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摧毁一个人有多简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摧毁一个人有多简单?↞
我拿我爹实验过一次,发现摧毁一个人特别简单。
我家老爷子军人出身,为人正派,但处事死板;心地善良,但脾气暴躁。
死板到啥程度呢?
你说要求孩子早早地自食其力那当然是对的,问题是我小的时候,老爷子能要求我在家叠被子都得叠出豆腐块才算过关!
脾气暴躁到啥程度呢?
过年在家蒸馒头,和面时一只小蜘蛛掉在了老爷子的脑门上,一巴掌呼过去再和面,发现蜘蛛的尸体就把面就弄脏了,他能大发脾气地把面、面盆、砧板全部扔到院子里!
幸亏那年头他还没学会上网,不然极有可能如图。
反正打小看战争片时我就有一个假想式的信心——就老爷子这个风格吧,放到战场上去炸个碉堡,端个机枪阵地啥的,要么那都不算个事,要么光荣了也在所不惜。
问题是这个风格放在日常生活当中,那就是孩子心目中“暴君”的存在了。
老爷子不但说一不二,有时候还蛮不讲理,这就难免会跟我妈老是吵架。
老爷子吵架的过程那是回回输,可是吵架的结果却是回回赢。
因为每次吵到最后,理屈词穷被逼到墙角了,老爷子不但不思悔改,反而会使出杀手锏:离婚!那咱们离婚!
每到这个时候我妈就忍了,因为她心里装着三个孩子——我们三个都在读书,母亲一个人负担不过来;无论学业是好是坏,哪一个孩子辍学都不在我妈的考虑范围之内。
老爷子这是拿捏住了家庭的七寸,这是他多年以来的信心之源。
这个场景经常上演,在我心里也持续埋伏着要为母亲打抱不平的情绪。
直到有一天,作为家中最小孩子的我也告别了故乡,考到了北京读大学。
大学二年级时,我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终于可以不再伸手问家里要一分钱了。
暑假的时候回老家,没过几天又赶上了他们两个的吵架,整个过程没有一丝一毫的新鲜——依然是老爷子理屈词穷,然后使出杀手锏。
我妈习惯性地沉默了。
我也没吱声,因为我已经想好了下一次吵架时如何一招制敌!
都不用苦苦等待,一个星期之后,吵架再次上演。
依然是熟悉的画风——老爷子暴跳如雷地嚷嚷:离婚!那咱们离婚!
我妈再次沉默。
我慢慢站起身来,去我的房间拿出两张纸——那是我提前写好、提前打印好的文件,一式两份的内容,抬头上四个醒目的大字是“离婚协议”。
我笑呵呵地对我妈说:妈,签字。
我妈秒懂,毫不犹豫地签了字。
我转过身,平静地冲老爷子说:别愣着,赶紧签字啊!
老爷子瞬间石化。
当然是没离婚的,只不过从此以后老爷子就再也不敢跟我妈吵架了。
倒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错了,而是因为他仰仗了一辈子的杀手锏,彻底失效了。
就像是纵横天下的小李飞刀,忽然就没有飞刀了。
就像是千里走单骑的关云长,忽然就没有了青龙偃月。
程咬金抡完三板斧,一看对方还没趴下,自己就想跑了。
司马懿要是一闭眼一跺脚真冲过去的话,城门楼上的诸葛亮估计也得撒丫子。
结语:
生活中我们总能遇见这样的案例——某个人扔出一句话来要挟你,凭借着自己的终极信心,瞅准的是你的七寸。
那么,摧毁他有多简单呢?
简单到你只需要让他发现,他这个信心其实是个海市蜃楼,而你的七寸压根就不存在了。
反过来说,阿里巴巴最近发生的职场丑闻也是同样的道理——为什么说那不是一个阿里高管的事,而是整个公司价值观的崩塌?
因为该企业长期以来的做法孕育了一个怪胎式的温床:那些职场霸凌的人带着职位优势上的自信,死死拿捏住下属员工的七寸!
不去陪酒本无可厚非,但却被高职人群转化为“你还要不要这份工作”。
希望法律亮剑,打碎企业这个不良的信心,抹去普通打工者这个原本就不该存在的七寸!
(配图来自网络,仅作示意参考)
ℑ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摧毁一个人有多简单?❦
我家曾经有一户邻居。夫妻俩原先是一对很普通的人,做什么事也很低调。男主人叫王海,女主人叫孙艳,他们有一个儿子叫王小通。王小通小时候非常调皮,每天爬高上低的,而且还经常受伤,小家伙身上往往是旧伤未好,新伤又起。为此,王小通没少挨王海的教训。孙艳看到儿子经常挨他爸爸的训斥,就非常心痛,但是,王小通就象得了好动症一样,只要睁开眼,一刻都闲不住,还是到处惹是生非。看到这种情况,孙艳越想越烧心,就带王小通去了一趟医院,想让医生诊断一下,王小通是不是真的得了诸如多动症之类的病。没想到,王小通去了一趟医院后,性情大变,人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许多,后来人们猜测,可能是看到医院救死扶伤的场景,吓住了王小通。从那以后,顽劣的王小通不仅再也不到处闯祸,惹父母生气了,而且还喜欢上了学习。当时,王小通才上小学四年级。人们常说小时候调皮的孩子聪明,王小通正应了这句话。从四年级开始,王小通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从原来的差等生一路狂追,到小学毕业的时候,王小通已成了年级的第一名。这种情况,让许多人都想不到,甚至连王小通的爷爷也没有想到。说起来,王小通是老爷子唯一的孙子,他在王小通小的时候,看到孙子整天不学好,老爷子曾断言:三岁看老,王小通长大后绝对没有什么大的出息。然而,看到孙子越长大越有进步,老爷子喜上眉梢,他把孙子当作了光宗耀祖的唯一希望。可以说,王小通那时候已经成了家族里一颗耀眼的明星。为了让王小通受到更好的教育,在孙艳的提议下,老爷子出了大部分钱再加上孙艳两口子省吃俭用多年的积蓄,他们为王小通买了当地最好的一所初中学校的学区房,当时正是学区房价钱最贵的时候,可以说为了给王小通买学区房,两家人都是下了血本了的。王小通也没有辜负爷爷和父母的希望,在上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三年后,王小通通过中考考上了当时全省最好的一所高中学校:市一中。当时在家长中流行一句话:考上一中,就等于一只脚跨进了重点大学的大门。王小通也确实了得,在强手如林的高中时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在了年级的前二十名之列,而孙艳为了照顾王小通学习,在没有到退休年龄的情况下,提前退养了,而且她还在一中的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照顾起王小通的日常起居。按理说,王小通是可以住校的,但由于孙艳太心痛儿子了,并且孙艳半辈子也没有做出过什么让人羡慕而又出彩的事情来,现在老天爷突然给了她这么好的一个儿子,让她在亲戚面前、同事面前有了夸耀的资本,她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起来,她以儿子为荣,又以照顾好儿子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所以她义无反顾地退养了,虽然损失了很大一笔钱,但对于孙艳来说,那都不是个事。而且,还有王小通的爷爷在背后给予他们经济上的援助,她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孙艳的良苦用心没有白费,王小通高中毕业后通过高考,考上了一所全国著名的985大学。看到王小通真得有了出息,王小通的爷爷出面,把家族里的人召集起来,为王小通举办了一场气派的升学宴。亲戚们都出手大方,给了王小通丰厚的贺礼。如果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王小通必定会成为全家人的骄傲。然而,在王小通上大二的时候,王小通被劝退退学了。原因是王小通自从考上了大学以后,好象中了什么邪一样,学习的劲头一下子松了下来,而且再没有象在高中时期那样,家长和老师监督学习的事情发生,因为在大学里学习全凭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慢慢地王小通厌烦了学习,不知不觉地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最后发展到不去上课,天天躲在宿舍里打游戏,很快学校对他提出了警告,但他仍不思悔改,仍然照打不误。王小通对家里人也没有提及此事,直到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王小通才告诉了父母。听到这个消息,孙艳当时精神都快要崩溃了,王海也是每天没有了往日的精气神。王小通回到家后,也不出去工作,就呆在家玩游戏,有时候整天整夜的不睡觉,饿了吃口面包喝口开水,人也颓废起来。孙艳两口子看到儿子成了这样,不免心中上火,原本性情平和的两个人也变成了火爆性格,而且两人经常窝里斗,你说我不好,我说你没有教育好儿子等等。有一次,孙艳因为琐事,与一个路人发生了口角。谁知这个路人不是个好惹的主,她一个电话,叫来了她的家人助阵,看到自己势单力薄,孙艳也给王海和王小通分别打了电话让他们过来帮忙,王海先赶到后,一言不和就与路人的家人扭打在了一起。孙艳也与路人推搡起来,怎奈,路人是个身高马大的女人,她不一会就占据了上风,把孙艳按在地上摩擦。正在这时,王小通恰好赶到,当他看到自己的母亲被别人压在身下欺负,游戏中复仇的场面在他脑海里出现,他不由分说,捡起路边的一块路沿石照着路人的头上就拍了下去,就这一下子,路人当即就被打倒在地。后来,王小通因重伤他人被判了刑,孙艳每天以泪洗面,悔之晚矣。而王小通的爷爷彻底对孙子死了心,不再过问王小通的任何事情,而王海也彻底沉沦了下去,每当他喝醉的时候,总会拉着熟人,絮絮叨叨向人们诉说着他曾经有个多么优秀儿子的往事,就象电影《祝福》里的祥林嫂一样。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摧毁一个人有多简单?▢
根据我多年从心理学的角度观察来看,我认为摧毁一个人尤其是孩子,是非常简单的,首先要摧毁的这个人的自尊,将这个人贬低到卑微的境地,具体的做法有这几种:
1.在大众面前让他出丑
这一条是毁掉一个人的杀手锏,是最厉害的啦!比如说一个孩子,如果考试考的不好,有的父母就当着同学、亲友或者邻居的面,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也许父母是想通过激将法希望他下次考好一点。
但是,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样做会使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要知道一个人长大后,如果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2.工作生活不顺心迀怒他人
无论什么过错,都迁怒于他人,然后教训他,并且还不允许他人发泄他的情绪!这样做就可以有效的打击他人的自尊心,增强他人的自卑感,更严重的甚至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一个感觉。
3.经常拿他跟别人做比较,来刺激他
比如说有的父母经常这样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看人家xxx,既聪明、又能干、又懂事,学习从来不让父母操心,每次考试都考第一第二名,你呢?”
要知道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毁孩子的典型话语。
4.总是用命令的口气说话
比如有的父母对子女说话从来不用商量的口气,而是惯用命令的口吻,再加上一些讽刺挖苦的话,比如:“没见过你这么蠢的!怎么生了你这个东西!”等等。
5.撑控一切
有的家长连孩子上厕的时间都要把控,孩子的日记、信件也要审查,还有参加什么补习班,选什么专业,读什么学校,乃至孩子长大后选什么样的女朋友结婚,都由父母做主,说了算,子女就成了一个被人操纵的木偶。
6.把自己塑造成家庭牺牲者的形象
比如常常告诉孩子:只从有了他,自己省吃俭用,为他操碎了心,累坏了身体,甚至于为了他,舍不得离开这个痛苦的家,舍不得离婚。让孩子产生一种深深的罪恶感,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自暴自弃的方式度过一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摧毁一个人有多简单?♟
摧毁一个人,三种方式就够了,第一,无底线的吹捧他,吹得他昏头转向,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漂了之后就容易做傻事;践踏他的尊严,打击他的自信,藐视他的人格,让他感觉自己生的不如任何人;彻底无视他,把他当空气,当透明人,让他感觉自己超级悲哀又可怜,没有存在感,没有价值感。
第一种方式叫做捧杀,如果你超级厌恶一个人,又不想自己有所损失,其实有点谋略,动一下嘴皮子就好。
不管自己讨厌的人做什么事,不管方向对不对?你都说他做的好,做的棒,超级绝妙,没有人能够比得过他,他是人间的老大,自己对他亲睐有加,真的被他的魅力折服。当然,要一脸崇拜,言语真诚,行为恳切,不要太过于敷衍。
遇到有自知之明的人,会反感,或是一笑而过,当个玩笑算了。有的自卑心理很重,严重缺乏认同感的人,瞬间感觉遇到了知音,难得呀!你们就成了至交成了好友,他会推心置腹的找你攀谈,在你的言语鼓吹之下,这个人的行为越来越放荡不羁,心里自信爆棚, 他的自信不是自身具有的实力,而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这样的人,下场是很凄惨的,最后的结果就是怡笑大方。
第二种在家庭教育中很常见,六,七十年代的父母教育子女,都是望子女成龙成凤,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架势。我上学的时候,我父亲经常鼓励我笨鸟先飞,从我懂事起到我现在40多岁,我母亲很少肯定和鼓励我,直到我彻底发了飙,老太太才认输,言语也缓和了很多,不再太喜欢多管闲事。
这几年,很多的花季少年夭折,跟家庭残酷的教育密不可分。有一个新闻相信大家还记得∶一个孩子在教室里打架,被老师请了家长。家长跟老师谈话之后,带着儿子来到走廊的一角,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着儿子的脸狂扇。这个女人以为,她是在教训孩子,想让他警醒!可一个人如果连脸都没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在自己母亲转身的一瞬,当着自己同班同学的面,这个孩子半点都没有犹豫,转身就从楼上跳了下去。多么好的年纪,多么无知的父母!相信这样的人生悲剧,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上演。
第三种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冷暴力,有一种人,他不打你,也不骂你,不跟你说话,对你说的话充耳不闻,不在乎你的情绪反应,把你就当做空气,甚至是有毒的空气,恨不得搞一个面罩,把她和你彻底的分割开来。
有数据表明,常年处于这种冷暴力的氛围之中,对人的心理摧残是相当大的。这是一种残酷的降维打击,有的人用这种否定别人的方式,来控制和要挟别人,把自己摆在情绪的高位,让一个人痛苦不堪,又无法彻底挣脱,活的超级受罪。
这种冷暴力,特别常见的是子女对老人的敷衍赡养,部分父母对自己特别不待见的子女冷眼旁观,更多的是夫妻之间,剪不断,理还乱,让人心力交瘁的感情纠葛。
无论你摊上哪一样,都不要太情绪化,不要承受别人随便扔给你的东西,要挣脱出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感谢支持
------------------
推荐阅读:
上一篇: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开悟”了?
下一篇: 金陵十二钗正册都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