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考,是如何防止顶替和作弊的?
中国古代科考,是如何防止顶替和作弊的?
-----
网友解答:
-----
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的考试都是需要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有的除了这些还需要指纹、人脸识别。就是为了确认考生身份,防止替考舞弊行为。那么在古代没有现代化的这些设备,考生们想要舞弊、替考岂不是很容易呢?实则不然,古代科举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严厉惩处科举考试舞弊的行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加上严罚使得科举考试成为当时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到底是如何防止替考作弊的?
一、完善考生资料(详细到祖宗三代)
古代的科举制度规定,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务必先要报考。报名严格审查,要查清祖宗三代。报考时,考生需要本人到县署礼房报名,并当堂亲笔填写姓名、年岁、籍贯、相貌,以及三代存、殁、已仕、未仕等信息,条件符合资质者方能参加科举考试。
二、有地位的担保人
为了确保考生填写信息的真实性,除了要求考生本人亲自到县署,当堂填写完与本人有关的所有信息。报考时还需要五童互结,廪生认保和派保。
除此此外,还需要邻里和族人担保。担保人必须是有身份地位之人。故此担保人要在官学提供的文件上签字,以保证这些担保的有效性。这些有地位身份的人士具保,就是为了防止冒名顶替。
三、准考证
当考生完成报考的所有手续之后,县署会发给考生印有考生基本信息的应试浮票。考生赴考前要亲自去领取结票。到了入场考试的时候,要拿着票去领试卷,没有票的不准考试。这张浮票是考生应试的凭证,类似于今天考生的准考证。
四、搜身检查
考生进考场时,要搜身检查,严查夹带。当时的搜身可比现在要严厉多了,搜身时,必须脱光衣服,散开头发,全身上下严格搜查。任何与考试有关的书籍纸条,衣服暗写字迹等,均在检查之列。
五、完全隔开
入考场后,每个人都有一个单人考棚,杜绝与外界任何接触。考试期间不得外出,吃喝拉撒睡均可在其内。科举考试为期比较长,期间严查家属送饭菜饮水,谨防夹带。防止内外串通,考试结束后,方可外出。
六、严格阅卷流程
考卷收后密封,就是和现在的密封一样。密封后的卷纸,专人依次誉写抄录,以防判卷者认识考生字体,或考生在卷纸上留暗记。无人知晓卷纸是何人作答。判卷也要经过好几道流程,判卷之后,还要有复核,登分,然后再复审,再拆开密封,核对考生姓名对号入座,无误之后,成绩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七、严惩重罚
严厉惩处科举考试舞弊,如果有问题,是要连坐的,处理起来很严厉,甚至杀头。例如,清朝曾有最高官级一品大员科举考试舞弊丢了性命,其余的20多个考官也被斩杀,严厉到了这种程度。
八、考生连坐制
此法正式名称为互保连坐制。十个在同一地区的考生分为一保,在考试时如有一人作弊,则在同一保的十人一同受罚。在这样的严厉措施下,考生们不仅自己不敢轻举妄动,还得时刻监督别人。所以,断了很多人不劳而获、钻科举考试空子的念想。如此层层叠叠、各种防范,古代科考替考和作弊还是很难的。
-----
网友解答:
-----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大型考试都是极为严格的。除了携带准考证、身份证,有的甚至用上了指纹和人脸识别,还有考场内360度无死角的摄像头。那么在古代没有摄像头和指纹,考生们想要舞弊、替考岂是不是很容易?其实并不会,虽然古代条件简陋,但是对科举切是非常严格的,甚至有一套极为完整的体系。
那古人是如何作弊的?
从有科举那天开始,就有了作弊,可以说作弊不仅屡禁不止,手段还多种多样。
最为基本的就是打小抄,从一开始直接把资料藏在衣服里,到后来在缩写丝巾上,再到后来居然有了飞鸽传书,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
古代找枪手替考这种行为也是发生过的,它一般出现在童生靠秀才这一个环节。考举人时一般不用,为什么?因为科举的难度极大,而能替人考举人的人水平是极高的,最起码应该超过举人,这类人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不可能去替考,做这种掉价的事情。
那科举考试如何防范作弊呢?
一、古代的科举制度规定,考生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务必先要报考。报名严格审查,要查清祖宗三代。报考时,考生本人到县署报名,并当堂填写姓名、年岁、籍贯、相貌,以及家属情况等信息,条件符合资质者方能参加科举考试。
二、为了确保考生填写信息的真实性,除了要求考生本人亲自到县署,当堂填写完与本人有关的所有信息。报考时还需要邻里和族人担保。担保人必须是有身份地位之人。
三、当审核完考生信息后,县署会给考生签发应试浮票。考试的时候,要拿着票去领试卷,没有票的不准考试。这张浮票是考生应试的凭证,类似于今天考生的准考证。
四、考生进场时,必须脱光衣服搜身,散开头发,全身上下严格搜查。任何与考试有关的物品全部没收,当时的搜身可比现在要严厉多了。
五、独人独间,考试期间不得外出,吃喝拉撒睡均在其内,杜绝与外界任何的接触。
对于古代替考的问题,古人又如何解决呢?
为了避免童生考秀才的替考,古代有相关规定5个童生为一组,再找1个秀才担保,1个人出事那5个人全部取消考试资格,秀才还受牵连。即使有本事把这几个人全部都买通了,还有其他考生盯着,因为其他考生巴不得其他组的考生犯错误,减少竞争对手。所以当打小抄和替考越来越难,就有人开始给监考老师行贿,但是如果曝光,后果非常严重,带来的就是刑事处罚,充军掉脑袋都是常有的事。
在特殊的时期,还出现过考生互保连坐制。十个在同一地区的考生分为一保,在考试时如有一人作弊,则在同一保的十人一同受罚。在这样的严厉措施下,考生们不仅自己不敢轻举妄动,还得时刻监督别人。所以,断了很多人不劳而获、钻科举考试空子的念想。
综上可知:古代作弊比现代难的多了!
-----
网友解答:
-----
近期,有一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那就是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经过媒体曝光后,有关单位深入调查,目前事件已经查清,也依法依规对相关的人员作了处理。在现代高考中还有这样的事发生,那么在古代的科考中,是怎么防止顶替和作弊的呢?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交流一下。
古代的科举考试也分考试前、考试、考试后,为了保证公正公平,在这中间有一套完整的考试流程。
考试前
一、考生详细信息。与现代考试一样,古代科举考试之前,考生同样需要报名。按照清朝规定,凡童生应试先需经资格审查,应考童生除向本县署礼房如实填写姓名、籍贯、年龄、相貌等资料外,还需要填写祖上三代存、殁、已仕、未仕等信息,条件符合资质者方能参加科举考试。
二、古代“准考证”,为了方便考官核对考生信息,明清时期普遍实行“识认官印结”制度,所谓的“识认官印结”,便相当于古代的“准考证”,上面不仅记载着考生的详细信息,还有担保人的签字,并加盖着官府的印章。
考试
小抄是古代考生一种常用的作弊手段,考生自己携带小抄进入考场。我想这是大家读书时候管用作弊方法。为了防止考生作弊,看看古代的老师是怎么做的。
一、统一配考试的用具。为了防止考生夹带小抄,官府通常会为考生定制统一的服饰和用品,在入场考试前几个小时,考生需要进行沐浴,然后更换统一发放的衣服和文房四宝等相关用品,从而防止了考生在衣服和文房四宝上动手脚。
二、进场搜身。我们现在考试时,看考场老师都要用探测器测一下,看看你带没带作弊工具。在古代进场也要搜身,这个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的一种防作弊手段,考生进入考场之前,往往要经过极为严密的搜身,即全面搜查查衣服、鞋子、文房四宝等等,凡是考生的东西都要搜查一遍,为的就是防止考生夹带小抄。
三、每个考生有独立的考试空间,每个隔间一个考生,在接连数日的考试之中,考生没有特殊情况,根本不允许走出隔间,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为的就是防止考生相互串通或交换试卷。(小编在此说句多余的话,现在我们学生流行这么一句话,要想考得好,全靠眼睛瞟,这样可让那些古代考生“羡慕”哟)
考试后
当考生完试后,那就是到老师阅卷了,这个环节也是可以作弊的(老师作弊)。所以朝廷不仅设立了严刑峻法,而且还设置了一系列防止考官作弊的制度。
一、试题绝对保密。为了防止试题泄露,历朝历代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例如自宋代开始流行的“锁院制”,即将主考官、副主考锁于贡院之中,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从而防止考题泄露。又如将试题分为几部分,由不同工匠雕刻、印刷,防止工匠在雕刻试卷时知晓考题内容,所谓“命工锯板分雕,防漏泄也”。
二、糊名弥封和誉录制度。即是考试结束后,由专门的人将试卷上考生的姓名、籍贯及考官判定的等等部分用用纸糊起来或者裁去,再交给考官评判,直到最终统计成绩时,才拆封公布姓名。誉录制度是糊名弥封制度实行之后,却有考官通过考生字迹或标记、暗语等方式寻思无比,于是便又出现了“誊录法”,即将考生的试卷全部誊抄过录一遍(朱卷),阅卷者只能看到誊抄过后的试卷,彻底杜绝了通过字迹、暗语等给人情分的可能。在誊写完毕后,还要对读,即由对读官将墨卷、朱卷一起交给各位对读生校对,看誊录是否有误。这种方法自宋景祐四年(1037年)开始得到全面推行,为后世所沿用。
古代科举考试流程是极其严格的,考生若高中,那就光宗耀祖。若发现你作弊,那你一辈子就别想通过科举进仕途,政府也不会录用你,而且极为严重刑罚等着你,严重的话是要诛九族的。
-----
网友解答:
-----
唐代用弥封方法,以防作弊;宋代考试更见严正,主考官是临时差的,受命後要即到贡院,称为「锁院」,而阅卷时又用弥封、誊录、糊名等方法,防止作弊徇私由于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不少人均企图以作弊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一是贿买 (即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二是夹带考试经文 (带书或抄录于随身物品中) 入内作弊、三是请人代考。
-----
网友解答:
-----
最近高考冒名顶替学籍事件相继出现,社会对此反响巨大,这类事件不仅能改变当事人的命运,而且还让众多努力坚持的学子寒心。
一顶就是一辈子是毫不夸张的,因此,作弊的人是相当可恶,简直是欺人太甚。
作为同样能够改变命运的古代科举,古代的作弊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但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统治者们为了选拔优秀的人才可谓是绞尽脑汁,古代防作弊的手段也是相当严苛,那么古代是如何作弊?朝廷又防作弊的?
古代作弊方法
一:生化黑科技
用盐水在衣服夹里写满字,看着什么都没有,但进考场后用蜡烛一烘,文字就显现出来了,又或者在衣服内层用墨鱼汁写满小抄,再涂上烂泥遮掩。进考场后把泥抹掉,小抄出现。
再过一段时间,墨鱼汁会自己褪掉,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二:微小抄
古人最常用的就是藏小抄,小抄藏在哪里呢?有的藏在鞋底,笔管,空心砚台底,缝在衣服中间等等,反面无所不藏。
据史料,《古今谭概》里说,万历年间就有人就将用油纸卷好小抄,藏在肛门。
三:替考
一是“替名入试”,直接由抢手直接替考。二是“就院假手”,考生和“枪手”都一起入场考试,誊写姓名时互换身份,这才达到替考目的嘛。
唐朝时替考很猖獗,一个考场中可能有30%-40%是“枪手”。明清时甚至有替考一条龙服务,从县试、府试、院试都由“枪手”一手包办。
可见古代人为了进入仕途,作弊方法无所不用,但是古代朝廷也针对作弊采用了一些方法
一:锁院制度
这主要就是防止有考生“走后门”。通俗的讲就是某些被皇帝指派为考官的人,他就要被锁在贡院之中,与外界隔绝。
现今这种方法还在沿用,当然古代这种制度并不能完全防止作弊,在当时很多考官会延误到贡院的时间,虽然这样,但是减少作弊的几率。
二:密封制度
其次是“弥封”制度,这个制度主要针对的就是“窝私”之弊。弥封其实就是现在的“密封”,将考生的姓名、籍贯等糊住,等到录取后,才能拆弥封。
这与我们现在考卷中的“密封线内不得答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个建议是宋太宗时负责考试事务的小官陈靖提出的,可以说这个建议一直影响至今。
但在当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考官会在密封试卷时将试卷调换,为了自己的私利铤而走险。
三:誉录制度
通俗的讲就是考生交卷后,由专门的官员进行誊写校勘。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可以防止考生因书法漂亮而得到考官厚爱;第二可以防止考生在试卷上做与考官事前约定的标识。
这项“誊录”制度并没有流传下来,主要原因是誊写的强度太大。成千上万考生的试卷只是批阅就让人头晕脑胀,每个考生的试卷誊写一遍足以要了文案小官们的命。
抄写考生试卷的小官有认真誊写的,也有应付了事的。誊写的过程中有意或是无意的漏抄一部分,也是常事,所以这项制度到最后也就流产以至灭绝了。
4:别试制度
古代的用人原则是“学而优则仕”,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做官,但自古至今权贵子弟逾越制度原则,造成考试的不公不正。
所以宋朝时采用了“别试”制度,又称“别头试”主考官的应试亲属与权贵子弟需要放在其他的考场,这些人需要令派其他的考官进行监考,这样能够避免权贵徇私舞弊,让寒门子弟有出头的机会。
总结:虽然说古代设置了这些防止作弊的防范措施,西兰认为还是不能根绝作弊。就是到了科技如此发达的现代,考试作弊仍旧让人防不胜防,可以说只要考试制度存在一天,作弊手段就不会灭绝,但是作弊到什么时候都可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