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看戏的场景吗,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还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看戏的场景吗,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网友解答:
-----
我们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大戏台,雕梁画栋,据传历史悠久,盖了不知多少年了。每年春节,村里总要组织戏班,在上面连演几天几夜,热闹非凡。经过那个年代的老人们,每每提起唱戏,总是津津乐道,怀念不已。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到能够记事时,春节唱大戏已被当成“四旧,”不再举行。取而代之的是大队文艺宣传队在戏台上唱歌跳舞演样板戏。
那时,农村文化生活还是很贫乏,不要说电视,就是广场电影,也是几个月难得看一次。所以,唱歌跳舞,就成了村民们春节期间唯一的文化大餐。
公社还组织九个大队的文艺宣传队在各大队巡演,因此,戏台就成了村里春节期间最热闹的地方,一天到晚尘土飞扬,熙熙攘攘。而我们,则在看演出的人群中钻来钻去,挤进挤出,玩得不亦乐乎。那场景,就是专业歌舞团来,也不过如此,令人难忘。
我们大队文艺宣传队在全公社很有名,已经连续几年夺得比赛第一名。流动红旗成了大队的常客,吸引了不少外大队的人来观看演出。他们的演出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表演的歌曲大多是藏族风格的,好听,上口,易学,传唱快。
儿时的我们,也跟着宣传队,学会了不少歌曲。如《毛主席的光辉》、《哈达献给毛主席》、《毛主席派来好门巴》等等,至今一字不忘……
远去了,童年。远去了,热闹的乡场。如今,电视、电脑、网络,无处不在,过大年,村子里冷清了许多。这些高科技,在村民之间建起了一堵无形的隔离墙,使本应满是烟火气的村子,在这本应热闹的春节,也寂静了下来。
曾经的一切,只存在于记忆中……
(图文无关)
-----
网友解答:
-----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的时候,老家农村都会演戏,有演《白毛女》的,有演《红灯记》的,也有演《智取威虎山》的,也有演《打金技》的,也有演《陈世美》的。
大都是有些唱戏天赋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排练的,为的就是丰富农村的业余文化生活。那时公社里和大队上都很支持,出钱出力购置服装和乐器等。有的服装和道具买不到就自己动手做,有时制作的还真的是那么回事。
那时年纪小好奇心强,只要听说哪个村晚上演戏,就三五成群的结伴去看,就是步行个十里、八里的也不感觉累。我记得当时我们村里就有这么一群爱演戏的人,排练的是《白毛女》。你别说,演的还真象模象样,引得十里八乡的人来我村看戏。
那时戏台搭在村小学院子里,高高的方土台上搭起棚来,晚上掛上几盏汽灯,照得通亮,很是飘亮的。台下都是看戏的人群,本村的在家拿长条橙坐,外围站着的基本上是外村来看戏的。
到现在我还能记起戏剧《白毛女》中的几句台词来,"北风那个吹,雪花儿那个飘,…年来到",“人家的姑娘有花戴,你爹我没钱难买来,扯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等等。(原创)
阅读后,记得点赞呀!
-----
网友解答:
-----
你还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看戏的场景吗,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看到这个问题,真的记起小时候,在甘肃老家农村看戏的场景。我四九年出生在甘肃静宁县一个名字叫庙岔的小山村。中间一条水沟,把村子分成阳坡,阴坡,两个部分。水沟的中间有个三角地带,有一座堡子。堡子内是一个很大的院子,西头是戏楼,东头是岱王庙。我想庙岔村可能就是因有岱王庙而得名。每逢年过节,村里人还有邻村人,都聚集在这里举办庙会。有时候是本地人自编自演,大多数时间是聘请县区秦腔剧团,来村表演。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感觉:
第一,体验最深的是,喜庆,热闹。看戏就像过年一样,人们一听说去看戏,都要梳妆打扮,穿上新衣服,兴高彩烈,喜气洋洋,相互 奔走相告。四面八方,各山坡,三三俩俩的男男女女,穿红着绿,说说笑笑,向戏场涌来 。。。其次是秩序井然,戏场没有警察,保安人员维持秩序,都是自觉地,年老人,小孩儿,有的自带小凳,有的就地蹲下,坐在前面。。。年轻人男男女女,并排儿站在后面。。。
第二,影响最深的是村里专门为欢送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请来的一场戏。那时我才只有五岁,奶奶带着我去看戏。看到一排身穿崭新的绿色军装,胸前带着大红花,面容稚气,英俊威武,英姿飒爽的青年男子,,心里很是羡慕他们。听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雅绿江,保和平,卫祖国,为的保家乡。。。激昂慷慨的旋律,让我心情振奋。更有那穿着时尚,紧身衣,宽筒裤的大姑娘们,个个亭亭玉立,清秀亮丽,手捧鲜花,载歌载舞,欢送兵哥哥的情景。小小年纪的我,第一次感觉到祖国的伟大,军人的英武可敬,姑娘们的俏丽可爱。时间过去几十年了,他(她)们的形象,那个场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第三,最使我可笑又忘不掉的一场戏,是演员的处事不惊,临场应变,老家人说,那就是救场。有一次,演《铡美案》,包公出场,忘记了戴胡子。全场一片哗然,有人还吹起了口哨。。。只见没胡子的包公,大吼一声:“王长,马汉!”王长马汉齐头并进,抱拳打躬:“到”!包公演员不慌不忙:“把老爷的胡子抬上来。”随后锣鼓音乐声响起。。王长马汉二人,果然抬出了长长的胡子,给包公戴上,戏剧继续开演,观众发出热烈的掌声,场面很快安静了下来。。
第四,看戏还增长了知识,品尝了爱情。老家农村人爱看戏,我很小时候,是爸爸背着我去看戏,,大一点儿时,跟着爷爷奶奶去看戏,再后来,就是自己与同伴儿一起去看戏。本地看,外地看,乡镇,县城,都去看。十几年来,看戏让我懂得许多知识,历史典故。如《封神演义》中的(殷纣王宠妲姬),(姜娘娘抱火篼),(比干挖心) 。。两汉相争,霸王刘邦,《三国演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赤壁之战),(草船借箭),(刘备托孤)。。。许许多多,都是我看戏知道的。加上爷爷是个老戏骨,给我讲故事,四大逼宮,白逼宮,黑逼宮。。。使我从小知道了白脸的奸臣,红脸的忠臣,黑脸的耿直,黄脸的圆滑。。。。善恶相报,好坏分明。
看戏还交朋了许多朋友。认识了邻村一位美女,长得如花似玉。身个儿不高,性格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白皙的面宠,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秋波宛转。笑靥盈盈,两个深深的酒窝,煞是好看。有天晚上看戏,演的是《白毛女》。她与她哥哥来到戏场,她哥哥在旁边,她在中间,与我并肩站在一起看戏。说着话,说着说着,她拉住了我的手。。她纤細的手指,软绵绵的 。第一次与女性拉手,我的心跳得厉害,怕被其他人看见 。赶紧看前面,她很机灵,一条腿伸出来,挡住了前面人的视线。往后看,后面的人伸长脖子,抬起头,都在看戏。我的心才慢慢静下来。享受着爱的抚慰。。。那也算是我的初恋,虽然我与她最后没有走在一起,但戏场上,难忘的时刻,我一生一世忘不了她。。。。
以上就是我小时候在农村看戏的感受与收获。谢谢!
-----
网友解答:
-----
当年还小,那里懂得戏文内容,只对戏场周围的小吃感兴趣,那个时候河南农村看戏,都是野外搭台,下午晚上唱戏,各种小吃,牛肉汤烧饼齐全,就馋那些东西(也真算不上美味),但是上世纪50年代,做为我们当时绝对是佳肴了。
-----
网友解答:
-----
我小时候,老家农村村民的精神生活十分贫乏,没有唱戏的,一年能看几场坝坝电影,那简直是比过年还要高兴的事。可以这样说,看坝坝电影是那时候农村人唯一的精神食粮,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快乐和幸福。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艰苦。大人们每天都是迎着朝阳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活,伴着晚霞才担着粪桶或扛着锄头收工。快走到家时,先在屋门前的小沟里洗干净手和脚,才回到家里喂猪、喂鸡。如果水缸里没有水,还要摸黑去水井里担水回来,点着煤油灯弄点饭吃,然后就上床睡觉。过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除了干活和吃饭,基本没有娱乐活动。
后来,大概是我十岁左右的时候,乡上成立了电影放映队。放映队从县城里的电影院取回一部胶片电影,挑着发电机和放映机,每天晚上一个村一个村的挨着放。一般放映地点都是在村小学校的操坝上,半下午的时候放映员就开始扯起银幕,在合适的位置安好放映机,然后就到村里某一家吃派饭,等天黑下来的时候,搅燃发电机,“轰、轰、轰⋯⋯”地发起电,才开始放电影。
每当轮到哪个村放电影的时候,那个村的大人、小孩都兴奋得不得了,互相奔走相告。吃过午饭,大人就交待小孩子早点把夜饭煮好,天还没有黑就把家里的凳子抬到操坝上去占位置。最先去的会把凳子挨到放映机周围,后去的依次向外围摆开。抬矮板凳的就摆在银幕前面,抬高板凳的就摆在靠后一点的位置。
大人们收工回家,三下两下洗了脚,穿上鞋,草草地就着酸菜、盐菜或者是自家做的豆瓣酱吃两碗饭,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朝操坝上赶。
在电影放映前的这段时间操坝上是最闹热、最嘈杂的。大人些扯着嗓子喊:某娃儿,你把凳子摆在哪里在?小孩子些的喊爹声、喊妈声,一声盖过一声。也真是奇怪:全操坝都是喊爹、喊妈的,当爹妈的却能在众多吵闹的声音中,准确地听出自己孩子的声音,然后找到孩子占的位置,心满意足地坐下来等着电影的开始。
夜幕降临的时候,放映员估计人到的差不多了,于是开始调试机器。一操坝的大人、小孩看到银幕上有光在闪了,知道电影快开始了,就逐渐安静下来。按照惯例,首先要加映十几分钟的新闻片,然后才是正片子正式放映。
二三十分钟后,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在银幕上了。小孩子些闹了一下午,便躺在大人的怀里睡着了。这时候,就有一些年轻的男女,悄悄地挤出人群,来到事先约好的地方约会,等到电影放完时,他们又若无其事地和家人一起回家去。那时候的自由恋爱是真正的搞“地下工作”。看坝坝电影,无形中起到了一个媒介作用,成就了一些美好的姻缘。
因为是在露天放电影,有些时候放到一半就下起雨来。人们舍不得走,放映员也很敬业,扯起一张油布遮着机器继续放。除非是瓢泼大雨,一般都会放完。
后来我去到乡上读初中了,同班的同学中就有其它村的。如果附近的村子今晚有放电影,同学些就会邀约着去看。一般是几个要好的同学下午放学后就直接去到有放电影的那个同学家。大家一进屋就帮助煮饭,那时候生活条件差,也没有什么煮的,就是煮一锅白干饭,再到菜园里砍点菜回来,放点菜油,放点盐,大锅大灶的大火炒一下,就算是美味了。(那时候的人真是简单,学生放学没有家庭作业,同学之间走动也不花钱)
吃过饭后,便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的操坝上,往往还会碰到同村或其它村的认识的人,大家愉快地交谈着,边看电影边说着悄悄话。等电影完后,可以跟着同村的人回去,也可以留宿在同学家。那时的人们都很纯朴,没有听说为此闹出什么不安全的事情。
其实吧,在自己的村子里看,和到附近其他村子里看,看的都是同一部电影。因为在当时只有这个娱乐节目,有的人是场场都不落下,不仅学会了电影里的歌曲,还把整部电影的台词、对白都完全背得下来。
那时候农村不通电,家家户户都点煤油灯。谁家能有一把手电筒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