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
网友解答:
-----
吹NB
-----
网友解答:
-----
《登高》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 ,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全诗先写登高闻见之景 ,后写登高感触之情 ,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章法细密 ,句句皆律 ,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登高》诗历来为人称道 ,一直脍炙人口。
元人称它“一篇之内 ,句句皆奇 ,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胡应麟曰:“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 , 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诗薮》) 杨伦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杜诗镜铨》)
古人以农历九月九日为登高节。这一天偕家人或友人登高 ,是一种避邪气、赏风景的风俗。周处《风土记》云:“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气烈熟,色赤,亦可插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御冬’。”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也是一首登高思亲之作。
《登高》大约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 的重阳节。这天五十六岁的杜甫在夔州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这首“旷代之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景象苍凉阔大 ,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四句写“登高闻见之景”,后四句写“登高感触之情。”缘情选景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从细处着笔 ,写具体景物。诗人登上高台 ,就眼前之景 ,心中所感 ,写出了“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一腾播众口的名句。时值深秋重阳 ,天高气朗 ,山风猎猎 ,猿啼声哀。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景物。“风急”,高处“风急”,所谓“高台多悲风”,这是登高之感。“猿啸”《水经注》:“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猿啸哀”正是描绘了这种情景。这是登高所闻。秋江上景物萧疏 ,洲渚凄清 ,沙滩白净 ,水鸟翻飞 ,这是登高所见。
这一联诗人用工笔描摹了 “风急”“、天高”“、渚清”“、沙白”、“猿啸哀”、“鸟飞回”这六种景物 ,既展示了节序的苍茫、凄清、肃杀的气氛 ,又烘托了诗人悲怆、愁苦的情怀。一俯一仰 ,一山一水 ,有闻有见有感 ,有动有静有色 ,十四字“字字皆奇”,无一虚设 ,表现了诗人用词造句写景抒情的精湛功力。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颔联从大处落墨 ,写整体景物。第三句承首句 ,写山 ,因风急 ,故落叶纷纷 ,萧萧而下 ;第四句承次句 ,写水 ,因风急 ,长江波涛汹涌 ,滚滚而来。
“无边”状秋意之深 ,景界之阔 ,蕴含着诗人沉郁、悲凉之感;“不尽”写长江奔腾不息,也显示了诗人登高望远 ,视野开阔。“萧萧”形容落木“滚滚”描绘长江, 专以虚字传神 ,显示出出神入化之笔力。“无边”句融《楚辞》“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风飒飒兮木萧萧”的语意 ,创造出这一气势磅礴 ,格调雄浑 ,内涵深厚 ,音韵铿锵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登高》前两联是写江边秋景。“夫景以情合 ,情以景生。”“情景名为二 ,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姜斋诗话》) 诗人大笔勾勒 ,写出了天高风急 ,飞鸟回旋 ,高猿长啸 ,落木萧萧 ,长江滚滚这气势恢宏的秋景 ,但 ,笔在景上 ,情寓景中 ,在这合于节令 ,谐于情绪的景物描摹的基础上 ,诗人那苍凉、悲苦的身世之感流于笔端 , 写出了直抒胸臆的颈联、尾联。先看颈联 :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由以上的写眼前景转入抒胸中情 ,写得凝练而深沉。“万里悲秋”与颔联“无边落木”相承 ,由落叶之景引起悲秋之情“百年多病”与颔联的;“不尽长江”相承,由岁月如江水逝去引起壮志难酬之感。
此联是诗人潦倒半生的生动写照。“‘万里’,是说离家有万里之遥‘作; 客’,指客居夔州‘百年’犹言一生;又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构成了悲秋的最重要的部分。
这短短十四字中含有八九层可悲的意思 :他乡作客 ,一可悲 ;经常作客 ,二可悲 ;万里作客 ,三可悲 ;又当萧瑟的秋天 ,四可悲 ;当此重九佳节 ,没有任何饮酒等乐事 ,只是去登台 ,五可悲 ;亲朋凋谢 ,孤零零地独自去登 ,六可悲 ;身体健旺也还罢了 ,却又是扶病去登 ,七可悲 ;而这病又是经常性的多种多样的 ,八可悲 ;光阴可贵 ,而人生不过百年 ,如今年过半百 ,只落得这般光景 ,九可悲 ,真是包括了无限的感慨 ! 我们非常佩服诗人高度的概括能力。”(肖涤非语)
诗人自天宝十四年(755) 安史之乱爆发 ,就开始携带家小由奉天先到白水 ,由华州往秦州。乾元二年末 ,达成都 ,后由绵州泊梓州、阆州 ,大历元年 (766) 达夔州。十余年间 ,诗人辗转流徒 ,到处作客 ,生活无着 ,备受折磨 ,穷愁潦倒 ,多病缠身。“右臂偏枯半耳聋”。《( 清明》)“牙齿半落左耳聋。”《( 复明》)“卧愁病却废”。《( 客居》)“眼复几时暗”《( 耳聋》) 。诗人耳聋、眼花、脚废 ,还有消渴症(糖尿病) “病肺”、 ,半身不遂等。试想 ,一位“窃比稷与契”,原想“立登要路津”胸怀“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宏伟抱负的诗人 ,现在落到如此境地 ,又独自登台 ,面对苍凉萧条的秋景 ,其感慨若何 !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尾联把颈联的“内容补充得更具体、更深沉了。
这两句诗的含意十分丰富:久客他乡 ,则备尝艰难 ,这是第一层;艰难自然愁多 ,是第二层;愁多势必促人衰老 ,是第三层;艰难、愁苦、更兼衰老 ,使得诗人心灰意冷 ,潦倒日甚 ,是第四层;穷愁潦倒 ,需要借酒浇愁 ,却偏因病不能喝酒 ,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 ,这是第五层⋯⋯。诗写到这里 ,戛然而止 ,好象意犹未尽。诗人把此时的情怀描述得这样细腻 ,给读者留下思索咀嚼的余味。”(张燕瑾《唐诗选析》)
这首悲秋诗不同于文人骚客登高望远无病呻吟 ,它凝聚着诗人毕生艰苦追求而不遇的深沉的感喟 ,构成了一种雄浑、悲壮的基调。全诗通过“望中所见 ,意中所触”,描绘了江边的深秋景色 ,抒发了诗人感事怀乡的悲郁情怀。虽然这是一首人生悲歌 ,但却不是一味哀伤 ,而蕴含着一种壮烈的感情 ,读者依然能感触到诗人那种阔大的胸怀。
《登高》诗“雄壮高爽”“故世共推之”, 为“古今独步之作。”清施补华评赞曰“《登高》一首: 起‘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收‘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通首作对而不嫌其笨者 :三、四句‘无边落木’二句 ,有疏宕之气 ;五、六‘万里悲秋’二句 ,有顿挫之神耳。又首句妙在押韵 ,押韵则声长 ,不押韵则局板。“《( 岘山说诗》)
一般律诗 ,只有中间两联对偶 ,而此诗“则一篇之中 ,句句皆律 ,一句之中 ,字字皆律 ,而实一意贯串 ,一气呵成。骤读之 ,首尾若未尝有对者 ,胸腹若无意于对者。细绎之 ,则锱铢钧两 ,毫发不差 ,而建瓴走坂之势 ,如百川东注于尾闾之窟。至用句用字 ,又皆古今必不敢道 ,决不能道者 ,真旷代之作也。”(胡应麟《诗薮》)
这首诗凝结着诗人壮志难酬、悲愤潦倒的喟叹 ,字字蕴含着愤慨 ,加之诗人技巧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故句句流畅自然 ,如天球石琢 ,已臻化境 ,充分体现出诗人“晚节渐于诗律细”的艺术特色。
-----
网友解答:
-----
原因很简单,因为《登高》把格律诗的对称美,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杜甫的《登高》代表了格律诗的最高成就。
达文这么说,你可能觉得太夸张了。俗话讲“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作品艺术成就的高低,往往是凭借评论家的主观判断,你推崇杜甫,我就喜欢李白,孰优孰劣难有定论。
你这话说得是有些道理,文学作品很难分出高下。但是,你别忘了,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七律诗,属于格律诗,即近体诗的范畴。
格律诗,是唐朝的新兴的一种文体,因为是新兴的,所以它被称为“近体诗”,或是“今体诗”。相应地,把传统的、写法比较自由的诗歌写法,称为古体诗。
格律诗和古体诗有什么不同?
最大的不同就是格律诗是有格律的限制:“律”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每句诗的结构安排是固定的,二是每个字的声调安排是固定的。
如果有任何一个细节违反了这些硬性规定,就叫“出律”,也就是在诗歌世界里违法乱纪了,就甭想出头。
而古体诗呢,它既不讲究什么章法,也不大在乎音调,只要大体上每一句的字数相同,每两句都押韵,就可以了。
所以自由散漫的诗人爱写古体诗,比如李白。
而杜甫呢,则喜欢精雕细琢,将近体诗的声律和对仗发挥到极致,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杜工部。
所以说,近体诗和古体诗最大的不同就是追求对称美,简单讲,就是把诗当成对联来写。既然格律诗有规则可循,那么,在格律的规则内,就可以论出高下了。
为何说《登高》是七律诗中当之无愧的第一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这首诗的意思也不难理解,流落在夔州(重庆奉节)的杜甫(杜甫此时已经56岁了)生活困顿,又身患肺病,在九九重阳节那天,孤身一人登高远眺,长江两岸萧瑟的秋景让他触景伤怀。
杜甫先写到了他登高所见的景象:秋风凛冽,江边的树林里传来猿猴的哀鸣,江心的沙洲上冷清清的,鸟儿正在还巢。无边的落叶萧萧飘坠,江水滚滚奔流。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前四句是通过对秋天景物描写,来表达出意象。
秋日里天空澄澈高爽,凛冽的秋风中,夹杂着猿猴的悲鸣。这时候,登高远眺的诗人就像突然灵魂出窍,附到从沙洲上突然腾空而起的飞鸟身上,在高空中用一种上帝的全景视角鸟瞰人间:
“无边落木萧萧下”,落叶纷飞,无边无际给人一种无尽的空间感受。流水是时间的传统意象表达,“不尽长江滚滚来”,奔流的江水无穷无尽,就像无尽的时间,亘古不变。
这四句诗,就像是摄像机镜头从近景,远景,到大全景的迅速切换。让你注意的事物一下子就显得渺小了,在无尽的空间、时间面前,人的喜怒哀乐,一下子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杜甫的《登高》这首诗之所以被称为七律诗第一,在于它不仅句句形成对仗,甚至在每一句诗之内,不同的词语,不同的意象,也会形成对仗。
“风急”对“天高”,和这一句相对的“渚清沙白鸟飞回”里,“渚清”和“沙白”对仗,一组小对仗组成的单元和另一组小对仗的单元形成更大的一组对仗。
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描写秋天的悲凉,普通的诗人只会写落叶,而像杜甫则用落木,仅仅一字之差,但落木(寒风凛冽摧残下枯枝叶——连枝带叶落下)和落叶(飘飘洒洒,一落三荡),二者所表达意象的萧瑟悲凉程度却相差很多。
通常,人们描写长江都是“大江东去”。但在杜甫眼里却是“滚滚奔来”。从客观上讲,去和来对江水来说都是一回事儿,然而,对于观看江水的人来说,二者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当你看到江水的流去,心里会泛起惆怅与无奈;而当你看到滚滚的江水朝你奔腾而来时,你的心里会是恐惧和悲哀。
落木和江水,无边空间和无尽的时间,再加上巧妙的运用叠字,给人带来一种巨大的压迫感。当无依无靠,渺小的个体,眼睁睁地看着排空巨浪扑面而来时,只能屏住呼吸,静待它的来临,因为你已经无处可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所对应的不是“悲秋”,而是“常作客”。
杜甫一生辗转漂泊、居无定所,晚年的时候到夔州,仍然只是“作客”而已。当他看到沙洲上的水鸟还巢,人不如鸟,更加深了“作客”的忧伤。
居家之人尚且悲秋,更何况万里漂泊的客中人呢?更何况杜甫不仅是漂泊的客中人,还是个垂垂老矣的多病者。
“百年”是个略显夸张的约数,但它不是刻意的夸张,而是表达了客旅中的那个老人对时间产生的错觉。因为万里漂泊,尝遍人世间的各种艰辛,几十年的时间才如同百年一样长。
重阳佳节,本该是和家人团聚,或者与亲朋一起登高,喝菊花酒的日子,但异乡做客,孤苦伶仃的人,却只有“独登台”,一个人眺望远方,感受宇宙之无穷、盈虚之有数。
就像王维的那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或许只有在大年三十儿晚上,独自一人站在楼顶,观看漫天的烟花和万家灯火的异乡游子,才能理解杜甫这“独登台”的凄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样的苦难,这样的凄凉,杜甫早就已经习惯了。年轻时有过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直到现在也没有实现,但时间不等人,年老多病的杜甫,自知再也没机会向着理想多走一步了。所以,他只能“苦恨”,深深地遗憾。
杜甫就是这样的萧瑟气氛里,检讨了自己的一生,一年年颠沛流离、辗转万里,徒然羡慕还巢的鸟儿。忽然间人就老了,时间像无尽的江水一样无情地流逝,自己也已经迎来了人生的秋天,拖着病体独自登高。一生的艰辛染白了鬓发,只有酒可以浇愁,但病太重、人太潦倒,连酒也喝不得了。
诗歌的美在于它的形式美,而古汉语诗歌所达到的形式美,是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语言都望尘莫及的。古汉语诗歌对于形式美的最佳表达,非唐诗莫属了。因为,唐诗把对称的形式美探索到了极限。
而在唐诗的这一种探索的道路上,用力最勤、成就最高的诗人就是杜甫。在杜甫的所有诗篇里,这首《登高》又将对称的形式美做到了极致。所以说,让这首《登高》来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它是当之无愧。
END
本文为“达文有话说”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
网友解答:
-----
问题: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前言
咱们的老祖宗评价前人作品时总喜欢夸张,动辄送上第一的桂冠,后人又断章取义,常常读者们搞得稀里糊涂。例如王闿运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说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后来惊人演化出”孤篇压全唐“的说法,仿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成了唐诗第一。
王国维评价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后来又说周邦彦是”两宋之间,一人而已“。所以古人说法不可不知不可全信。
关于唐诗七律第一也是如此。一 、唐朝七律的两个第一
唐朝有两首七律分别被后人称之为第一,南宋严羽在其《沧浪诗话· 诗评》中说: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就是这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专门研究杜诗的明朝胡应麟就说杜甫的《登高》是真正的七言律第一,而且不仅仅是唐人七律第一,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关于杜甫 《登高》
1、第一的由来
研究杜诗的人一定会推崇杜甫的《秋兴八首》,但是杜诗研究专家胡应麟却把《登高》评为“古今七律第一”;他的原话是: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篇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同样用“第一”评价《登高》的还有清朝的杨伦,他在《杜诗镜铨》中点评了这首诗,不过他含蓄一些, 认为《登高》是: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2、集大成者
一般人认为, 律诗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成熟起来。无论是律体的绝句、长篇的排律还是八句的五、七律,杜甫都留下了大量的超一流作品。加上他古体诗也是唐朝的最高水准,因此杜甫被认为“各体兼工”,是 “集大成者” 。
3、《登高》是一首标准的律诗
杜甫这首《登高》是标准的格律诗,对仗、平仄、黏连、押韵无一不严谨。七言律诗中间二联对仗即可,这首诗通篇对偶(尾联词性宽对、首联平仄宽对),另外还有不少句中对(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悲秋作客、多病登台)。
在初盛唐时,很多格律诗并不严谨,例如黄鹤楼就是半古半律的一首诗,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七律。
4、其他的评价
古人关于《登高》的评价也多不胜数,有一个评价说这首诗“形、声、色、态兼备”。从章法上说,与《黄鹤楼》不同,《登高》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开阔,出神入化,得到无数的赞誉,这是真正的盛唐气象。
前四句通过增添感情色彩的物象描写(如风急、猿哀)”,为后四句的感情表达做了铺垫,抒发了自己年老体衰、他乡漂泊、穷困潦倒的哀伤情绪。
5、结尾
这首诗整体色调悲壮阔大,但是结尾暗淡气势减弱,结尾也受到过不少批评。
明王世贞撰《艺苑卮言》:
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清代吴昌祺 《删订唐诗解》:
太白过散,少陵过整,故此诗起太实,结亦滞。
结语
我们写诗还是学《登高》而不是学《黄鹤楼》,如同学书法从楷书学起。一开始就学黄鹤楼就如同学李白一样,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登高》是一首技巧发挥到极致的七言律诗, 学杜是学习旧体诗的主要功课 。 因为唐诗佳作太多,至于是不是第一,那就见仁见智了
@老街味道
-----
网友解答:
-----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句话说明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另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人也一样有并可以“情人眼里出西施”的
被千古第一律诗最有争议的诗,一首是崔颢的《黄鹤楼》,另一首则是杜甫的《登高》。
唐朝发展的格律诗是有过程的,也就是说那时还处于由古绝到律格的过度阶段。由于这种原因,著名的崔颢那首《黄鹤楼》就出现半古半绝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反,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也就是说,《黄鹤楼》问世比杜甫的《登高》早,所以才使后来的人公认杜甫的巜豋高》为千古第一律。这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发展的一种现象(从不够成熟到成熟的现象使然)。然而你以“千古”两字去评价诗的第一第二,那么杜甫的《登高》被后人评为第一,怕就有点难以说服“千古”了。
杜甫与李白,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黄鹤楼》是连李白都甘拜下风的一首千古绝唱。如果只因“半绝半律”,而被视着“有逊巜登高》”对诗作的个人成就而言,似乎是有些让人觉得,杜甫的《登高》占了诗歌时代时间差的优势,好象是“近水渔台先得月”。且带些“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情感方面的倾斜的。
中国文人离不开两样东西,那就是“庄子与酒”
细细想来,庄子是孤独的,穷潦的,那么酒,从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忬写的也是一种独处的在中秋月圆夜思念弟弟的,人逢佳节倍思親的孤独。杜甫的《豋高》,写得也是难言的“百年多病独豋台”的孤独和“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无奈。
诗评家赞《登高》主要是看到对仗技巧。我们知道:格律诗只是要求中间两联对仗,原因是通首对仗,会让律诗章法缺少变化;而《登高》,“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猿啸”对“鸟飞”,尾联并不对仗,但“艰难”与“潦倒”相对,让句式看起来十分工整,所以就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八句皆对”。
格律的精确要求往往命限制诗意的发挥。词也一样。在《人间词话》中,作者王国维是欣赏周邦彦的才情的,但同时又叹惋周邦彦“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赏析中道:
周邦彦其人通晓韵律,经常自己谱曲,其词作章严密反复,音律工整和谐,炼字运句活脱深融,但是由于太过于形式,往往显得雕琢,影响表达效果。以周邦彦的才情,仍然写了不少好作品“带着-缭铐跳舞”,未必就会显得逊色。但是写作倘若只求技巧,则是舍本逐未了,此所以静安先生叹惋周邦彦“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之故也。
那么,杜甫的《登高》是不是有让人叹惋的地方呢呢
细细看来,真的看不到一点刻意雕琢的痕迹。读起来句意浑成,诗意申通。在其中探索了更为复杂的对仗技巧,确实也是对形式的自我挑战的求新完美。故,《诗薮》中说:“杜甫将诗中格律探索到了极致,他将格律诗这种体裁推到了古诗艺术后颠峰。”说到押韵,用“哀”押“杯”,属“平声灰韵”,那也是合押韵标准的。
杜甫的《登高》在浑博的气象中,忬收了自己沉郁悲概的艺术境界。所以,明代诗评家胡应麟,才在《诗薮》中评:“(此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后才。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
推荐阅读:
农行app显示信用卡固定额度可以调高至75000,但试了几次都失败了,咋回事?
借了平安信用卡的“消费备用金”五万,每月要还4600,这算不算高利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