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
魏国打仗从不缺粮,为何花了43年才灭掉弱小的蜀汉?
-----
网友解答:
-----
为什么说魏国打仗从不缺粮呢?三国后期,十室九空。东汉官方户口统计五千六百多万人,然后魏统一全国时有人700余万。年年打仗,到处都是流民,谁人种田?而且古语有云,苏湖熟,天下足。苏湖也不在魏国的地界呀,那是东吴的。
就算曹操统一了北方,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多,除掉400多万的人口的口粮,剩下的打仗也够用。但是你要知道,刘备的蜀汉在什么地方?蜀汉,蜀汉自然在蜀。不仅仅是几百年的后世有一个叫李白的诗人知道蜀道难呀,曹操那一家子都那么精明,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看到没,难于上青天啊。魏国的皇帝和大臣又都不是傻子,人都那么难走,何况背着粮食的骡马。在没有足够的实力之前,没有十足的把握为什么要去浪费粮食和精兵强将呢?所以就选择了先灭吴,休养生息再灭蜀喽。
不妨看看诸葛亮的七次北伐,除了最后一次诸葛亮病故五丈原,前六次是不是都是粮食补给跟不上而撤退。而且每次北伐都是走的那几条路出蜀,你说,魏国来攻打时,守住这几条道就能慢慢耗费魏军的有生力量。
所以,不是因为蜀国弱小就要先灭,要综合考虑啊。你们说是不是!不能因为现在乌克兰比俄罗斯弱,俄罗斯就要先灭乌克兰吧,以前他们也是一个国家苏联呀,要综合考虑不是吗?
-----
网友解答:
-----
谢邀。魏国花40多年才灭掉蜀汉,主要一是本国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二是早期蜀汉名将良相尚存,三是魏国自身还发生了动荡。此外,蜀国本身的地理因素易守难攻也是原因之一。
历史上,蜀汉势力的正式确立实际上是以219年刘备打败曹操夺取汉中为分水岭。从219年刘备称汉中王,220年曹丕篡汉,221年刘备篡汉,到264年邓艾钟会攻灭蜀汉,蜀汉总共延续了40多年。那么,为何魏国前后花了40多年才攻灭蜀汉呢?
首先一个原因是因为北方经历战乱,魏国的实力优势并没有那么大。魏国需要通过休养生息来恢复元气。
以东汉的十四州(冀州、幽州、青州、并州、兖州、豫州、徐州、司州、雍州、凉州、扬州、荆州、交州、益州)为单位,在220年三分鼎立时,大致是蜀汉占一个州(益州),东吴占两个半州(交州,大半个扬州,大半个荆州),而魏国占十个半州,即魏国领土实力是蜀国的10倍,是吴蜀联合的三倍。但是这只是从领土,或者说未来潜力而言。
(有人拿着地图看,说三国面积差不多大。但国家潜力不能光看面积,要看耕地和发达程度。以汉魏时候的格局,北方中原河北是比南方蜀地东吴要发达得多的,州的数量基本能反应战乱前实力。)
实际上由于北方战乱频繁,魏国的十个州遭到破坏的程度比吴蜀两国的三个半州要严重得多。根据西晋初年的统计,在三国末年三国在籍人口大致是魏国400多万,蜀汉近100万,东吴200万余万。也就是说,魏国仅仅是蜀汉的四五倍,是吴蜀联合的1.5倍左右。当然,这个统计本身只是“在籍人口”,考虑到魏国可能有大量的隐匿人口与部曲,未必准确反映当时三国实力,但可以确认的是魏国的优势并没有“州数”那么大。尤其这还是指三国末年的数据,是在魏国已经经过两代人恢复的情况下。可以预想,在三国初年,北方战乱造成的影响更严重,魏国的优势可能更小,
对魏国而言,既然现在本国实力的优势还不算太大,但本国领土发展潜力大。那最佳策略当然就是暂时不要南下进攻,而是采取保守策略,守住现有土地,恢复经济。恢复上几十年,与吴蜀两国实力进一步拉开,这才以泰山压顶之势猛攻过去。那可比在实力优势不大的时候去勉强煮夹生饭要好多了。227年魏明帝曹睿打算进攻蜀汉,孙资就劝他:“……分命大将据诸要险,威足以震摄强寇,镇静疆埸,将士虎睡,百姓无事。数年之间,中国日盛,吴蜀二虏必自罢弊。”魏国一直持续的这个策略。
实际上,这个策略非常有效。三国初期,蜀汉军队约有十余万(234年诸葛亮北伐就出动了十万大军),东吴军队至少有十多万到二十万(孙权进攻合肥就出动了十万大军),而曹魏全国兵力也不过三四十万这个量级(赤壁之战出兵加降兵二十万,此后每一方面作战也不过数万人)。但等到三国末期,蜀汉军队依然只有十万出头,东吴军队不过二十三万,比几十年前差距不大;而曹魏军队已经到了五十万以上。司马昭单是平定淮南三叛就调集了二十六万大军;邓艾钟会灭蜀出动了十八万大军,司马昭还带着11万以上的作为后应,再加上同期驻防东吴和国内的兵力,可见魏军确实已经拉大了蜀吴两国的差距。
因此,“通过相持,拉大双方差距”是魏国一项有效的战略,这也可以解释为何魏军不过早进攻吴蜀。同样,这也反过来说明诸葛亮、姜维、诸葛恪等人不断北伐的合理之处。如果不北伐,就只能眼睁睁坐看魏国实现这个拉大差距的战略,北伐的话至少还能趁实力差距没那么大的时候搏一搏,至少延缓这个差距的增速。
魏国40多年才灭蜀的另一个原因是蜀汉之前尚有外来的人才。蜀中天府之国,在中国历史早期,更多出文人学士,但军政方面的大牛并不多。以两汉为例,蜀中多有司马相如、杨雄这些名士,却没什么名臣良将。因此蜀汉集团的军政大业,主要靠川中的外省人士(有的是刘焉父子时代入川的,如李严;大部分是刘备征战各地带入川的),这些很多都是跟随刘备数十年,大浪淘沙胜出的精英。如果这时魏国发动进攻,很可能被这些人迎头痛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外省人士逐渐老病死去,而新生的二代三代很难延续祖父辈的能力,整个蜀汉人力衰弱,就更容易拿下。
魏国40多年灭蜀的最后一个原因是魏国本身内部发生了争权夺利的动荡。239年曹睿去世后,首先是司马懿和曹爽的对峙。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灭掉曹爽后,司马氏和曹氏的斗争高潮迭起,先是司马懿斗王凌,然后是司马师废曹芳、灭毌丘俭,再后来有司马昭灭诸葛诞、杀曹髦……这些内斗一方面损耗了曹魏的国力,更重要的使得曹魏高层始终腾不出手来对付蜀汉。
直到260年司马昭杀死曹髦,改立曹奂之后,又过了三年,基本上理清楚了内部关系,这才腾出手来对蜀汉动手。而此时蜀汉方面因为姜维和黄皓、诸葛瞻三家的矛盾,导致国防体系处于分崩离析,故而被魏军长驱直入汉中。即使如此,魏军也用了差不多一年才攻灭蜀汉。
-----
网友解答:
-----
魏国虽然不缺粮食,但是要击灭蜀汉政权也十分难,打仗粮食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有粮食就可以稳操胜劵。从三国形势来看,魏国最强,蜀汉最弱,因此蜀汉与东吴相联,魏国攻击任何一国,另一国就会偷袭魏国,这样魏国就会陷入两面作战的险境。因此魏国最好的策略是静观其变,养精蓄锐,待其两国有变,便择机而战,一举击灭一国。打仗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时间可以长一点,但是不能兵行险招。
从蜀汉内部的原因来看,前期有刘备纵横无敌,中期有诸葛亮苦心精营,后期有刘阿斗休养生息,因此想要快速的攻灭蜀汉是不现实的。前期曹操亲率三军攻取汉中,刘备亲征迎敌,一举击败曹军并收复汉中,此后魏国对蜀国一直居于守势,再没有主动进攻蜀国。刘备亲征东吴失败后,魏国意图趁机收复荆州,结果蜀汉很快结盟,最终不了了之。中期诸葛亮六次远征魏国,尽管没有什么收获,但是慑于诸葛亮的威名,魏国还是以守为主。诸葛亮死后,姜维又多次远征魏国,这导致蜀汉政权内部不稳,于是魏国派两支偏师入蜀,一举击溃蜀国。
打仗要选择时机,时机不到时就要耐心等待,时机一到就要抓住战机雷霆出击。如果没有战机时,就不要急躁,要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的惨败就表明了越是急于统一,结果就越是不利;刘备认为自己老了,再不击吴灭魏,汉家天下就难以恢复,于是他亲征东吴,最终惨败而归。诸葛亮与姜维师徒不顾国力弱小,多次发动灭魏之战,结果魏国没有灭,自己到是先亡了。东吴是根墙头草,十分善于选择时机,一会联蜀击魏,一会又联魏击蜀,最终它的生命反而最长。
-----
网友解答:
-----
魏国不缺粮,但是打蜀国,魏军一直缺粮。
魏伐蜀,始终为粮草所困
从曹操时代开始,曹魏攻汉中就一直为粮草所困。
汉中之战时,刘备就是吃定了曹操粮运困难,采取了“据险而守+袭击粮草”的战略。结果,曹操辛辛苦苦准备了大半年,只相持了2个月就撤军了。
曹真攻蜀汉。下大雨,粮运不继,没怎么打就撤军了。
兴势之战。曹爽顿兵兴势。氐羌的运输不能保障粮草供应,牛马骡驴大量死在运输途中,运夫号泣于道路。
甚至到了最后的灭蜀之战时,魏军仍然为粮草所困。
当钟会被姜维阻于剑阁时,魏军已经因粮运困难,准备先撤回大军了。若非邓艾偷渡阴平的奇招,蜀汉一时还灭不了。
其实,别说是打蜀汉了,当年,曹操就是征讨割据汉中的张鲁都险些因粮草而功亏一篑。
为何会如此呢?
粮路难行
魏国攻蜀的通道和蜀国攻魏是一样的。
诸葛亮北伐要为粮运困难头疼,魏国自然也有同样的烦恼。
魏蜀攻伐通道,关中与汉中为秦岭所隔,山险难行,即使是诸葛亮说“安从坦道”的陇右方向,也是山行千里。
即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样的运输都极为困难,一旦遇到大雨,道路泥泞、山洪暴发,几乎难以运粮。
当然,魏国攻蜀的难度比蜀攻魏还要更大一些。
因为:在很长时间内,羌氐与曹魏关系一直比较紧张。
曹操征张鲁时,顺道还费力击破了武都氐才能顺利进入汉中。
当然,蜀道难行,自古皆然。可是,北方政权平蜀地,很少有三国时期这么困难的。
这又是为何呢?
残破的关中
历来从北面伐蜀,多以关中为物资基地。
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历来是富庶之地,可是,曹魏时期的关中,有些例外。
在曹魏接手关中之前,关中地区长期为凉州集团所控制。
李傕、郭汜等在关中掠夺财富、相互征战,随后,韩遂、马腾等凉州军阀又在关中相互攻战,关中破坏极为严重。关中人口大量迁徙到荆州、益州,已经残破。
所以,征讨汉中,曹魏的补给线特别长。
曹魏那么大,有没有可能让其他地方支持呢?
难!
州郡残破
曹操就试过“八方支援的模式”。
曹操时期,对汉中用兵,粮草、民夫多由河东、南阳、豫州等地配合关中一起负责。
结果,宛城、豫州不堪重负、民变四起,他们配合威震华夏的关羽,曹操险些被打得迁都。
因为:大家都不富裕。
汉末大乱,中原地区遭受的破坏极为严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各州郡都在恢复阶段,日子都不好过,真没余力太多的支援。
所以,魏国的刘放曾指出:盲目用兵汉中,会引起天下骚动。这绝非虚言。
吴国“吸走”了魏军的粮草
吴国也“吸走”了魏军的粮草。
魏国在荆州、扬州战场长期保持了10万以上的兵力,这个数字是对蜀战场的2倍。
可是,原本富庶的荆州、扬州,其驻军也需要其他地方支持!
扬州战场。当年,曹操迁徙了淮南人口,淮南地区产粮能力大为减弱,该地大军需要中原的粮草支持。
荆州战场。江汉平原本是鱼米之乡。可是,由于吴军掌握江陵,魏国亦不敢以江汉平原为产粮基地。
所以,魏国要想全力攻蜀,粮草真不够用。
打破平衡
魏吴蜀的长期鼎立,正是彼此实力平衡的实际体现。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力的天枰天然倾向于魏国。
对峙期,魏蜀吴的经济都在恢复。
可是,当时北方的经济基础、开发程度要远远好于南方。
所以,魏国的增长是恢复性增长,类似于二战后的日本。
而吴、蜀虽然受到战乱破坏小,但蜀国地盘狭小,吴国大部分地区开发基础薄弱,经济增长潜力非常有限。
所以,魏明帝开始,魏国采取了“守势战略”。在战略上不积极攻蜀,而是坚守避战,发展经济。
司马懿在关中修水利、屯田,关中经济得到恢复;而邓艾策划的淮南屯军的进行,也使淮南魏军可以自给自足。
经济得到了恢复,魏(晋)的优势越发明显了。
实力的平衡已经被打破。
三国鼎立的历史,也要结束了。
魏蜀吴的三足鼎立,是当时各方综合实力的体现。
他们要想击败对手,不但要大败敌人,也要克服自然险阻,困难很大。
要想改变局面,需要压倒性优势。
魏蜀双方将帅的能力相近,谁也不具有压倒性优势。因此,诸葛亮、姜维、曹真、曹爽的尝试不能成功。
魏国以“守势战略”,使魏国国力逐渐具备了压倒性优势。最终改变了平衡,灭亡了蜀国。
-----
网友解答:
-----
魏国灭蜀之所以耗时43年之久,不是因为缺不缺粮的问题,更不是因为缺不缺兵的问题,而是因为有没有灭蜀之“心”的问题。实际上,魏国本来就缺乏一鼓作气灭掉蜀国之心。
魏文帝时期,曹魏的战略是从坐山观虎斗到死踹东吴。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建魏。也就是在这一年,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被吕蒙击败,关羽战死,刘备失去了荆州这块战略要地。次年,刘备在益州称帝,并为夺回荆州,为关羽报仇而发动夷陵之战,亲率大军攻打东吴。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东吴求和不成,只好像北方的曹魏称臣,以求得外援。
面对东吴来降,当时曹魏朝中也有人建议趁蜀吴相争之机出兵,进而一统天下。结果,曹丕却选择坐山观虎斗,静观其变,白白错失了这个机遇。
而更让曹丕始料未及的是,孙权翻面比翻书还快,在夷陵之战中击败蜀汉后,他很快就重新恢复蜀吴联盟,再次把曹魏当成是敌人。于是,曹丕从此就记恨上东吴了,此后便先后三次大规模伐吴,但都徒劳无功。
魏明帝时期,由于蜀汉不断的北伐行动,曹魏将战略转移到对蜀作战。但此时曹魏并没有灭蜀之心。
魏明帝时期,蜀汉主政人物诸葛亮频频组织北伐行动,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不断出名进攻曹魏的雍凉之地。此时,曹魏的曹氏宗亲已不堪重用,对外统兵御敌的重任只能依靠司马懿。而深谙权术的司马懿,自己心里也很清楚“飞鸟尽,良弓藏”这个道理,明白只有蜀国这个威胁继续存在,自己才能不被曹氏诛灭。
所以,司马懿统兵与蜀汉对战多年,但不论战局是好是坏,都始终没有一举消灭蜀汉的决心和念头。而这也是蜀汉得以一再北伐消耗国力,也没有引来曹魏倾尽全力的报复打击的原因所在。
到了司马懿掌权时期,司马懿又忙于镇压内部,而无心灭蜀。
魏明帝死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一举诛杀曹爽势力。此后,司马懿虽然掌握曹魏大权,但曹魏内部忠于曹氏,反对司马氏专权的势力,还不断起兵反抗。所以,司马懿晚年一直都忙于弹压和诛灭曹魏内部反对自己的势力,根本没心思理会蜀汉。
直到司马懿之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彻底控制曹魏大权,才开始发起灭蜀战争。
而很显然,动真格后的曹魏,并不是国力孱弱的蜀汉所能抵挡得了的,毕竟蜀汉的人口规模不到曹魏的四分之一,而且蜀地的社会生产力也都远比不上坐拥中原的曹魏。因此,没几个月功夫,蜀汉就被曹魏所灭。
综上所述,曹魏之所以没能在短时间内消灭国力远不如自己的蜀汉,可不是曹魏军力和粮草的问题,也不是诸葛亮和姜维太厉害,而是因为曹魏在很长时间内,就没有真正动过灭蜀的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你遇到过哪些恶心的人和事?
下一篇: 练毛笔字的时候竖笔总是写不直,怎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