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喝白酒为什么不温酒、烫酒?
现在人们喝白酒为什么不温酒、烫酒?
-----
网友解答:
-----
白酒自古以来都特别受人们欢迎。"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不也有温酒,烫酒一说。
在之前的时候,人们所喝的白酒和现在的白酒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人们把白酒叫做黄酒。
而且,在喝酒的时候,这种黄酒是需要提前煮一下的。想必大家应该也都听说过,在古时时候,人们喝的酒都是热的,大家在喝白酒的时候都需要"温酒"。
不过,在现在的生活当中,人们喝白酒时都不"温酒"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古人"温酒"的原因
商周时期的温酒器皿等,便是古代温酒有力的证明。酒为什么要温了喝呢?元人贾铭说"凡饮酒宜温,不宜热"。喝冷酒不好,贾铭又说了,"饮冷酒成手战"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古代酿酒受技术所限,酒中甲醇的含量偏高,甲醇有毒,对人身体伤害极大,但是由于甲醛的沸点过低,只有60度,所以烫一下就能使很多甲醛挥发出去。
再来酒就本身是寒性,烫一下,温一下,不但可以降低甲醇含量,更能达到暖胃的效果。
在古人视角来看就是煮过烫过的酒更顺口好喝,而且喝了不容易出毛病,那么这个习惯自然就保持下来了。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温酒"了呢?
有的人可能会认为现在不温酒、烫酒了是酒文化的倒退,我觉得这么解释稍微有点牵强。
首先必须承认很多酒温热的来喝,对于一些酒友来说更舒服、更好入口,这因为酒中的乙醛会增加酒辛辣的口感,但是这种物质用温水加热就会蒸发掉,所以烫过的酒更好入口。
不过这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饮酒习惯,上升不到文化的程度去。
我们现在生产白酒的工艺都比较完善。
采用的酒曲子,玉米,高粱等原材料也比较好。用好的粮食经过发酵之后,再经过高温蒸馏,这个时候白酒内的有害物质基本没有多少了,也就是说现在的纯粮食烧酒里边基本不含有太多的有害物质。
其次我觉得这跟古人生活的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没有我们现在使用的空调、电热毯等等。
不能说取暖基本靠抖吧,可是也差不太多了,这个时候想喝点酒的话,凉酒是肯定不舒服的。
就算是有钱人家买的起火炭,在大冬天,喝一杯凉酒下肚那肯定也是不舒服的。那么自然,大家也就选择温酒了。
其实我们家里不少长辈到现在也还有烫酒喝的习惯,小编就记得自己小时候,爷爷经常在冬天温一杯酒,坐在桌前给我讲故事。
不过现在长大以后发现,很多人在外面喝酒,其实更多的是应酬或者发泄、浇愁,也就没那个心气儿慢慢地边烫边饮了。
-----
网友解答:
-----
现在人喝白酒已经很少温酒,烫酒,煮酒了。其实归根结底是白酒的酿酒工艺已经今非昔比了。
最适合温热喝的是黄酒
我国从古至今都记载了很多温酒煮酒的典故和传说,比如刘曹青梅煮酒,比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等。但需要确认一点的是,他们喝的都不是白酒,而是米酒,黄酒。这种酒的度数并不高,但是有碍于当时并不完善的酿酒技艺,杂质却非常多。
这其中主要以甲醇最为致命,可在酿酒过程中偏偏没有办法去除。人们喝酒容易醉,还容易头疼。突然有一次发现烫过的酒口感更好而且喝完睡一觉神清气爽。这其实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甲醛被挥发掉了,可以降低对身体的危害,酒的温度上升又可以暖胃驱寒。
而且在当时黄酒的口味并不好,通过加热之后各种杂醇会挥发掉,使得它更加醇厚,喝起来更顺口。
我国民间也流传着“冷酒伤肝,烫酒伤肺”的说法。明代的张澜之的《瞥惰园集》中就提到这么一个故事。
说是太仓有一个财主,夏天的时候喜欢喝冰酒,冬天的时候又喜欢喝烫的要命的酒。结果过了几年,他明显感觉到夏天气喘,冬天又浑身冰冷。后来当地老者就告诉他,热酒虽然能活血,但是对肺的损伤非常大。而冷酒当时是喝的爽了,喝多了必然让寒凉淤积在体内。
所以这位老人提议,喝酒只需要把酒温热到三四十度即可。此为不冷不热,喝下既能暖身,又不至于伤身。也正因为如此,古人都有喝温酒的习惯。
元明时期的白酒,的确有温热后再喝的习惯
忽思慧的《饮膳正要》中,就曾提到烧酒要加热饮用。特别是搭配羊肠汤,对五脏的滋养效果更好。
首先,当时白酒开始慢慢的发展起来,但技艺依然不成熟,酒内含有大量的杂质(醛类,酸类,脂类,醇类)和微量元素。所以通过加热可以让这些东西尽快挥发,在提高酒品质的同时,对身体的危害也能降到最低。
其次,当时可没有空调,没有地暖,就算是皇宫,冬天也一样冷的刺骨。再加上元代的皇族特别喜欢外出打猎,都是住在毡房里,不冻成三孙子才奇了怪了。所以在寒风刺骨中把酒温热了,烫热了喝就是最好的选择。温酒还能活血,抵御风寒,追猎物追的满头大汗,衣服一脱,爽!
特别是一些蒙古族的官员到南方来任职。冬天阴冷的天气那可是妥妥的魔法攻击,你穿再厚的毛裘都不管用。所以在跟当地汉族的上层人士交流中,他们也学会了把白酒加热,达到驱寒发暖的作用。
现在为什么白酒很少有加热的喜欢呢?
首先,中国90%的白酒市场都已经被酒精酒占据了。它们的主要成分是酒精,香精和水,如果加热后酒精就会挥发掉一部分,使得酒味变得寡淡。
其次,这些香精会随着温度挥发出来。往往温度越高,异味越浓。你会觉得这杯酒不像是酒,而像是泔水,令人作呕。所以对于这种香精酒精酒,大家就很自觉的放弃了加热,谁也不想找不痛快。
那么有的人会说纯粮酒难道也不适合温热了再喝吗?原则上来说是可行的,但真的没有什么必要了。
因为现在的酿酒工艺已经今非昔比了,只要大品牌的纯粮酒,它所含的甲醇,乙醛等物质就会非常的少。没有必要专门为了加热去去除它们。
而且现在不少做纯粮酒的酒厂,都是在高温的时候取酒。甲醛在21度左右就会沸腾蒸发掉,甲醇会在64度左右挥发掉,真正的乙醇要到80度左右才会挥发。所以只要卡在65~70度左右加热3分钟,然后再降到正常温度(21.5度-29度)取酒,就可以完美的去除这两种物质。唯一的坏处就是有些酒精会被蒸发掉,会损失一些酒。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乡下作坊生产的纯粮酒可能还会出现甲醇乙醛超标,但是对正规酒厂来说,这已经不算个事儿了。
而且以前白酒烫酒,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当时的酒质不行。三四十年前没有成熟的勾调技艺,酒厂也乐于把酿造出来的酒直接拿到市场上发售,而不储存一段时间。
新酒气味不正,酒臭明显,入口特别辣,不纯也不绵。再不追求品质的人也喝不下去。怎么办呢?老酒鬼就会用两种方法来处理。
一是买到之后先不喝,让它自然成熟变成陈酿,这个时间往往在1~3年左右。可以让酒中的硫化氢,硫醇等挥发性物质慢慢的消失掉,这样酒臭味就没有了。
其二就是把它加热,让酒内的活性物质加快融合。这样短时间内就可以让它催化成“假”陈酿。喝起来就没那么难受。
但是现在的纯粮酒都是勾调出来的,新酒首先存放一段时间,然后加入不同的年份酒,最终调整到合适的口感。
你说在这种情况下,还有温酒的必要吗?
写在最后:
时代在变,饮酒的方式也在变。你就别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喝白酒了,就算愿意喝哪还有时间去温酒去慢慢的享受呢?
倒不如拧开瓶子直接倒就行了,不是吗?所以白酒是否温着喝,并不是最必要的。最必要的是一定要喝好酒,喝安全的酒。你觉得呢?
本回答到此就告一段落了。笔者长期更新美食相关深度文章,现在关注我,可以使您成为餐桌上的灵魂人物。
-----
网友解答:
-----
白酒正宗的喝法,就是烫热了喝。有三个原因:
⒈白酒的前身是黄酒,黄酒至今保持着烫热再喝的法子。远的不说,曹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就是证明。由黄酒升级到白酒,仍然是烫热了喝才最舒服,可口可心,符合规制。
⒉喝白酒要的是懂酒,知道酒的脾性。白酒有个共性,常温下加温到三十多摄氏度,酒的性质和味道都会发生变化。喝下去,是一股暖流顺喉而下,温暖到胃,随即上行到大脑,熏熏然感觉,轻松愉悦,并保持到酒意消去。从开喝到醒酒,整个期间惬意至极。凉酒就不是了,下到胃里,冰凉难受,没有酒的美味不说,好不容易肚里暖热,冒不腾的酒意发作,醉了还不知道。
⒊赖酒经不住烫。喝酒人都要喝到好酒,起码的真酒,酿造酒,没谁愿意喝酒精兑水的酒。粮食酒在温烫过程中,散发出的是酒的醇香,酒精酒散发的是酒精和香精味,外行都可以分辨出来。即便是高档的酒精酒,老喝家也会轻易分辨出来。
现在人们喝白酒不温不烫,算不上酒文化的进步,也有三个原因:①生活节奏快了;②快餐文化影响;③选择多了,白酒再不是唯一。
-----
网友解答:
-----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值得一聊的,不管是“煮酒论英雄”还是“温酒斩华雄”之类的故事中,我们都能发现好像古人更乐于烫酒、甚至是煮酒来喝。而现在好像在外面这么喝的不太多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有的人认为现在不温酒、烫酒了是酒文化的倒退,我觉得这么解释稍微有点牵强。首先必须承认很多酒温热的来喝,对于一些朋友来说更舒服、更好入口,这因为酒中的乙醛会增加酒辛辣的口感,但是这种物质用温水加热就会蒸发掉,所以烫过的酒更好入口。不过这最多只能算是一个饮酒习惯,不至于上升到文化的程度去。
抛去让酒好入口的这个原因,更主要的是古人喝的酒跟我们现在喝的酒是不一样的,这才是古代人们煮酒、烫酒的最初原因。因为古人酿酒的技术相对落后,没有办法分离出其中的甲醇(现在俗称的工业酒精)等有害的物质,这种酒喝了是会出问题的,而甲醇的沸点比乙醇低,所以加热的方式可以去除甲醇。在古人视角来看就是煮过烫过的酒更顺口好喝,而且喝了不容易出毛病,那么这个习惯自然就保持下来了。
其次我觉得跟古人的生活环境也有关系,现在有供暖、有空调,但是在古代可是没有这些的,不能说取暖基本靠抖吧,可是也差不太多了,这个时候想喝点酒的话,凉酒是肯定不舒服的。哪怕帝王将相家里有铜炉火盆之类的取暖,但是也受不了大冬天一碗凉酒下肚,所以烫酒、煮酒就理所应当了。
其实我们家里不少长辈到现在也还有烫酒喝的习惯,不过现在很多人在外面喝酒,其实更多的是应酬或者发泄、浇愁,也就没那个心气儿慢慢的边烫边饮了。
你喜欢喝酒吗?有没有烫酒温酒喝的习惯呢?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
网友解答:
-----
现在无论是自己小酌、朋友聚会,还是商务应酬,离不开白酒助兴撑场面,但现在的酒桌上,已经看不到温酒、烫酒了。
原来看似繁琐的温酒仪式俨然已经被短平快节奏所代替,开瓶倒上就开喝。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记得我还是孩童的时候,看到父辈们喝酒,母亲用一个白洋铁皮做的酒壶放到一个大搪瓷缸子里,里面倒半缸温开水,将盛满白酒的酒壶放到里面,就这样一遍温烫着,一遍喝起来。
我好奇地问过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记得当时父亲告诉我说:“把酒温烫一下,更好喝……”。
小时候不明白其中缘故,如今的我依稀记得当时的情景,如今的我对为何不温烫白酒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答案,在这里斗胆一叙,暂解酒友疑问,仅供参考:
古代为什么要温烫酒呢?
看到“温酒”之类的字眼儿,一下子让我们的思绪回到“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煮酒论英雄”的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与酒从古自今都是不分离的。
但那个时候的古人喝的不是现在的白酒,而是米酒。我们现在喝的白酒是蒸馏酒,而古人所喝的酒则是用粮谷和酒曲发酵酿造的米酒。
米酒虽然好喝,但也有他自身的缺点,因为古时候发酵技术落后,米酒的发酵期短、酒精度数低,所以很难做到长期保存,而且受到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影响,不但让酒快速酸败,而且对饮用者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古人也是很聪明的,他们采用加热的方式,不但将酒中的杂质挥发掉,还可以起到类似于现在巴氏杀菌的作用,这样的酒喝起来不但口感好,而且安全卫生了很多。
中国酒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我们现在喝的蒸馏白酒,则是从元朝以后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的。
实际上,真正的中国酒,代表中国酒发展集大成的是黄酒。黄酒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民国时期,说白了都是有钱人才能享用的酒品,而劳苦大众只能喝烧酒,也就是蒸馏酒。
但时过境迁,随着时代的发展,黄酒的显赫地位也慢慢地褪去光芒,偏安一隅,成为地方酒品,而蒸馏酒则成为我们主流的酒品。
父辈的白酒为什么要温烫呢?
因为那个时候的酒品质很差。父辈时代,中国的经济还是很落后的,那个时候有酒喝就是好人家。也就谈不上酒好酒坏了。
那个时候的酒用什么酿造的都有,比如:甜菜、甘蔗、薯干、谷物等等。地瓜烧、玉米烧等等比比皆是。
但这类酒由于当时生产酿造工艺的限制,酿出酒的品质根本谈不上好,同时酒中的杂质也特别多,加之这类酒没有充分进行储存熟化,所以导致这样的酒喝起来不但刺激不好喝,同时对身体的伤害也特别大。
所以,父辈们通过采用温烫的方式,将白酒的温度升高,从而让酒中的杂质快速地挥发掉,同时在温度的作用下,酒精度也会有所降低。那么这样的酒,不但喝起来温暖,而且口感也比冷酒好很多,同时饮后的体感也很舒服。
这也就是为什么父辈的白酒要温烫了。
现在为什么不温不烫呢?
因为没有必要去温烫了,如今生产的白酒在酒质等级方面比我们父辈喝的酒要好很多。
比如:酒的过滤和除杂,将酒中对人体有害、有刺激的成分进行充分滤除,这样的酒喝起来不但口感好之外,同时饮后的体感也非常的舒服。很多酒企都在研究如何让饮者“低醉酒度”,也就是醉得慢,醒得快,所以这样的酒喝起来本身就很舒服,所以也就没有必要费事烫酒了。
另外,其实不是所有白酒都适合温烫。就我个人而言:清香型白酒温烫喝还可以接受。如果是换成浓香和酱香酒温烫后再喝,我根本喝不下去。因为在温度的作用下,酒精、芳香物质都升腾起来,反而让酒更加的燥热刺激,反倒是破坏了原有的风格和口感。
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感受,具体是否温烫也要因人而异。
芙蓉深处凭蘭阅,唯有一醉敬芳华!
文/芙蘭一醉,略备佳酿迎迓酒友,在此鞠躬谢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