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放到当代范进是什么职位?
-----
网友解答:
-----
那是因为范进苦学多年不中,而且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自己太压抑了,所以一旦中举后他内心承受不了,是因为范进太计较得失,而且太计较功名,所以才导致功成名就以后,承受不住欢喜的喜悦,一旦中举就改变命运,所以就会疯了,学习能力很重要,心态调理更重要。
范进当时的官职是个六品官,差不多就是我们现在的局长的职位。
-----
网友解答:
-----
古代科举是分级考试,乡试中式者,即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解元。
所谓“中举”,就是秀才在乡试中考中举人了!
范进中举后,为啥会发疯呢?
普通人突然成为百万富翁,如果神经不够强大,确实可能发疯!
那么举人到底值不值钱呢?
举人是可以购买的。
光绪十六年,浙江副贡生庞元济,捐直赈银三万两,李鸿章奏准赏作“举人”。
后来,朝廷户部议定举人事例,以百名为限,由生员(秀才)捐银二万两,即作为举人,一体会试。
看来,“举人”至少可以值20000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百万人民币。
中举也是名利双收的事情。
中举不仅仅是获得“举人”的文化头衔,更加是一种社会地位和具备做官的机会。
清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谓遇缺即可补用,清会典记载,凡选官,有即选,奉旨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即选。
清会典事例·吏部十七·满洲铨选,又谕引见新科造士名单内有点记名者,皇帝看诸人皆有年纪,人尚可用,著以知县即用。
古代的“举人”不同于现在的博士、硕士,现在的文凭仅仅是文化头衔而已,不具有直接做官的资格。
而古代举人具有直接做官的资格,可以根据官员的多寡,直接在举人和进士中,任命朝廷官员,这就是“即用”之制。
范进中举,就是因为突然成为百万富翁和具备替补知县的资格,所以高兴过度才发疯了!
放到当代,范进中举,也就是相当于处级干部吧!
举人就有了做官资格,某些朝代的进士录取人数下降到100人左右,且为平衡各地发展,往往按地域分配名额。
自隋唐至清,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大约有10万上下。
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才能卓著的群体,古代许多大政治家、文学家、学者都是进士出身。
如唐代的王勃、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自居易、柳宗元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兄弟等,明代的张居正、徐光启等人。
而“举人”一词最早得名于汉代的察举制度,被举荐者称为举人。唐代时,报考进士科的考生均称“举人”,明清时期,举人已经可以直接做官,也可以继续考进士。
古代官员选拔制度采用举荐方式,士人通过被当地官员举孝廉、秀才的方式进入仕途,举荐的州郡官吏被称为“举主”,而被举荐的贤士便称为举主的门生。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生”一度变质成依附于士族豪强的一类人,有一些臣属、门客,甚至奴仆的意味。
唐宋时期,科举考试中考中“举人”或进士的人,称主考官为“座主”“座师”或“恩门” 并自称为主考官的“门生”,这与汉代类似。
这样,这些新举人、进士就和主考官之间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师生关系。新举人、进士常把自己的考中,看做是主考官对自己的一种类似于师恩的恩情。
考中举人到底有多荣耀呢?也是举人的隐形职位和社会职位有多高呢?可以说三件事,来解说。
其一、举人可以获得皇帝的赏赐,比如“举人屋”
扬美村在清代读经习礼之风大盛,涌现出梁德显、杜元春等举人。
现保护较完整的举人屋位于临江街,兴建于清代,为举人杜元春故居。
该古宅为三进形制,青砖蓝瓦,砖木结构。建筑面积共356平方米。举人屋砌砖用的灰浆由石灰膏加糯米浆、黄糖浆拌和而成,100多年过后仍坚固如新,堪称扬美宅第之最。
清光绪八年,屋主杜家第十五代孙,杜元春在壬午科广西乡试中力克群雄,考取举人功名。朝廷赐授杜元春“举人”牌匾,悬挂于大门之上,此屋被称为“举人屋”。
其二、中举后,举人的婚姻问题也就是小事一桩,据说梁启超中举后,主考尚书李端菜和副主考王仁堪,都想为这个举人做媒,王仁堪还想把女儿嫁给他
十六岁的举人梁启超因为中了秀才,原先施教的周惺吾先生,表示不能再胜任对他的教学,梁启超就进入广州学海堂深造。
学海堂是嘉庆时期任两广总督的阮元创办的,他是著名的汉学家,著述极多。
这不但加深了他的文学修养,训练了他的文笔,还为他的科举考试提供了厚实的条件。
总之,学海堂的几年学习,为梁启超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先天的资质,再加上后天的勤奋,使他成了优秀的少年学子。
1889年,梁启超参加了广东乡试,中第八名举人,时年16岁。年少成名,才华出众,不但使他的家人大为高兴,还使主考尚书李端菜和副主考王仁堪喜出望外。
他们都想为这个少年举人做媒,王仁堪想妻以女儿,李却先开了口,请王为其堂妹李蕙仙作伐。王仁堪只好报之以笑,答应下来。
梁启超中举,这个事情基本上可以类推到范进中举,因为蒲松龄就是清朝人,他笔下的范进中举,其实就是清朝读书人的缩影而已。
其三、在民间中了举人,祖坟上可以立两个旗杆,那真的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清朝末年,有一个叫斛泉的秀才,20多岁时就参与大比。大比者,就是考举人,三年一次,在杭州贡院中举行,时间总在秋天。
那时没有火车,便坐船去。运河直通杭州,约八九十里。在船中一宿,次日便到。
于是在贡院附近租一个“下处”,等侯进场。其母临行叮嘱他,到了杭州,勿再埋头用功,先去玩玩西湖。
胸襟开朗,文章自然生色。
其母也非常好强,经常对人说坟上不立旗杆,你就是不要去考试了,非常自信的样子。
那时定例:中了举人,祖坟上可以立两个旗杆。中了举人,不但家族亲戚都体面,连已死的祖先也沾光呀!
上面三件事,仅仅是举人的社会职位和荣耀而已。
事实上,唐代实行科举考试,但对各地通过解送试而参加省试之人也称举人或贡举人,意为应举之人。
这既不是一种功名,也不是一种出身资格。宋金元时亦如此。
从明代开始,举人成为一种出身资格,凡乡试中式者称举人,为功名一种。
清代科举制度,举人入仕,除参加会试取得进士资格,还有拣选、大挑等当官的途径。
说白了,考中举人,其实已经是很多读书人的最大荣耀了,因为举人已经具备当官的资格,只要有缺,就可以替补为官,清朝举人往往可以被任命为县官。
如果要是放到当代 ,范进中举后,也就相当于成为候补官员,大约是处级干部的级别而已。
-----
网友解答:
-----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换成你是范进,你也得发疯。
范进是一个读书人,然而从20岁开始应考,直到考到54岁连个秀才也没考中。
考了整整24年,大家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看范进的行为,并没有像普通读书人一样教孩子读书,以此糊口。甚至家里因为他去考举人,几天不在家,就断粮了,范进母亲饿得连两眼都看不到了(这很严重的,如果继续恶化就会饿死)。无奈之下,范进只能将家里的下蛋鸡卖掉,换些米来救命。
古代农民什么都卖,绝对不会卖种子和下蛋鸡,因为他们都能创造更大的利益。
这说明,范进家已经穷到实在走投无路了。
可见,范进恐怕也是像孔乙己一样,为人抄抄书、写写字,赚点小钱勉强维持生计。
邻居讥笑范进的老婆,平时连双正儿八经的鞋子都没有,只能穿破草鞋,可见穷困的程度。
直到54岁,范进的文章被广东学道周进赏识,成为了秀才。
但秀才没什么了不起,只是身份比普通乡民略高,可以借这个帽子开私塾赚点钱生活而已。
然而,范进不死心,又去考了举人,结果居然考中了。
所谓举人,就是省级考试、乡试的胜利者。
秀才没什么了不起,举人就完全不同了。
简而言之,举人就如同今天的青年干部培训班。
只要考中了举人,距离做官只有一步之遥。
成为举人,就可在次年二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
会试由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是国家级考试。考中的就是“贡士”,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进京赶考”。
而贡士虽然还要参加殿试,但原则上只要参加殿试的贡士基本人人人都可以做官。
自然,具体做什么官,还要看你的本事,比如:殿试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其他进士要经过考核(称朝考),成绩较好及年龄较轻者获得进入翰林院任“庶吉士”进修。其余的进士则可能任六部、中书、御史;间中亦有派为知县、知府等职。
也就是说,范进考中举人以后,只要再进一步考取贡士就可以做官。
而既然能够考取举人,都是水平比较高的人物,考取贡士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事实上,范进也确实考中进士,出任山东学道,也就是今天的省教育厅厅长。
也就是说,范进考中举人就意味着他很有可能做官,彻底摆脱底层贫困、屈辱的生活了。
而张乡绅其实就是风向标。得知范进中举以后,张静斋立即来拉拢,赠送50两白银,又送房子,进行政治投资。
而张这样的人很多,没多久范进就成为一个老爷,房子、钱、仆人都有了,连知县老爷见到他都客客气气,设宴款待。
试问,范进中举以后怎么能不激动呢?这比中了500万大奖还要刺激啊。
-----
网友解答:
-----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范进中举”的故事来自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个故事。
范进从20岁开始,每三年考一次举人,一直考到54岁才考中,在看到榜文的那一刻突然发疯。其实范进有这样的现象一点也不奇怪,我们只要去考汽车驾照的地方看看,类似的现象时有发生,只是他们没有像范进一样发疯。
有些人在驾考通过后开心得手舞足蹈,有些人激动得嚎啕大哭,还有些人高兴地下车就走,车门也忘了关,结果直接不通过……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特别期盼,经过长时间努力后终于得到了,那一刻情绪就会特别激动。范进盼举人盼了34年,榜文公布的那一刻,34年的期盼,34年的压抑,34年的苦熬,终于爆发出来了!
范进剧烈的情绪波动除了对名利的期盼,更多的是长期忍受寒窗苦读的艰苦日子终于到头了。事实也证明,举人确实可以给他带来生活的改变。
范进中举后,不仅大家对他的看法和称呼有了改变,张乡绅还给他送银送房,一出手就是50两银子!这是有多少钱啊?按清朝光绪年间的物价换算,一两银子大概值人民币160元,50两银子就有8000元,这对当时的范进来说已经是巨款了。
按照文中描述,范进在发榜那天还抱着一只生蛋的母鸡准备上市集去卖,换点米煮饭,他的母亲已经饿得两只眼睛都看不见了。这样的生活可谓是家徒四壁,所以张乡绅的50两银子是相当多了。
范进中举后,他的官职相当于现在什么级别?
其实范进中举后并没有官职,因为举人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进入仕途做官,但这时候给安排的官职只能是从九品,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副科级;第二种选择是继续考取进士。
范进没有直接做官,他中举后母亲因担忧过度去世,因此在家守孝三年,三年才进京会试考了进士,后来在仕途上一路高升,被钦点为山东学道,官居正三品。
结束语
范进中举的故事充满了讽刺,有范进对科举执着的痴迷,有胡屠夫对女婿的势利,有张乡绅的奉承,还有范娘子在中举前后的变化。
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源于范进中了举人,如此有诱惑力的科举,也难怪范进能够坚持34年。不过像范进这样的读书人不在少数,能够像他一样高中的又有几个呢?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题主这事,他是《儒林外史》当中的一个故事。就这事,咱粗一看,范进这货压根就是个笑话,一辈子把自己个给活成了一小丑,丢人啊!
后来中个举人,生生的就能把自己个给乐疯了,这压根就是个不着调的货。
但您要是真把他这事捋明白了,就知道就这事搁谁身上,他都能成为压垮一个人精神世界的稻草。
那么在说题主这事之前,咱就先把范进中举这事给聊上一聊。
范进的事
话说范进这人你不能说他有多大才华,但基础的笔杆杆子玩的还是可以的,所以二十岁的时候,这就进了童生。
掐到童生这一块,他这辈子似乎运气都用光了,就这脑瓜顶上的黑毛,都快被他整成了白毛,一家伙就干到了五十岁。
这都知天命的年龄了,还蹲在童生这块没挪过窝,这就捞了个老童生的资格。
所以周围人看的眼光,几乎就拿大眼皮子瞧,这就是瞧不上的节奏。
得咧,五十冒个头的时候,这运气不错,终于捞了个秀才的名额贴脑门上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就说了:“这都秀才了,应该弄点好处了吧!”
拉倒吧!啥秀才不秀才的,这就是比一般老百姓高那么半级,也高不到哪里去,说道根子上,还是平头老百姓。
所以周围人瞅范进,感觉这人到这也就那么滴了,读书读到这份上,算是有个交待了。
所以他这秀才的资格一拿到,他那岳父就那杀猪的胡屠户提着一副猪大肠,一壶老酒,这就来了,算是道喜吧!
就这么借着范进家的锅灶,猪大肠一热乎,这岳父大人就开吃开喝。
这压根就是吃自己的节奏,一边吃,还一边的数落范进。
“俺这是造孽啊!咋就把个闺女嫁给你这么个现世宝,饿死的秀才,穷死的鬼就指的是你这号人!”
瞧见没,这老丈人压根就没有把范进这秀才当回事,就跟训自己家里边的猫猫狗狗一个德性。
把个范进憋得那叫个委屈,毕竟他也是个五十几岁的人啦,被人没脸没皮的这么骚,他也架不住,脸红的跟那猴屁股似的。
“现在大小你也算是个秀才了,别一天天的和自己那帮子邻居拱手作揖的,你那帮子邻居这充其量就是一群修理地球,玩粪球的主,你和他们平起平坐的,这惹人笑话!”
话说当时,俺瞅到这里就想乐,你都这样了,还端着架子,这才叫没脸没皮的好不啦!
但范进还能说啥,这就是关起门来的瞎话,只能点头:“是是是!”
这不,胡屠户吃饱了喝足了,把个范进也拾掇的利利索索的,这就晃晃悠悠的回家去了。
这也赶巧了,后边紧跟着这就要考举人了,范进一摸口袋,您别说银子了,连个缺眼的铜钱都没有。
所以他就打算向他的岳父借点碎银子当盘缠。
你猜,当范进说出自己个的想法之后,他这老丈人第一个想法就是大骂:“你个缺心眼的货,人家中举人的那都是文曲星下凡的主,就你这尖嘴猴腮的货,还文曲星,还想当大爷,你这猪油糊了心,瞎琢磨呢吧!回家呆着去,想想咋养活你那该死的老娘和你老婆去吧!过段日子,俺想法给你在俺们这行当弄个差事,给你干干!”
得咧,这银子没有借道不说,还被骂了一通,临了,还想拉着他去当屠夫?你说这事弄的,老尴尬了。
范进是啥态度?这么些年都熬过来了,教他的先生都说了,他这文章已经熬出了火候,这不上场试一试他不甘心啊!
所以他最后还是去了,这一去就是好几天,家里可就断了顿了,老娘硬生生的被饿瞎了眼。
到了揭榜的日子,范进都来不及去等,回头就往家里边跑。到了家里边,老婆外加老娘这都躺炕上动不了了。
没法子的范进搁家里边下蛋的老母鸡脑瓜上插一草标,这就准备去卖这母鸡,顺道换二两糙米,填填肚子。
结果他这前脚刚走,后脚那报喜的人可就到了。
就范进他们家那窝棚,这都装不下。
等到范进知道这事的时候,范进一口老痰可就上来了,一家伙就顶到在地,赶醒过来的时候,这就疯了。
手舞足蹈的乱蹦乱跳,就差给大家伙来段草裙舞嘚瑟嘚瑟了,这一家伙下来头发也散了,衣服也扯了,两个手巴掌都沾着黄泥:“中了!中了!”
就这会,范进那岳父大人,提着七八斤猪肉,几千个沾着猪油的老钱,这就来了。
瞅到这里,大家伙有没有发现,这胡屠户前后的变化。
中秀才一副猪大肠,一壶老酒,他自己个就干下去一多半,这到了中举人这块,这肉也来了,钱也预备上了。
那么为嘛会有这么大变化呢?
咋说呢?他这秀才其实就是迈入官场的门槛,您这充其量就是杵在门槛上的主,还没进去的,搁过去多少人杵在这坎上,一辈子都没有迈进去过。
而这举人,可就不一样了,这代表着已经有了官身,随时随地的这就可以被朝廷指派个官做做,当然这身份充其量也就是基层官员,但好歹也是个官不是。而且范进这举人他还是全省第七名,就这排位价值他就高啊!
后来,大家伙也知道,有人提议让胡屠户给范进俩大耳刮子,让范进缓缓。
结果过去对范进呼来喝去的胡屠户这就犯难了,压根就不敢了,你说这事弄的。
最后那是被逼的给了范进一个大耳光子,挺着屁股骂了一顿范进,这才把范进从那虚幻的精神世界里给踢了出来。
跟着后边的邻居可就来道喜了,认识不认识的,可就来了一大堆,搁过去家里边连张桌子都没有,这会别说桌子了,椅子都有人给搬过来了。
还有那破落户,拉家带口的要给范进做奴仆,这丫鬟仆人也有了。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要说了:“拉倒吧!你这整的太没边了,他自己个那张嘴都糊弄不了,还召丫鬟仆人,这不逗人乐呢吗?”
这您就不知道了吧,人家这也叫水涨船高啊!自然有人给他送吃的喝的,这不后边就有一个张乡绅这就过来,给他送了五十两雪花银。
搁过去一两碎银子平头老百姓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一家伙就给整了五十两,这都够好几年糟蹋的了。
回头这张乡绅瞅着范进那窝棚一样的家:“这也是举人大老爷住的地,俺有三间三进三出的大房子,孝敬您!”
得咧,这一家伙房子都有了。
从这里咱就能看出来,这举人和秀才那真是天差地别啊!范进他就知道这结果,这就是从地上一家伙就一飞冲天跑到了天上的节奏,您就说吧,范进能不乐吗?这都熬了一辈子,熬的头发都白了,天天的遭大家伙嘲笑,不疯才怪呢?
这不后来他又憋了三年,整了进士,回头就掉到了山东的地界做了一个四品的学道。
就这职务搁现在,这就是副省长,而且是主管教育的。
您说这还真的一步登天。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