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
l《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
我想主要原因是到了那个特定的时刻,刘兰芝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希望了,为了不背叛自己对于焦仲卿的誓言和爱情,只剩下最后这一步可走了吧!
我是襟亚,下边我来试着更具体地回答“《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这个问题。
关于《孔雀东南飞》文章本身我们就不去详细介绍了,它入选高中语文必修课本,大多数人都在课堂上学习过了。对于它的内容、特点和在文学史上的价值都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刘兰芝选在和太守公子已经进入结婚的喜堂“青庐”之后,才“举身赴清池”,我估计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此前刘兰芝对于和焦仲卿的复合仍然心怀期待。离开焦家之前,焦仲卿曾经对刘兰芝说“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话说得很明白,分别只是暂时的。还指天发誓,决不对不起你。
刘兰芝当即表态:“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你要是真的忘不了我,希望你早点来找我。你就像磐石那般坚硬,我就像蒲草那般柔韧,我们两个都永远不变心!
所以县令家的第三郎她拒绝了;太守家的第五郎她依然拒绝了。
当被哥哥逼迫答应了太守家的公子之后,听到消息的焦仲卿请假来见兰芝。听到马蹄声,“知是故人来”的兰芝快跑着迎出去……
好容易见了面的一对有情人,嘴上虽然是互怼,但句句都怼出了各自的痴情。
焦仲卿说:“祝贺你攀上高枝了,我这块磐石还和原来一样坚硬,你这蒲草也就柔韧了那一会儿啊!行啊,你去过荣华富贵的日子去吧,我死了算了……”
刘兰芝说:“你这是说的啥子来?我和你都一样,你死我也死,谁不死是小狗!”(原谅我用开玩笑的口气,翻译原文我会哭!)
虽然两个人做了“生人死别”,也许刘兰芝那一刻还希望奇迹能够发生吧,所以没有在回家之后马上死。等到入了青庐,她知道自己再也无缘焦仲卿了,才最终放弃了希望,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时间原因和家庭环境原因。
按照原文来看,焦仲卿来看刘兰芝的时候,已经是刘兰芝出嫁的前一天了。所以刘兰芝即便当时就已经准备要去死了,时间上也有点不充分。
另外,作为准新娘,刘兰芝在家里可能被看管得比较紧。再就是,还可能迫于她哥哥的淫威和顾念家中的老母。
第三:文学作品掌握高潮节奏的行文需要。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
它叙事,但不一定要完全进行事实上的叙事,它是文学叙事。既然是文学叙事就要讲究一定和节奏,并且要塑造一定的氛围,尤其它本身作为一部悲剧。安排刘兰芝在热闹的婚礼之后才“举身赴死”,更容易产生巨大的审美落差和审美感动!
原文中这样写道:“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
热闹的婚礼没有挽留住刘兰芝殉情的决心,这可以看出她对焦仲卿的痴心不易,这也更使他们的感情显得弥足珍贵!
当然焦仲卿也没有做《胭脂扣》里最后时刻掉链子的负心郎!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小结
《孔雀东南飞》的开篇就翩然美丽——“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它的结尾是凄然怅惘的美丽——“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凄美、纯洁的爱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量,殉情升华了爱情,感动了千年,直到你和我……
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关注和评论来鼓励我一下下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
《孔雀东南飞》是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在诗歌领域具有开拓创新之功的宏大叙事,更是诗歌中的小说、小说中的诗歌,其语言之优美、情节之曲折、情绪之激荡、结局之悲惨,皆是我们中国传统诗歌中鲜有的,是诗歌中的瑰宝。
《孔雀东南飞》让我们记住了两个永恒的名字:焦仲卿和刘兰芝,这一对神仙伴侣、恩爱夫妻,因为阿姑(婆婆)的从中作梗,婆婆难儿媳,葬送了儿子的幸福,也拆散了这对人间鸳鸯,结果儿媳:“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儿子:“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双双自杀。问世间情为何物,真教人生死相许!
刘兰芝为什么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因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一个有着幸福追求、美好向往的美人,她不能抛下自己的爱人,她不能丢弃对家人的眷念,她对生和幸福依然有着强烈的渴望,直到山穷水尽,直到再无希望,所以她没在阿姑的责难声中自杀,没有在丈夫休弃时自杀,没有在哥哥逼婚时自杀,而是在被花轿抬进太守家时自杀,因为,此时再无法挣脱身上的枷锁,再无与丈夫破镜重圆的可能,当最后的希望都破灭了之后,这个善良、美丽、温柔、贤良的女人,就选择了结束生命,把希望寄托来世。
《孔雀东南飞》记录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不但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爱情的坚贞,而且让我们看到了写作者本身具有的悲悯情怀。诚然,焦仲卿休妻是悲剧发生的前提,但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焦仲卿无情无义,焦仲卿又何尝不是悲剧的受害者,他对妻子兰芝的爱,日月可鉴!当母亲因一己之私而命令他休妻之时,他是作过抗争的,他对母亲乞求,但同时也是威胁道:“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诗歌对焦仲卿的努力是持肯定态度的。
但皇帝有皇帝的威严,母亲有母亲的权势,“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一句话,铁板钉钉,毫无回旋余地。儿子还作缓兵之计,先休妻回家,再慢慢做母亲的工作,等待母亲的回心转意,还向妻子对天发誓:“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作为儿子,他已经作了最大牺牲;作为丈夫,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有人说焦仲卿是在“愚孝”里作茧自缚,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个时候同母亲决裂,就是同伦理道德决裂,就是同整个社会决裂,他连自杀的勇气都有,却不能与母亲作伦理上的反抗,因为他没有这能力,也没有心理和道德支撑,他唯一能作的最后决裂,就是牺牲自己的生命,作鱼死网破的抗争,以死向亲爱的妻子表明心迹。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投水?这是因为焦仲卿失信了啊!她一直守着两人的信誓,直到最后一刻,不背誓才投的水。这个故事虽然是传颂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故事,但是这个故事实际上也是谴责焦仲卿的懦弱失信的。
刘兰芝被焦母所不喜,就命令休了她,焦仲卿不敢反抗。我看了这首诗,深以为憾,如果他能像陆游那样,忍痛放手,或许兰芝可以像唐婉一样有一个后来的依靠。可是他偏偏不放手,要兰芝给他时间,他许诺兰芝等他说服母亲,然后接她回来。但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也不知道是他没有机会说,还是不敢说,总之一直没消息。
直到兰芝许给了太守的公子,出嫁之时,焦仲卿才风尘仆仆的赶到她那里,不是祝福,而是挖苦兰芝背誓。这时的兰芝已经没有退路,因为她在自己家的时候,她的母亲给她说亲,她说服母亲退了。可是她的哥哥给她说亲,她不敢推辞啊!因为她的父亲已经死了,她的命运就是由她的哥哥做主了。既然她的哥哥把她嫁了,她就不能不从。
如果死在娘家,还有可能给她的母亲带来灾祸。她既然已经是立志守誓的人,又怎么能够连累她的家人呢?所以她就选择了出嫁后再投水。焦仲卿看到她死了,这才自挂东南枝的。所以我说,这首诗表面上是歌颂他们的生死不离,实际上是讽刺焦仲卿的自私懦弱的。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
因为刘兰芝遇到了焦仲卿这样的妈宝男!
所谓妈宝男,就是当儿子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听妈妈的!不管妈妈说的对不对、做的对不对,也绝对服从妈妈的指挥。
《孔雀东南飞》诞生的东汉末年,妈宝男有着更温润的滋生“土壤”。
两汉期间,政府通过察举制遴选官员。察举制除了要看一个人是否有才能,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孝廉。
这就在无形中要求想进入仕途的年轻人,一定要孝敬父母了。到了后来,很多年轻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孝心,甚至出现了不要命的《二十四孝图》。
如此一来,无形中促成了很多孝子贤孙成了妈宝男,焦仲卿就是其中的可怜的一位。
在两汉时期,名字里带有“仲”字的,一般来说,在家里都是排行老二(伯仲叔季,司马懿四兄弟就是这么起名字的)。可是在《孔雀东南飞》里,并没有见到焦仲卿的大哥,只看到了他的妹妹。
因此,焦仲卿能成为庐江小吏,说明哥哥已经不在了。
焦母在焦仲卿要自杀时,也曾提到焦家过去是:
“汝是大家子”。
可是通篇故事里,并没有看到焦家到底有多大!反倒是焦仲卿自己只是个庐江小吏,什么事情都要母亲做决定,而且天生一副薄禄相。
故而,焦母口中的“大家子”,可能是焦仲卿的父兄活着的时候。要不然,刘兰芝这样的白富美,放着县令、太守家不去,会来焦仲卿这样的庐州小吏家里当牛做马?
更何况,刘兰芝的父母、弟兄可都是势利眼!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回想刘兰芝从焦仲卿家里被贬出来的时候,焦仲卿如此承诺刘兰芝: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焦仲卿承诺刘兰芝说:“你先回家等着,我今天先去庐州府上班。等我放假了,马上回家劝我妈,然后把你请回家!”然后焦仲卿对天发誓,自己说的话都是真的。
然后,刘兰芝就满心期待地回家等消息了。
这一等,就是十天半个月,期间没有焦仲卿的任何消息。焦仲卿在干嘛呢?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在听说前妻有很多追求者,且,前妻已经答应其中一桩婚事之后,焦仲卿急了!立马从庐州府请假,然后去找刘兰芝。
换言之,焦仲卿根本就没把刘兰芝回娘家这件事放在心上。这个软骨头,竟然让一个弱女子扛起所有的压力!
但是,这一切焦仲卿是不在意的,他只在乎一件事:“我焦仲卿守身如玉,你刘兰芝又要改嫁;在这件事儿上,你刘兰芝不占理!”
焦仲卿拼了命,也只做了个庐江小吏;刘兰芝则不然,凭借天生丽质才华过人,轻易就嫁入豪门,成了太守府公子的夫人,一跃而居其上。
焦仲卿心里是极度不平衡的,这才会“酸”人家刘兰芝:
“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全然不顾刘兰芝内心的委屈,一味地奚落人家背弃盟约。奚落完之后,焦仲卿还以死相逼(吾独向黄泉),让刘兰芝内心充满愧疚。
说完之后,焦仲卿便策马回家了。
回家干嘛呢?作为妈宝男,焦仲卿自然是不会让焦母失望的。连自杀这种事,他都不忘给母亲交代一下。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交代完后事,不是应该直接死吗?)。
直到听说刘兰芝“举身赴清池”之后,焦仲卿不淡定了:原来她来真格啊!
刘兰芝跟焦仲卿可不一样,俩人都是从小接受教育。但是,刘兰芝显然是个独立刚毅的姑娘,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也正是这个原因,才会被焦母逐出家门。实际上,刘兰芝何罪之有?
在听说刘兰芝自杀之后,焦仲卿不得已“自挂东南枝”。
刘兰芝之死,绝对是一个悲剧。如果刘兰芝生活在现在,即便不能嫁给一个更好的人家,也不会像《孔雀东南飞》里这么惨。
因此,刘兰芝自杀殉情,完全是被焦仲卿这个妈宝男逼的。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为什么要在嫁入太守府后才自杀殉情?▧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什么叫做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但如果父亲死了,在家就要听从长兄的话,其次才是母亲。
《红楼梦》中贾宝玉病重,贾家试图让贾宝玉同薛宝钗结婚冲喜,征求薛姨妈的意思。
薛姨妈不反对,但认为必须征求在外做生意的儿子薛蟠的意思。
因为薛家父亲死后,原则上薛蟠就是当家人,妹妹出嫁的大事必须他来做主,不是母亲一个人说了算。
道理也是一样,刘兰芝无论什么原因被休回家,在刘家看来是非常羞辱的事情。
而汉代的礼法还没有这么严格,不存在结过婚就不能再嫁的一说。
现在有大官的儿子来向刘兰芝求婚,哥哥、母亲安排他嫁人也是正常的事情。
其实,母亲因为考虑到刘兰芝不愿意嫁人,已经推脱了好几个求亲者。
但对于哥哥来说,第一妹妹之所以被休,不是自己不贤惠,而是婆家过于苛刻。但焦仲卿不管什么原因将妻子赶回家,也是对刘家的一种很大羞辱。
正常来说,刘兰芝的母亲和哥哥都是怨恨这个男人的,希望妹妹改嫁。
况且,刘兰芝的婆婆根本就不同意媳妇回去,焦仲卿所谓过段时间接媳妇回去,完全只是一种托词而已。
后来焦仲卿甚至表示自己不活了要殉情,他的母亲都坚持不允许媳妇回来,还要给儿子介绍新的女人。
所以,刘兰芝的母亲和哥哥不认为妹妹有可能回去,已经被休定了。
这种情况下,有条件比焦家好的人家求情,刘家当然会高兴,也要安排刘兰芝嫁过去。
再说现实一些,刘兰芝如果不改嫁,就必须要哥哥一辈子负担她的生活开销。刘家又不是什么富人,哥哥也是不堪重负的。
大家还记得鲁迅《祥林嫂》的故事中,婆婆将不愿意改嫁的祥林嫂,强行卖给一个男人吗?这个婆婆是为了钱,要给小儿子娶媳妇,也减少家庭开支。
哥哥负担妹妹刘兰芝一辈子,而刘兰芝才20多岁,养几十年也是沉重的负担,当然希望她在年轻貌美的时候改嫁。
对于刘兰芝来说,她不管怎么说被丈夫婆婆赶回来娘家,在古代是羞耻之事,很多妇女因此自杀。
面对刘家遭到的羞辱,刘兰芝肯定也是内疚的。
而根据礼法,哥哥和母亲有权将她改嫁给别人。而刘兰芝之前推脱了多人,哥哥和母亲也同意了。
但她这样不断推脱,必然会引起母亲和哥哥的不满。
汉代礼法还不严格,普通妇女都是会改嫁的。刘兰芝灰头土脸地被焦家赶回来,却咬定要为赶她回来的焦仲卿守节,岂不是笑话。
这就类似于,今天一对夫妻,男方不管什么原因想同妻子离婚,将其赶回娘家。
妻子却要为前夫守节,不愿意再嫁人,这就是不符合情理的事情。
所以,刘兰芝为了礼法考虑,决定不违背哥哥的要求,同意出嫁。
结果在结婚当天却自杀!
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过分的行为。
刘兰芝愿意守节、愿意殉情,是你的自由。你完全可以咬定不嫁人,甚至以死相逼,哥哥也不可能强行将你捆绑进花轿。
退一步说,你就算要殉情,为什么赶在结婚那天?完全可以不答应结婚的时候就自杀。
在结婚当天自杀,是几个意思?
这样一搞,试问新郎那边和刘家下面怎么办?
新郎家是无辜的,人家根本不知道刘家的恩怨,莫名其妙摊上这种事。
在古代喜事期间不要说新娘自杀,就算稍微出了一些不和谐的时候(比如砸破东西),新郎家也是很忌讳的。
刘兰芝这样自杀,等于是故意害新郎家,害得还很厉害。
另外,刘兰芝在新婚当天自杀,任何人都会说是哥哥和母亲逼死的。试问,以后刘家要怎么立足了?
况且,哥哥也没有逼迫他。
书中写:兰芝哥哥听到太守求婚被拒这件事,心中烦躁不安,开口对妹妹说:“你作这样打算怎么不好好考虑!前次出嫁得到的是一个小官吏,这次出嫁得到一个贵公子,运气的好坏相差得像天上地下一样,(好运气)足够使你终身荣耀富贵,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兰芝抬头回答道:“道理确实像哥哥说的话一样,我辞别娘家去侍奉丈夫,半中间回到哥哥家里。怎样处理,完全照哥哥的主意吧,哪敢自己随便作主呢?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立刻就答应这门亲事吧,就可以结成婚姻。”
可见,哥哥说得合情合理,刘兰芝也没有坚决反对,反而虚假地答应了哥哥。
这么一来,不等于是阴了哥哥吗,哥哥根本没有逼死妹妹的意图,母亲也多次拒绝提亲保护女儿,最终都成为罪人。
那么,刘兰芝为什么这么选择呢?
说到底还是自私。
她之所以这么做,一来不会违背礼法,违背哥哥和母亲,二来又不辜负前夫焦仲卿。她这样自杀,等于为自己留下一个最好的名声,却害苦了其他人。
说到底,也是个自私自利的女人。害新郎也就算了,自己的亲哥哥和母亲也被害了。
大家注意,她出嫁遇到焦仲卿,是这么说的:“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果然没有像以前想象的那么好,有很多的事情你又不了解. 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亲哥哥,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回来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
这显然是假话,她的母亲和哥哥哪里有硬把他许配给别人?
甚至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刘家还不顾压力,允许他们合葬,也算仁至义尽了。
所以说,婆婆这么不喜欢刘兰芝,恐怕不是没有理由的。而小姑子几乎是被刘兰芝照顾长大的,也不为她说一句话,怕是也有理由的。
婆婆当着儿子的面说:这个女子不讲礼节,一举一动全凭自己的意思。我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你怎么可以自作主张!
婆婆一般不会对儿子胡乱指责儿媳妇的问题,至少也要靠谱才行。
对比上下文,刘兰芝很可能就是凡事一意孤行,全凭自己意思,从不考虑别人感受的女人。家里有这样一个女人,确实是会不得安宁,无法过日子的。
焦仲卿常年不在家还不觉得,而婆婆和小姑子同刘兰芝长期相处,都对她很不满意。
------------------
推荐阅读:
上一篇:农村俗语说的:“远搬家穷三年,近搬家穷三天”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吗?
下一篇: 你相信天意吗?