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一代女排“遗珠”张静没能获得世界冠军是性格原因还是实力不济,真实情况如何?
黄金一代女排“遗珠”张静没能获得世界冠军是性格原因还是实力不济,真实情况如何?
-----
网友解答:
-----
张静当时是陈忠和重点培养的年轻选手,她自身条件也不错,身高超过1.90,技术也比较全面,有可能成为中国女排的明星。但她本人也有不足,性格内向,经受不住陈忠和大运动训练,同时,陈忠和对她恨铁不成钢,对她批评简单粗暴,让她无法接受,有抵触情绪,所以,她一直没有达到陈忠和想要的水平,进步不明显。这样一个天才就这样无奈的退出了中国女排,太可惜了。
-----
网友解答:
-----
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女球员,由于她的打球风格,路数与郎平接近,而且她的球衣号码也是与郎平一样,都是一号,因此一度被看作会成为新一代女排领军人物的她甚至被球迷誉为新世纪“铁榔头”,但是好景不长,她在成名后因为许多原因,早早地就退役了,纵观她的排球生涯,我只能用“悲情”这两个字来形容,她就是曾经国家队的女排主攻手张静。
时间回到2001年的夏天,身高1米90的张静被当时的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给发掘出来。当时中国女排正属于青黄不接的时期,团队中总是缺少一位能够在大赛上打出成绩的主攻手。为此,主教练陈忠和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寻人计划,他希望能够在省队中找到一位潜力小将,陈忠和后来就发现了身体条件出众的张静,他在与张静第一次出接触的时候就发现了她的与众不同,于是陈导随机将其立招入自己麾下悉心培养。
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张静第一次正式在国际赛场中亮相便大放异彩。当时中国女排对阵如日中天的古巴女排队,几乎是势均力敌,然而正是由于张静的出色发挥,中国队轻松的赢下了比赛,她也在此战中一战成名。赛后陈导对她的评价也是相当之高,他认为:在进攻端,张静的高点扣杀力量十足,不仅落点准确,而且多变。在防守端,她在拦网、救球方面也相当积极主动。陈导给予张静这样的评价也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对她的肯定,此后陈导给予了她更多的出场机会,希望她能够多多积累大赛经验。
而张静也不负众望,每当在比赛中,张静在扣球的表现常常十分自信,中国女排国家队在那段时期也由于张静个人的出色发挥多次战胜强敌。
可是,随着原本作为秘密武器出现的张静在国际赛中越来越多次登场,别国的对手也对她有所了解了,开始为她布置针对的防守战术,一时间原本在球队中闪耀发光的张静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变得慢慢暗淡了下来。后来,不仅张静的扣球屡屡被对手顶起而且张静也渐渐变得不敢打了,扣球时畏手畏脚的她与之前的自信满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十几场比赛下来,陈忠和发现如今的她与当年郎平还是有着相当多的差距,那么要想弥补这个差距的话只有用快速的球速去突破对手的防线。因此,陈忠和开始要求张静尽量在打好的同时还有打快。
训练中, 陈忠和不断地提醒张静:越是条件出色的运动员,经历磨练与考验就越多,更是直言张静还不够努力。可是陈导以如此苛刻的要求去要求初出茅庐的张静又是否有些鲁莽了呢?答案是肯定的,那时的他恰恰忽略了人与人在心理上差距,忽略了张静的内心想法。
训练过程中,陈忠和对张静一直以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不断地对她提高要求,文静内敛的张静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教练布置下来的训练任务。但是,久而久之,同样是年轻球员,张静觉得大家都是尽力去训练,陈忠和教练却偏偏对自己总是不满意,明明大家都已经达到标准,可以休息了,陈导却单独要她一个人留下来加练,直到练到他满意为止。不但如此,陈导还批评她的训练态度太差,这也让年轻的张静十分不解。
其实,虽然张静她知道自己是国队里的重点培养对象,但是长期受到教练的训话和惩罚,时间久了,换作是谁都不会好受,张静就像一个长期被人欺负的孩子一样,慢慢的开始厌恶这种生活来。
在赛场上经常大声嘶吼的张静在赛场外其实是一位相当内向的女孩子。她的心事几乎从来不跟别人分钟,憋在心中,与心思细腻,经常能够发觉球员心理变化的郎平教练不同,陈忠和教练往往把重点放在了队员的训练上,很少注意到球员的内心想法。张静与陈忠和的距离也越拉越远……
终于有一天,张静在训练结束单独找上了陈忠和,气愤的对他说:“作为教练,您一直是我心中的榜样,我不明白为何您总是单独批评我一人,挑我的毛病。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认为您是要对我严格要求,可是过去了那么长时间,我甚至没有听到您对我一句的表扬和肯定,因此,我已经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了,我也不想坚持下去了。”
听到张静口中说出这样的话,一向稳重的陈忠和教练感到十分震惊,同时他也恍然大悟,平日里内向的张静这样对他说话,一定是她的心理出现了问题。震惊之余,陈忠和并没有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而只是想办法挽回张静 ,他对张静说道:“其实你应该明白我作为教练盯你盯得越紧,骂你骂得越凶,说明自己对你寄予的希望就越大。你不知道那些在训练中我说得很少的队员,才是不被自己看好的球员啊。”而张静在当时并没有正面回应他而是转身回到了宿舍。
虽然后来张静也正常来球队训练,但是她的心事却让陈忠和困惑起来:难道自己那么长时间对她的良苦用心都是错的吗?
于是,陈忠和改变了自己的态度,一方面在比赛中更加坚决地使用张静,另一方面在赛场外对她进行适当的表扬、鼓励,他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能让张静找回自我。
可是,自那以后,张静世锦赛的表现却越来越让陈忠和感到失望,不仅张静在训练时练的速度没体现出来反倒是经常与球队二传出现失配现象,原来张静的优势高点强攻反倒成为了一个薄弱环节,这是因为比赛中她的高点强攻屡屡受阻,可是即便这样,陈忠和还是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也舍不得放弃使用张静。
釜山亚运会的球员安排上,他依然给了张静机会,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次比赛成为了张静在国家队的绝唱。比赛开始后,张静似乎再找不到曾经年少时刚刚跨入国家队大门后的那种自信了,而中国队在亚运会的表现也直接导致球队的成绩一落千丈。
张静在亚运会上表现,使得她无颜再面对陈忠和教练,无论陈导如何挽留,张静也要选择离开。最终,张静离开了国家队前往法国打球,一走再也没有回来。张静的离去一度让陈忠和非常伤心,他痛定思痛,决定以后在训练球员的时候一定要多关心球员们的内心变化,最终中国女排在他的带领下于2年后的雅典奥运上夺得金牌,重回世界巅峰,而早已离开国家队张静自然也无此次冠军无缘,纵观她的排球职业生涯,也是一生当中无大赛冠军。
张静虽然年少成名,但是却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不得不说,真是一件相当令人惋惜的事。
-----
网友解答:
-----
文/梅长苏
郎平之后,中国女排就一直没有出现世界级的主攻,直到今天朱婷的崛起,而在这漫长的二三十年间,中国女排也曾出现过不少非常好的苗子,但最终都没有成为大家期待的“郎平第二”,张静也是其中之一,由于天生身体条件的差异,中国女排主攻手中能打高点强攻的人非常少,张静勉强也算一个,张静是第一个被大家成为“郎平第二”的球员,很多人对她寄予厚望,包括“黄金一代女排”主教练陈忠和,不过张静不仅没有在“黄金一代女排”中打出来,还在“黄金一代女排”中沉沦下去,陈忠和、赵蕊蕊都曾表示非常遗憾张静没能和她们一起站到世界杯和奥运会最高领奖台。
张静成名很早,她在上海女排获得联赛“五连冠”鼎盛时期打主力,自然也就更容易受到关注,张静的进攻点非常高,在国内联赛四号位扣球基本上都是超手和半超手,力量也很大,她的出现让很多人惊呼中国女排多年之后终于又出现了一个“郎平”,1997年郎平把张静召入国家队,可惜的是她在国家队训练中出现了伤病,非常遗憾不能在国际赛场上出场比赛,即便如此郎平在1997年大冠军杯的时候依然把她带到日本,郎平给出的理由是让她向世界其他优秀主攻手学习,可见郎平对张静是抱有很高期望,不过因为伤病、也因为主教练的更换,张静此后几年都没有再随中国女排出现在赛场上。
2001年陈忠和出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他没有忘记这位曾被郎平寄以厚望的球员,张静再次进入国家队,这一次张静直接就被陈忠和推上国家队主力,不过在以快速多变打法为主的“黄金一代”女排队伍中,张静的球风和国家队打法显得格格不入,另外张静内向的性格也和国家队队员难以“打成一片”,中国女排每得一分,其他球员都是笑容满面,只有张静是“面无表情”的,陈忠和对张静是有期待的,他把郎平曾经穿过的“1号球衣”交给张静足以说明一切,他也说过如果张静打出来,那她会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主攻。
张静在“黄金一代”女排中最佳的表现应该就是2001年女排大冠军杯的表现了,那一届大冠军杯中国女排时隔多年再次获得重大赛事的冠军,张静的发挥是功不可没的,特别是和夺冠最大劲敌俄罗斯女排的直接对话中,张静的高点强攻令对手防不胜防,从2002年开始,中国女排的进攻不断提速,张静的表现也是越来越糟糕,2002年世锦赛,张静的首发位置很多场次就直接被张越红取代,2003年张静虽然入选国家队,但集训之后就离开国家队回到上海,而中国女排在这一年迎来了“开花结果”,在2003年世界杯上中国女排以11战全胜的战绩获得了冠军,这是中国女排时隔17年再次获得世界冠军,张静非常遗憾错过了这一荣耀。
张静没有打出来自身的原因肯定是主要的,她的性格内向和她的速度偏慢都是没能最终随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原因之一,陈忠和其实也有一定的责任,他对不同性格的球员的管理方式缺乏变通,张静曾说陈忠和对他一味的批评让她失去了信心,张静离开国家队之后,“白银一代”女排的王丽娜很好的顶替了中国女排大主攻这个位置,应该说中国女排能够在2003年、2004年连续获得世界冠军,主攻位置的人员调整还是很及时的,只可惜张静遗憾错过了拿世界冠军的机会。
-----
网友解答:
-----
中国女排作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到目前为止已获得10个世界冠军,是中国三大球项目中唯一获得过世界冠军的球队,能随队获得世界冠军对运动员来说是非常幸运和荣耀的一件事。由于参加世界大赛的人数有限,即使有实力因为各种原因也不一定能代表国家队获得大赛冠军。来自上海女排的张静就是这样一名球员,明明有实力还是很遗憾的没能获得三大赛世界冠军。
张静出生于1979年,身高1.90米,能打主攻和接应两个位置,凭借着联赛上的出色发挥,1997年她入选过了国家队,在郎平手下打过一段时间球,可惜的是当年张静的腿部受伤。即便她不能在场上担任主力,爱才的郎平还是带她参加了1997年女排大冠军杯的比赛,让她近距离感受一下世界大赛的氛围。遗憾的是张静没能出现在悉尼奥运会的赛场。
2001年陈忠和执教中国女排以后,张静再次入选国家队成了中国女排主力主攻,2001年女排大冠军杯,张静帮助中国女排拿到冠军。张静进攻点高但是速度有点偏慢,而女排黄金一代注重整体以快速多变为主,张静不适应国家队的战术体系和打法,逐渐的对自己失去了自信。2003年张静主动离开国家队回到上海,以后再也没有得到国家队的征召。中国女排在2003年和2004年连续拿到世界杯和奥运会冠军,张静遗憾的错过了这两次世界大赛的冠军,职业生涯留下重大遗憾,没有兑现自己的天赋。
张静的确称得上是中国女排的潜力之星,但是她自己没有特别强烈的追求目标,性格原因主动远离了国家队,功劳簿上可惜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可惜了自己的排球天赋。如今的张静是上海市北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也算是有了一份比较不错的职业,希望她能为中国女排挖掘更多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余热!
-----
网友解答:
-----
中国女排黄金一代“遗珠”张静没能获得世界冠军,和她的打法以及自身性格有关系。
张静,身高1米90,隶属于上海女排,司职主攻,是上海女排获得女排联赛五连冠的主力主攻手。张静身高力壮,弹跳力非常好,进攻棒头重,在她打球的那个时间段,她这样的身高是非常高的,加上优良的弹跳力,扣球都是超手和半超手,四号位的威力十足。
上世纪90年代,郎导第一次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时就调入了张静,不过由于伤病影响,没有在国家队呆住。当陈忠和指导上任时,再一次将张静收入麾下,并作为主力主攻手培养。当时的中国女排,陈忠和指导采用快速多变的理念,全队速度越来越快。张静的打法是高点强攻,效果不错,但速度偏慢,这就和队伍的打法越来越不合拍,慢慢就淡出了主力阵容。
张静具备很强的实力,除了打法偏慢,还有一点也让她机会越来越少,那就是性格问题。张静很内向,在场上不够张扬,赢球也少有激动的时候,和队友欢呼雀跃的画面完全不搭。内向的性格也使得她有问题总是闷在心里,甚至在教练的多次批评后弄得自己都没有信心了。
张静在2001年的大冠军杯上表现不错,但到了2002年世锦赛就经常被队友换下,2003年世界杯则没有获得出征资格,王丽娜顶起了这个位置,中国女排接连获得03年世界杯和04年奥运会冠军,张静遗憾错过。
------------------
推荐阅读:
下一篇: 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