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事业单位干部靠什么实现财务自由?
普通事业单位干部靠什么实现财务自由?
-----
网友解答:
-----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财务自由别进体制,进了体制就别想财务自由。
体制单位绝大多数都是财政供养单位,在职在编人员的工资待遇都由财政保障,列入年度预算。发多少钱、给多少补贴、年底能拿多少奖励都有固定的标准,要么与个人职务、级别、工龄等挂钩,要么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关联,各项待遇因为职务级别等因素会有差距,但上下浮动总体幅度不会太大。也就是说,体制人员的收入相对固定,工资每月发放比较稳定,比一般企业单位有保障,然而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并不会因为你能力强而多拿,当然也没有下岗失业之忧。很多人将体制工作比作铁饭碗,与此不无关系。
这其中,公务员和全额拨款事业人员最稳定,待遇有财政兜底;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因为部分或全部收入与单位经营效益相关,收入会有一定的浮动,但不管如何浮动变化,工资待遇仍会保持相对稳定,大体能够维持个人生活,有的略有结余,实现财务自由是不可能的事。
以本地为例,不考虑单体差异,普通公务员年均九万、事业编年均八万是普遍水平,不包括公积金等福利。超过十五万的只有到正处级以上,或者在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事业单位比如医院、高校,才有可能达到。毫不夸张,年收入超过十五万在本地已经可以算是高收入。十五万能做什么?也就是将将够养房养车养一两个娃而已,而且还不能太铺张,顶多说日子过得相对好点,离财务自由还差得远呢。
当然,也有事业单位人员比如医院的主任医师、高校的知名教授,因为业务过硬受到单位重用可以享受高薪待遇,加上个人兼职、走穴等外快收入,一年也可以赚上百八十万甚至更多,的确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务自由。但这毕竟是极少数,比例不会超过体制人员的1%,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绝大多数体制人员作为普通的上班族,和普罗大众一样都必须学会接受平凡。这是客观现实。
一句话,当官别发财,发财别当官。在体制没工作,不要奢望什么财务自由、大富大贵,更不要企图通过权力敛财致富,当今环境反腐执纪利剑高悬,夜路走多了,迟早碰到鬼,是要还的。
-----
网友解答:
-----
财务自由是指人无需为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的状态。简单地说,一个人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至少要等于或超过他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仅仅适用于少量人口,如果绝大多数人都试图达成财务自由,那么该系统将不可避免地崩溃。该理论认为财务自由所依赖的被动收入,来源于其他人的主动收入。
2017年3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和鼓励专技人员开展“创新创业”双创活动。其中重点明确3项内容:一、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二、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兼职创新或者在职创办企业;三、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人员离岗创业,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单位同意,可在3年内保留人事关系。
所以:
除了《刑法》里面的的“创业指南”以外,合法的手段包括符合身份的经商办企业,证券、房产等合法投资等等。
当然少不了一本万利的彩票中大奖。
-----
网友解答:
-----
靠一副银手镯
-----
网友解答:
-----
只能靠副业,事业单位的工资真的就只能混个温饱。
-----
网友解答:
-----
省吃俭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