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第一个出现并介绍的是郝红梅,而不是田晓霞?
《平凡的世界》中,为什么第一个出现并介绍的是郝红梅,而不是田晓霞?
-----
网友解答:
-----
因为郝红梅的身世和经历与孙少平最接近相似。也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平凡,普通的人物中女性代表。她是孙少平人生中最早接触,有好感的女性,也可为孙少平心目中的初恋女友,郝红梅的人物出现和描写,也代表着让人心酸一些普通平凡女性人物想改变生活现状,乱动心思把自己的生活推到更不容易更艰难的地步。
作者是在把孙少平的经历和故事,按时间顺序一步步展开,与郝红梅接触,又分手后的遗憾心情,以后出现了田晓霞,又让孙少平看到了新的希望。孙少平的人生经历,平平凡凡,坎坎坷坷。看到些希望,又伤心失望受打击,失去信心再重整心态鼓励自己再去努力,才能让孙少平这个人物生活经历重重坎坷,真实而丰满出现在观众眼前。
作者是想告诉读者,人生就是起起伏伏,高高低低,失望与希望交替,就算人生有痛苦,也不要被一时的失败失落打倒,因为爱你的人也希望你过的好。
-----
网友解答:
-----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和郝红梅都住校,天天在学校食堂打饭,两人相遇的机会多,按常理先出现的应是郝红梅。而田晓霞并不住校,自然出现在后。
-----
网友解答:
-----
郝红梅和田晓霞都是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对主人公孙少平来说,她们两个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永远都无法抹去的回忆:一个是爱而未得,一个是得而复失,都是以悲剧收场。
白月光照在每一夜的心上,朱砂痣在胸口隐隐作痛,却不知道枕边人是否和自己做着同样的梦——但那就是现实世界里的爱情,美好又残酷,甜蜜又忧伤。
至于为什么第一个出现并介绍的是郝红梅,而不是田晓霞,原因无非一下几点:
符合成长规律,哪个少年不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郝红梅的出场,和少平脚前脚后,都是在濛濛的细雨中,等操场上的人走光了才来取最末等的伙食——两个高粱面馍,只为了稍捎顾及一下可怜的自尊。家境贫困的孩子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饥饿,还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当少平就着雨水喝着汤底的那一刻,流泪的不只是少平,还有看小说的我……
郝红梅和少平是同病相怜的,她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少平在如此凄惨的境遇之下引起心灵共鸣的人。
而且郝红梅是漂亮的女生,这对青春期的男孩子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诱惑。
“他只是感到,在他如此潦倒的生活中,有一个姑娘用这样亲切而善意的目光在关注他,使他感到无限温暖。她那可怜的、清瘦的脸颊,她那细长的脖项,她那刚能遮住羞丑的破烂衣衫,都在他的内心荡漾起一种春水般的波澜”。
这“春水”一样的波澜,就是所谓的“初恋”。谁没有个初恋?人们都说初恋是最纯真的,也是最青涩的,很难有结果。
少平和郝红梅的故事也是这样,郝红梅后来移情别恋,跟了条件好的顾养民,只给少平留下一段关于青春的回忆。
当然,因为“偷手帕”事件,郝红梅和顾养民也没能有结果,那就是另一个插曲了。
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旧的去了就来新的,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人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中前进,人也在波折中逐渐成熟。
这世上什么事能一成不变,始终如一?没有。爱情也一样。
所以当孙少平从失恋的淡淡忧伤里走出来;从穷乡僻壤的老家走向城市,并在打工的过程中结识并爱上了可爱的田晓霞,是很正常的事。
一个有志有为的男青年,一个善良可爱的美少女,碰撞出爱的火花就像带着正电子和负电子的两朵云碰撞出绚丽的闪电那样自然。
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太大的差距:一个农民之子,一个高官女儿;一个暗无天日的煤矿工人,一个前途远大的记者。然而爱了就爱了,爱有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虽然他们还是没有结局;然而败给死亡总比将来败给现实要好——完美的往事总好过一地鸡毛。
符合作者自己心里的感受,作品就是作者手中的橡皮泥,捏圆捏扁,全凭当时的心思。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是个伟大的悲剧人物,生前困苦死后荣光;他的爱情和婚姻,一次两次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就有意无意地给他的作品奠定了一个基调,就是主人公再怎么积极向上,终究免不了遗憾和悲伤。
他的另一篇成名作《人生》也是,收尾处,高加林工作没了,城里和农村的恋人都失去了,让人觉得理所当然的同时又无限惆怅。
谁先出现,谁先退场,这些,都是作者的构思。小说里人物的一切,大到生离死别,小到喜怒哀乐,都是凭着作者的一支笔。他心中激情澎湃,笔下就流淌出大江大河;他胸中郁结难耐,笔下就描绘出荒山旷野;他曾经历了悲剧人生,笔下就会有所倾诉和流露。
所以说,《平凡的世界》中,先出场的为什么是郝红梅而不是田晓霞,这实在不是个问题,路遥想让谁出场谁就能出场。当然了,无论谁先出场,甚至谁永不出场,也都正常。人生的故事,各式各样;又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悲欢离合荣辱兴衰。
这只是我的想法。也许你会有不同的答案,这首先需要看过《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写的是以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为首的一群人的绝不平凡的故事,绝不仅仅是爱情。
更重要的是他们拼搏进取,勇于改变自己命运的精神;还有最后少安功成名就,媳妇却死了;少平年纪轻轻却在脸上留下了永远的疤痕,而且要和带孩子的寡妇结婚,又无处不在暗示着人生难得圆满的无奈,和生命的无常与现实的残酷。
如果你感兴趣,倒不妨有空读一读;看过之后,不妨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发表一下不同的见解,百花齐放,各自芬芳。
-----
网友解答:
-----
对于孙少平的爱情来说,现实和理想不就是郝红梅和田晓霞吗?没有现实的残酷,怎么能体现出理想的美好?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平凡,不就是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它是如此的真实,又是如此的生动吗?我们不能丢掉理想,可是我们还得要面对现实,理想之所以如此美好,不正是因为现实不够理想吗?
郝红梅是孙少平在原西县立高中上学时喜欢的一个女同学,也可以说是他爱情的懵懂,当他遇到一个和自己一样境况,一样只吃一个黑面馍,一样为了那青春时可怜的自尊最后一个来打饭的人,他感同身受了,以至于当郝红梅第一次和他说话,和他谈论《红岩》时,孙少平突然有了爱的感觉,但是这种爱到底是一种感同身受的同理心,还是真正的男女之爱?孙少平自己都不知道,只是知道他们之间有一种区别于其他同学的、特殊的情愫。
但是,现实却是残酷、冰冷的。当郝红梅遇到了家庭条件比孙少平强不知多少倍的顾养民时,决绝的远离了孙少平。这不就是生活的现实吗?谁会爱上一个吃不起饭、穿不起衣的穷小子?爱情是美好的,可又是让人心痛的,孙少平人生第一次对于爱情的尝试败给了冰冷的现实。
去县委家属院找润叶姐,是第一次和晓霞见面,他不会想到,这个披着外套,大大咧咧,像个男孩子一样的女孩在以后的日子里会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让他拥有极其美好的爱情,也让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田晓霞的出现正是孙少平理想爱情的初露端倪。这种平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爱情是孙少平对于爱情的浪漫理想。一个县委书记的女儿爱上了一个农村的穷小子,在当今社会都是极少会发生的,别说在那个年代了,可是路遥先生就让他发生了,都说孙少平是作者路遥的化身,这可能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向往。都说爱情是不分阶级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不经意间就已经给你划分好了,不容你去考虑应不应该。田晓霞是县委书记,甚至地委书记的女儿,后来又是省报的记者,少平虽然成了煤矿工人,可是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他们的爱情冲破了所有的阻碍,最终爱情之花绽放。
但是“爱就是泡沫,一霎那的花火,太脆弱”,晓霞在一次采访中被洪水卷走,她和少平之间的爱情也被洪水冲走了……理想最终化为了泡影。
郝红梅和田晓霞就是孙少平爱情的现实和理想,没有现实的衬托,就体现不出理想的美好,可是理想终归是理想,我们还是得回归现实,勇敢面对生活的残酷,应该精神抖擞地跳上这辆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绷紧全身的肌肉,继续向前走!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有意思,郝红梅和田晓霞都和孙少平的精神成长有关,前者是类似初恋一课,田晓霞则是孙少平的理想爱情,最后还有惠英嫂子则象征婚姻平静生活的现实。
1 郝红梅先出现,象征孙少平初恋现实一课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同样处境的人吸引,有共同语言,同样吃黑馍馍,喜欢看红岩这样的课外书。他们的交流从那个黑馍馍象征的贫困处境开始,又从交流换书开始朦胧感情。
然后这样的情感,立即受到考验,当郝红梅遇见了班长顾养民这样吃高级馍馍,经济优越学习又好的男生,立即就转移方向去追寻她向往的生活。
为什么?因为郝红梅是地主出身,在那个时候背景不好,她见过一些好东西,渴望迅速改变命运。本质上她和孙少平就是两路人,看起来相似的处境深究根源不同。
2 郝红梅不还书,和顾养民一起,象征初恋的幻灭现实
郝红梅和孙少平当初是交换书进行交流的,其实她更像是找一个依靠而不是真正的爱看书,当她有可能和顾养民一起,立即就放下了爱看书这个和孙少平接近的理由。
对孙少平来说,漂亮又喜欢书,同样处境的外在表现吸引年少的他很正常,人们往往会被外在的一些因素误导,认为是同样的人。事后会发现现实并非如此,这次伤害是孙少平的人生一课。
3 田晓霞登场,理想主义爱情
田晓霞登场,象征一个理想主义的女主人公,她热情开朗,追求理想,有头脑有智慧,还热态她的揽工汉子,懂得孙少平的精神世界。虽然她的境遇和孙少平大不同,出生在领导家庭,有家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指引,却依然能体会孙少平的不容易。有精神共鸣。
她自己还有很好的工作,作为一个记者,有文化有思想也有样貌,愿意来看黑炭炭的孙少平。
然后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完美的晓霞形象,象征着理想主义的爱情,终将幻灭。孙少平失去了他的爱情。
4 田晓霞牺牲 美的幻灭和痛苦
田晓霞牺牲了,因为一次抗洪现场的报道,她离开人世。那一段落路遥写的极其震撼,让人不由地心情激荡痛苦,和孙少平一样悲痛无法自拔,感同身受。
孙少平仿佛抽空了自己的灵魂一样,有人说那个时候田晓霞所在的地方其实不可能有洪水,还有人说当然后,有考据。无论如何,这是一种美到极致毁灭的艺术魅力,也是一种文学的悲剧美。对孙少平就是理想主义爱情的幻灭。
5 最后和惠英的平静生活,也许正是向往的婚姻
这个问题没有提到惠英,其实失去了丈夫的她原本是少平的嫂子。
在煤矿上,惠英和丈夫是对少平最好的人,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给他继续走下去的勇气。
然后他的师傅去世了,留下孤儿寡母,孙少平不畏人言帮助嫂子和孩子。尤其是在田晓霞离开之后,他更像是和她们一起相依为命。
过着日常平淡又幸福的生活,这也许预示着一种平淡婚姻的现实,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也没有精神上的高度共鸣。
写在最后
平静的家庭是不是也有利孙少平追求他的精神世界呢,毕竟有一个难以达到的理想爱情,和一个太过现实世俗的爱情都不适合他,反而这样平静的日子,让他可以追求向往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作者希望给到读者的一个启示,精神上可以无限追寻,生活中可以更平静自然,毕竟孙少平甚至做梦梦见外星人的人,精神世界太过丰富跳脱。现实生活不适宜再太多复杂和冲突。这也许也是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和婚姻也有曲折的作者路遥所向往的平静生活吧。
从初恋的现实一课到理想爱情的幻灭,最后归于平淡的生活,这也许是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您觉得呢?#泛文化写作营# #文史知识局##书中人物知多少# #发现陕西#
本回答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
------------------
推荐阅读:
有人说电商对实体经济造成非常大的冲击,个体工商户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