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抑郁且内心孤独,家长应该怎样让他感到温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抑郁且内心孤独,家长应该怎样让他感到温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网友解答: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和儿童期的孩子相比,简直像换了个人似的,原来那个整天只知道顽皮淘气,和爸爸妈妈话说不完的他们,突然话少了,并且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这便意味着孩子和父母情感交流的大门主动关闭了。而当家长想打开孩子紧闭的心扉时,恐怕真的很难了,除非家长把青春期教育有关知识学透学活,重塑自我,才能以全新的形像面对孩子。具体该怎么样做呢?下面我给家长一些建议供参考。
第一,青春期孩子抑郁是假象,孤独是必然,其实就是家长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
在很多家庭里,家长根本没有自己的育儿理念,从幼儿期开始,就一成不变地对孩子进行强势管理,只要孩子不听话,家长要么训斥,要么责罚。到孩子上小学后,家长就已经读不懂孩子内心想什么,需要什么,该怎样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思想更为复杂,情感更加丰富,毅力更加薄弱,自控力变的更差,这时家长便无法接受孩子慵懒的行为,更是经常性张嘴就唠叨或责备孩子。试想,不要说孩子了,就是一个成人每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焉能对父母有好感?可以说,家长缺乏教育青春期孩子的能力,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或爱好,才是导致孩子内心孤独压抑的根本原因。
第二,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父母,青春期孩子家长必须要清楚,让孩子喜欢才会愿意和你接近,才愿意和你交流。
我讲一个故事吧,我在儿子上六年级时,因为工作而去了外省。之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工作一直由我主抓负责,我们俩无话不谈,但是孩子进入初一后,突然开始变的孤独和压抑,甚至连学校也不想去。这时我就意味着孩子的成长出了问题,于是便放下工作,返回到孩子身边开始陪读。为了防止孩子妈妈总是唠叨和无何止地责备孩子,我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我带着孩子一起住了过去。看到孩子每天心里总想着玩电脑游戏,我就和他商量,如果再像原来那样,你夜里偷着玩电脑游戏,这对你的身体绝对没有好处,干脆爸爸给你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吧,你中午和晚上放学后到家,先玩半小时,然后我们再一起吃饭。儿子听了特别高兴,我就带他一起买了电脑,按着约定主动让他玩游戏,没用多长时间,孩子便愿意和我说话聊天了。
第三,当孩子确信你能理解并尊重他时,会能不断观察中尝试与你沟通交流。
哪有什么话都不愿意和父母说的孩子啊,只不过有时孩子嫌父母唠叨,甚至没有道理地管他们的闲事,才在烦不胜烦的情况下,选择了逃避面对父母。就如我和儿子之间的关系,我离开他一年多,在这期间他认为我不爱他,放弃了陪伴他,内心对我是有怨恨的。因此在我回到他身边时,最初他也对我不理不睬,可是当我满足他的需求时,他发现原来爸爸并不是不爱他,而是真理解他。在观察我一段时间后,终于主动找我聊天谈心,说出自己内心的苦闷。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只剩下等待,面带着微笑等待。我相信我每天坚持这样做,定会让孩子最终确信我不会像他妈妈那样对待他,更不会再次为了工作而置他于不顾。
第四,多陪孩子出去看看电影,假期里出去旅游,邀请他的好朋友一起活动,给孩子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
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与陪伴,如果总是关起门来在家里说教,保证会让孩子感觉到厌烦,因为你总张嘴就是那种训斥与不满的语气,总是喋喋不休的唠叨,还有总是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自然会让孩子连呼吸都感觉到不通畅。基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至少要采取陪伴与放手相结合,既当孩子没有玩伴一起可玩耍往来活动时,就需要家长主动带孩子出去走一走,玩一玩儿,找孩子感兴趣的事去做。如我在陪伴儿子的几年里,每当有新上映的大片时,我就会邀请他去看电影,而儿子则显的特别兴奋,每次看完电影后一段时间里,他的情绪都表现的很开朗。再如邀请孩子出去旅游,只我们父子俩,在出行的过程中让他当我的向导,而我只是适当给孩子一些建议,以此锻炼他的主见和独立能力,这样一来,孩子的能力都展示在你面前时,适当赞赏则能让彼此都开心愉悦。
第五,在孩子学习问题上,往往会成为矛盾的导火索,孩子最反感强迫式学习。
当我看到孩子才初一就有厌学的苗头后,我就对他讲,如果你实在不愿意学,咱干脆就不用学了,受那个罪做啥呢。你可以明确告诉老师,说我不想学了,我爸爸也允许我不学了。当孩子听我这么一说时,他反而用感激我目光看着我,并说,那怎么可以,你放下工作,租下房子,我可承担不了那么大的损失,我还是学吧。我说那好,那我就和你一起学,我每天辅导你的功课,白天我背课,晚上你完成作业后我给你辅导。说到就做到,当孩子看到我真是每天认真学习他的课程,认真给他讲解,并且我站在白板前讲,他可以躺在床上听时(青春期生理发育会导致孩子经常有生理疲惫感,因此,我才会让他躺着听我讲课),孩子真的被感动了。就这样,我相伴走过了他的初中,到了高中后便独立进入良性的生活与学习自我管理状态。
结束语
:说到底,青春期孩子并没有想像的那般复杂,只是家长太过于头脑简单了,而这一切的原因都是你不学习青春期教育的有关知识,不能彻底改变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导致的。如果你不学习,谁都帮不上你,也恰是因为你不重视学习,可能会和孩子一直僵持下去,亦或者彻底改变孩子对学业的态度,早早让孩子逃离家庭走向社会。很多青春期孩子原本都很聪明,也不是品质有多糟糕,只是因为家长的错误育儿观念,你拙劣的态度导致你改变了孩子成长的走向。所以说,想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你需要多一点谦卑,放下对孩子所有遥不可及的期待,做好的你的陪伴与保障,获得孩子信任之后,才能有限融入教育元素。
-----
网友解答:
我家孩子今年高二,重点中学实验班,高一一直是班上倒数十来名,回家基本不做作业,想尽各种办法在我们这拿手机玩游戏,作为父母的我们肯定很着急,刚开始还是以家长的强硬方式管理,结果离我们越来越远,回家根本就不理我们,问什么都是以“关你屁事”回答。
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觉得可能是我们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我们开始咨询专业的老师,咨询他的同学朋友,网上查阅关于青少年教育心理等资料,我们自我反省,或许是我们对孩子要求实在是太高了,特别是孩子爸,跟孩子一见面,说的全是学习学习,恨不得回家也一直按父母的意愿学习和锻炼,但是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同时他也还是孩子,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试着跟孩子做朋友,陪着他一块出去玩,同时跟他面对面制定规章制度,假期在家的时间分配,让他签字,达成协议。我们也有意识地邀请表哥表姐来家里给他现身说法,不着痕迹的鼓励他把握现在的好资源好平台努力学习。还带他去拜访优秀的学长,给他学习和生活指点迷津。
作为父母,我们也尽量一有时间就留在家学习,坚决不去打牌了,并告诉他,我们以前麻将瘾是挺大的,但是为了给他树立榜样,我们可以戒掉,只要用心,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渐渐的,孩子没那么烦躁了,能安下心来学习了,也愿意跟我们交流了,脸上也慢慢有了笑容。高二成绩也有进步了,跑到了年级100名左右,我们知道,这个成绩是他努力才得到的。
一路走来,有悲伤绝望,也有小惊喜,作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朋友,在给他指点和分担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示弱。告诉他,父母只是普通人,也会犯错,也有不能完成的事情,也需要他的帮助和关心。但是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很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
网友解答:
日常生活中经常有家长问我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结合我所学习的心理知识,以及在心理咨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案例,总结了一下,希望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给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帮助。
要想跟青春期的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家长跟孩子之间首先要建立信任的关系。关系是基础,否则,任何的沟通可能都是无效的。
下面我将先介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然后再谈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并沟通。
首先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
青春期是个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过渡时期,由于性成熟是这个阶段发展的主要特
点,通常又被称为青春期。青春期的年龄段是11、12岁 ~ 15、16岁。青春期,也有人称之为“断乳期”、“危险期”、“反抗期”、“躁动期”、“人生峡谷期”等,是一个人生矛盾期。
一、少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
1、少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2、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①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
②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
③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
④有很强的自尊心
二、情绪的变化
1、青少年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
趋势。
2、情绪变化的特点:烦恼增多;孤独感、压抑感
增强。
三、少年期自我中心性特点
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是以人际关注和社会关注为焦点,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认为自己的关注就是他人的关注。概念表征:
1、独特自我
2、假想观众
四、第二逆反期
1、少年逆反期的表现
①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②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③观念上的碰撞
2、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移性。
3、反抗的形式
①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②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五、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2、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
(4)高傲和自卑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心里的话常常不愿对长辈说。中学生的年龄越大,这个特点就越为明显。
六、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焦虑、抑郁、偏执、恐惧、人际敏感、强迫、敌对、精神病性
其次要认识到什么是有效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首先是心的链接,让心灵产生火花,让沟通对象感到温暖、安全,从而建立信任关系;其次才是信息的交换。
同理,有效的亲子沟通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只有孩子对父母信任了,愿意打开心扉了,沟通才会产生作用。
再有就是要根据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有效的沟通:
孩子是怎么回应大人的:
我感到你喜欢我、欣赏我,我因此也喜欢你,想在你面前表现得更好。反之,你既然不欣赏我,不喜欢我,我就离你远一点。你说什么对我都没有用!
父母跟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
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理解孩子的想法
接纳孩子的情绪
欣赏孩子的个体差异
关于情绪:
情绪背后都有原因。95%以上的情绪问题不是当前事件引起的,而是由过去的事件引起的。当前事件只是导火线。
沟通要点:不跟情绪针锋相对,而是表达感受,并了解背后的原因。
错误的沟通:
你怎么能这样对我说话?一点小事就发这么大的火!
你怎么对我不理不睬的,把我当透明人一样!
错误沟通
的
背后都饱含着责备!
正确的沟通:
你是不是很生我的气,很抱歉我也不知道原因,能不能跟我说一说?
你这样对我说话,我很难受。是不是发生了什么让你不开心的事?你看上去很生气\u002F抑郁\u002F伤心\u002F害怕的样子,让我很担心,你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委屈,能给我说一说吗?
你看上去很开心的样子,我也为你感到高兴,能分享一下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吗?
正确沟通的步骤及要点总结:
1)看到对方的情绪;
2)帮他\u002F她把情绪表达出来;
3)表达自己的感受;
4)询问原因。
从今天开始,请家长们尝试用新的沟通方式跟孩子们沟通。
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并关注我。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并进一步地交流 :)
-----
网友解答:
坦白说,我曾经抑郁,父母让我看开一点。作为孩子抑郁自闭,我想是她的父母没有尽到责任。
孩子青春期是孩子叛逆敏感心理也很脆弱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作为父母,孩子不只是衣食住行的满足,追寻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如果父母从小就做到了,时刻关注了,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父母怎么做呢?
我据我的情况给出点建议:
(1)父母要挤出大量时间来陪伴孩子。饭后来陪陪孩子散散步,聊聊家常,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打开心扉,愿意敞开心扉给父母谈心。
(2)父母要买出一些相关心理书籍,陪孩子一起读书,比如《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等,让孩子自己来体悟,陪孩子慢慢打开格局和认知世界,……
(3)陪孩子运动,运动中会让孩子自信,会有激情,只要孩子对生活充满激情,热爱生活,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有热情,那么走出来就不是问题,孩子就会慢慢走出来,会快乐很多。
(4)让孩子多和乐观阳光的正能量的孩子接触,多参加一些活动,孩子慢慢融入大家组织的活动中,就会慢慢走出来。
(5)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耐心陪伴和疏导。
慢慢让她感觉到父母的爱和温暖,有时候父母不需要多言,就是默默的陪伴,或者适时给出孩子科学合理的建议。
-----
网友解答:
今天早晨刚写了一篇文章,关于青春期孩子的引导问题,一部分转过来,觉得也符合这个问题的答案。
首先是理解。因为在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一个激素水平迅速高攀的事情。很多时候的很多情绪是因为激素水平的影响,孩子自己是无法控制的。比方,有些时候,孩子就是为了发火而发火,为了抵触而抵触,这种情绪有时候是莫名的,孩子自己也不明白是因为什么。所以,很多家长会觉得莫名奇妙,为什么以前的乖宝宝,现在会变成大魔王。所以,家长首先得了解,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首先要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有时就是不可控的。
其次是接纳。正是理解了孩子们的生理情况,所以有时我们要接纳孩子的这些情绪。孩子没有其他可以发泄情绪的地方,家庭是他们最安全的港湾,孩子在家长面前没有负担,所以会毫无顾忌的发泄自己的情绪。说出来,家长可能不理解,正是因为孩子心里认为父母是最亲近的人,所以才会向父母发脾气,这就如同我们自己,外人开来我们都是和蔼的、和善的,但只有自己老婆或者老公才知道我们有多么的暴脾气,这是一个道理的。所以,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愿意向父母倒垃圾,这也未必是坏事。可是很多时候,当孩子一到垃圾,家长就会立刻摆正自己的姿态,开始教育、训导,甚至啰里啰嗦、没完没了。但实际上,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他们的价值体系,也许并不完善,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底线,所以孩子很多时候也就是和你聊聊,并不想听家长对此的看法和意见,所以当家长教育训导的时候,孩子自然就会觉得不耐烦。如果此时家长依然不依不饶,啰啰嗦嗦,配合孩子过高的生理指标,孩子就会暴躁起来,之后,家长被情绪激化,也会暴躁起来,这样针尖就对上了麦芒。
可能有的父母就会说,难道我就非得是孩子的垃圾桶?我自己还有很多的情绪没有地方发泄呢。所以,第三点,家长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毕竟家长是成年人,孩子是未成年人,套句话说,“家长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多,走过的桥比孩子走过的路多”,所以家长更有社会和生存经验,面对突发事件应该更加的理性。所以,家长一定要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们的目的是引导孩子,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激化矛盾,我们是想拉孩子到自己的身边,并不是想将孩子越推越远,那我们可以怎样去做呢?
1.去练练瑜伽或者学学禅修吧。呼吸是非常好的控制情绪的武器,我在其中受益匪浅;
2.先尝试理解孩子的稀奇古怪的语言或者是想法,如果无法理解,就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先去接受这些。不要去评价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更不要去指责他,如果想引导孩子,多用发问的方式,而不是陈述的方式,甚至是语气强烈的感叹方式,这样容易激化双方的情绪。
3.如果不会发问,嗯着就好,或者告诉他,“你的想法太先进了,妈妈没听懂,一时半会还接受不了,我要好好的想想,给我一点时间。”青春期的孩子都是要强的,但是承认自己没有听懂的时候,孩子很大的可能会进一步给你讲解,让你听懂明白,帮助你理解他们的想法。
第四点,如果是有余力的家长,可以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学习。曾经看到一个帖子,介绍他和孩子的学习相处模式,我觉得非常好,值得推广。他偶尔会和孩子一起做题,他出几个题考孩子,孩子出几个题考他,他如果做不出来,孩子还会给他讲题,笑话他。我觉得这是很和谐的相处方式。如果父母做不出来题,孩子给父母当小老师,孩子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而且还复习 知识,同样,在这种前提下是一种相互游戏的心情,那么父母给孩子出题,孩子也不会抵触。当然,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亲子之前有着良好的亲密关系之上的,否则,孩子见到父母就躲,那还怎么实行啊?而且,如果有余力的家长真的可以尝试着就一起跟孩子学学文化课,就像曾经看到的一个小视频,问,“父母为什么只看分数啊?”,孩子戏虐的回答,“看题他们看得懂吗?”发人深省啊!
第五点,少打击,多鼓励。家长的眼光要长远,我们不仅仅需要一个学业优秀的孩子,更希望他能成熟、安全的照顾自己,所以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业需要家长的鼓励,其他生活中好的方面都需要家长去观察、肯定并鼓励。
-----
网友解答:
说起青春期抑郁症,我身边一位朋友他弟弟就得了这个病,他弟弟得症状比较严重,发病之后就休学在家了,到现在快十年了,病情算是控制住了,但是还是没办法和外界的人接触,每天他爸爸妈妈都陪着他,当初问起他弟弟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朋友说他也找不出原因。
青春期抑郁症的表现跟成人表现有一定的区别,成人抑郁症的表现往往是情绪的低落、沮丧、兴趣的下降、愉快感的缺失表现非常明显。青春期可能在这方面表现不是很明显,往往是烦躁、焦虑不安,甚至是冲动、打闹、攻击行为表现特别明显。如果青春期的孩子突然无明显因素出现了明显的烦躁、焦虑、攻击行为或者无理取闹,一定要考虑是青春期抑郁症表现的可能。这就是跟成人抑郁症很大的区别之一。
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摆脱青春期抑郁症:1、主动倾听,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内心感受并且要表达出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还要保持与孩子良好的沟通;2、寻找专业人员,一旦发现孩子可能患有青春期抑郁症,应尽最大努力,尽快说服孩子找专业人员进行治疗;3、依从医嘱,如果孩子已经康复,为了预防他的再次复发,家长仍需配合医生让孩子遵从医嘱;4、改变教养方式,家长应反思并改变自己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孩子多沟通;5、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治疗过程中要给孩子制定合理的生物钟,保持正常的社会节律,适当参与喜欢的运动。
-----
网友解答:
孩子的抑郁,除了家长的不作为,还有社会生活的压迫。可能来自于同学可能来自于老师,说白了就是逃避现实,比如说成绩他考了60分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了,可是老师同学家长还是不停的斥责他嘲笑他,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可是却不喜欢别人这样对自己,就只能开始逃避,最终变为抑郁。其实如果要我说,抑郁不是病,只是一种心理障碍,就拿我表妹举个例子,她小学成绩一直不错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前十,课外活动也很丰富,奥数钢琴外语绘画,据说小学三年级就开始自学初中课程,人又长的漂亮我们全家都很宠她,升初中也选了自己家附近的重点中学,可是问题就是从初一开始,她时不时就闹胃吃什么吐什么,去看过很多医生也做了胃镜只是说也许孩子平时吃多了超过负担了,她自己也说学校要求光盘行动,给多少必须全部吃光,我舅妈心疼她就给她办了休学想调整一下,后来说查出原来不是胃病,而是抑郁症。其实她去了那群中学成绩也还算不错,问题就是所有都是尖子生,一个班54名同学全都考100也肯定会有排最后的,家长又一般都是看排名说话,压力太大所以就这样了。现在去了一所普通中学,考了全年级第一,没事了。所以如果你想改善孩子抑郁的症状,必须先了解孩子怕的是什么,是什么问题让他想不开,如果是家长的态度那你改,如果是学校的氛围那给换,不是针对根本问题的措施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一味的关心呵护只会加重孩子的逃避症状,当然,也请一定把握好度,孩子就一个,自然要全心全意对他好,但是好过了头,抑郁症没有了,自大狂也同样要不得。
-----
网友解答:
关注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需求,同理孩子。
可是,抑郁且内心巩固的孩子,却很难拥有会同理孩子的父母。
因为,与父母沟通一直都顺畅的孩子们,到了青春期,也不太有可能发生抑郁或者内心孤独的情况。
因为他们一旦有什么想不通,不明白,迷茫困惑等,都会坦诚的和父母说,父母也抱着接纳的态度和孩子一起分析,一起面对。
所以,这些孩子抑郁的几率很小。
抑郁的孩子,大多是有话没处说,有想法没人分享的人。
要么家长太过于严厉,孩子一说什么就批评,就给建议给人生指导,或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孩子就是小题大做,不理解,还认同,还会批评或嘲笑。
要么家长就太过于溺爱,孩子说什么都会回应说没事,没关系,有爸爸妈妈在,外面不舒服了就回到家里。没有帮助孩子面对困惑,只是一味的要保护孩子,孩子也不愿意与父母多说什么。
当然,不止父母的原因,孩子自身的原因,外界的原因,都是不容小觑的。
比如:
如果孩子能在学校交到好朋友,有可以分享喜怒哀乐的好友,能把情绪分享出来,也不会积压在心底,越来越抑郁。
但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那一部分,就是耐心地倾听孩子,耐心地体会孩子地感受,让孩子多多地诉说,我们安静地倾听与体会。
没有任何功利性和目的性的去倾听孩子,别打断孩子,别评论孩子,也别贴标签……
等孩子把心里的郁闷都说出来了,也许用一周,也许一个月,也许半年一年……都有可能。毕竟将心里内容封闭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那么打开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家长要有心理准备。
等孩子把心里杯子中装满地负面情绪都倒空了,才能有空间装进爱、快乐、友善等正面情绪。孩子才会慢慢快乐起来。
-----
网友解答:
大家好,这里是小雅老师课堂,答疑解惑,互动分享。
随着孩子的成长,青春期的孩子会出现特有的一些心理状态,比如说叛逆行为,而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在这个时候去引导去关爱自己的孩子,顺利的度过青春期时期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青春期的一些独立的心理特征。
1、孩子独立性增强。
随着少男少女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独立性极大的增强,不再被动的听从父母的教诲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一些思维来看世界来解决一些问题,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是非的曲直。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他们成长的必由之路。
2、情绪两极化。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浓烈,热情奔放,情绪两极化非常突出。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很多。他们的情绪非常多变,经常会出现莫名的一些烦恼还有焦虑。
3、心理上的变化。
心理上会对父母有所排斥,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都结束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孩童时代,进入了多事之秋,此时他们的心里不断的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了掩饰隐藏自己的一些真实情绪。出现了心理上“上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把自己关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也很少和父母去交谈,甚至是拒绝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对父母的关爱不以为然。
心理向成熟的过渡,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个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漫长而痛苦,那么他们既非大人也非儿童,原来的孩童世界被打破新,而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们的内心也是充满了矛盾。这个时候的他们独立意识增强,但是实际的能力又跟不上,所以他们渴望被人理解,渴望被人关爱。
其次,我们来看看孩子们不喜欢的家长类型有哪些。
1、孩子不喜欢爱唠叨啰嗦的家长。
2、孩子不喜欢爱拿自己攀比的家长。
3、孩子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家长。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家长和青春期孩子相处的模式。
1、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去引导孩子。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面对青少年期的儿童呢?青少年期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一个正常表现,如果说孩子有类似的一些情绪化问题,作为家长来说,
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正确的去引导孩子
,
在内心上要理解和接纳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一系列的身心变化
。
2、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不要惊慌失措,更加不要打骂训斥和指责。
孩子自己也是始料不及难以控制的,此时特别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千万不要看到孩子的某些变化,或者是发现孩子的一些反常行为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更加不要打骂训斥和指责,那么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增加父母的隔阂。
3、学会和青春期的孩子做朋友,学会尊重他们,平待对待他们。
在青春期,我觉得和孩子最好的相处模式就是一定要换位思考,和孩子做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大人们把他们当成好朋友,当成一个大人来看待。
平等相待,尊重他们,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角色就一定要改变,千万不要还是停留在孩童时期的那种大家长作风,那种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一定要改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
我们会发现青春期时期的孩子,更多的倾诉对象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同学,他们的朋友,而很少愿意和自己的家长去进行沟通,所以说这个时候家长要学会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学会和孩子做好朋友,学会去接纳,学会去倾听,学会去尊重他们。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父母也是和自己的朋友一样,能够平等的去接纳他们,自然而然,他们也开始向家长们倾诉自己的一些内心。
好了,感谢您的阅读,喜欢的朋友们加关注、收藏、点评、转发。让我们来一起聊聊关于教育的那些事儿。
-----
网友解答:
看到这样的话题总是觉得很心酸。
抑郁,心里积压了太多的负能量无法排解,沉郁而形成了一种病症。
青春期的孩子还没成年,很多事物在于一知半解,做父母的不但要正面教育,更要侧面了解和关怀。
青春期,懵懂迷茫的年纪,心里藏着很多秘密。也许关于家庭、人际关系、初恋的甜蜜和感伤……
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去打压,说教。可以尝试去和孩子聊天,慢慢来。实在无法沟通,也不要冷言语去激孩子,或者换一个和孩子较信任的人去接触。
人的心是最柔软的地方,一旦触摸到了就会有共鸣。家长有时间应该多和孩子说说话,互相了解对方,感受对方的温暖和心意。
交流是抑郁症有效的方法之一,打开心结是第一步,如果严重的就要及时求医了。
-----
网友解答:
要想孩子平稳健康度过青春期,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关键。
先说说我家孩子吧,我儿子十五岁了,上初三,目前来说,状况比较初一初二时好很多了,成绩进步了很多,脾气也温顺了不少,笑脸也多了,也比较有自信心了,总之让我们感觉得到一切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也许有人会说你家孩子懂事了,你很幸运。我要说,其实孩子的转变并不是孩子自己懂事和家长幸运那么简单。
我儿子从上初一的下学期开始,回到家就不太爱和我们沟通交流了,问他什么都是回答“还好”,再往后就理都不理我们了,或者是白我们一眼来一句:看见你们就心烦,然后就自顾自的玩手机了。有时真气呀,真想狠狠的揍他一顿,我们这么的爱护你关心你,你就这样的视而不见,你就这样报答我们吗?我和他妈都愁死了,但转念一想,孩子不是青春期吗,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上了初二不但没有转变,却是变本加厉,说他什么不但不听,还对我们恶言相向,甚有好多次还骂他妈妈怎么不去死,气得他妈妈哭了好几场。而他却总是一幅唯我独尊不屑一顾的样子,认为我们做什么都是不对的,甚至好象都有要害他的意思,问也问不得(都不知道该怎么问了),打也打不得(怕孩子走极端,还有可能打不过他了)。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长时间的近距离相处,那真是象一颗地雷,生怕什么时候就触碰到了机关。孩子他妈就经常在我面前抱怨,我们怎么就养了这么一个白眼狼,命运怎么对我们这么不公呀,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啊。就迫切的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让这尊大神早点去学校受老师的管教吧。
终于有一天,班主任老师召集家长们开在线视频家长会,让家长们畅所欲言的谈孩子在家的情况和在教育孩子上的一些困感。此言一出,家长们的发言如洪水一般奔涌而出,但听到的不是孩子在家学得怎样,给老师多少建议,而是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吐槽和能不能早点开学的问题,再不开学我们的家就快完了。有好几个家长甚至说到就差给孩子下跪了,求孩子好好学习,听爸爸妈妈话。班主任老师耐心的听家长们说完,叹了口气,平静的说,家长朋友们,真是难为您们了,也太理解您们了,教育孩子不要光指望老师,教在老师,育在家长,关于如何教育好孩子方面的知识您们去学了多少,您们说的都您们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想过您们在孩子眼中是什么样的,请您们回想一下从小到大您们都给了孩子些什么,您们自己当年十多岁的时候是怎么度过的,我想您们终会找到原因,并理解自己的孩子,要相信孩子会越来越优秀的。然后转发了一篇关于如何教育出优秀孩子的文章给所有家长。我和孩子他妈是认真的读了好多遍,得到了很多启示,领悟了很多道理,才知道我们有多么的不合格。并在网上还找了很多相关的育儿文章来读,真是获益匪浅,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父母。可以说,在短短几个月里,让我们得到了顿悟,让教育孩子观念得到了颠覆性的重塑。那就是我们学会了聆听,学会了闭嘴,学会了尊重孩子,学会了不再主观臆断,学会了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会了………很多很多,才换回来孩子现在的样子。
现总结到最经典的一句话是: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父母太落后。
在以前,我们的认知是当父母多简单呀,生来就会。哪知要当一个合格的父母没那么简单,是要学的,而且要不停的学,要把以前从老一辈人那里学来肓儿方法重新整理,死搬硬套的加在孩子身上是不行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我们的育儿方法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然真还要让孩看不起
再就是陪伴。有的家长肯定会说,孩子从小到大都在我身边,陪伴得太好了。之前我也是这样想的,经过学习之后,我才明白,之前的陪伴有很多时侯都属于伪陪伴。有人会说,怎么还有伪陪伴之说,其实问自己几个问题就明白了。孩子小的时候,你有经常陪他玩耍、玩玩具、玩游戏吗?还是他玩他的玩具,你玩你的手机或打牌娱乐,睡前有给他讲故事说晚安吗,当你要求孩认真阅读,认真完成作业的时侯,你在干嘛,有没起到表帅的作用,
然后你所期望的就是他想要的吗?
是的,很多家长会说,我一天累死累活,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阿,我给他安排的,期望的就是他想要的啊,也是他长大后所想要的啊。以前我也是这样想的,现在想来真的是错了,错在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大急了,拔苗助长了,明知他还是个孩子,却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希望孩子就应该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孩子真正想要什么我们却不知道,也没想要去知道,因为我们的期望已遮住了我们的眼晴。其实青春期的孩子,他有时迷茫,困惑,有时又担心,恐惧,有时孤傲,冷漠,有时又迫切想有人懂他,能有人听他诉说。可是我们家长又怎么做的呢,只关心他学得好不好,就算点考出比较好的成绩,也会说,你怎么没考到前几名啊。家长朋友们,我们对孩子们的欣赏去哪里了,赞美去哪里了?
最后,我们做家长的要学会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适时闭嘴(讲大道理也是变相的唠叨)。只有父母改变了,家庭氛围改变了,我们的孩子能不为优秀吗,能不懂我们父母心吗?能不感受到温暖吗?
-----
------------------
推荐阅读:
打败美国注定天方夜谭?为何说军事强大的俄罗斯不可能挑战美国?
上一篇: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脑瘫?
下一篇: 俄罗斯为什么不使用武力重新恢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