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哪些城池再难也要打下来,不能绕过去?
古代战争中哪些城池再难也要打下来,不能绕过去?
-----
网友解答:
-----
有三种城池,不打不行。
第一,就是绕也绕不过去的城。例如最为著名的潼关。
其实潼关也是可以绕的,但这个绕要花太大的代价。看地图就知道了。
要绕潼关,要么就从秦岭南侧的武关入境(当年刘邦出汉中的路线),要么走中条山以北越过黄河(当年金兵攻入陕西的路线)。这两者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假如战争一开始就做好这样的计划和准备,那倒是可以实行,但如果已经兵临城下不能克,还想着去绕路,就不太现实了。道路遥远不说,对士气,粮草的影响都极大,一个不慎就可能全军崩盘。
所以古代大多数军队无论是进入关中,还是走出关中,都是想尽办法也要把潼关拿下,但难度极大,往往需要守军的自我配合。比如安禄山,得到了李隆基的主动配合,迫令哥舒翰主动出击,结果全军覆灭,让叛军轻而易举拿下了潼关。后来的崇祯不吸取教训,又迫令孙传庭主动出击,也是全军覆灭,让李自成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潼关。
而攻打潼关最为执着的要数日本人了。抗战八年,日军也轰炸,强攻了潼关八年,中国军队拼死阻击,使日军硬是没能过得去,只能望关兴叹。
但潼关也绝非不可能攻下的,1949年5月,第一野战军猛攻胡宗南的大西北防线,其中我渭南、大荔军分区所辖二十二团、路东总队、朝邑支队,仅以四天时间,将潼关、华阴、华县、渭南、临潼等城全部解放...
第二种,则是处于进攻方补给线路上的孤城。
这类城池的地理位置可能比较一般,也不具备潼关,剑阁,函谷那样的天险,但它就卡在要道上。你要是不拿下,就会非常难受,因为等你的大军绕过去了,城里的敌人可以时不时地出来截断你的补给线,打劫你的军需粮草。
比如...街亭!
现在的很多纸上谈兵者都喜欢议论一些早已成为定局的古代战役。比如长平之战啊,街亭之战啊...谈到街亭,总有人说,这不能怪马谡,而要怪诸葛亮瞎指挥,因为街亭没有天险,根本就守不住。
街亭的确没有天险,唯一可称为险峻的地方正在马谡当年所守的那座山上。但如果看看地图,哪怕是不懂军事的人也会很快明白诸葛亮的用意。
街亭位于番须道和陇坻道的相交处。在蜀汉军队已经占据天水,南安等郡县时,街亭就成为了魏军进入陇右的唯一“平坦”通道。这平坦两字很重要,因为其它山区小路并不是没有,但无法大量快速地运送军械物资,也就无法供应一支足够数量的魏军去和诸葛亮的大军交战。
所以诸葛亮给了马谡两万人,根本就没想着让他去和魏军打硬仗,而是让他安营扎寨,扼守住这个要道口,不和魏军交战。无论魏军过去多少,只要不让粮草辎重过道,那入境的魏军都将成为瓮中之鳖。
可是马谡自诩智勇双全,光是守住街亭怎能体现他的智勇?还要破敌才行!所以他不是看不出上山是条死路,而是企图用自居死路的方式诱魏军攻山,然后势如破竹般地击溃对方...结果...唉,老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的人往往才是傻瓜。
据说马谡临刑军法之前,还喊过“罪有应得,死而无怨”的话。也就是说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死得不冤,后人又何必为他喊冤呢?
第三种,敌方的政治中心。
当战争进行到已经兵临敌方政治中心城市之下时,你还怎么绕?又要绕到哪里去?此时要么逼迫对方投降,要么就是给敌人最后一击!
这一点应该就不用怎么详细解释了。比较著名的城市有:战国末期的六国首都,如大梁,邯郸。隋唐时代的长安,洛阳。明清时代的大都(北京),应天(南京)。
以及二战时德国的首都。
在下是喜欢探讨军事和历史问题的书生,欢迎大家的关注和讨论。
-----
网友解答:
-----
城市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是经济重心。
古代打仗必须要占据城池,绕过去很简单,但却是不可以绕过去的坎。
第一,攻占城池,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可以震慑敌国,从心理上给与沉重打击。
现在战争,也往往要轰炸对方大城市,其战略目的就是破坏敌国的经济命脉,造成民众的恐慌,搞乱敌国的社会秩序。
在古代是农耕经济,攻占敌国城池,对于经济连锁反应较小,但政治的影响力更大。
襄樊之战,关羽还没占据樊城,就已经威震华夏,曹操想迁都的心思都有了。这就是震慑力,试想一下,关羽如果占据了襄樊,随时可以出兵进攻许都,这对曹操威胁有多大。
第二,经济中心,提供粮草、辎重补给。
任何时期,战争打得都是财力,在冷兵器时代,后勤保障更是首要问题。
城市经济繁荣,不仅商贸发达,而且都有大量的粮草、辎重储备。世家大族也往往积聚在城里,无论是粮草、军械等的补给,还是交通工具、人力服务都很便利。
同时,作为胜利者其中的好处,还远远不止这些。占据城池后,其中的财富、女人等都可以用来赏赐将士,激励他们的斗志。
刘备攻占成都后,大赏将士,钱财从哪里来?不都是原益州牧刘璋父子多年的积蓄吗?
曹操占据汉中,张鲁近三十年的积蓄都便宜了曹操,都被曹操拉回了邺城,可是发了大财。
攻城略地,没有油水的话,将士们也没精神头哦。方圆几百里,兔子不拉屎,谁愿意去来回折腾啊。
夏侯氏去打把柴,被张飞给逮住了,小家碧玉是常有,但不清楚在哪个山旮旯里藏着,碰到一个不容易。
可城市就不一样了,孙策攻占了皖城,一下就逮到了两个,大小乔还是绝色的。
可见,攻占城池的好处是大大的。
第三,一般重兵把守,借此消灭敌国的军事力量。
战争的目的,关键还是要消灭敌国的军事势力。重要城池都有重兵把守,进攻城池,可以调集敌国军事力量增援,就可以围点打援。同时,打乱敌国军事力量的部署,创造更多的战略机遇。
夷陵之战初期,孙吴的陆逊做战略撤退,刘备虽然占据了大片孙吴的领土,但没有消灭孙吴的有生力量。一旦被陆逊抓住机会,一战就彻底把刘备打败。
只有把敌国的军事力量消灭,才是真正的胜利。
如果是绕城而过,不仅得不到后勤保障,而且把自己的后方交给了敌人。
其结果就是:
第一,敌国截断了交通补给线,大军没有了后勤保障,不战自乱,失去战斗力。
第二,一旦遇到抵抗,很容易被前后夹击。没有被消灭掉的城中军事力量,就会截断归路。如果没有大军作为后援的话,很可能全军覆灭。
像马谡守的街亭,尽管不是经济中心,不能提供后勤保障。但如果张郃直接越过街亭,去进攻诸葛亮驻扎的祁山,马谡就可以截断张郃的后勤补给线,然后与诸葛亮前后夹击。恐怕张郃就难以生还了。
因此,一般情况下,必须要攻占城池,像邓艾灭成都之战,是奇策,但也个例。只有在非常情况下,才可以奏效。
当时如果刘禅誓死抵抗,蜀汉外围兵力就会前来勤王,邓艾就会被内外夹击。
钟会十几万大军迟早会赶到成都城下,灭亡蜀汉。但钟会到来之前,邓艾如何就很难说了。
所以,攻城拔寨是绕不过的坎,其目的与意义也就在于此。
-----
网友解答:
-----
当然可以绕过去了。历史上绕开对方主要防御阵地,直击敌军要害,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案例有很多,比如三国的邓艾偷渡阴平,绕过剑阁关,攻打成都;明成祖朱棣绕过济南城,直捣南京;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直打北京等。
这些成功案例都能证明,古代打仗,如果条件允许,并非一定要攻城,绕过去也可以。
但是,绕道成功是要有前提条件的。
①:要出奇兵制胜;
②:手里要有必胜筹码,不怕被包围;
比如说邓艾偷渡阴平小道,他就做到了出其不意,让姜维和蜀后主都措手不及。而钟会的大军则是邓艾的筹码,是他在剑阁拖住姜维,辅助邓艾在绕过蜀军主力防线后,不至于被蜀军包围。
如果没这两个条件,蜀军有准备,提前坚壁清野,饿也能饿死邓艾部队。
皇太极绕过山海关也是一样的情况。明朝上下没想到他会绕道,而八旗军的战力碾压关内明军,也使皇太极可以肆无忌惮的入关洗劫,不怕明军堵截他的撤军路线。(后来更过分,明知道皇太极会绕道,但明军就是不敢抄后路)
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就绕道,那就最好别冒险了。
因为古代的城池一般都建在占据有利地形的交通要道上,而所谓的交通要道一般指得是大路,也就是最利于后勤运输的线路。
古代行军打仗,就像现代的战斗机空战半径的概念是一样的。每一架战斗机都有一个战斗半径,超过了半径就需要立即返航,否则燃油烧完了,就回不去了。但若是在飞行半径的极限设立一个补给机场,战斗机就可以继续往前行进,直至飞到既定的目标地点。
古代的城池,其实就等同于战斗机的中途补给点,为大军在中间提供补给点。
拿明末清初的关宁锦防线来说,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攻击过,但是拿不下来。后来皇太极取道宣府、大同,绕过了关宁锦防线,多次杀入关内烧杀劫掠。然而尽管皇太极多次绕道入关劫掠,但山海关却始终是他誓死要拿下的军事要地。
因为他不拿下山海关,走不了大道,就意味清军要绕道而行。而绕道走小路,肯定会增加后勤负担,不适合起倾国之兵出征。
不要小看了后勤补给这个因素。毕竟真正的打仗不是玩打仗游戏。真正的士兵,都是有血有肉,累了要休息,饿了要吃饭的人。
清军虽然是以骑兵行军,但是骑兵也是需要后援的。绕过山海关,固然可以避过了明军的主力,但是清军的后勤负担也增加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是绕道不能解决的,这就是无法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
还是拿明末战争来说。明军在辽西走廊上布置了大量兵力,如果清军不走辽西走廊,清军确实可以取巧入关,入关抢劫一番后,回家过个好年。但如此一来,也就意味着清军无法消灭布置在辽西走廊上的明军主力,无法对明军形成致命性打击。
战争的核心在人,一城一地的得失,其实没那么重要。
松锦战役之前,明军为什么始终能跟清军在关外有来有去,有时候还能发动反攻?说穿了不就是因为明军在关外的十多万精锐,始终没被清军歼灭嘛。而松锦战役后,明军的关外精锐尽丧,无力再与清军拉锯战,只能退进山海关内,被动挨打了。
总的来说,真实的战争不是玩战争游戏。士兵打仗需要后勤的,需要一个安定的后方提供休息。绕过防守坚固的城池,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会增加后勤负担,也会有被截断后路的风险。除非进攻方能够对敌人首都一击必杀,摧毁地方的指挥系统,然后再回头来逐个拔掉当初绕过的敌军据点。
否则的话,真的还不如不绕道,待消灭了对方有生力量再择机进攻。
记得以前中学上历史课时,历史老师给我们讲苏德战争时,当时我就在想,德军为什么一定要拿下斯大林格勒?德军傻吗?难道不能绕过去吗?现在明白了。绕过去当然是可以的,但是不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就敢绕过去,这跟找死又有什么区别呢?
-----
网友解答:
-----
任何城池,只要想绕,都能绕过去。
古代打仗,并不一定非要攻城,有时候绕过城池或者关隘,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三国魏灭蜀之战,当魏将钟会和蜀将姜维对峙于剑门关,魏军久攻不克时,魏将邓艾亲率两千人沿阴平小道,经过荆棘丛生的大山和大片的无人区,突然袭取蜀国江油关,占领蜀国腹地涪城(绵阳),剑门关防线遂不攻自破,蜀国也随之灭亡。
再比如说蒙古灭金之战,蒙古人为了攻克金中都(北京),他们绕过了金国重兵把守的居庸关,转而从紫荆关进攻,中都遂破。
所以说,只要条件允许,城池自然是可以绕过去的,并不一定非要攻城。
当然,城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什么古代打仗,有些时候非要攻城呢?今天金兔就来聊聊其中的原因以及古代城池的重要性。
古代打仗,不是像电视剧里一样先集结数万大军,再排着方队浩浩荡荡一起出发,而是分阶段、一拨一拨地出发,各地的援军也是先从四面八方奔往集结地,等合流之后再一拨一拨开赴战场,这主要是为了提高行军效率。但像骑兵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骑兵可以迅速集结,然后再成建制地快速奔袭各地战场,但骑兵的培养和运营成本都是比较高的,国家养不起过多的骑兵。
所以古代在打仗前,往往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双方的军队明明已经相遇,但却不会一见面就打起来,一般都是往后撤退或者做好防御的准备,然后等后面的主力部队陆续到达战场后,有了胜算再开打。
之所以这样做,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带着一支疲惫不堪的士兵行军,到了一个从未来过的地方,而这里很可能是敌人的地盘,突然前方出现敌军,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总不可能带着自己的兄弟一起上去拼命,然后送出人头吧!
而大部分将领的第一反应是想知道对方有多少人,所以他们会派出侦察兵探察,同时通知后队变前队,随时准备撤退。如果侦察兵回来说敌人太多,咱们打不过,带队的将领就会组织撤离,然后与后面的援军合流,之后再和援军一起发动进攻。
如果侦察兵回来说敌人只有几十个,在可能是敌方的地盘上,有经验的将领一般也不会贸然开战,而是会先找好有利的地形,构筑好防御工事,然后再安营扎寨。
有时候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就很容易造成交战双方的恐惧心理,都在担心敌军是否有什么阴谋。这时,有经验的将领往往会采取最安全的方式:先驻足观察,再决定进攻、防御或者撤退。而也就是这个时候,拥有城池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表面上看,城池只是一个弹丸之地。
可实际上,城池是控制周边广大区域的关键所在,城池不仅可以屯住大量的军队,而且也是商贾、财富、情报等各类资源最集中的地方。换句话说,城池可以整合、集结周边广大区域的资源,为后方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如果绕城而过,就等于给自己身后的敌人留下一把尖刀,日后将会任人宰割。
而选择绕过城池,也需要一定的条件。
即:快速奔袭、速战速决、无需补给。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可以选择绕过城池,完全没有攻城的必要。总的来说,选择攻城,能为自己的后方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而选择绕城,很多时候都能出奇制胜。
-----
网友解答:
-----
打仗绕过城池,当然是可以的,历史上也有诸多的战役就是绕过城池,直接攻打敌人后方,这叫奔袭战。
比如发生于公元263年的魏灭蜀之战,魏国主帅钟会率领18万魏军兵分三路进攻蜀汉,其中钟会本部又分成三路攻打汉中,钟会在没有攻下汉中的汉城与乐城时,只留下围城部队,钟会就亲率主力直接南下追击姜维。
除了钟会放弃攻打汉、乐二城,绕过城池攻打蜀汉后方外,当时的邓艾也同样是这么干的,邓艾绕过剑阁,从阴平小道偷渡过去,直奔涪城、绵竹,杀向成都,最终逼降了蜀汉,这就是经典的奔袭战,绕开城池直接攻打后方。
钟会和邓艾的奔袭战,都是在保证粮道的基础上,出其不意,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并不是每一次绕过城池的奔袭战都能胜利。
比如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战,诸葛亮让赵云担任疑兵吸引曹真主力,自己亲率大军出祁山,先是包围了祁山堡,没有攻下,也是留下围城部队,继续北进,派马谡守街亭,诸葛亮亲率主力攻打陇西。
结果马谡在街亭被张郃击败,蜀军失去街亭据点,张郃率军继续南下,如果诸葛亮在陇西不撤退,那么诸葛亮的归路及补给线都将被魏军攻破,到时候在陇西作战的诸葛亮就成为一支孤军。
诸葛亮绕开了祁山堡这个城池,前出陇西作战,但张郃大军击溃了街亭蜀军,就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整场战争,失去了继续下去的意义,只能以失败告终,这就是诸葛亮绕过城池奔袭战的失败。
所以,并不是每一座城池,都是可以绕开的,是否需要绕开城池,就得看当时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
古人建城池,是非常讲究的,并不是随便找一个地方建的,相当多的古代城池起到了扼守战略要地、当道建城的作用。
比如三国时期从荆州进入益州的道路,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都要从荆州南郡的巫山进入益州的永安城,只有这一条路,在蜀汉灭亡后,东吴还想趁火打劫,曾派出数万大军攻打只有数千兵力镇守的永安城,当时永安的守将罗宪拼死抵抗,几千人硬是打退了数万人的多次进攻。
像这种建立战略要道的城池,是无法绕开的,你想要过去,就必须拿下城池,这是绕不过去的。
建在战略要地上的城池,还有战国时期的函谷关,东方六国想要攻打秦国,就必须攻占函谷关,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东方六国唯有一次攻破了函谷关,在当时函谷关是绕不过去的,必须攻下来才能攻进秦国。
虽然攻进秦国所在的关中地区,在后世已经不止一个函谷关了,有北边的黄河蒲坂渡,当年马超与曹操的潼关之战就发生这里,还有南边的武关,当年的刘邦攻进关中,就是从武关进去的。
虽然能不能绕过城池,是由当时的地理环境决定,但是否绕过城池,却是战争双方主帅的意志决定,一般来说,绕过城池的战争是非常少的,也是比较难以取胜的,前面讲的魏灭蜀之战,也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
绕过城池,不是不可以,但是你如果绕过城池,就意味着孤军深入,如果你有数倍于敌方的优势兵力还稍微好点,如果没有,绕过城池攻打敌人的后方,对己方来说,是一场绝对的灾难。
战争并不仅仅是攻城战,而是一场综合较量,攻城战是战争所有战役中最难的,比野战难得多了,如果你绕过敌方城池,去攻打敌方的后方,那么你的补给从何而来?古代打仗是不可能把所有粮食都带在身上,虽然军队中有相当一部分发的辎重部队,是负责运输器械和粮食的,但受限于运输条件以及当的客观要求,战场上的补给绝大部分是从已方的后方基地运输到前线的。
如果你绕过城池,那么如何保证补给运输线的安全,如果没有补给线,这支军队必然战败,项羽闻名于世的巨鹿之战,就是靠攻击秦军的粮道成功,从而切断了秦军王离部的粮食供应,让王离部陷入绝境,才最终取胜的。
如果你绕过城池,那么城池中的敌方军队,就一定会切断你的粮道,让你无粮可吃,成为一支孤军,那么失败就是必然的。
绕过城池不打,除了粮道会被敌方切断外,还会被敌方前后夹击。
比如秦穆公时期著名的崤之战,秦国派出大军越过晋国城池,偷袭郑国,在回师的路上被晋国大军伏击,秦军全军覆没,此次惨败让秦国数十年不敢东进,这就是典型的绕开城池,攻打敌人后方失败的案例。
绕过城池,就意味着进入敌人后方,敌人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寻找一切机会前后夹击或者合围歼灭,到时候能否活着离开都是个未知数,除非迫不得及或者有必胜的把握,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绕过城池的。
另外城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作为军队的战略补给点和国家实力的象征,冷兵器时代的国家,都是靠着一个又一个城池联结起来的点,从而辐射到整个国家所控制的地理范围,夺取一个城池,就能控制周边一大片土地,城池既是基地,又是根据地,还是补给点 ,更是人们生活的地方,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治理国家,城池都是基本。
------------------
推荐阅读:
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