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长十分忧心的“初二现象”,各位如何应对?
↙关于家长十分忧心的“初二现象”,各位如何应对?✡
我在一线教学近十年时间,见过无数逆袭案例,我来说说初二这个重要时期,作为家长和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在说具体学习方法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很多学生会出现所谓的“初二现象”,原因究竟是什么?
造成“初二现象”的原因
初二这个年级在整个初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所以很多同学在这个年级感觉到不适应,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的原因是,学习习惯的差异化。大家都会发现,初一的时候很多学科难度不是很大,其实初一这个年级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习惯不同,最后造成学习效率的差异化,这就导致在初二及初三的年级成绩逐渐被拉开。第二个方面就是知识点的难度和学习的科目逐渐增加,无论是数学英语还是语文,很多的学科知识点,从初一的普及性到初二的应用性,难度逐渐增加。同时在初二又增加了物理这个科目,学生之间的学习效率不同,彼此之间的差异被再次拉大。
那么在初二这个年级,作为学生和家长能做些什么呢?
了解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
语文
语文这个科目的分数在短时间之内提升是非常困难的。这里面给大家两点建议: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在中学语文。基础部分由辨析,古诗词,文言文三部分组成。这部分内容在中考中是不允许丢分的。二。语文的写作能力要提高。这里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读优秀精美的文章,碰到特别好的段落,甚至要背下来,一点点的积累,未来在写作的过程中灵感就会逐渐的增多。
英语
关于英语方面的学习,我们除了词汇量要达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对于课本上的课文要求完全的背诵下来,因为书本上的课文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编写的。对于语法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同时很多的考试真题都是以课文原文为载体进行出题的。因此,书本上课文的理解与背诵,是学生平时学习的重中之重。
数学
初中数学包含代数和几何两个部分,其中代数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两点能力:1.运算的稳定性,这个也直接关乎其他科目涉及运算的稳定性 2.函数部分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例如常见的求点坐标,求解析式的套路要熟悉。然后就是几何部分,几何部分在初中考察的就是学生对模型的掌握与识别能力。因此,初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是稳定的计算能力和常见模型的识别与应用。
培养对知识的总结能力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样一句话:“题的数量是无限的,解题的方法是有限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会发现很多的知识点,题目都有着相似的地方。我们在大量的刷题的过程当中,要多去思考不同的题目具备哪些相同的地方。要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培养一种方法能解决多种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发现,初中不同的科目,常用的解题方法和套路就那么几样。
建立科学的错题笔记
其实当今的很多学生是不会记录错题笔记的,大家都把错题笔记当成一个错题收集整理的工作,并没有发挥它科学有效的一面。其实错题笔记是一个非常科学有效的工具。一个合格的错题笔记应该具备两个特性:周期性和时效性。所谓的周期性,就是我们每一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设置一个复习周期,可以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都可以。时效性指的是在每个周期过程当中,我们在复习上一个周期的错题时,会发现有的题目我们很容易的就可以解答出来,那么这样的题目就从错题本中删除掉。同时这个过程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久而久之我们就会发现错题本的错题数量并不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而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保持一个恒定的数值。最后达到做过的题,不会再错的能力。
建立完善的测评体系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并不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里,导致学习没有针对性。因此建立良好的测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面建议各位家长以7天作为一个检测周期。在每个周期快结束的时候,家长把每个科目准备一套测试卷,测试卷的内容一定要涵盖这个周期学生所学的所有的知识点。按照完全模拟现实考试的情景去测试,包括答题和休息时间,这样检测出来的结果才是最真实的,然后家长根据学生试卷反馈出的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
努力追求卓越的心态
在过去的近10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的学生和家长都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觉得自己在班级里面考10多名的成绩就已经很满足了,其实这是非常不对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考试的成绩,可以客观的反映出我们上一个阶段的努力成果。同时更重要的是,它也在客观的培养孩子对机会的把握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完善自己的缺点,努力追求更加完美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在近十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和建议,希望对各位同学和家长有所帮助。
我是鑫哥,在一线教学近十年,长期在头条更新中学教育及初中数学解题技巧,想了解更多的家长可以关注我。
ℴ关于家长十分忧心的“初二现象”,各位如何应对?‱
初二上学期我们家差点就全盘皆输,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幸亏我们发现及时,全力挽救,又配合学校的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及时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计划。
凭着一个寒假的时间,全家出动,硬生生的把我们家神兽从年级200多名,现在又拉进年级前十了。
一场初二现象,最终有惊无险。
现在就剩几天就要期末考试了,孩子这段时间在老师的鼓励下早出晚归,激情满满的备考中。
其实对于我一个初二孩子的家长来说,孩子能主动,自律,勤奋,有目标的学习,家长只需要做好后勤工作,配合学校,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生活就行了。
做为家长,这已经是最幸福最轻松的事情了,所以我家孩子的初二下学期,我和他爸度过了八年来最舒服的一个学期。
他爸只负责接送孩子,我负责孩子的生活起居以及精神状态,一家三口各司其职。
看着孩子在校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半年时间,他爸竟然长了十几斤膘呢,此时此刻,才敢稍舒一口气:这可怕的初二现象,终于是要过去了!
下学期我们就该拼初三的中考了。
我儿子的初二现象从初一的那个暑假都已经开始了!
往年暑假孩子都是跟我一起的,正常情况下我都会和他一起提前做好详细又周密的假期计划。
比方:去哪儿旅游?旅游多久?要读多少课外书,读多少英语课文,练字,预习,复习…~等等,每天把时间安排的很合理,劳逸结合。
而且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的这种假期安排效果都特别好,每次暑假过完新学期开学测试时,我们家孩子都是名列前茅。
然而初一的那个暑假,面临即将到来的初二,本来是最至关重要的一个假期,却因为报了个辅导班,从而白白荒废了两个月的时间。
直至初二的上学期,孩子的成绩一退再退,精神状态也一撅不振,我曾经一度担心孩子就此抑郁了怎么办?
初一期末考试时,成绩还行,全年级1000多名学生,他考了前五,当时我一点都不担心什么初二现象,我的孩子性格开朗,爱运动,长跑短跑次次都是第一名。
他学过美术,练过钢琴,爱好音乐,从小学开始我就培养他读书的习惯,小小年纪就读完了四大名著,中外名著也读了许多。
所以无论从理想或者学业上,我认为我的孩子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见解,至少他有理想,有目标,自信,自侓吧!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孩子终归是孩子,他是经不起诱惑的,没有家长的监督,他也是不可能自侓的。
初一暑假的那个辅导班是几个熟悉的学校老师办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提前预习初二课程。
我觉得挺好,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给孩子报过全课的辅导班,人家老师办的这可是语数英物,四课全补啊,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六点,都是上课时间,更何况还是他们自己的老师,肯定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于是我们就报班了,为了孩子的学习呵,这时候就别说报班的费用了。
这个班离我们家比较远,但是却在他奶奶家门口,理所当然的,孩子就住在奶奶家了,白天上课,晚上回奶奶家住,吃饭也在奶奶家,晚上放学到睡觉前有段时间,几个小时,他可以自由支配,或去打球,或找同学聊天。
这样过了一个月,花钱把孩子送到辅导班,我个人倒是解放了,悠哉悠哉的过了一个月舒服日子。
辅导班结束时,没想到孩子却不想回家,还要住在他奶奶家,说是自己可以在奶奶家继续学习,自己能独立安排时间,到时候开学前,我只需要拿着课本提问就行了。
他说的有模有样,信心满满的,我也就相信了,不再管他,只是偶尔下班后,晚上会买一些他爱吃的东西专门给他送去,顺便娘俩再聊会天,谈谈近几天的生活学习情况。
可是,在开学前一天半个月出问题了,打电话也喊不回家,甚至不接电话,孩子彻底失去了我们的管控,听一个堂妹说在街上看到好几次,他和几个同学一块吃饭,玩游戏,男男女女都有。
那天晚上都十点多了,我和他爸去他奶奶家找他,结果没找到人,他奶奶说已经好几个晚上没回家了,白天也没见人,爷爷奶奶还以为孩子回我们家了呢。
最后都等到凌晨,我们几个差不多把他电话打爆了,三五分钟打一次,还发短信,又打他同学的电话,好歹是在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孩子终于回去了。
半夜三更的,看见孩子的那一刻,我老公一个大男人都流泪了,这哪还是我们那个阳光健康的儿子啊,才一周不见,他满脸疲惫,胡子拉碴,弓着腰,神思恍惚的也不说话,只呆呆的看着我们。
更可怕的是,孩子已经瘦的没有人形,纸片人一样,真的不知道那么些天,这个13岁的孩子到底经历了什么?
他爸上前抱起孩子就哭了,这才几天不见,怎么瘦成这样?难道他就没吃饭,又或者是和同学们误入歧途了……吸食什么不好的东西了吗?
明明我们天天给孩子手机上发着钱呢?怎么会变得如此萎靡不振?仿佛逃难的饥民一样,我和他爸表面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着实担忧。
成绩差都不是大事,万一孩子有了不良的嗜好,那这一生就完了。
当晚,连哄带拽的,我们总算把孩子接回了自己家,没有打,更不敢骂,只有难掩的痛心和自责。
这个假期,都怪我们自己疏忽了。
当晚到家我就赶紧翻冰箱的冷冻室,用蒸锅加热了一个之前卤好的大肘子,四五斤重的五香肘子,他一个人就啃了大半个,吃完喝了些绿茶,都没爬上床,直接躺在沙发上,睡着了。
看那样子这孩子已经久都没吃好也没睡好了。
趁他睡着时,我拿起了他的手机,查看了上面的零钱支出情况,又看了一些聊天记录。
还好,除了没有买饭吃以外,他的钱都买游戏装备了,没有买那些让人担忧的东西,聊天记录也没有涉及一些特别不好的东西。
只不过,孩子早恋了,他有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女朋友,还是异地恋,看他们的聊天记录,那女孩几乎时时在线呼他,不管白天晚上,而且特别会撒娇,聊天说的话,像我们这些大人都招架不了。
顿时明白了,我的孩子那么神思恍惚,首先他是早恋了,男孩子情窦初开。其次,他们整夜不睡觉,晚上聊天,游戏,白天也是游戏,又不吃饭,这种情况,他不瘦才怪呢?
幸亏我们还发现的及时,否则再晚几天发现,估计我真的就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了,你想,一个人不吃不喝,又天天熬夜,这状态,他还能坚持多久?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后,我也瞬间安心了,第二天就没喊他起床,让他一下子睡到下午五点多,醒了,又美美的饱餐了一顿。
我把他拉到我身边,说:儿子,我快担心死了,你咋不知道爱惜自己呢?一个人在外面,无论发生什么,一定要好好吃饭嘛!
听我没有训斥的意思,孩子的态度也特别好,说:嗯,是我错了。
然后我就直接了当的,一边哈哈笑着,一边拿过了孩子的手机,说:儿子,我昨晚看你手机了,哇,你找了一个那么漂亮的女朋友啊?好美啊,她是哪的?
听我是真心的夸他女朋友,这傻小子也不设防,更没怪我看他手机。
人家得瑟的说:她是北京的,我俩玩游戏认识的。
瞧瞧,孩子到底是孩子吧!家长一套路,他把心里话全撂了。
哈哈,我接着就是一通夸,说他眼光好,又说这个年纪早恋是正常的,如果不早恋才不正常呢,然后还交代他要学着怎么和女孩子交往,优秀的女孩子都喜欢什么样的男孩子……等等。
从下午五点到晚上十点,关于这个问题我连说带夸的和孩子聊了五个多小时,他开心的很啊,把女孩子的所有事情都给我讲了。
然后我说:咋整啊?这个女孩子这么优秀,又是北京的,你们这样可不行,要不,这几天我带你去北京一趟,你俩先见见,然后看能不能转学,我想办法给你转北京去上学吧!这么优秀的女孩得紧紧抓住,否则以后万一丢了咋办呢?
看我那么当真的夸人家女孩子,我家儿子不乐意了,小嘴一撇,说:啥?你还怕她跑了?应该是她怕我跑了才对吧!我学习那么好,还有这么多的兴趣爱好,是我们学校的尖子生,而她在班里都考倒数,天天缠我玩游戏,就知道吃喝玩乐的……
这情况你还说她比我优秀吗?”
我家孩子特不服气。
哦!我算是明白了。其实我们家孩子他心里明明白白的,只不过就是在某些事情上管不住自己。
然后我继续逗他,说:没事,女孩子嘛,即便学习不好,只要漂亮就行,人家以后找个有能力的老公,依然能过的幸福,所以儿子,你得加油啊,男子汉以后可是要顶天立地,养家户口的呢。你可得为自己喜欢的人努力奋斗。
听我这么说,孩子不言语了,低着头,说:妈,我这个假期荒废了,什么也没学习,玩了一个暑假,我废了……。
他从最初的倔强,叛逆,得瑟,到最后的沮丧,我感觉之前的儿子又回来了,张开双臂,上前拥抱了他,说:儿子,我觉得你真的是一个不一般的孩子,你看你找的女朋友多么漂亮和温柔,这事如果放在未来五年后,我得多么欣喜若狂啊!
但是现在,你要上学,要多书,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未来才能给你所爱的所在乎的人幸福啊!
世界上哪有只喝西北风的幸福呢?没有物质做基础,对于任何一个女孩子来说,幸福都是假的,而那个没出息的男人,其实就是一个侩子手,他打着爱的旗号,却让自己的爱人生活的困苦,挣扎。
男人的爱并不近近是要表现在口头承诺上,首先你得强大,拥有爱的能力,但是这份强大又来自那里呢?就是目前的读书,上进,这就是你向上的阶梯啊!”
后来我们家孩子思忖了好久,第二天时,他告诉我说:我把那个女孩子的联系方式已经删了,以后我会好好学习的。
也确实是这样,从此以后,那个女孩子又在网上不停的加他好友,我家孩子都没有通过,任人家撒娇,耍赖,都不为所动。
虽然看上去风平浪静,但是我知道,儿子的心里肯定很难受。
直到暑假过后,新学期开学,班里又有几个女孩子对他示好,但是都没有掀起过一丝波澜,女孩子搭讪他不理人家,网上以各种理由找他聊天,他也不回话。
我曾经一度认为自己的孩子心里上有阴影了,甚至检讨过自己那天的聊天方式是不是不当,反而伤到了孩子。
闲暇时,我不经意的试探:儿子,你也长大了,有时候女同学该交往还是要交往的!正常的同学关系嘛!
不要把最美好的友谊拒之千里。
孩子说:既然现在不适合恋爱,我又何必要给人家女孩子希望呢?还不如彻底断了念想,以后有能力了再认真的谈一场恋爱,这样对谁都好。
说的那么斩钉截铁,但是因为各种原因,初二上学期,我们家孩子还是影响了学习,成绩下滑到200名左右,孩子也在一次一次的失败中颓废,失去信心。
好在今年的寒假期间,我们家长又联合学校的任课老师,重新把他拉了上来,现在成绩上来了,他恢复了之前的自信,又变得那么阳光开朗起来。
面对各位家长忧心的“初二现象”,怎么办?
首先:家长不要急,更不要把孩子妖魔化,要允许孩子发泄,对孩子产生同理心。
其次:不管好坏,都是自己的孩子,你能承受孩子的纯真和美好,为什么又不能接受孩子的缺点呢?
难道我们做家长的都是没有缺点的人吗?
然后:要多爱爱孩子,相信任何一个人,哪怕他当时情绪如何的焦躁,但是面对关爱和拥抱,寒冰也会感受到温暖!
最后,一定要和孩子的任课老师多沟通,家校联合起来,才是最优质的教育!
好了,要写的太多,以后有机会再继续写,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欢迎留言评论哦!
Ⓑ关于家长十分忧心的“初二现象”,各位如何应对?⇟
听一位妈妈抱怨:儿子原本很听话,但读初二以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父母跟他说什么话,他都要顶撞回来,有时干脆不搭理。期中考试成绩有进步,妈妈本想趁这个机会跟孩子好好沟通一下,没想到孩子反应让人无语:
妈: 儿子你真棒,这次成绩不错,妈为你骄傲!晚上想吃啥,妈妈给你做?
子: 吃啥都行。
妈: 这一段成绩有进步,说明你只要有信心,一定能成功,儿子,你是最棒的!
子:啥最棒的,棒不棒我自己最清楚,什么都是最棒的,烦不烦啊。我先睡一会,困死了。
妈: 去吧,一会儿我叫你。哎,你这回在班上能进前10名了吧?
子: 妈 ——您就别问了。
妈: ……………
类似的抱怨,我听过很多次,故事的主角都是初二学生。这可不是巧合哦,这其实是很普遍的"初二现象"!
一、什么是"初二现象”
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二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全国六省一市的2万余个初中生家庭的调查显示,多数初二家长无论在亲子关系上还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应对子女的变化。每个老师和家长都会碰到“初二现象”。
对此,曾有一位校长做过一次调查,让本校学生给自己写信。结果收到1000多封信,内容包罗万象,等于是完成一次初中生心理调查。其中,最烦恼的不是学业压力较大的初三生,而是初二生。
在教育圈里,确实有种说法,叫‘初二现象’。这次学生的心里话也验证了这种说法,所以初二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我们都要特别关心。
二、“初二现象”的焦点问题
1、早恋
“不许跟某某聊天,打招呼也不行,每天晚上必须说一遍喜欢我。”宋女士帮儿子整理书桌,发现一张语言暧昧的纸条,一看便知是女生写的,而有如此语言,说明儿子与这个女孩的关系已经非同寻常。宋女士本想好好教训一顿儿子,晚上便亲自接儿子放学,谁知在学校门口,她却看到好几对男生女生手拉手亲密地往前走。
某中学教育处主任介绍,早恋现象主要集中于初二年级,同学之间肆无忌惮地开玩笑,部分男女生表现过分亲密。
2、上网
初中阶段,初二学生上网最多,尤其是男生,有的几乎整天都泡地网吧里,不停地打游戏,饿了就在网吧干吃方便面,有的甚至逃课上网。
这些同学往往很难管教,有时即使老师在网吧里把他们带回学校,对其进行教育或者惩罚,也往往收效甚微,没过几天,其中大部分同学就会重回网吧。有老师在与学生谈心时发现,一部分学生也考虑进沉迷网吧对自己的危害,甚至下决心离开网吧,但往往管不住自己,抵御不住网吧的诱惑。
3、学习成绩下降
在学习上,初二是一个分水岭,一部分同学在初二进步很快,由成绩中等上升为优秀,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存在畏难情绪,将心思用在学习之外,成绩迅速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从此一蹶不振。这样的同学到了初三往往很难有所突破,中考的失利难以避免。
4、逆反心理严重
初二学生的另一特点是不服管教。一些同学对老师﹑家长的批评不再虚心接受,开始反驳﹑顶撞,甚至嘲笑师长,越是父母﹑老师不让做的事,他们越起劲,一定要和师长对着干。
三、为什么会有“初二现象”
为什么到了初二,学生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1﹑生理因素
初二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4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与初一相比,初二学生增加了生物课,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有着羞涩的好奇。
青春期性成熟带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促进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性行为,这些问题他们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性知识教育采取闭锁甚至耻于谈论的态度,致使同学们产生青春期烦恼。
2﹑学习压力
初二阶段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是翻开初二课本,老师们都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与初一知识相比,初二的知识内容要深得多﹑难得多。同学们在学习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有的学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吃力,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由此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时间一长甚至破罐破摔,放弃了学习。这也是初二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
虽然中考不是迫在眉睫,但是很多初二学生从他们的学长那里已经领教了中考的严酷,升学压力和社会就业压力成为他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加上很多家长对学业的过分重视,往往造成许多青少年忽视参加其他社会活动,甚至因为学习而牺牲自己的兴趣。
当他们的生活里只有学习一个内容,自然会感到生活的单调、枯燥,就特别向往和迷恋外面的世界,常常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块,或是沉溺于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3﹑心理因素
初二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孩子们在小学阶段年幼天真,一般都能听老师和家长的话,行为乖巧,守规矩。
升入初中后,第一学年对新的校园和学习生活都有陌生感,胆子小,自觉遵守纪律。而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同学们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青春期的孩子们认为自己身体上已经发育成熟,心理上也已经成熟,他们自认为什么都懂,甚至比师长都理性,于是渴望独立的空间,不习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行为约束和管教,对家长特别逆反。
初二学生的另一心理特点是表面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从众心理很重,既想标新立异又担心脱离集体。于是有的学生出现了紧张﹑焦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由于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逃避﹑说谎﹑破坏﹑暴力等不良行为。
四、怎样判断“初二现象”
怎么判断"初二现象"的发生呢?请爸妈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1、你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
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初一12.52%,初二18.50%,初三17.36%),6.33%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初一5.32%,初二6.33%,初三6.19%)。
步入初二后,有些学生开始反驳、顶撞老师、家长,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对着干;有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甚至有闹事等行为,自然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2、你的孩子还愿意和你谈心吗?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将同学、朋友作为倾诉心事的首选对象。有初二学生说:“和父母聊一些话题,比如明星、电视剧,家长不仅不了解,而且还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如果不方便说出口的,就自己写完锁进日记本里。”
据调查:
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其中初二尤为显著。
总结: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给予有的放矢的关心,切不可通过偷看日记等方式了解孩子。想了解孩子,一个不错的办法是了解孩子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等。
3、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还是学习?
有学生进入初二后表示,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家长购买的教辅书,但家长还是热衷于买各种练习题。
很多初二学生将学习问题归因于客观性因素,如学习难度加大。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
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
4、你的孩子经常顶撞你吗?
伴随着初二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甚至拒绝接受。
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处在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渴望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和评价。
调查发现:
当面对父母的压力时,初二学生选择“向父母反抗”的比例最高。当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观点时,47.22%的初二学生选择“努力争辩,说服父母”;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半数以上家长都会“和孩子一起探讨”,30%左右的家长还会“想各种办法说服他”。这既与初二学生“自我调节”的希望相悖,也易与初二学生“努力争辩,说服父母”的方式,产生冲突。
五、家长怎么应对“初二现象”
——和孩子交心,和老师交流,和学校配合!这三点是关键!
1、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
视人视其友,要求孩子尽量与品行和学习都和自己差不多的同学交朋友,多向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学习。
2、做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
默契配合,无事不成。常和班主任或授课老师就孩子的教育进行电话或信息交流,互相沟通,共同设计。要教育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敢于向老师、领导反映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不要把矛盾交给家长。
3、做一个积极而不消极的家长
要相信每个孩子的未来都会是光明的。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步点,多表扬,多鼓励,多督促。不说打击孩子积极性的话,不纠缠孩子犯过的错。
4、做一个懂一点辩证法的家长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搞好学习的第一因素是自己。
5、做一个很细心、不马虎的家长
看重结果,更注重过程。接送时要求孩子带回作业本并认真看一看,促进孩子养成习惯,平时学习要抓紧,不能大意。注意加强孩子假期中的管理,提醒孩子多接触健康向上的人和事,督促孩子每天都要有定量的学习时间,要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接触、沟通。
6、做一个有认识高度的家长
承认差距,不求同一。文化课的差距不等于能力的差距,不等于综合素质的差距,更不等于未来事业的差距。不苛求孩子,关键看孩子是否尽了力。看孩子的成绩,更要看孩子的综合素质,看孩子的品行与修养。不扼杀孩子的灵性,不忽视孩子的个性,不泯灭孩子的信心,追求孩子的提高,一点一点的提高。
7、做一个有见识、有修养的家长
当面教孩子,背后论短长。孩子犯了错,决不护短;当面要批评孩子,背后和老师商议、探讨,可论理,也可提意见。不委屈孩子,不错怪老师。要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互相理解,共同配合,达到最后促使孩子不仅改正了错误,而且还有新的提高的目的。
8、做一个能与孩子交朋友的家长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各种竞赛,明白“社会上最需要的是勇气,最能体现水平的是能力”这个道理。学会找机会郑重其事的和孩子谈有关学校的事,有关孩子成长的事,有关孩子品行表现和学习表现的事。
Ⓦ关于家长十分忧心的“初二现象”,各位如何应对?┢
初二阶段是中学生青春懵懂的特殊时期,学生具有早恋、逆反、沉迷游戏………等各种现象,他们心理尚未成熟但却自认为已经长大,这一特殊的阶段也叫“心理断乳期。”家长如何面对这个特殊的时期呢?有三点要特别注意:
一要学会冷静观察、察言观色,学生有哪些变化,例如学习成绩、睡觉时间、所看的书、结交的人、每天的情绪,而做到这些又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还是需要一些机巧的。
二是经常跟老师沟通交流。进入初中阶段以后,孩子跟老师相处的时间比家长要长,老师对学生的了解会更全面更客观,而且老师有专业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什么问题要经常向老师请教。
三是家长本身要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到了初中阶段,孩子的学识说不上渊博但是算比较宽广了,家长如果不注重学习,就会跟不上孩子成长的速度,在孩子眼中你就“out”了,慢慢就会失去跟你交流的兴趣,于是代沟就产生了。所以,为了孩子,家长也要注重学习。
ℴ关于家长十分忧心的“初二现象”,各位如何应对?﹟
什么是“初二现象”?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初中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初二是一个相对特殊的时期。一方面,此阶段学生没有初一时对中学生活的新奇与陌生,也暂时没有初三所面临的毕业升学压力,表面上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学习时期;另一方面,初二又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阶段,是初中生思维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的初中生往往有一些异于其他阶段的行为表现,在教育学界被称为‘初二现象’”。
那么,在初二这个特殊的节点上,家长们的教育方式方法正确吗?“初二现象”又会引发哪些问题?
首先,亲子关系出现转折。与小学时期相比,初中生亲子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初中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对父母的情感表露及对自己私密的袒露减少,并转而与同伴亲密相处。这些变化在初二表现得尤为明显,这是初中生成长的必经阶段,也是他们摆脱对大人的依赖而逐渐走向独立的开端。
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初二学生逆反性的行为表现愈加显现,因而家长会有疏远感、紧张感和矛盾感。亲子关系出现转折,使家长一时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对此,家长要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当孩子出现逆反行为时,家长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把它作为孩子成长的一个阶段,化为教育孩子的一个个契机,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其次,学习成绩出现分化。许多初二学生感到,相比初一,初二的数学真是难了许多,新学的物理课也是让他们感到颇为头疼的难题,因为学习内容、难度与小学和初一相比有诸多变化,初二学生对于学习问题的归因、学习上所需要的帮助等情况都表现出年级特征。到了初二下学期,就一个教学班而言,学生的学习会出现一个较大的分水岭,能够适应这一变化的学生,会迅速调整学习策略,成绩一路攀升,反之则会走下坡路。
对于孩子学习上变化,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正视孩子学习上出现的变化,保持良好的心态,尤其对于成绩出下滑的孩子,不可一味批评指责或不管不问。此时,家长要注重加强家校联系和沟通,与教师一起,帮助孩子分析成绩背后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引导孩子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实现孩子思维和学习能力的蜕变。同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帮助孩子重拾学习的信心。
再次,学生精神需求凸显。有调查显示,初中生最希望和爸爸一起做哪些事时,他们选择“受委屈或挫折时给我支持”的比例最高,选择“拿不定主意时帮我分析”、“探讨为人处世的道理”的比例均随年级升高而逐渐增加,而且到初二时数据显著增加,表明初二学生对精神方面的需求凸显。
另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性意识的成熟,初二的孩子对异性同学有会产生一朦朦胧胧的感觉,有接触异性的渴望,这些都是孩子一些正常的心理需求。然而,孩子的这种情感需求变化并未被家长所认识,有调查表明,家长在初中阶段最关心子女的方面,“日常学习”“习惯养成”“健康安全”排在前三位,各年级数据差别不大,而“情绪情感”则排在倒数第二位。
对于孩子精神需求上出现的这一系列变化,家长不能睁支眼、闭一支眼,要见微知著,通过与孩子有效的沟通,化解孩子精神上的块垒。家长尤其要对孩子进行青春期交友和处理人际关系教育,尊重孩子对异性的情感,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