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额在财务报表里怎么看?
纳税额在财务报表里怎么看?
-----
网友解答:
-----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纳税额在财务报表里面是无法看到完整数据的。主要是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在财务报表利润表里面没有办法看到,还有一些税种有的直接资本化了,比如车辆购置税记入了固定资产价格。
2.在企业财务报表我们可以看到的数据中涉及税收的数据主要有利润表税金及附加数据和所得税费用数据。资产负债表里面有一个应交税费数据,不过应交税费反映的是某个时点应该缴纳未缴纳的税费数据,现金流量表实际缴纳的税金数据。
3.要想看到完整的纳税额数据必须通过查阅企业纳税申报表数据。同时需要结合不同税种申报表数据分析查询。比如要查询某个公司某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数据,可以查阅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比如查询某个公司增值税申报表数据,可以查阅当年12月份增值应纳税额本年累计额数据。
3.查询一个公司纳税额数据,还可以通过查询“应交税费”科目明细账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不同税种纳税额数据。
-----
网友解答:
-----
财务三大报表都有涉税的项目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都有涉税的项目,资产负债表里有递延所得税资产(非流动资产)、应交税费(流动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非流动负债)三个涉税项目,利润表里有税金及附加(营业总成本)和所得税费用这二个涉税项目,现金流量表里有的板块中有支付的各项税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一个项目。
上述涉税的项目,最能直观看出缴纳的税额的是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这个项目
一、资产负债表上的3个涉税项目
资产负债表项目涉及的金额,都是一个时点的数据,只是在某个时点的余额。这三个涉税项目,都是一个期末余额,没法看或测算缴纳的税金,而且还涉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只凭一个余额,不清楚发生额,难以计算缴纳的税金。当然,连续12期的期末和期初余额的差也能计算出发生额,但太麻烦,也不好测算。
二、利润表里涉及的2个涉税项目
利润表里的数据都是时期数据,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该时期缴纳的税金。
税金及附加:大多是由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水利基金等构成,这四者的合计比例为12.5%,通过缴纳的税金及附加/四者的合计比例+税金及附加,可以大体计算出企业缴纳的税金。当然,个税、契税、企业所得税等不通过税金及附加核算的税种,其缴纳的税金是通过该公式计算不出来的。另外,如果税金及附加还包括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等,且占比较大,那么用该公式计算出来的缴纳的税金则较实际夸大了。
企业所得税:如果不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基本上费用是多少,缴纳的税就是多少。如果有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那么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要高于所得税费用;如果有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则缴纳的所得税要低于所得税费用。至于递延所得税转回,就不多说了。
三、现金流量表里的1个涉税项目
除个别项目外,现金流量表里的绝大多数项目都是时期数据,“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也是时期数据,通过这个项目,可以直接查到在该时期内缴纳的税额是多少。数据非常直观和准确,当然,如果里面包括残疾人保障金、工会经费等代收费用除外。
回答以上,希望有所帮助。
-----
网友解答:
-----
纳税额在财务报表中是可以看出来的,但不太准确。
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表看不出来什么,从利润表的“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只有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中有全面具体的数额。由于现金流量表是按收付实现制编制的,因此,“本年累计”为1月1日起到报告期,累计实际缴纳的当期和以往年度的税费。当本年与上年度差距不大的情况下,可据当年的累计数为本年纳税总额参考依据。
配图说明:现金流量表作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补充,以收付实现制作为记账基础。
数,随时都在变化,向来都是不准确的。因此我们喜欢说“心中有数”。
实务中的“数”也不需要那么精确,知晓个大概就能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
但是,作为会计类的专业人员,有必要把它搞清楚,建立台账,每次申报、缴纳后应当及时登记《税费申报及缴纳台账》。若台账缺失的情况下,可以结合纳税申报表(包括异地)、账上记录、固定资产原始凭证和银行流水来准确统计其纳税金额。
-----
网友解答:
-----
最方便的看纳税申报表,或电子税务局查纳税证明。各种税计入会计科目不同,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看不出。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种税费这一栏可以看到实际缴纳的各项税费合计,但看不到各税种缴纳明细。
------------------
推荐阅读:
人到中年,在单位从一个重要骨干到现在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要不要辞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