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李世民被许多人黑?
为什么感觉李世民被许多人黑?
-----
网友解答:
-----
与身世有关,作为一个皇帝,杀的人是比较多的,江山是用白骨堆成的,历史是用血写的。
-----
网友解答:
-----
在皇室里,为了争夺皇位,生死之争。皇帝仅一个,兄弟却多人,咋办?
皇子们有的能力差,又得不到其父皇及大臣们看好,就想着出黑手整死有魄力及人缘好并有望恩准皇位的皇子,这样一来其自以为自然而然得到皇帝宝座。所以,就策划兄弟相互残杀的阴谋……
从唐朝李世民皇帝而论,应该说杀兄弟并非本意。其弟李元吉野心太大而瞄准宝座以久,无奈太子已定,加上二哥掌军权,怎么着都轮不到其头上,故捉摸出借刀杀人之计。先蛊惑太子李建成,说当今你虽太子,但手里无军权,将来皇上恐当不成,太子听后觉得有道理就中计,被李元吉所利用,两人开始密谋陷害李世民(李元吉挑拨太子与皇二子先自相残杀的目的,是想自己从中渔翁得利)之阴谋。不料此计被李世民识破,才起了警觉……
玄武门事件,起初是皇太子与李元吉设下陷阱诱李世民入宫而将其杀害,若实现杀了李世民,李元吉反过来将李建成也杀了(这就是其的如意算盘),却聪明反被聪明误,李世民将计就计带着心腹有备而来,逼着将其兄弟杀掉(你要杀我,我必反杀之)。
总而言之,李世民杀兄弟并非初衷,是生死关头出之无奈而所逼迫的。至于说李世民弑父一说,本人不与苟同。其父皇李渊看到其五个皇子自相残杀而痛恨欲绝,才绝食至死,并非李世民亲手杀其父皇的。
所以说,历史事物判断要一分为二,要用毛主席的:“唯物辩证法”来评价李世民,不能以讹传讹进行抹黑。我们要以史实为鉴……
-----
网友解答:
-----
多看历史便知李世民在历史上的明君,少有,大唐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外交通广,历史上唯有李世民为明君。
-----
网友解答:
-----
老话说的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李世民身上,赞赏有加的是他,严厉批评的也是他,为何会出现如此的两极分化,归根到底是我们看的角度不同而已。
影视剧中的李世民
从李世民整个引领唐朝的发展来看,其是一代明君,正因为其是通过嗜血斗争获得皇权的,所以他必然会心虚,而心虚带来的好处就是他要勤政廉政,要干出些大家社会认可的成绩来,如果这都做不到,大家都会时刻议论他的皇权继承合法性的问题。当然,李世民确实没有辜负自己的一番苦心,重用贤臣良将,是唯一一个没有屠杀功臣的皇帝,而且整治吏治、善于纳谏、发展经济,将大唐王朝发展推向了顶峰,开启了贞观之治,甚至影响了世界,现在国外还有将中国人民叫唐人,中国人聚居区叫唐人街,就是受到唐朝时的影响。
贞观之治
但是,看问题就要辩证的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好的就必然有坏的,李世民有勤于政务、励精图治,也会有一些不能示人的阴暗面,这很正常。
【一】玄武门之变杀兄弑弟,纳弟媳为妾。为了争夺皇权,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害了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幽禁父亲李渊,并将兄弟的家人全部屠杀 将他们的女眷全部归入后宫,这就包括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进宫后成为李世民的妃子,还有庐江王被杀后,他的爱姬也被李世民收入宫中。争夺权力古已有之,但是将自己亲兄弟的姬妾也一并收入囊中有点说不过去。
【二】枉杀大臣良将。贞观二年即646年,常玄德举报刑部尚书张亮意图谋反,但证据不足,仅有常玄德的口供,不足矣定罪。李世民问猪大臣意见,大臣们一致说:张亮有罪该死,但确实证据不足。李世民非常不悦,张亮有义子五百多人,收这么多干儿子干嘛,不就是意图谋反的,于是斩于西市。
648年,左武卫将军李君羡就是因为其是武安县人,封爵名为武安县公爵,小名“五娘”,一个“武”字和“五娘”就要了他的命,因为当时已传出女主武王将取代李氏。后还不放心要要清理干净,问计于太史公李淳风,李淳风说:王者不死,第一你杀不了他,第二即令你杀了,上天还会再派一个下来,那时只怕李氏子孙命运会更惨,于是才罢手。
影视剧中的魏征
【三】纳谏已成往事。广开言路、主动纳谏是李世民自己提出来的,但是到后期,其对这种纳谏已经产生反感,魏征已经看出苗头说:一二年来,不悦人谏,虽黾勉听受,而意终不平,谅有难色。在建飞山宫时,刚开端就正告群臣,若不为此,不便我身,且狡赖到:百姓无事则骄逸,劳役则易使。贞观十九年,因猜疑谏官背后褒贬自己抓了个理由逼其自杀。
【四】大兴土木耗费财力。647年嫌弃京城闷热,在临潼骊山上修建翠微宫,三个月后,又嫌弃其太小,不能彰显大唐的盛世威严,重修玉华宫,耗银以亿计。东都洛阳,隋炀帝修建,其营造不己,公私劳费,殆不能堪。晚年其又迷恋炼丹以求长生。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阐述,我们即可以看到一个勤政务实的皇帝李世民,又可以看到一个斤斤计较、睚眦必报、荒淫无度的李世民,这也就是为什么对李世民来说,褒扬也是他,贬低也是他的原因。
-----
网友解答:
-----
大家都赞扬,你也赞扬,你凭什么赢得别人关注?难道是因为你夸的更加清新脱俗?大家都鞭挞,你也鞭挞,你凭什么博取眼球,难道你打的更加酣畅淋漓?
李世民有可以批的地方吗?当然有。无非就是他屠杀兄弟,霸占弟媳,这个是被喷最多的。但是很多人其实也没喷到点上,首先他这种行为的恶略不于他杀了太子和齐王,更不在于他霸占了弟媳,而是他破坏了继承的规则。唐朝是在大一统王朝里面,以武力夺取皇位最多的皇朝。
李世民对皇室的打压
李世民第一次诛杀齐王和太子的党羽就已经造成了皇族势力薄弱,其实在李世民诛杀太子之后还做了一件事,很多人可能也没太在意,在《新唐书》里只有一句简单的话:“降宗室非有功者为县公”。其实这句话非常重要,这是唐朝皇帝打压宗室的开始。
什么意思就是普遍的打压宗室,谁算有功?当然是我说了算,我信任你你就有功,我不信你,你就没功。李唐一朝皇帝对皇室成员的不信任是非常严重的。
李治继位之后,对皇室进一步打压,这次在长孙无忌执行的,蜀王李恪以谋反罪诛杀。正因为宗室薄弱,才造成了武则天能够很轻易的控制朝政,甚至篡位。吕后虽然也有武则天那么大的权利,但是刘氏皇族势力庞大啊,你别说篡位,就算是想削藩都不可能。
继承混乱
神龙政变后,李显继位,安乐公主和韦后一再挑拨李显和太子李重俊。最后李重俊被逼无奈起兵谋反,不幸兵败伏诛。之后安乐公主和韦后更是只手遮天,甚至毒死了李显。于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起兵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把李旦推上了皇位,而太平公主又开始了和李隆基的争夺。
太平公主挑唆李旦改立太子,虽然李旦没有同意,但是却下令诸王不得掌管禁军,这摆明了是对王室不信任了。李隆基感到非常恐惧,向李旦主动请罪。总算李旦也看明白了,最后自己禅位于李隆基。太平公主又准备谋反,结果事情败露被李隆基诛杀。
李隆基对皇子的忌惮更严重,李隆基专门为皇子建了一座宅院,被称作“十王宅”。命令所有皇子居住在内,并命令宦官对他们严加看管。据《唐会要》记载
先天之后,皇子幼则居内。东封后,以年渐长成,乃於安国寺东附苑城为大宅,分院居之,名为十王宅。
武惠妃利用他这个弱点,诬陷太子兵变,李隆基一下杀了三个儿子。开元二十五年,武惠妃谎称宫中有盗贼,命令太子,鄂王等来捉拿盗贼。结果武惠妃对李隆基说太子准备兵变,李隆基一下处死三个儿子。后来李亨被封为太子,李隆基故意让李林甫打压李亨,李林甫曾向李隆基进言:“韦监等人计划拥立太子为皇帝”。
韦监是太子妃的哥哥,李林甫目的就在构陷太子。事实上,李隆基知道根本就没这回事,他只是怕太子羽翼渐丰。结果韦监被流放,李亨慌忙请罪,并且说他与太子妃感情非常不好,请求离婚,以撇清关系。
其实唐朝太子就没几个善终的,最后都是靠着兵变登上皇位,这个头就是李世民开的。不知道人们为什么总是津津乐道于李世民艳史,忽略历史上真正的大事。
其实可以喷李世民的地方多了,第一个要求看起居注的是他,为自己找理由修改审核史书的也是他。这些哪里不比他的弑兄杀弟,霸占弟媳影响大?但是这些仍然不能否定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称职的皇帝。
你可以说他对史书造价了,但是他开了这个先例之后,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看,也会要求修改。其他人为什么没有他评价那么高,难道是是他造假技术比别人都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