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将至,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寒衣节将至,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
网友解答:
-----
寒衣节将至,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此俗语的“三不做”并不是说要我们不做什么样的衣服,而是强调寒衣节时有三种事情尽量不要做,我们也可以理解为在寒衣节之时,不要做这三种犯忌讳的事情。
1、第一种忌讳:忌讳后人不去上坟祭拜、不去给先人烧些纸钱之类。
祭祀祖先是每一个中国人必做的事,如果清明、中元、寒衣这三节不去祭拜,恐怕一个不孝子的骂名是跑不了的。
这些节日行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对先人追思的缅怀心理。
2、第二种忌讳:就是在纸钱等燃烧品在没有焚烧完就离去的事情不要做。
老话儿说烧纸不完你的先人是得不到的,如果这样,你祭拜了半天,结果先人却什么也收不着,这不是白忙活了。当然,或许燃不尽的烧纸会引起火灾也是此话的另一种隐意。
3、第三种忌讳:当你祭祀祖先后,不要在水边停留。
这话应该是与民间传说有关,无非就是孟姜女送寒衣后跳水自尽或者某些水鬼等着抓替身之类。不管信与不信,反正都有“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谚语,你就姑且听之呗,反正没啥坏处。
至于说到这话有没有道理,我想还是肯定得好,毕竟这是好话嘛,有什么理由去抬杠呢?
你说呢,各位?
-----
网友解答:
-----
农历的十月初一称“寒衣节”,也就是今年公历的10月25号星期二。寒衣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送寒衣”它体现的是人们对逝者的尊重和关怀。
“送寒衣”的习俗据说和“孟姜女的故事”有关,《孟姜女宝卷》中,就有这样的唱词:“十月里,十月一,麻腐包子送寒衣;走了一里又一里,我的郎君在哪里?”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也许真的存在,当孟女千辛万苦来到修长城工地,却打听到老公没黑没夜的干活都累死了,已经草草埋在长城下。
孟姜女悲痛欲绝,哭了三天三夜,惊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体,她用带来准备过冬的棉衣,给丈夫包裹上重新安葬。人们知道很受感动,因这天是农历的十月初一,以后每到十月初一这天,人们便焚化寒衣,以此效仿送给逝去的亲人,慢慢也就逐渐形成了追悼亡灵的寒衣节。
在民间每到寒衣节,民间的人们便不约而同地上坟祭祀,同时,摆放上丰富的供品,准备一些具有象征性纸糊的纸衣、纸币等送去,以纪念先祖,感谢先祖,更重要的是传承孝道文化。这反映了活着的人对逝者的哀思与崇敬,也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说是送寒衣,其实也是有寒衣之名无寒衣之实。那么,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说的是什么什么意思呢?
这句俗语的“三不做”并不是说不做什么样的寒衣,而是说寒衣节三样事情尽量不要做,也可以理解为在寒衣节这天,有三个忌讳。
一、忌讳不上坟,不烧纸钱、纸衣
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出门在外,上坟祭祀是必须的事,毕竟在我国的传统上每年有这三个祭祀祖先的日子,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寒衣节烧纸钱、纸衣虽然有点迷信,但毕竟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种俗信。天气已冷,人们要换冬装,为逝去的先人烧纸钱、纸衣,也是对先人感恩的一种传统的孝道体现。迷信的说法就是不尊敬先人,自然也不会得到先人的佑护。
二、纸钱、纸衣不烧干净就离去的事不做
迷信的说法是,如果烧的纸钱、纸衣不完全化为灰烬,逝去的亲人就不能收到或收到残缺不齐的钱,自然也不会得别先人的佑护。
其实,这也是告诫人们,以防万一,毕竟坟地多在郊外,草木已枯黄,如果不等火燃尽就离开,很容易出现火灾的事故发生,连累家庭,祸及子孙后代。
三、上坟祭祀或祭祀完毕,在水边逗留的事不做
民间虽然有着“七月半没事不在河边站”的说法,毕竟寒衣节也是上坟祭祀的日子,也有着同样的俗信,传说孟姜女送寒衣的故事,最后是跳水自尽的。因此,上坟祭祀的日子不在水边逗留也成了一种忌讳。
其实,这也是提醒人们,水火无情,以免出现安全隐患祸及子孙后代。总之,寒衣节是祭祀的日子,这句俗语就是提醒人们,在尊重先人的同时,更要注意人身安全,活在当下更为重要!不知大家对于这句俗语是不是这样认为的?欢迎留言!
-----
网友解答:
-----
习惯上,多数人把农历的十月初一称之为“寒衣节”,其历史名称也由来已久。
据文献资料考证记载,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把农历十月初一定为腊祭日。这一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为去世的先人们供奉香烛果品,焚烧纸钱等等,这也是寒衣节的雏形。
历史上寒衣节名称众多,比如:秋祭、十月朝、鬼节、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等。在我们潍坊地区的农村,都称之为“十月一”。它与清明节和中元节,同时被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俗话说“寒衣三不做,子孙无灾祸”,具体是指啥意思呢?
第一,因为寒衣节是“鬼节”,家人们去上坟祭祀时,切记不能让年龄较小的孩童参与。这是因为儿童的身体尚处在快速发育时期,体质较为脆弱,阳气正处在集聚期;而坟茔周围阴气太重,很容易侵袭孩子的肌体,引发身体不适。所以,岁数较小的孩童,就不要去参加这种祭奠活动。
第二,在焚烧纸钱时,先用一根木棍,在先人的坟茔周边划一个密封的圆圈;把纸钱焚烧在圆圈之内,且一定要全部烧干净无残留。这样做的目的是,纸钱都送给了自己家的先人,防止外人来偷窃;也好有足够的钱财,来置办过冬的寒衣和其它用品。
第三,在祭奠仪式全部完成之后,开始往回走时,一定要回过头来,面向先人的墓地,将周身上下拍打一遍,然后再离开。这样做的目的是,拍掉身上的纸钱粉尘,同时,也祛除身上的阴气、晦气,干干净净回家去,避免给身体虚弱的人引起不适感。
只要做到这三点,家道必兴旺,子孙绵长无祸秧。
-----
网友解答:
-----
寒衣节是给去世的亲人烧冥衣的日子。寒衣节有三做三不做。
首先三做,一去亲人坟前烧纸钱冥衣,冥衣里放点棉花。寓意有暖和衣服过冬。
二是切记要以火烛纸钱为口,将所烧纸钱冥衣用烧火棍圈上,并告诉亲人冬天来了注意保暖。等完全烧完再走。寓意把自己的心意完完整整的送到亲人手中。
三是晚上吃冬食。在北方来说就是吃饺子。寓意团圆,怀念与亲人一起吃饺子的时光。
三不做,一是晚上院子里不能有晾晒的衣服。因为寒衣节有很多收不到衣服的会借衣服过冬。如果你的衣服沾上了,你的运气会大打折扣,诸事不顺。
二是切记男不跪女不哭。在北方来说,烧寒衣时男的只跪不哭,女的只哭不跪。而且磕头是三个不能错。如果心不诚,礼不对,先灵也不会收到你的孝心。
三是切记祭品要一点点的烧,不要一下子堆一堆,用棍子翻挑。添新土时,不要拍打。这些都是亵渎先人的举动。所以切记切记。
寒衣节是我们传统祭祀文化,包含着民间风俗中的生死观、灵魂观、价值观。正所谓事死如事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阶段的落幕,但对于死者来说又是另一个阶段的新生。
所以民间才会有,祖先之灵护佑子孙的说法。因此民间才会重视祭祖,缅怀先人的传统。
-----
网友解答:
-----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叫寒衣节,各地有称“冥阴节,十月朝”的,在东北民间称为“鬼节”。
寒衣节是民间祭奠先人的节日,因为霜降过后就是立冬节气,人们也要准备阴间先人过冬的衣服了,俗话说“十月初一鬼也要穿棉衣”。
寒衣节这天依照传统习俗,人们都要准备一些纸钱纸衣服,去先人坟前祭奠燃烧,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和关爱。
“寒衣三不做”非指寒衣的制做,而是说寒衣节这天有些事情不能做。
一不做是:坟前烧纸钱和纸衣服,一定要等到烧尽成灰再离开。不能没燃尽就走。一来会引发火灾,二者先人会认为对他不恭敬,阴间是不收实物的。
二不做是:赶上寒衣节这天生日的,则不要操办寿日。因为这天是鬼节,属于阴阳相聚的日子,不宜操办红事。
三不做是:上坟祭奠的时侯要表情严肃,不做唏嘻吵闹的事情,同时要珍惜坟头的一草一树,不要随意折毁,以表示对先人的尊重。
寒衣节人们所做的无非表现的是逝者的思念之情,尽管里面还参杂一些迷信观念,但是做为传统民俗还是无可厚非的。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会有一直持续的友谊吗?
下一篇: 经常眼睛干涩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