出宗族世谱,按照世系表,查看验证。核对无误后,当朝宣读如下:
“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刘备逢人必提的这位中山靖王到底是谁呢?孝景皇帝又是谁呢?
刘邦(前?-195年),于公元前202年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即为汉高祖。
刘邦生8子,其中第四子为刘恒(前203-前157年),即为后来的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生4子,其中长子为刘启(前188-前141年),即为后来的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孝景皇帝就是汉景帝刘启,众所周知的“文景之治”,正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
刘启生14子,其中第九子为刘胜(前165-前113年),即为中山靖王。
刘胜10岁的时候,被汉景帝封为中山王。刘胜纵情酒色,极尽骄奢淫逸,热衷于玩赏美女,因此留下了很多孽根,根据《汉书》记载,刘胜的儿子竟然多达120余人,估计刘胜自己也记不清、辨不明了,甚至后世有冒充装孙子的,都不好辨认了。刘胜活了53岁,当了43年的中山王,在汉武帝年间去世,谥号靖,因此被后世称为中山靖王。
根据上述归纳可知,刘胜就是中山靖王,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重孙,也是刘备的先祖。曹操剿灭吕布是在公元199年,由此推算,刘备名正言顺的被汉献帝钦封为“皇叔”的时候,距离中山靖王刘胜去世,已经300多年了。时隔几百年,刘备自幼家徒四壁,穷困潦倒,甚至沦落到要靠织席贩履为生。那么刘备作为皇族血脉,是怎么落魄到这一步的呢?在演义第一回中刘备出场的时候,就有一言以概之:
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在刘胜的一堆儿子中,其中的第五子,即为陆城亭侯刘贞,封地为涿郡。刘贞后来因为严重过失,被朝廷免去陆城侯的爵位。刘贞只好随遇而安,于是就在涿郡安家。刘贞其后事迹,在史书中不详。按照常理推测,因为刘备的父亲“不仕”,所以造成家道中落,每况愈下。
此外,很多人对于刘备是否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持不同意见,甚至有人对于刘备自报的族谱存在严重质疑,在此,本文就不进行深度的追根溯源了,更不敢胡乱妄言,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彭城郡刘氏中山堂世系族谱,应该能得到进一步佐证。
刘表、刘璋(刘焉之子):汉鲁恭王刘余之后。
刘表、刘璋,均为汉室宗亲,其共同祖先为汉鲁恭王刘余。刘备赞扬刘表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但曹操却贬低刘表为“虚名无实,非英雄也”!刘璋几乎是“暗弱”的代名词,曹操将其贬低为“守户之犬”。
刘表坐镇荆州多年,据地千里,带甲十万,早期招诱有方,恩威并重,坐稳荆州后,立意自守,而无远志,虽不曾开疆扩土,但足以从容自保。刘表晚年宠溺蔡氏,造成外戚专权,长子刘琦被驱逐;刘表死后,在蔡氏及其宗族(蔡瑁为首)的一手操纵下,蔡氏所出的刘琮将荆州拱手相让于曹操。
刘璋暗弱无能,以至于辖下的很多能人志士郁不得志,甚至思盼明君入主益州。在张松、法正等人的背叛下,刘璋所托非人,以至于被刘备巧取豪夺,益州地盘最终被刘备霸占。刘璋是刘焉的第四子,而刘焉在演义中第一回就登场了,当时张角率领的黄巾军侵犯幽州界分,而此时的幽州太守正是刘焉。
刘备桃园结义后,张飞倾尽家资助力刘备招募乡勇,聚集五百余人,由校尉邹靖引荐到刘焉面前。
玄德说起宗派,刘焉大喜,遂认玄德为侄。
刘焉因为平黄巾有功,被皇帝封为益州牧。直到曹操破马超期间,才间接提到刘焉,他早就因为患病疽而死,因此刘璋得以继领益州牧。刘焉是刘备初入江湖的带路人,但他肯定想不到,自己认下的这个侄子,竟然会在自己死后,夺取了自己儿子的地盘。
在演义中,刘备称呼刘表为兄,称呼刘璋为弟。根据《后汉书·刘表传》的记载: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
根据《后汉书·刘焉传》的记载: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也,鲁恭王后也。
鲁恭王,即汉鲁恭王刘余(?―前128年)。前面所说的孝景皇帝刘启,生有14子,其中的第四子即为刘余(第九子为中山靖王刘胜)。刘余被汉景帝封为鲁王,和中山王刘胜一样,他也是一个远离政治漩涡的王爷,声色犬马,不问政治,得以安享晚年。刘余在位26年去世,谥号为恭,因此被后世称为鲁恭王。
据上述可知,刘备与刘表、刘璋(刘焉)属于名正言顺的同祖同宗。至于刘备称呼刘表为兄、呼刘璋为弟,应该是互相查阅过世系表,三人同在一个世行(平辈),因而按照年龄长幼而称呼。
刘虞:东海恭王刘疆之后
刘虞在演义中的存在感太低,但是他在第二回就出场了。
当时黄巾余党卷土重来,渔阳张举、张纯反,表章似雪片般发往朝廷告急。
封刘虞为幽州牧,领兵往渔阳征张举、张纯。代州刘恢以书荐玄德见虞。虞大喜,令玄德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锐气。
刘虞早年是举孝廉出道,因功累迁幽州刺史,造福百姓,民望颇高,可惜后来因公事被免官。此次因平黄巾军,再次被皇帝征用,并与刘备有了交集。刘虞平寇有功,封太尉;他表奏刘备的军功,因此刘备鞭打督邮之罪被免除,并小有升迁。董卓挟持天子之际,袁绍、韩馥等人想要独树一帜,拥立具备汉室宗亲身份的刘虞为新帝,被刘虞断然拒绝。刘虞后来与公孙瓒的矛盾日益加深,以至于大动刀兵。刘虞败北,被白马义从军生擒,后来惨遭杀害。《后汉书卷七十三》中有相关记载:
瓒乃诬虞前与袁绍等欲称尊号,胁训斩虞于蓟市。
刘虞的祖先东海恭王刘疆是什么人呢?前面所说的孝景皇帝刘启,生有14子,其中的第五子为长沙王刘发(第四子为鲁恭王刘余,第九子为中山王刘胜);刘发的五世孙中,出了一个东汉光武帝刘秀,也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
刘秀的长子,正是东海恭王刘疆。
刘疆曾是东汉开国太子,后来因生母被废后,刘疆主动让贤,退出太子之位,后被封为东海王;17年后,刘疆去世,谥号为恭,因此称为东海恭王。由此来看,刘虞与刘备、刘表、刘璋等人,血脉关系还远了一世。
刘岱、刘繇:齐悼惠王刘肥之后。
刘岱是刘繇的哥哥,先说刘繇。
在演义中,刘繇的生平轨迹与正史基本相符。在孙策扫平江东时期,刘繇为扬州刺使,麾下有猛将太史慈,可惜不能慧眼识珠、人尽其才。
众视之,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也。慈自解了北海之围后,便来见刘繇,繇留于帐下。当日听得孙策来到,愿为前部先锋。繇曰:“你年尚轻,未可为大将,只在吾左右听命。”太史慈不喜而退。
后来太史慈酣斗小霸王之后,归顺孙策,于是刘繇兵败,最终逃亡。
再说刘岱。在正史中,有两个刘岱,同名同姓同字!一个是刘繇的哥哥,也就是兖州刺史、参与18路诸侯讨伐董卓的那位,他后来被青州黄巾军杀死;另一个是曹操麾下的部将,曾经追击逃遁的刘备,被张飞生擒。在演义中,罗贯中将这两个刘岱混淆在一起了,二人的事迹也相互掺杂。
齐悼惠王刘肥是谁呢?刘邦生八子(第四子为刘恒),其中长子正是刘肥。按照辈分推论,以当代口吻称呼的话,汉文帝刘恒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爷爷,那么刘肥就是刘胜的大爷爷。刘肥封地为齐国,定都临淄,统辖七十三城,是西汉最大的诸侯国。刘肥去世后,谥号为悼惠,因此被称为齐悼惠王。
刘晔:阜陵质王刘延之后
刘晔在演义中的光芒,完全被郭嘉、荀氏叔侄、贾诩、程昱等人掩盖,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他的存在。刘晔在演义中的生平,与正史基本相符。刘晔年少成名,被许劭(就是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那位)赞誉为“佐世之才”。
刘晔早期缺乏平台,又没有刘备那种际遇,后来投奔到曹操麾下,屡立奇功,曾经在进攻袁绍时画出投石车模型;又曾屡献妙计,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比如力劝曹操在平定汉中后趁势攻击在益州立足未稳的刘备,可惜不被采纳,不过曹操也为此付出惨痛代价,并懊悔不迭!刘晔历仕数朝,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在曹睿年间,遭到猜忌而被疏远,最后郁郁而终。
阜陵王刘延是谁呢?刘秀生11子(长子刘疆),其中的第四子,即为阜陵质王刘延。此人曾私做造反禁书,差点被当朝皇帝处死,后被贬为阜陵王;刘延享年八十二岁病逝,谥号质,因此被称为阜陵质王。据此可知,刘晔与刘虞的关系最为亲近。
结语:综上所述可知:
1.刘虞、刘晔,关系最近,具有共同的祖先,即东汉光武帝刘秀;
2.刘备与刘表、刘焉、刘璋具有共同的祖先,即孝景皇帝刘启,而刘启又是光武帝刘秀的七世祖,因此刘备、刘表、刘焉、刘璋、刘虞、刘晔等六人的共同祖先,均为孝景皇帝刘启;
3.刘岱、刘繇的祖先是刘肥,也就是孝景皇帝刘启的大伯父,因此这二人与上述六人的关系最远。
-----
网友解答:
-----
两汉前后400余年,随着朝廷对汉室宗亲的分封,刘氏族人繁衍扩散到了全国各地。比如刘备乃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那么西汉的国都在长安,东汉的国都在洛阳,刘备的家族是如何跑到了幽州的涿郡涿县呢?原来刘备的老祖中山靖王之子刘贞,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所以举家移居到了封地,后来又因为向朝廷上交酎金不及时获罪失去了侯爵,所以刘贞这一支人就从此在涿郡涿县定居了下来。
那么除了刘备,三国时期还有很多刘氏名人,比如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焉、刘焉之子刘璋、大司马刘虞、兖州刺史刘岱、扬州刺史刘繇、曹魏名臣刘晔。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些刘氏宗亲到底源出何脉,也顺便感受一下刘氏宗亲的枝叶繁茂、人丁兴旺。
△刘备
时称八俊——荆州牧刘表
刘表,字景升,是东汉末期的名士,身长八尺余(东汉尺取23.6cm),姿貌温厚伟壮,少时知名于世,位列“八俊”之一。(八骏:刘表、陈翔、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张俭、岑晊,指同时代有才望的人)通俗地讲刘表此人年少成名,身高超过1米9,还是一个温文尔雅的帅哥。这人的经历也挺丰富,他早年参加过游行示威(太学生运动),也犯事逃亡过(党锢之祸),在外隐居多年,直到大将军何进掌权,他才被重新征召入朝担任北军中候,后来趁董卓之乱单骑入荆州,成为了割据一方的荆州牧。
△刘表
再来看看刘表的出身,他是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 )人,乃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这鲁恭王刘余也是汉景帝的儿子,而且封地在鲁国,这就合理了,鲁国紧挨着山阳郡,刘表的家族想必是从鲁国扩张出来的。
避世郎君——益州牧刘焉(继任者刘璋)
刘焉,字君郎,江夏郡竟陵县(今湖北省天门市)人,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显然,刘焉和刘表原来都是鲁恭王一脉的,不过区别还是有的,与刘表家族在“总部”鲁国附近不同,刘焉的分支家族在汉章帝元和年间搬迁到了竟陵县,从山东到湖北,搬得还是挺远的。
为什么我给刘焉起了个“避世郎君”的绰号?因为这个刘焉是个挺精明的人物,他曾担任过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官职,眼瞅着汉室衰微,天下即将大乱,他就挖空心思地想找一片安逸之所。于是,他相中了益州,也就是四川这个宝地。四川四面环山,地形最有利于防守,所以刘焉趁着天下大乱之际,一番运作向朝廷拿到了益州牧的任命,从此开始了益州的半独立割据。
刘璋,字季玉,是刘焉的小儿子,在刘焉死后继任益州牧。因为他昏庸暗弱,缺威少智,因而后来被刘备入川取代。
怀柔仁君——幽州牧刘虞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刘虞和前面的不太一样,他是出自东汉王爷一脉,东海王刘强是刘秀与前皇后郭圣通所生的长子,也是废太子。所以,后来袁绍为何想立刘虞为帝,也是因为血脉比较纯正的关系。
△刘虞
刘虞曾担任幽州刺史、甘陵国相、宗正等官职,在地方政绩卓著,颇有名望。后来朝廷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拜刘虞为幽州牧,坐镇幽州。董卓专权时,加封刘虞为大司马,表示对他极为看重。要知道“大司马”是一个特殊的“三公”职位,东汉官制将旧三公“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改为了“太尉、司空、司徒”,由于当时朝廷三公无空缺,又需要将刘虞抬到三公的地位,所以就启用了已经废弃的“大司马”。
刘虞在幽州倾向于用怀柔政策治理北方游牧民族,深得当地人心,但这一理念与公孙瓒相悖,公孙瓒向来是“骑兵开过去杀光”的类型。因而,刘虞和公孙瓒在幽州大战,结果刘虞战败被杀。
牟平双子——兖州刺史刘岱、扬州牧刘繇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今山东福山西北)人,刘舆之子,刘繇之兄,在汉朝官至侍中、兖州刺史。
刘岱的伯父刘宠很有名气,为人清廉,官声极佳,官至太尉,曾经主政会稽郡的时候,被百姓美誉为“取一钱太守”。
刘繇,字正礼,比其兄刘岱更有名气。他在汉末被授命为扬州刺史,整治扬州,与袁术对战,后加为扬州牧。可惜遇到了横空出世的小霸王孙策,战败逃亡后,于豫章郡病逝。
刘岱、刘繇都是汉高祖刘邦长子齐悼惠王刘肥之后。齐悼惠王刘肥有个儿子是齐孝王刘将闾,齐孝王刘将闾的第九个儿子刘渫(音谢)受封为牟平侯,他的子孙从此世代居住于此,形成汉朝宗室齐王一脉的一个重要分支——牟平刘氏。东莱太史慈和刘繇是同乡,所以太史慈当时才会舍了刘备,向南投奔刘繇。
△刘繇
佐世之才——曹魏名臣刘晔
刘晔,字子扬,淮南成德(今安徽长丰)人,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的后代。这又是一个源自东汉王族一脉的,刘延是刘秀与前皇后郭圣通所生的第四子,后来郭后被废可能让他心中有阴影,等到刘秀儿子继位后,这位阜陵王屡屡心怀怨愤,密谋造反,每每受到惩处,只是汉明帝不忍处死他,所以才免于死罪。
刘晔年少知名,著名评论家许劭称他有佐世之才。刘晔最初跟随庐江太守刘勋,曾识破孙策的伪盟之计。后来刘勋被孙策击败,他便跟随刘勋投奔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的谋士之一。刘晔对天下形势的发展往往一语中的、料事如神。刘晔活得也较长,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官至太中大夫、大鸿胪,封爵东亭侯。
结语
汉末的汉室宗亲着实出了不少名人,其中刘表、刘焉、刘虞是东汉末最有地位和名望的三位宗亲高官,而刘璋、刘岱、刘繇、刘晔则是活跃崛起于三国的群雄争霸时期。
文以载道,史可明鉴,@清山雅舍热衷研读历史,分享历史,期待朋友们的留言关注。
------------------
推荐阅读: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瓦尔特”有着怎样的艺术人生?你怎么看?
上一篇:为什么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如此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