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做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做了哪些愚蠢的决定,导致满手好牌打成烂牌?
-----
网友解答:
-----
说实话,建文帝赢在了起点,却输在了终点,也输给了朱棣的胆量。
我们以这张地图为例,靖难之役,大抵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朱棣最艰难的阶段,这段时间,他游走在北平、河北、山东三地。
那时候,山东就是他运转兵力南下的极限。再继续南下随时又被切断后路的可能。
第四阶段,就是朱棣统兵绕过1000公里防线,奇袭南京、登上帝位的传奇故事。
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太孙登位不到一年内,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皆被废为庶人,湘王朱柏被逼自杀。
公元1399年,七月。
北平的朱棣靖难起义,扛起了叛乱大旗。
北平、河北、山东这三个战场,因建文帝雄厚的兵力,白沟河一战,李景隆损失近60万大军,朱棣虽然前期胜利较多,但也并不能抹除明王朝正统兵力的碾压性优势。
尤其是攻打山东期间,济南城的盛庸和保定的平安双向配合,一个宁死不出城,一个则统领了二十万大军在保定一带不断袭扰后方,导致想要南下攻城的朱棣十分的被动。
那时候,朱棣的想法还十分符合战争逻辑,他尚不敢直接深入1000公里直扑南京。因为朱棣如果真的敢下定决心南下,一旦失败,不仅他的大本营北平荡然无存,他南下的军队也极有可能被包抄吞并。
朱棣攻打山东战役中,因为盛庸、平安两位军事将领的高度配合,朱棣首尾不能相顾。他害怕被包围在济南一带,最终只能选择放弃攻打济南,退回了北平。
时间来到靖难战役第三年,朱棣再次从北平南下,在德州再遇悍将盛庸。这一次,一向长于守城的盛庸选择出城进攻朱棣,双方交战正酣,狂风大作,盛庸大败退回城中。
事情还没有结束,朱棣和盛庸在城外交战时,北面的平安也领兵南下包抄朱棣,两军再度交战。
结果可能出乎大家的想象,同样狂风大作,平安大败,败退真定。
与此同时,明朝大军又从真定、山海关两地北上进攻朱棣。
朱棣再一次选择北上回援。
靖难战役前三年,朱棣的想法始终都是巩固北平、荡平河北、威逼山东,然后稳步南下,攻占应天。
明王朝强大的兵力始终在掣肘着朱棣,他的大本营北平始终被明军主力牢牢牵制,使他连基本的战略计划都无法完成。
这一切的改变,还要靠南京城的细作。
靖难战役的第四年初,南京的一名小太监传信,南京城极度空虚。
朱棣惊呆了!!!一个伟大且冒险的计划在他心中酝酿。
走,南下。
于是,整个靖难战场出现了滑稽的一幕。
朱棣的大军往南跑,河北、山东的明朝军队也跟着往南追。
不同的是,朱棣的燕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权,明朝军队却极为被动追击,在追击过程中不断损兵折将。
南下途中的灵璧一战,朱棣重创朝廷追击主力,这股主力还包括从应天城北上拦截的主力。
此后的朱棣再无后顾之忧,顺利饮马长江,拿下了应天成。
事后,我们再来分析这场战争。
朱棣到底赢在了哪里呢?
其实,我倒觉得未必朱棣的战术有多高明,也未必是建文帝就蠢得不知所以。我们今人审视古代历史很容易陷入上帝视角的误区,也很容易以成王败寇来的结果来分析一场战争。
试想,如果朱棣当年南下被包抄歼灭呢?
后人又如何评价这场战争呢?那时候的评价会不会是朱棣太蠢了呢?
我个人的理解建文帝没有做过什么愚蠢的决定,他只是输在了四叔的胆量上。
因为,有时候胆量恰恰是必杀技。
-----
网友解答:
-----
感谢悟空邀请!
“靖难之役”是明朝皇室内部关于帝位的一场争夺之战,这场战争使得“燕王朱棣”成为了“明成祖”,作为失败的一方,建文帝本身是有着很大的优势能够压下这场“叛乱”的,而建文帝又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呢?
靖难之役的导火索——建文帝“削藩”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了“朱家天下”的稳固,就把自己的儿子这样的皇室子孙分封到了各地为王。在一开始时,这些分封之后的藩王,在他们的辖区都有着不小的权力,这对朱元璋来说不算什么,朱元璋能震住他们,但对于朱元璋的接任者,也就是建文帝来说,藩王势力过大是会对建文帝的皇权造成威胁的,所以,建文帝不能让这些藩王势力不受掌控,于是,建文帝就采取了一些措施,也就是实行“削藩”政策,并且处理的特别果断利落,先后废除了五位亲王。
而分封的诸王中,燕王朱棣是比较有实力的一个,军功赫赫,很有威望。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没能当上皇帝本身心中就比较不满,而自己的这个侄子,也就是建文帝开始了“削藩”,并且十分果断,废了五位亲王,朱棣心中明白,自己没有被废,是因为自己实力相比于其他藩王较大一些,所以建文帝还没有动手,但是,“削藩”的刀早晚会落到自己头上。所以朱棣感觉与其坐以待毙,等着建文帝来“收拾自己”,不如果断出击,与建文帝来一场较量,分个胜负,还能去争一争帝位。
于是,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的“靖难之役”就开始了。
建文帝是如何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
在“靖难之役”之初时,朱棣其实只有八百亲兵,当时的军队在所有权上都是属于国家的,也就是都归皇帝,藩王是没有自己的所谓“私军”的。但是,朱棣当年四处征战,军功赫赫,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再加上朱棣本身是朱元璋的儿子,有着皇室正统的身份,又有着“靖难”的名号,所以,前来拥护朱棣的人很多,使得朱棣的军队人数增长很快。
而在这个时候,朱棣属于是刚起兵,朱棣的军队也只是在北平一带,相比于建文帝一方,可以说朱棣的势力还是很弱的,而建文帝一方在各方面都占有着压倒性优势。但是,对建文帝来说,无将可用,因为明朝的功勋老将们被朱元璋杀的差不多了,建文帝只能起用了一位幸存的老将军耿炳文,但是这位老将军并没有能够把叛乱镇压。于是乎,建文帝就换了主帅,换成了一个叫做李景隆的人,这个李景隆呢,军事才能相比于朱棣,属于不够看的,而朱棣得知主帅换成了李景隆,非常开心,而后来李景隆的所作所为也是深得朱棣的心意。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
除了更换主帅不明智之外,建文帝还下了一个让人无奈的规定,就是不让人伤害朱棣。东昌之战,朱棣亲身征战,建文帝一方的兵将多次有机会杀了朱棣,但是因为建文帝的命令,束手束脚,也不敢伤害朱棣,又不好去活捉他,只得放任朱棣在战场上冲杀,如果建文帝不下这样的命令,那明朝后来的历史也就没朱棣什么事儿了。“毋使朕有杀叔父名”
建文帝将自己手中的好牌打的稀烂,使得最后,朱棣兵临城下,发生了“金川门之变”。而在金川门开门迎降的,就有建文帝曾经任命的主帅李景隆。
靖难之役之后,明朝江山易主,朱棣由燕王成为了“明成祖”。
-----
网友解答:
-----
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削藩事件,这些削藩事件很少有失败的。之所以都不容易失败,一是因为削藩是众望所归,代表全国各阶层的利益,包括老百姓的利益。毕竟所有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藩镇割据,藩王造反。二是中央军队强大。不管藩王怎么打,其力量都是比较弱小的。其军队无论人数、实力都是不够的。而朝廷不但有强大的军队,还能获得各方的支援。三是朝廷削藩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站在舆论的制高点上,根本就不用宣传,大家都明白这样做没有错。
建文帝削藩,也占有这样的优势,他也是理由堂堂正正,也获得了全国性的支持,也是中央军队十分强大。但最终他苦战四年,却被打败了,而且的皇位也被夺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建文帝会输得这么惨呢?
(建文帝剧照)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削藩策略和战争策略两个方面来讨论。
一、削藩策略。
我认为,建文帝削藩这件事没有错,但是削藩的策略是欠考虑的,处置是不恰当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打草惊蛇。建文帝削藩,采用的是由弱到强。先削夺那些能力不强的藩王,包括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朱允炆集中性地对这五王进行削藩,这无疑是一种打草惊蛇的表现。
其他藩王都明白,接下来就是对付自己了。
外国人有一句话叫“斩首行动”,中国古代也有一句话叫“擒贼擒王”。只有这样做,才会付出极小的代价。李世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发动“玄武门政变”取得成功的。刘邦抓韩信,也是这样成功的。显然,建文帝的做法,第一步就错了。
事实上,建文帝并不是没有机会,朱棣曾经违背朱元璋遗嘱,到南京祭拜去世的朱元璋。建文帝当时大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下就把朱棣给擒拿了。但他偏偏放朱棣回去,派军队去打。这不是太笨了吗?
(朱元璋剧照)
其二,心狠手辣。建文帝之前在削夺五个藩王的时候,对这五王打击得非常严厉。如果这五王确实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如此严厉打击,也没有错。但问题是五王基本上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鸡毛蒜皮的事情却如此大动干戈,明显就是为了削藩,做得毫无亲情可言,也毫无人性可言。这一点,所有的藩王都看见了,内心都非常不满,也非常恐惧。
其三,一视同仁。建文帝削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团结一部分人,打击另一部分人。这样有步骤又节奏地来,并以此达到全面削藩的目的。
可是建文帝并没有进行分化瓦解,而是一视同仁。一副要把全天下的藩王一股脑儿全削掉的样子。这样怎么能得到其他藩王的支持呢?
其四,不给保障。藩王们可能也明白,自己的势力太强,会影响朝廷的统治。但是,建文帝得想一个妥善的安置策略啊。动不动就寻一点理由,把藩王废为庶人。同样是老朱家的后人,凭什么你朱允炆就是一言九鼎享乐无数的皇帝,而其他藩王却必须是庶人呢?
赵匡胤要削夺大臣的兵权,但他采用的是“杯酒释兵权”的方法,他是用金钱买权力。被削夺了兵权的大臣,其实也不吃亏。建文帝却一下把藩王们变成庶人,谁受得了这个呢。
没有想好安置策略,就匆匆忙忙削藩。让藩王们情绪非常激动因而冒险对抗,结果糟糕,是可想而知的。
(耿炳文剧照)
二、战争策略。
比削藩的策略更糟糕的,是建文帝的战争策略。
其一,选将错误。在四年的战争中,建文帝先后撤换了三任主将。第一任主将是老将耿炳文,第二任主将是纨绔子弟李景隆,第三任主将是资质平庸的盛庸,没有一个有打仗的能力。
本来燕军的力量根本没法和朝廷军相比,就算朱棣夺了宁王朱权的“带甲八万,革车六千”,力量其实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建文帝的朝廷军却一败百败,让燕军像切蛋糕一样,一下接一下切去。
选将错误,固然是朱元璋杀功臣造的孽,但也不得不说,朱允炆看人的眼光,确实是非常有限的。
其二,遥控指挥。朱棣和朝廷军打仗,几乎都是亲临前线,冲锋陷阵。他为了激励将士们的斗志,还有几次亲自去中央军的营寨中杀一圈出来,面不改色。而且整个战场形势,他也都了如指掌,能够及时调整。
但是朱允炆却只是躲在皇宫里遥控指挥,从来不去前线。更不打感情牌,笼络将士。这是他和朱棣最大的区别。
其三,疲劳作战。建文帝和朱棣的战争,打了四个年头。这个时间打得太长了,一直没有成效,最终将领疲惫、士兵疲惫,都集中不了注意力了。
而朱棣在熬过了朝廷军的数次攻击以后,准确地找到了反攻点。他不再不攻城拔寨,一城一池地争夺,而是长驱直入,直捣京城。这种删繁就简的打法,历史证明是非常正确的,他也因此迅速获得国家。
总之,建文帝方法步骤及战争策略都不恰当,他确实是有一手好牌,但是都给他打得稀烂。
(参考资料:《明史》《明实录》)
-----
网友解答:
-----
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太祖朱元璋之孙,皇太子朱标之子,明朝第二任国君,由于其父朱标早逝,按照明律朱允炆先被太祖定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炆登基,改年号建文元年。
建文帝登基执政以后为了巩固皇权,实行了一糸列的变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削藩。朱允炆知道自己是个子侄帝,上边众多的叔叔辈的藩王不是手握重兵就是坐镇一方,对自己的政权构成了威胁,如果不削弱这些人的势力将影响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开始了削藩之举。这也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其中就有燕王朱棣。
朱棣,生于1360年洪武帝朱元璋封他为燕王,封地在北方,对于侄子朱允炆继位朱棣本身就不服,再加上这么快就削藩,这不是耍他的命吗。但是自己的三个儿子还被扣压在北京当人质,朱棣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等待时机。其间也装疯卖傻请求皇帝遣反他的儿子们。直到1399年他的几个儿子陆续回到他的身边,于是燕王再无顾忌举兵对抗朝庭。建文四年燕王帅兵攻克京师,建文帝朱允炆及其随属卒于火难,史称靖难之役。
纵观整个靖难战役之过程,笔者认为建文帝作了以下几件错事导至自己身陷囵圄
1,为保皇权急于削藩,登基才短短的几个月就开始削藩,自身的政权还未巩固就开始算计别人,这叫饥不择食。
2,放虎归山,本来燕王朱棣的三个儿子留在京城做人质,燕王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3,用人不当,错用主帅李景隆导至皇城被攻破。
4,心慈手软,建文帝几次将燕王朱棣围困,但不愿担侄子杀死叔叔的骂名而让朱棣一次次脱困。
以上几点个人看法,如有不敬请谅解。
-----
网友解答:
-----
明惠皇帝朱允文,有小仁而不识大体,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卒,九月立允炆为皇太孙。
曾有逻者获六盗,太孙谓一人非为盗者,言“此人眸子瞭然,顾视端祥,”讯之果然。有小智而无大勇,难为守成之君呢。
然而,即位后急于削藩,造成皇族惊惧,又不以燕邸为首选,使其回旋有势,谋叛有时。真所谓系羊系足不系颈呢,本来燕王三子在京师,又将以放回,燕王天顾忌矣。
选帅用李景隆,一败再败,反使燕有可攻之势,并“势益张”。用人不当,反资敌而自损呢。
盛庸败敌于夹河,又诏,“毋使朕负杀叔父之名”,眼看燕王“穿营而去”,军不敢发一矢。实有妇人之仁,而无帝王之量呢。
建文四年六月,京师陷,帝不知所终。这也算一手好牌,让他打成烂局吧。
------------------
推荐阅读:
上一篇:一个人变成废柴之前,有哪些征兆?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